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6494发布日期:2020-09-15 19:0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为了达到蒸汽回收或者蒸汽保湿目的,通常会在煲体中设置蒸汽组件,用于产生蒸汽。为了有效减小烹饪器具的体积,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将蒸汽组件设置在盖体中的新型烹饪器具。然而,由于烹饪器具的盖体空间有限,在将蒸汽组件放置在盖体中时需要对盖体内的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产品结构、功能的协调和简化。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中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烹饪空间进行保温的保温板;以及

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中,包括:

蒸汽发生腔,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所述蒸汽发生腔能够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以将所述蒸汽导入所述烹饪空间;以及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靠近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保温板设置且用于加热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保温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加热模块同时加热蒸汽发生腔和保温板,可以使加热模块实现一物多用,尤其可以使其实现原有的对保温板加热的功能,从而可以省略现有的对保温板进行加热的保温加热结构。上述方案实现了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的协调和简化,并且可以节省成本,优化盖体空间。

可选地,所述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底部和/或侧部,且设置在所述保温板的上方。该方案可以使加热模块更便利地对蒸汽发生腔和保温板加热。

可选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底部加热模块和与所述底部加热模块连接的侧部加热模块,所述底部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底部,所述侧部加热模块围绕所述蒸汽发生腔设置。该方案可以提高加热模块的加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连接至所述上盖的内衬,所述内衬设置有贯通口,所述加热组件延伸穿过所述贯通口。该方案可以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底部加热模块直接贴合至所述保温板。该方案可以有效地将加热模块的热量传递至保温板。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隔热罩,所述隔热罩附接在所述加热模块的底部,且所述隔热罩贴合至所述保温板。该方案可以适当地控制保温板的温度,以实现期望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隔热罩之间的距离为0~6mm。该方案可以适当地控制保温板的温度,以实现期望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隔热罩在所述保温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底部加热模块在所述保温板上的投影面积。该方案可以适当地控制加热模块的热量传递,以实现期望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底部加热模块在所述保温板上的投影面积为20~80cm2。该方案可以实现理想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盖体中还设置有蒸汽阀,所述蒸汽阀、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蒸汽通道沿第一方向排列。该方案可以有效将烹饪空间的蒸汽排到外部,并且可以实现盖体空间的优化。

可选地,所述贯通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最小尺寸,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最小尺寸,所述第一最小尺寸为50~150mm,所述第二最小尺寸为50~220mm。该方案可以优化盖体内锅结构和空间。

可选地,所述内衬上还设置有加强板结构。该方案可以提高内衬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两个加强板,且所述两个加强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最小尺寸。该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内衬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在烹饪程序的预定阶段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加热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保温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方法通过使加热模块同时加热蒸汽发生腔和保温板,可以使加热模块实现一物多用,尤其可以使其实现原有的对保温板加热的功能,从而可以省略现有的对保温板进行加热的保温加热结构。上述方案实现了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的协调和简化,并且可以节省成本,优化盖体空间。

可选地,所述预定阶段包括吸水阶段、沸腾阶段和保温阶段中的至少一个。该方案可以使加热模块在多个阶段中发挥其功能,从而可以实现食物的保温或者润化。

可选地,所述加热模块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加热调功比加热。该方案可以使加热模块在不同阶段着重于发挥不同的功能。

可选地,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加热模块开始加热之后,通过检测所述蒸汽通道中的温度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变化值确定所述蒸汽发生腔是否干烧。该方案可以有效避免蒸汽发生腔发生干烧,从而可以保证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立体视图,其中省略了面盖装饰片;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盖体的另一个立体视图,其中省略了上盖;

图4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立体视图,其中省略了可拆盖;

图5为图4中所示的盖体的另一个立体视图,其中省略了保温板;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包括煲体200和盖体100。煲体200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未示出)。内锅可以构造为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煲体200中,以便于取出清洗。盖体10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200上。因此,盖体100通常具有与煲体200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以便于严密地盖合煲体200。当盖体100相对于煲体200打开时,煲体200中的内锅的开口露出,用户可以向内锅中添加食材或从内锅中取出烹饪好的食物。当盖体100盖合在煲体200上时,其覆盖在内锅之上,并且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100和内锅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使烹饪空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优选地,盖体100包括上盖101和接合在上盖101下方的内衬102(参见图3)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内衬102下方的可拆盖(图中未示出)。上盖顶部通常还设置有面盖装饰片101a。如图4所示,盖体100中还设置有保温板103,保温板103通常设置在可拆盖上方,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对烹饪空间中的食物进行保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还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300。如图1和图2所示,蒸汽发生装置300设置在盖体100中,其用于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300包括蒸汽发生腔310、蒸汽盖板320和加热组件(下文将详细描述)。

蒸汽发生腔310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相应地,在盖体100上设置有蒸汽通道104。在盖体100盖合煲体200的状态下,蒸汽发生腔310能够通过蒸汽通道104与烹饪空间连通,以便于将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辅助烹饪。蒸汽盖板320连接至盖体100,并且能够相对于蒸汽发生腔310开合。在蒸汽盖板320的打开状态下,用户可以观察蒸汽发生腔310内的水位以及清洁程度,进而执行加水或清洗蒸汽发生腔310等操作。

以电饭煲为例,蒸汽发生装置300的辅助烹饪的具体操作可以是,在煮饭过程中,将蒸汽发生装置300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发生腔310导入烹饪空间内,从米饭的上方进行加热,使米饭能够均匀受热,并且提高加热效率;或者还可以是在煮饭完成之后,将蒸汽发生装置300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发生腔310导入烹饪空间内,对米饭进行保温保鲜,使其保持良好的口感。

如图3和图5所示,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模块330,加热模块330靠近蒸汽发生腔310和保温板103两者设置,使得加热模块330在开启时可以同时加热蒸汽发生腔310和保温板103两个部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模块330可以由例如铝等金属制成的锅炉以及设置在锅炉中的加热管构成。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加热模块330也可以构造为其它结构,比如电磁线圈等。

优选地,加热模块330设置在蒸汽发生腔310的底部和/或侧部,且设置在保温板103的上方,示例性地,加热模块330可以仅围绕蒸汽发生腔310的侧壁设置,或者也可以仅设置在蒸汽发生腔310的底部。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模块330包括底部加热模块和与底部加热模块连接的侧部加热模块,底部加热模块设置在蒸汽发生腔310的底部,侧部加热模块围绕蒸汽发生腔310的侧壁设置。示例性地,底部加热模块可以设置为平坦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因为不平坦的,例如,其可以设置为中间部分向上凹进。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加热组件还包括隔热罩340,隔热罩340附接在加热模块330的底部,且隔热罩340贴合至保温板103。也就是说,隔热罩340设置在加热模块330和保温板103之间。当加热模块330加热时,其产生的热量先传递至隔热罩340,再经由隔热罩340传递至保温板103,从而可以实现保温板103保温或者实现消除保温板103上冷凝水的作用。

优选地,保温板103与隔热罩340之间的距离为0~6mm,进一步优选为0~2mm,例如可以将保温板103与隔热罩34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mm或者2mm,也可以使隔热罩340直接贴合在保温板103上。该方案可以使保温板103的温度保持在适当值,从而可以实现理想的保温效果。

为了进一步保证保温板103的温度,优选地,加热模块330在保温板103上的投影面积s1为20~80cm2,进一步优选为20~60cm2。例如,s1可以设置为30cm2、40cm2或50cm2。进一步优选地,隔热罩340在保温板103上的投影面积s2大于或等于加热模块330在保温板103上的投影面积s1。可以理解,在隔热罩340的底部为平坦的情况下,隔热罩340在保温板103上的投影面积即为隔热罩340的底部面积。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底部加热模块也可以直接贴合至保温板103而不需要隔热罩340。优选地,底部加热模块可以局部贴合至保温板103,也可以整个贴合至保温板103。

如图3所示,加热组件还包括温控器350以及进行过载保护的温度保险丝360等部件。

优选地,进一步参考图3,盖体100上还设置有蒸汽阀110。蒸汽阀110内设置有贯通的蒸汽通路。当盖体100盖合煲体200时,烹饪空间可以通过蒸汽阀110的蒸汽通路与外界连通,例如与外界大气连通。其中,该蒸汽通路可以构造为迷宫状。蒸汽阀110能够使烹饪空间相对于外界保持微压,从而利用压力改善食物的口感,以提高烹饪效果,同时还能起到防溢的作用。如图3和图5所示,蒸汽阀110、蒸汽发生腔310和蒸汽通道104在盖体中沿第一方向d1排列。第一方向d1限定为与盖体的枢转轴大致垂直的方向。该方案能够优化盖体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得盖体的结构更紧凑。

如图5所示,内衬102上设置有贯通口102a,加热组件延伸穿过贯通口102a。贯通口102a在上述第一方向d1上具有第一最小尺寸l1,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d1垂直的第二方向d2上具有第二最小尺寸l2。从图5中可以看出,l1的长度越小越有利于例如蒸汽阀等其它部件的排布,因此,优选地,l1为50-150mm,进一步优选为60-120mm。而对于第二最小尺寸l2,可以理解,其尺寸不超过保温板103的最大直径的情况下,可利用的空间最大,相应地,l2优选为50-220mm,进一步优选为100-180mm。

由于内衬102上形成了供加热组件延伸穿过的贯穿结构,因此为了防止内衬102强度变差以及变形情况的发生,优选地,如图3所示,内衬102上设置有加强板结构。加强板结构包括沿上述第二方向d2排列并间隔开的两个加强板102b,加强板102b横跨贯通口102a连接在内衬102上,且两个加强板102b之间的距离l3大于或等于第二最小尺寸l2,以进一步增加内衬102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该烹饪方法包括在烹饪程序的预定阶段控制加热模块330加热蒸汽发生腔310和保温板103。优选地,该预定阶段包括吸水阶段、沸腾阶段和保温阶段。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阶段中的任一阶段开启加热模块330的加热功能。

下文参考图6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方法进行说明。

参考图6,当开始烹饪之后,首先进入吸水阶段,在吸水阶段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可控制加热模块330以第一加热调功比进行间歇地加热,例如,第一加热调功比可以为50/10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加热调功比”是指在一个周期中,加热模块330实际发热的时间(例如50s)与周期时间(例如100s)的比值。在此过程中,蒸汽发生腔310产生蒸汽,并通过蒸汽通道104导入烹饪空间内,以辅助烹饪。当吸水阶段完成时可以适当减小加热模块330的加热功率或者可以使加热模块330停止加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调功比为50/100,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调功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其他值,例如40/100或60/100等。

之后进入沸腾阶段,在沸腾阶段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可控制加热模块330以第二加热调功比进行间歇地加热,例如,第二加热调功比可以为10/90。在此阶段加热调功比可以相对较小,从而使得加热模块330可以主要用于将热量传递至保温板103,以实现保温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加热调功比为10/90,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加热调功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其他值,例如20/90或20/100等。

当烹饪进入保温阶段后,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可控制加热模块330以第三加热调功比进行间歇地加热,例如,第三加热调功比可以为20/80。在此阶段加热模块330一方面加热蒸汽发生腔310,使其产生蒸汽,并通过蒸汽通道104导入烹饪空间内,以达到加湿米饭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将热量传递至保温板103,以实现保温功能同时也可以减少保温板103上的冷凝水。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加热调功比可以为20/80,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加热调功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其他值,例如30/80或30/90等。

优选地,在烹饪器具的整个烹饪过程中,控制装置可全程实时检测蒸汽盖板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只有当蒸汽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加热模块330才会开启加热,而当检测到蒸汽盖板处于打开状态时,则控制加热模块330停止加热,并通过语音或显示等方式提醒消费者。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在蒸汽盖板上设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微动开关,当蒸汽盖板盖合时,微动开关被触发从而可以产生电信号。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取其它开盖检测装置。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方法还包括在每次加热模块330开始加热之后,通过检测蒸汽通道104中的温度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变化值确定蒸汽发生腔310是否干烧。示例性地,控制装置可以在加热2~15分钟内检测蒸汽通道104内的蒸汽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85~100℃,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温度,则可以判定蒸汽发生腔310发生干烧而控制加热模块330停止加热,并通过语音或显示等方式提醒消费者进行加水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列举的温度和时间数值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设置为其它数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加热模块330同时加热蒸汽发生腔310和保温板103,可以使加热模块330实现一物多用,尤其可以使其实现原有的对保温板103加热的功能,从而可以省略现有的对保温板103进行加热的保温加热结构。上述方案实现了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的协调和简化,并且可以节省成本,优化盖体空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