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阻隔排水下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3127发布日期:2020-06-02 20:1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段阻隔排水下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门窗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阳台推拉门的下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阳台推拉门其下轨在结构设计上,由于其用来安装扇框的滑轨之间存在凹槽结构,在雨水天气较多的地域,特别是大雨情况下,下轨的滑轨之间凹槽易漫入大量的雨水,而现有的阳台推拉门下轨在结构上要么缺乏上述情况下的排水考虑,要么排水结构的设计存在不足和缺陷、在雨水漫入下轨凹槽内时雨水无法真正的有效排出室外而向室内渗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采用分段阻隔雨水漫入的方式分散引导雨水顺利排出室外来避免雨水漫入下轨而渗入到室内的分段阻隔排水下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段阻隔排水下轨,包括主型材框,主型材框的顶面设有朝室外一侧向下倾斜的排水斜壁,排水斜壁上位于室外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座,第一滑轨座通过第一连接壁连接于排水斜壁且第一滑轨座上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安装门扇,排水斜壁上位于第一滑轨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轨座,第二滑轨座通过第二连接壁连接于排水斜壁且第二滑轨座上安装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安装门扇,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平行,第一滑轨座上朝室外一侧延伸设置有延伸壁,延伸壁与排水斜壁之间形成排水槽,第一滑轨座与第二滑轨座之间安装设置有主漏水板,主漏水板、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与排水斜壁构成主排水腔,主漏水板及主排水腔由隔挡块分隔成段,主漏水板及主排水腔由隔挡块优选地分隔成三段,隔挡块靠近主漏水板的端部;且各段主漏水板上均设置有与各段主排水腔相通的主漏水孔,第一连接壁上对应各段主漏水板上的主漏水孔设置有排水孔,主漏水孔、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排水通道,在隔挡块的阻挡下,雨水通常从室外漫入到主漏水板的中段并经由中段主漏水板上的主漏水孔沿着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在雨水量较急较大时,中段主漏水板漫入的雨水满灌时,雨水会漫过隔挡块流向其它段主漏水板,然后由该段主漏水板上的主漏水孔沿着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起到分段阻隔雨水漫入、分散引导雨水顺利排出室外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排水斜壁上位于第二滑轨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滑轨座,第三滑轨座通过第三连接壁连接于排水斜壁且第三滑轨座上安装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安装纱扇,第三滑轨与第二滑轨平行,第三滑轨座和第二滑轨座之间安装有次级漏水板,次级漏水板、第二连接壁、第三连接壁及排水斜壁构成次级排水腔,次级漏水板上设置与次级排水腔相通的次级漏水孔,次级漏水孔优选分布设置于次级漏水板的两端,第二连接壁及第三连接壁上对应次级漏水孔设置有排水孔,次级漏水孔、次级排水腔、第二连接壁上的排水孔构成排水通道,次级排水腔与主排水腔通过第二连接壁上的排水孔连通;排水斜壁上位于室内一侧的端部朝上延伸有挡壁,挡壁和第三滑轨座之间安装有辅助漏水板,辅助漏水板、第三连接壁及排水斜壁构成辅助排水腔,辅助漏水板上设置与辅助排水腔相通的辅助漏水孔,辅助漏水孔优选分布设置于辅助漏水板的两端,第三连接壁上对应辅助漏水孔设置有排水孔,辅助漏水孔、辅助排水腔及第三连接壁上的排水孔构成排水通道,辅助排水腔与次级排水腔通过第三连接壁上的排水孔连通,即使在大量雨水漫灌,有雨水从主漏水板漫入到次级漏水板,雨水会通过次级漏水板上的次级漏水孔经由次级排水腔、第二连接壁上的排水孔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入主排水腔,再沿着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进一步提高排水能力;而在雨水特急又进一步漫灌次级漏水板漫入到辅助漏水板时,雨水会通过辅助漏水板上的辅助漏水孔经由辅助排水腔及第三连接壁上的排水孔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入次级排水腔,再经由第二连接壁上的排水孔、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排出室外,再一步提高排水能力,避免雨水渗入到室内。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排水斜壁上位于室内一侧的端部朝上延伸有挡壁,挡壁和第二滑轨座之间安装有辅助漏水板,辅助漏水板、第二连接壁及排水斜壁构成辅助排水腔,辅助漏水板上设置与辅助排水腔相通的辅助漏水孔,辅助漏水孔优选分布设置于辅助漏水板的两端,第二连接壁上对应辅助漏水孔设置有排水孔,辅助漏水孔、辅助排水腔及第二连接壁上的排水孔构成排水通道,辅助排水腔与主排水腔通过第二连接壁上的排水孔连通,即使在大量雨水漫灌,有雨水从主漏水板漫入到辅助漏水板,雨水会通过辅助漏水板上的辅助漏水孔经由辅助排水腔、第二连接壁上的排水孔排入主排水腔,再沿着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进一步提高排水能力。

优选的,主型材框包括第一型材框、第二型材框和隔热胶条,第一型材框与第二型材框之间通过隔热胶条进行隔热断桥连接,排水斜壁设于第一型材框和第二型材框的顶面,第一滑轨座设置于第一型材框,第二滑轨座设置于第二型材框,起到隔热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分段阻隔排水下轨,其主漏水板及主排水腔由隔挡块分隔成段,且各段主漏水板上均设置有与各段主排水腔相通的主漏水孔,主漏水孔、主排水腔、位于室外一侧的第一滑轨座的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排水通道,在隔挡块的阻挡下,雨水通常从室外漫入到主漏水板的中段并经由中段主漏水板上的主漏水孔沿着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在雨水量较急较大时,中段主漏水板漫入的雨水满灌时,雨水会漫过隔挡块流向其它段主漏水板,然后由该段主漏水板上的主漏水孔沿着主排水腔、第一连接壁上的排水孔及排水槽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起到分段阻隔雨水漫入、分散引导雨水顺利排出室外的作用,具有真正有效避免雨水漫入下轨而渗入到室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分段阻隔排水下轨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安装使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分段阻隔排水下轨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向剖视图;

图7为图5的d-d向剖视图;

图8为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安装使用结构图。

图中:1、主型材框;2、排水斜壁;3、第一滑轨座;4、排水孔;5、第二滑轨座;6、主漏水板;7、主排水腔;8、隔挡块;9、第三滑轨座;11、挡壁;12、第一型材框;13、第二型材框;14、隔热胶条;15、密封贴;31、第一滑轨;32、第一连接壁;33、延伸壁;34、排水槽;35、卡固座壁;51、第二滑轨;52、第二连接壁;61、主漏水孔;62、次级漏水板;63、次级漏水孔;64、辅助漏水板;65、辅助漏水孔;71、次级排水腔;72、辅助排水腔;81、定位支撑壁;82、第三定位槽;83、定位块;84、第四定位槽;85、隔断体;91、第三滑轨;92、第三连接壁;351、第一定位槽;352、第一卡块;353、第二卡块;354、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分段阻隔排水下轨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主型材框1,主型材框1的顶面设有朝室外一侧向下倾斜的排水斜壁2,排水斜壁2上位于室外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座3,第一滑轨座3通过第一连接壁32连接于排水斜壁2且第一滑轨座3上安装有第一滑轨31,第一滑轨31用来安装门扇,排水斜壁2上位于第一滑轨座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轨座5,第二滑轨座5通过第二连接壁52连接于排水斜壁2且第二滑轨座5上安装有第二滑轨51,第二滑轨51用来安装门扇,第二滑轨51与第一滑轨31平行,第一滑轨座3上朝室外一侧延伸设置有延伸壁33,延伸壁33与排水斜壁2之间形成排水槽34,第一滑轨座3与第二滑轨座5之间安装设置有主漏水板6,主漏水板6、第一连接壁32、第二连接壁52与排水斜壁2构成主排水腔7,主漏水板6及主排水腔7由隔挡块8分隔成段,主漏水板6及主排水腔7由隔挡块8优选分隔成三段,隔挡块8靠近主漏水板6的端部;且各段主漏水板6上均设置有与各段主排水腔7相通的主漏水孔61,第一连接壁32上对应各段主漏水板6上的主漏水孔61设置有排水孔4,主漏水孔61、主排水腔7、第一连接壁32上的排水孔4及排水槽34构成排水通道,在隔挡块8的阻挡下,雨水通常从室外漫入到主漏水板6的中段并经由中段主漏水板6上的主漏水孔61沿着主排水腔7、第一连接壁32上的排水孔4及排水槽34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在雨水量较急较大时,中段主漏水板6漫入的雨水满灌时,雨水会漫过隔挡块8流向其它段主漏水板6,然后由该段主漏水板6上的主漏水孔61沿着主排水腔7、第一连接壁32上的排水孔4及排水槽34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起到分段阻隔雨水漫入、分散引导雨水顺利排出室外的作用。

排水斜壁2上位于第二滑轨座5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滑轨座9,第三滑轨座9通过第三连接壁92连接于排水斜壁2且第三滑轨座9上安装有第三滑轨91,第三滑轨91用来安装纱扇,第三滑轨91与第二滑轨51平行,第三滑轨座9和第二滑轨座5之间安装有次级漏水板62,次级漏水板62、第二连接壁52、第三连接壁92及排水斜壁2构成次级排水腔71,次级漏水板62上设置与次级排水腔71相通的次级漏水孔63,次级漏水孔63优选分布设置于次级漏水板62的两端,第二连接壁52及第三连接壁92上对应次级漏水孔63设置有排水孔4,次级漏水孔63、次级排水腔71、第二连接壁52上的排水孔4构成排水通道,次级排水腔71与主排水腔7通过第二连接壁52上的排水孔4连通,排水斜壁2上位于室内一侧的端部朝上延伸有挡壁11,挡壁11和第三滑轨座9之间安装有辅助漏水板64,辅助漏水板64、第三连接壁92及排水斜壁2构成辅助排水腔72,辅助漏水板64上设置与辅助排水腔72相通的辅助漏水孔65,辅助漏水孔65优选分布设置于辅助漏水板64的两端,第三连接壁92上对应辅助漏水孔65设置有排水孔4,辅助漏水孔65、辅助排水腔72及第三连接壁92上的排水孔4构成排水通道,辅助排水腔72与次级排水腔71通过第三连接壁92上的排水孔4连通;即使在大量雨水漫灌,有雨水从主漏水板6漫入到次级漏水板62,雨水会通过次级漏水板62上的次级漏水孔63经由次级排水腔71、第二连接壁52上的排水孔4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入主排水腔7,再沿着主排水腔7、第一连接壁32上的排水孔4及排水槽34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进一步提高排水能力;而在雨水特急又进一步漫灌次级漏水板62漫入到辅助漏水板64时,雨水会通过辅助漏水板64上的辅助漏水孔65经由辅助排水腔72及第三连接壁92上的排水孔4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入次级排水腔71,再经由第二连接壁52上的排水孔4、主排水腔7、第一连接壁32上的排水孔4及排水槽34排出室外,再一步提高排水能力,避免雨水渗入到室内。

如图5-7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不设置第三滑轨座9,因而在使用时不安装纱扇,排水斜壁2上位于室内一侧的端部朝上延伸有挡壁11,挡壁11和第二滑轨座5之间安装有辅助漏水板64,辅助漏水板64、第二连接壁52及排水斜壁2构成辅助排水腔72,辅助漏水板64上设置与辅助排水腔72相通的辅助漏水孔65,辅助漏水孔65优选分布设置于辅助漏水板64的两端,第二连接壁52上对应辅助漏水孔65设置有排水孔4,辅助漏水孔65、辅助排水腔72及第二连接壁52上的排水孔4构成排水通道,辅助排水腔72与主排水腔7通过第二连接壁52上的排水孔4连通;同样的,在大量雨水漫灌,有雨水从主漏水板6漫入到辅助漏水板64,雨水会通过辅助漏水板64上的辅助漏水孔65经由辅助排水腔72、第二连接壁52上的排水孔4排入主排水腔7,再沿着主排水腔7、第一连接壁32上的排水孔4及排水槽34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室外,进一步提高排水能力。

其中,如图2、图6所示,主型材框1包括第一型材框12、第二型材框13和隔热胶条14,第一型材框12与第二型材框13之间通过隔热胶条14进行隔热断桥连接,排水斜壁2设于第一型材框12和第二型材框13的顶面,第一滑轨座3设置于第一型材框12,第二滑轨座5设置于第二型材框13,具有隔热作用。

如图2、图6、图7所示,隔挡块8安装在第一滑轨座3及第二滑轨座5之间,第一滑轨座3及第二滑轨座5与隔挡块8安装连接的一侧成型设置有卡固座壁35,卡固座壁35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351,第一定位槽351的底部侧向凸出设置有第一卡块352,第一卡块35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卡块353,第二卡块353和第一卡块352之间形成第二定位槽354,隔挡块8的两侧分别对应第一滑轨座3及第二滑轨座5其卡固座壁35的第一定位槽351设置有定位支撑壁81,定位支撑壁81支撑连接于该第一定位槽351,定位支撑壁81的下方对应第一卡块352设置有第三定位槽82,第一卡块352定位连接于该第三定位槽82,第三定位槽82的下方对应第二定位槽354设置有定位块83,定位块83定位连接于该第二定位槽354,定位块83的下方对应第二卡块353设置有第四定位槽84,第二卡块353定位连接于该第四定位槽84,第四定位槽84的下方成型设置有与排水斜壁2、第一连接壁32及第二连接壁52接触的用来将主排水腔7分隔成段的隔断体85,而主漏水板6的分隔成段则由隔挡块8位于其隔断体85上方的部分完成,该隔挡块8的安装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将主漏水板6及主排水腔7分隔成段的安装结构。

在此,需要另外补充说明的是:如图4、图8所示本发明分段阻隔排水下轨在安装使用时其两端端部是需要通过密封贴15来与门框的侧框密封安装连接的,这种通过密封贴15来密封安装连接门框侧框与下轨的方式属于现有常规的推拉门下轨安装方式,目的是防止雨水从下轨的端部流出渗入到室内,使漫入到下轨的雨水只能最终通过排水槽34排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