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饮的冲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5993发布日期:2020-10-02 09:5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饮的冲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饮的冲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养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生活中,人们冲泡茶叶或者一些草本植物来引用;不同的草本植物具有不同的成分以及作用,针对不同的组分,若要将其对人体的有益效果最大化,往往对冲泡工艺,包括煮泡时长,水温等均具有一定要求;如人们日常饮用的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功能,用于疗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温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的治疗。作为一种常规的中药材,关于蒲公英的营养价值与提取类黄酮方法均有人做出过研究,因此,为保证茶内类黄酮的浓度,对蒸煮的时间以及蒸煮的温度,均有一定讲究,合理的控制时间以及温度,才能将蒲公英内的营养成分得以充分的释放,被人体所吸收;而其他的草本植物泡茶亦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有效的控制煮泡温度,监测煮泡质量的茶饮的冲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茶饮的冲泡装置,包括茶杯本体、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

所述茶杯本体包括不锈钢内层和隔热外层;所述不锈钢内层和隔热外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搅拌单元置于所述茶杯本体的盛水槽内;

所述茶杯本体的杯口盖设有一个杯盖,所述杯盖朝向所述茶杯本体盛水槽的一侧设有茶叶冲泡容器。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为磁力搅拌装置,所述磁力搅拌装置包括一个小型电机、磁片和磁子;所述空腔的中央位置预设有一个隔热腔;所述隔热腔的四周包裹有硅酸钙保温层;所述隔热腔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口;

所述小型电机和所述磁片均设于所述隔热腔内,并且所述小型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磁片偏心连接;所述磁子设于所述茶杯本体的盛水槽内与所述磁片磁性吸附。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源、熔断器、温控开关、保温指示灯、加热指示灯、两个电阻和加热器;

所述保温指示灯和一个电阻串联后与所述温控开关相并联;所述加热指示灯与另一个电阻串联后与所述加热器相并联;两条并联电路相互串联并且与所述熔断器和所述电源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盘;所述加热盘设于所述空腔的底部,贴近所述不锈钢内层的底部设置,对盛水槽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盘的中央位置设有一个通孔,用于安置所述隔热腔。

优选的,所述电源为三相插头,通过外接导线与供电设备相连接;

所述搅拌装置的所述小型电机通过导线与所述插头实现电连接或者与内置蓄电池实现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温指示灯和所述加热指示灯分别嵌合于所述隔热外层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茶杯本体靠近杯口的侧边设有蒸汽孔,所述温控开关设于所述不锈钢内层和隔热外层之间并且位于所述蒸汽孔的位置;所述温控开关为一块温控金属弹片。

优选的,所述隔热外层表面还嵌合有一个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所述电源实现电连接;所述不锈钢内层表面设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与所述温度显示器实现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茶杯本体的中部位置设有一根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所述茶杯本体的盛水槽内部相连通;所述毛细管上设有可拆卸的管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发明茶饮的冲泡装置通过加设搅拌装置,可以使得冲泡的茶水充分搅动,有利于冲泡物成分的释放,与茶水得到充分的混合。

本发明磁力搅拌装置利用磁片和磁子之间的配合实现搅拌,改变了传统的利用电机带动叶轮的搅拌方式,可以实现搅拌单元与驱动单元的完全分离,不会出现盛水槽内的水渗漏到驱动单元即电机的情况,保证电路的安全。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包括一个温控开关,温控开关可以设置相应的温度,当水蒸气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温控开关自动关闭,可以初步保证整体泡茶的一个温度,不会发生过热的情况,造成各种植物的营养成分不会造成破坏。

本发明还包括一个温度显示器,可以更直观的观测茶汤的温度。

本发明的中部位置设有毛细管,若将其应用于实验室等环境下,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毛细管,在茶汤蒸煮的时候,无需打开盖子,即可采集到茶汤样本,将其置于检测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内,即可实时检测不同时间段茶汤成分变化的情况,进一步用于研究不同草本植物在蒸煮过程中的最适温度以及最适蒸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茶饮的冲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茶饮的冲泡装置,包括茶杯本体1、搅拌装置2和加热装置3;

茶杯本体1包括不锈钢内层11和隔热外层12;不锈钢内层11和隔热外层12之间形成空腔,加热装置3设于空腔内;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单元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设于空腔内,搅拌单元置于茶杯本体1的盛水槽内;

茶杯本体1的杯口盖设有一个杯盖,杯盖朝向茶杯本体1盛水槽的一侧设有茶叶冲泡容器4,茶叶冲泡容器4为一个滤网,滤网内盛放茶叶或者草本植物,用于泡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搅拌装置2为磁力搅拌装置2,磁力搅拌装置2包括一个小型电机21、磁片22和磁子23;空腔的中央位置预设有一个隔热腔13;隔热腔13的四周包裹有硅酸钙保温层;隔热腔13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口;小型电机21和磁片22均设于隔热腔13内,并且小型电机21的转轴与磁片22偏心连接;磁子23设于茶杯本体1的盛水槽内与磁片22磁性吸附;隔热腔13可以隔绝加热盘的加热,避免加热盘直接作用于小型电机21加热,从而造成电机过热损坏,通风口的设计也便于小型电机21的散热;在茶水冲泡的情况下,磁子23置于盛水槽内,启动小型电机21,小型电机21带动磁片22转动,磁片22与磁子23之间的吸附作用,带动磁子23转动,实现搅拌;磁子23可以为使用食用级塑料进行包裹,避免对茶水造成污染;若不需要搅拌,也可以将磁子23取出,保证茶水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3包括电源31、熔断器32、温控开关33、保温指示灯34、加热指示灯35、两个电阻和加热器36;

保温指示灯34和一个电阻串联后与温控开关33相并联;加热指示灯35与另一个电阻串联后与加热器36相并联;两条并联电路相互串联并且与熔断器32和电源31串联连接;加热装置3为加热盘;加热盘设于空腔的底部,贴近不锈钢内层11的底部设置,对盛水槽进行加热;如图4所示,加热盘的中央位置设有一个通孔,用于安置隔热腔13。电源31为三相插头,通过外接导线与供电设备相连接;在加热的情况下,电源31通电,温控开关33处于接通状态,此时由于电阻的影响,电流经由加热器36直接流经温控开关33,加热器36持续为茶饮的冲泡装置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预设温度后,温控开关33断开,此时电流经过保温指示灯34,并且该电路的电阻也加入电路中,电路整体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加热器36的功率下降,进入保温状态,此时保温指示灯34亮;当水温下降后,温控开关33继续接通,加热装置3再转入加热状态。

搅拌装置2的小型电机21通过导线与插头实现电连接或者与内置蓄电池实现电连接;从而为小型电机21提供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指示灯34和加热指示灯35分别嵌合于隔热外层12的表面,便于饮用者观察水壶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茶杯本体1靠近杯口的侧边设有蒸汽孔,温控开关33设于不锈钢内层11和隔热外层12之间并且位于蒸汽孔的位置;温控开关33为一块温控金属弹片;温控金属弹片通过感应蒸汽的温度,来实现断开以及接通的工作;水蒸气通过蒸汽孔向外排出,同时也经过金属弹片,便于金属弹片的感应。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外层12表面还嵌合有一个温度显示器,温度显示器与电源31实现电连接;不锈钢内层11表面设有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与温度显示器实现信号连接,便于饮用者可以更直观的观测内部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茶杯本体1的中部位置设有一根毛细管5,毛细管5与茶杯本体1的盛水槽内部相连通;毛细管5上设有可拆卸的管塞,若将其应用于实验室等环境下,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毛细管5,在茶汤蒸煮的时候,无需打开盖子,即可采集到茶汤样本,将其置于检测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内,即可实时检测不同时间段茶汤成分变化的情况,进一步用于研究不同草本植物在蒸煮过程中的最适温度以及最适蒸煮时间,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