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转运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6499发布日期:2020-07-24 16:0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转运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转运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在医院或者婴儿护理场所或家庭生活中,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器具。尤其是对于新生婴儿,现在各大医院等场合,都会将婴儿放置在婴儿床上。此类型的婴儿床,通常包括底座、支撑杆和床体,支撑杆下端装在底座上,床体安装在支撑杆上端,通常高度难以调整,难以满足各类型人群使用。而有些将支撑杆设为可调节型结构,但是往往高度调节过于繁琐,容易发生跳变现象,使婴儿受到惊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转运婴儿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转运婴儿床,包括底架、升降组件和婴儿床,底架上设有脚轮,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内管、l型的固定板、蜗卷簧、支撑杆、释放杆、限位片、锁片和弹簧,支撑杆下端固定装在底架上,固定板上端与婴儿床固定连接,限位片一侧固定装在固定板侧面,支撑杆从固定板的下端、限位片穿过与并活动安装,释放杆上端向上延伸至婴儿床位置并与手柄连接,锁片装在释放杆下端,内管将支撑杆、释放杆容纳在内且下端固定在底架上,蜗卷簧与内管安装且蜗卷簧与固定板限位片连接,弹簧套装在支撑杆上且延伸至限位片与固定板下端之间,弹簧下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上端与限位片连接;锁定状态时,释放杆下端的锁片卡装在限位片上形成锁止;抬起手柄使释放杆带动锁片脱离限位片,固定板、限位片受到弹簧的弹力和蜗卷簧的拉力向上移动,进而使婴儿床向上移动。

所述固定板与限位片之间固定装有定位片。

所述婴儿床底部安装有连接板,固定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手柄设在连接板一侧,连接板上设有竖直槽,释放杆上端伸入连接槽内,手柄一侧伸入竖直槽中与释放杆连接。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套,释放管从定位套中穿过进入到连接板内。

所述内管外活动套装有外管,外管的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设有定向导轮。

所述底架上固定有安装板,支撑杆下端固定装在安装板上。

所述婴儿床包括婴儿盆和外框盒,连接板安装在外框盒底板,婴儿盆放置在外框盒内,外框盒侧壁设有信息卡盒和输液架插座。

本实用新型升降平稳,无跳变,防止惊吓到婴儿,底架下装有脚轮,方便推动转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外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外管、内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示了一种升降转运婴儿床,包括底架1、升降组件和婴儿床4,底架1上设有脚轮2,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内管6、l型的固定板9、蜗卷簧10、支撑杆11、释放杆12、限位片13、锁片14和弹簧15,支撑杆11下端固定装在底架1上,固定板9上端与婴儿床4固定连接,限位片13一侧固定装在固定板9侧面,支撑杆11从固定板9的下端、限位片13穿过与并活动安装,释放杆12上端向上延伸至婴儿床4位置并与手柄16连接,锁片14装在释放杆12下端,内管6将支撑杆11、释放杆12容纳在内且下端固定在底架1上,蜗卷簧10与内管6安装且蜗卷簧10与固定板9的限位片13连接,弹簧15套装在支撑杆11上且延伸至限位片13与固定板9下端之间,弹簧15下端固定在支撑杆11上、上端与限位片13连接;锁定状态时,释放杆下端的锁片卡装在限位片上形成锁止;抬起手柄使释放杆带动锁片脱离限位片,固定板、限位片受到弹簧的弹力和蜗卷簧的拉力向上移动,进而使婴儿床向上移动。限位片与l型的固定板下部的横板部分之间具有一段间隔间隙,弹簧的下端设在固定板下端的下方固定在支撑杆上,然后弹簧向个延伸至限位片底面。蜗卷簧装配在内管上,使得蜗卷簧对固定板始终有一个向上的拉力。

所述固定板9与限位片13之间固定装有定位片17,该定位片设在了限位片与固定板下部的夹角处压着限位片。

所述婴儿床4底部安装有连接板18,固定板9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手柄16设在连接板18一侧,连接板上设有竖直槽,释放杆上端伸入连接槽内,手柄一侧伸入竖直槽中与释放杆连接。

所述连接板18上设有定位套19,释放管从定位套中穿过进入到连接板内,通过定位套,使得释放杆的连接更加具有定向性。释放杆上部有一弯折位,可以更好的整体安装。

所述内管6外活动套装有外管3,外管3的上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外管和内管可相对上下移动。

所述内管6的外表面设有定向导轮7,通过该定向导轮,确保外管的移动准确。

所述底架1上固定有安装板20,支撑杆11下端固定装在安装板20上。

所述婴儿床4包括婴儿盆41和外框盒42,连接板18安装在外框盒42底板,婴儿盆41放置在外框盒42内,外框盒42侧壁设有信息卡盒5和输液架插座8。信息卡盒方便放置婴儿的资料卡。输液架插座则方便插装输液架,具有更丰富的功能,提高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蜗卷簧始终拉着固定板下端,使固定板有一个上升的趋势,被释放杆下端的锁片抵挡住,对婴儿盆的高度形成一个锁止力,由于限位片被锁片卡住,此时为锁定状态,婴儿盆处于固定的高度,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需要调整婴儿盆的高度时,抬起手柄,带动释放杆上移,使锁片与限位片脱离,此时限位片不再受到限制,限位片受到弹簧的向上弹力而上移,带动固定板上移,从而使得外管、连接板、婴儿盆和外框架同步上移,实现高度的高度,上移到合适的位置后,释放手柄,释放杆带动锁片重新抵顶着限位片,从而再次形成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转运婴儿床,包括底架、升降组件和婴儿床,底架上设有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内管、l型的固定板、蜗卷簧、支撑杆、释放杆、限位片、锁片和弹簧,支撑杆下端固定装在底架上,固定板上端与婴儿床固定连接,限位片一侧固定装在固定板侧面,支撑杆从固定板的下端、限位片穿过与并活动安装,释放杆上端向上延伸至婴儿床位置并与手柄连接,锁片装在释放杆下端,内管将支撑杆、释放杆容纳在内且下端固定在底架上,蜗卷簧与内管安装且蜗卷簧与固定板限位片连接,弹簧套装在支撑杆上且延伸至限位片与固定板下端之间,弹簧下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上端与限位片连接;

锁定状态时,释放杆下端的锁片卡装在限位片上形成锁止;抬起手柄使释放杆带动锁片脱离限位片,固定板、限位片受到弹簧的弹力和蜗卷簧的拉力向上移动,进而使婴儿床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转运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限位片之间固定装有定位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转运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底部安装有连接板,固定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手柄设在连接板一侧,连接板上设有竖直槽,释放杆上端伸入连接槽内,手柄一侧伸入竖直槽中与释放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转运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套,释放管从定位套中穿过进入到连接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转运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活动套装有外管,外管的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转运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设有定向导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转运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固定有安装板,支撑杆下端固定装在安装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转运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包括婴儿盆和外框盒,连接板安装在外框盒底板,婴儿盆放置在外框盒内,外框盒侧壁设有信息卡盒和输液架插座。


技术总结
一种升降转运婴儿床,包括底架、升降组件和婴儿床,底架上设有脚轮,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内管、L型的固定板、蜗卷簧、支撑杆、释放杆、限位片、锁片和弹簧,支撑杆下端固定装在底架上,固定板上端与婴儿床固定连接,限位片一侧固定装在固定板侧面,支撑杆从固定板的下端、限位片穿过与并活动安装,释放杆上端向上延伸至婴儿床位置并与手柄连接,锁片装在释放杆下端,内管将支撑杆、释放杆容纳在内且下端固定在底架上,蜗卷簧与内管安装且蜗卷簧与固定板限位片连接,弹簧套装在支撑杆上且延伸至限位片与固定板下端之间,弹簧下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上端与限位片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升降平稳,无跳变,防止惊吓到婴儿。

技术研发人员:丰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泰科(中国)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