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3676发布日期:2020-09-23 01:1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增加电压力锅的烹饪功能,出现了一个电压力锅携带两种不同的内胆。对于这样的多功能电压力锅来说,常常需要用户根据操作说明或者语音提示选择使用哪种内胆。

在长时间使用后,一旦语音提示损坏,或者消费者使用习惯错误,可能导致两种内胆的混用,进而可能对电压力锅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由于容器混用所导致的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基体;容器,设置于基体,容器包括可相互替换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设置有加工组件;识别组件,设置在容器和/或基体上,在第一容器放置于基体上的情况下,识别组件能够向外发送第一识别信号,在第二容器放置于基体上的情况下,识别组件能够向外发送第二识别信号或者未被触发;驱动结构,与加工组件驱动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接收识别组件发送的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禁止驱动结构工作。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识别组件,在第一容器放置于基体内的情况下,识别组件能够向外发送识别信号,控制装置能够接收上述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禁止驱动结构工作,这样驱动结构的输出轴将不会转动。避免出现第一容器由于驱动结构工作所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而在第二容器放置于基体内的情况下,识别组件向外发送第二识别信号或者未被触发,此时驱动结构能够正常驱动加工组件工作,以实现加工功能。

可选地,识别组件包括沿预定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上的触发杆以及固定设置的微动开关或压力开关或者位移开关,第一容器能够与触发杆抵接以使触发杆触动微动开关或压力开关或者位移开关,第二容器能够避让触发杆,或者,识别组件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器以及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设置在第一容器上,第二耦合器设置在基体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可选地,识别组件包括触发杆以及微动开关,识别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结构,第一弹性结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触发杆抵接。上述结构简单,不必用户手动复位触发杆,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识别组件包括触发杆以及微动开关,其中,触发杆能够与第一容器的底壁抵接配合。上述结构使得识别组件尽量远离用户,避免产生触电危险。或者,第一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设置于容器本体上的把手,触发杆能够与把手的下表面抵接配合。上述结构使得识别组件能够尽量远离加热装置,从而保证识别组件的使用寿命。或者,识别组件包括第一耦合器以及第二耦合器,其中,第一耦合器设置在第一容器的底部。或者,第一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设置于容器本体上的把手,第一耦合器设置在把手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可选地,识别组件包括触发杆以及微动开关,第二容器上设置有与触发杆对应的避让凹槽。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可选地,识别组件包括触发杆以及微动开关,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装置,设置于基体内,加热装置支撑容器,加热装置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触发杆能够由第一避让孔向上穿出。上述结构使得加热装置不影响容器与触发杆的配合。

可选地,基体还包括:支撑架,固定设置,部分支撑架伸入至第一避让孔内,支撑架的顶壁的上表面与加热装置的内表面平齐,触发杆可移动地穿设在顶壁上,在第一容器的抵顶下,触发杆的上表面能够与顶壁的上表面平齐。上述结构使得触发杆在抵顶下能够不突出于顶壁的上表面,从而不影响第一容器的平稳放置,便于烹饪器具合盖。

可选地,加工组件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加工件,加工件位于第二容器内,转轴穿设在第二容器上,支撑架上穿设有传动结构,转轴与驱动结构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连接。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支撑传动结构;另一方面,传动结构的长度较长,支撑架能够限制传动结构在其径向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防止传动结构产生偏摆、卡滞等问题。

可选地,传动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传动结构具有初始位置以及与第一容器配合的配合位置,烹饪器具还包括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检测开关,在传动结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检测开关闭合,在传动结构位于配合位置时,检测开关断开。上述结构为烹饪器具设置了双保险,当识别组件损坏时,检测开关仍能够工作,以使烹饪器具仍能辨别容器。

可选地,每个容器上均设置有一个配合槽,各配合槽的深度不同,识别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上的触发杆,触发杆能够与配合槽的顶壁抵接配合,其中,识别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受触发杆对其施压所产生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或者,识别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能够感受触发杆移动所产生的位移信号,并将位移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上述结构能够识别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容器。

可选地,第一容器具有平滑的底部;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基体包括外锅及设置在外锅内的保温罩,当烹饪器具为压力锅时,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及设置在锅盖上的限压阀及密封圈,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保温罩中至少一个与锅盖之间设置有防脱机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第一容器放置在基体上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第二容器放置在基体内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烹饪器具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第二容器放置在基体上时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6的烹饪器具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基体;20、容器;21、第一容器;211、容器本体;212、把手;22、第二容器;221、避让凹槽;30、识别组件;31、触发杆;311、上表面;32、微动开关;33、第一耦合器;34、第二耦合器;35、第一弹性结构;40、加热装置;41、第一避让孔;50、支撑架;51、顶壁;52、第一凹槽;53、第二凹槽;60、加工组件;61、转轴;62、加工件;80、传动结构;81、传动转轴;82、配合部;90、检测开关;100、磁铁;110、第二弹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基体10、容器20、识别组件30、驱动结构以及控制装置。其中,容器20设置于基体10,容器20包括可相互替换的第一容器21和第二容器22,第二容器22内设置有加工组件60。识别组件30设置在容器20和/或基体10上,在第一容器21放置于基体10上的情况下,识别组件30能够向外发送识别信号,在第二容器22放置于基体10上的情况下,识别组件30未被触发。驱动结构与加工组件60驱动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接收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禁止驱动结构工作。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识别组件30,在第一容器21放置于基体10内的情况下,识别组件30能够向外发送识别信号,控制装置能够接收上述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禁止驱动结构工作,这样驱动结构的输出轴将不会转动。避免出现第一容器21由于驱动结构工作所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而在第二容器22放置于基体10内的情况下,识别组件30未被触发,此时驱动结构能够正常驱动加工组件60工作,以实现加工功能。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识别组件30包括沿预定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10上的触发杆31以及固定设置的微动开关32,第一容器21能够与触发杆31抵接以使触发杆31触动微动开关32,第二容器22能够避让触发杆31。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识别组件还可以包括压力开关或位移开关,第一容器21能够与触发杆31抵接以使触发杆31触动微动开关32或压力开关或者位移开关。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识别组件30包括触发杆31以及微动开关32,识别组件30还包括第一弹性结构35,第一弹性结构35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触发杆31抵接。当第一容器21放置在基体10内时,第一容器21与触发杆31抵接,触发杆31向下移动,第一弹性结构35被压缩,触发杆31触动微动开关32,微动开关32能够向外发送识别信号。当第一容器21被拿出时,触发杆31能够在第一弹性结构35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微动开关32也回复至初始状态。上述结构简单,不必用户手动复位触发杆31,从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识别组件30包括触发杆31以及微动开关32,其中,触发杆31能够与第一容器21的底壁抵接配合。上述结构使得识别组件30尽量远离用户,避免产生触电危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21包括容器本体211以及设置于容器本体211上的把手212,触发杆31能够与把手212的下表面抵接配合。上述结构使得识别组件30能够尽量远离加热装置,从而保证识别组件30的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识别组件30包括触发杆31以及微动开关32,第二容器22上设置有与触发杆31对应的避让凹槽221。具体地,当第二容器22放置在基体10内时,触发杆31的顶部能够伸入避让凹槽221内,即触发杆31不会被下压与微动开关32配合。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识别组件30包括触发杆31以及微动开关32,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装置40。加热装置40设置于基体10内,加热装置40支撑容器20,加热装置40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41,触发杆31能够由第一避让孔41向上穿出。上述结构使得加热装置40不影响容器20与触发杆31的配合。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基体10还包括:支撑架50,固定设置,部分支撑架50伸入至第一避让孔41内,支撑架50的顶壁51的上表面与加热装置40的内表面平齐,触发杆31可移动地穿设在顶壁51上,在第一容器21的抵顶下,触发杆31的上表面311能够与顶壁51的上表面平齐。上述结构使得触发杆31在抵顶下能够不突出于顶壁51的上表面,从而不影响第一容器21的平稳放置,便于烹饪器具合盖。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加工组件60包括转轴61以及设置在转轴61上的加工件62,加工件62位于第二容器22内,转轴61穿设在第二容器22上,支撑架50上穿设有传动结构80,转轴61与驱动结构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80驱动连接。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支撑传动结构80;另一方面,传动结构80的长度较长,支撑架50能够限制传动结构在其径向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防止传动结构产生偏摆、卡滞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工件62为搅拌叶片,上述结构使得烹饪器具能够实现高压炒菜的功能。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传动结构80可移动地设置,传动结构80具有初始位置以及与第一容器21配合的配合位置,烹饪器具还包括检测开关90,在传动结构80位于初始位置时,检测开关90闭合,在传动结构80位于配合位置时,检测开关90断开。具体地,在第一容器21放置于基体10内的情况下,传动结构80被第一容器21下压至配合位置,检测开关90闭合并向外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能够接收上述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禁止驱动结构工作,这样驱动结构的输出轴将不会转动。避免出现第一容器21由于驱动结构工作所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而在第二容器22放置于基体10内的情况下,传动结构80不被下压,检测开关90断开,此时驱动结构能够正常驱动加工组件60工作,以实现加工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开关90为磁性开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开关也可以为微动开关。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实际上为烹饪器具设置了双保险,当识别组件30损坏时,检测开关90仍能够工作,以使烹饪器具仍能辨别容器。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支撑架50的顶壁51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第一凹槽52,传动结构80包括穿设于第一凹槽52内传动转轴81以及与加工组件60配合的配合部82,第一凹槽52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110,第二弹性结构110位于配合部82的底部与第一凹槽52的槽底之间。第一凹槽52的槽底设置有向上凹入的第二凹槽53,磁性开关设置在第二凹槽53内,配合部82的底部设置有磁铁100。当第一容器21装入基体10内时,配合部82向下移动,磁铁100逐渐靠近磁性开关以使磁性开关闭合,从而向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控制装置能够接收上述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禁止驱动结构工作,这样驱动结构的输出轴将不会转动。

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容器具有平滑的底部;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基体10包括外锅及设置在外锅内的保温罩,当烹饪器具为压力锅时,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及设置在锅盖上的限压阀及密封圈,第一容器21、第二容器22和保温罩中至少一个与锅盖之间设置有防脱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防脱机构指的是锅牙、盖牙,盖牙还可能是设置在锅盖上的卡钳结构(参照明火压力锅)。

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识别组件30的具体结构。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二中,识别组件30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器33以及第二耦合器34,第一耦合器33设置在第一容器21上,第二耦合器34设置在基体10上。具体地,当第一容器21装入基体10内时,第一耦合器33与第二耦合器连通并向控制装置发出电信号,控制装置根据电信号禁止驱动结构工作。而当第二容器22放置在基体10内时,并无结构与第二耦合器34耦合,因此也就不会向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一容器21包括容器本体211以及设置于容器本体211上的把手212,第一耦合器33设置在把手212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3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容器21的底部。

实施例三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识别组件30的结构,具体地,在实施例三中,每个容器20上均设置有一个配合槽(图中未示出),各配合槽的深度不一,识别组件30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10上的触发杆31,触发杆31能够与配合槽的顶壁抵接配合,识别组件30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受触发杆31对其施压所产生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当第一容器21装入基体10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到第一压力值,并将其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即第一识别信号)。当第二容器22装入基体10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到第二压力值,并将其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即第二识别信号)。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不同的电信号判断不同的容器。

上述结构不仅能够识别两种容器,还能识别三种甚至是三种以上的容器。

实施例四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识别组件30的结构。具体地,在实施例四中,识别组件30除了包括触发杆31以外还包括固定设置的位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位移传感器能够感受触发杆31移动所产生的位移信号,并将位移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当第一容器21装入基体10时,位移传感器能够感应到触发杆31位于第一位置,并将其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当第二容器22装入基体10时,位移传感器能够感应到触发杆31位于第二位置,并将其转化为第二电信号。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不同的电信号判断不同的容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