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085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储物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储物柜对工厂车间的必要性非常明显,首先,因为工厂制程管理的原因,需要为员工配备静电鞋、静电衣和特殊装备,员工自己的鞋子、钥匙、饰品等私人物品不允许带入车间;公司需要提供安全、卫生、各自独立的物品保管方案。再则,员工容易受丰富的手机功能吸引,高频次微信、甚至工作时玩手游,已经明显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品质,并引发系列连锁的管理问题。此外,智能手机带入车间,容易因为员工的好奇心和炫耀心理,造成客户、产品、制程、供应链等关键信息泄露,因此,储物柜成为工厂车间不可或缺的配置。

基于成本的考量,许多工厂初期大量采购了简单的机械锁储物柜,然而使用过后,暴露出很多问题:

1、传统简易铁皮柜安全性完全没有保障,无论是柜锁的强度,还是柜门、柜体本身的强度,均达不到存储员工手机、钱包等重要物品的安全等级。

2、传统机械锁可靠性非常差,经常出现锁坏掉的情况,加上员工钥匙丢失等诸多因素,导致储物柜的管理成本高企,甚至超过储物柜的采购成本。

3、企业员工离职时,习惯性不处理箱柜,导致箱柜利用率低下,而纸质统计非常困难,于是只能在长假期间进行集中清理。

4、密集放置、无通风措施、开关门操作缓慢导致上下班时间员工取放物品拥挤、排队现象,效率非常低、区域异味严重。

这样的机械锁铁皮柜,首次投入低,但后续维护成本远超预期;而员工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安全性也无法保障,从而失去了“便利员工,提升效率”的初衷。尤其是大型工厂,机械锁、铁皮柜的脆弱往往让管理部门疲于应付被撬锁、物品丢失等事件。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可抗腐蚀、耐高温、不易生锈、焊缝不开裂,强度高,主电磁锁和副电磁锁的使用寿命达万次,仅开门瞬间耗电,功率小,实现柜门状态异常检测,摸屏幕快捷易用,操作过程无需培训,节省了培训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包括主柜和副柜,所述主柜包括主柜体,主柜体上设置有触摸屏幕,并内置有主控板,主柜体上安装有双色声光报警器,并安装有主柜维修门,主控板位于主柜维修门内侧的主柜体内;所述主柜体内装配有电源供电板,触摸屏幕、主控板以及双色声光报警器均与电源供电板电性连接,触摸屏幕和双色声光报警器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柜体内装配有主锁控板,主锁控板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柜体的前端安装有主柜门,主柜门上加装有主电磁锁,主电磁锁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副柜包括副柜体,副柜体上装配有副锁控板,并在副柜体的前端加装副柜门,副柜门上加装副电磁锁,副锁控板和副电磁锁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副柜体的侧端加装副维修门。

优选地,所述主柜和副柜均为冷轧钢材质构件,主柜体和副柜体的尺寸为125cm宽*196mm高*40cm深,主柜门和副柜门的厚度为1.0mm,主柜门和副柜门均自带不锈钢轴套及防锈可调式门轴;所述主柜门和副柜门的内部均装配有中承板。

优选地,所述主电磁锁和副电磁锁均采用采用自侦测式电磁锁。

优选地,所述主锁控板和副锁控板均采用16路锁控板。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幕采用4.3寸电容式高清触控屏。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上接有ic读卡头,ic读卡头采用m1卡片读头,型号为iso14443a。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采用ft100-96主板。

优选地,所述电源供电板采用90-260vac电源输入,+12v-2adc电源输出。

优选地,所述副柜用若干个,若干个副柜上均贴附有编码贴纸,编码贴纸依据1号-n号的顺序进行编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可抗腐蚀、耐高温、不易生锈、焊缝不开裂;主柜门和副柜门自带的不锈钢轴套及防锈可调式门轴,经久耐用不易下垂、变形。

2、主电磁锁和副电磁锁的使用寿命达万次,仅开门瞬间耗电,功率小。

3、主锁控板和副锁控板支持16路锁控输出和16路柜门状态异常检测,主锁控板和副锁控板的串接控制实现开门异常侦测和柜门未正常关闭的状态侦测。

4、触摸屏幕快捷易用,操作过程无需培训,节省了培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柜门与副柜门打开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器连接图。

图中:1、主柜;11、主柜体;12、触摸屏幕;13、主控板;14、双色声光报警器;15、主柜维修门;16、电源供电板;17、主锁控板;18、主柜门;19、主电磁锁;2、副柜;21、副柜体;22、副锁控板;23、副柜门;24、副电磁锁;25、副维修门;3、中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包括主柜1和副柜2,主柜1包括主柜体11,主柜体11上设置有触摸屏幕12,并内置有主控板13,主柜体11上安装有双色声光报警器14,12v双色声光警示器,红绿双色,支持远程控制功能,可在户外使用,防水防晒、声音洪亮,警示效果好;主柜体11安装有主柜维修门15,主控板13位于主柜维修门15内侧的主柜体11内;主柜体11内装配有电源供电板16,触摸屏幕12、主控板13以及双色声光报警器14均与电源供电板16电性连接,触摸屏幕12和双色声光报警器14与主控板13电性连接;主柜体11内装配有主锁控板17,主锁控板17与主控板13电性连接;主柜体11的前端安装有主柜门18,主柜门18上加装有主电磁锁19,主电磁锁19与主控板13电性连接;副柜2包括副柜体21,副柜体21上装配有副锁控板22,并在副柜体21的前端加装副柜门23,副柜门23上加装副电磁锁24,副锁控板22和副电磁锁24与主控板13电性连接;副柜体21的侧端加装副维修门25。

其中:主柜1和副柜2均为优质冷轧钢材质构件,主柜体11和副柜体21的尺寸为125cm宽*196mm高*40cm深,主柜门18和副柜门23的厚度为1.0mm,主柜门18和副柜门23均自带不锈钢轴套及防锈可调式门轴;主柜门18和副柜门23的内部均装配有中承板3;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可抗腐蚀、耐高温、不易生锈、焊缝不开裂;主柜门18和副柜门23自带的不锈钢轴套及防锈可调式门轴,经久耐用不易下垂、变形。

其中:主电磁锁19和副电磁锁24均采用采用自侦测式电磁锁,主电磁锁19和副电磁锁24的工作额定工作电流为1a,额定工作电压为12v,使用寿命达万次,仅开门瞬间耗电,带自锁紧结构,功率小、可靠性高,自锁紧结构使得所有柜门与主体结构浑然一体,避免柜门自由摇晃发出噪音。

其中:主锁控板17和副锁控板22均采用16路锁控板,自带锁控及状态侦测功能,主锁控板17和副锁控板22与主控板13间采用485通讯,内置加密协议,支持16路锁控输出和16路柜门状态异常检测,主锁控板17和副锁控板22可串接控制,主锁控板17可控制多个副锁控板22,可实现开门异常侦测和柜门未正常关闭的状态侦测。

其中:触摸屏幕12采用4.3寸电容式高清触控屏,显示分辨率480*272,根据操作步骤提供相应的语音提示,触摸屏幕12适合年轻人的审美趋势和操作习惯,快捷易用,免除系统导入时耗费精力的使用培训。

其中:主控板13采用ft100-96主板,主控板13上接有ic读卡头,ic读卡头采用m1卡片读头,型号为iso14443a,主控板13内装配0/100m自适应网卡,32位高速arm芯片,1万笔循环存储记录,支持m1卡片、指纹识别,宽电压工作,待机功率为1w,节省电能。

其中:电源供电板16采用90-260vac电源输入,+12v-2adc电源输出,为各个功能件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

其中:副柜2采用若干个,若干个副柜2上均贴附有编码贴纸,编码贴纸依据1号-n号的顺序进行编号,编码信息导入主控板13,用以记录各个副柜2的状态。

该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可抗腐蚀、耐高温、不易生锈、焊缝不开裂;主柜门18和副柜门23自带的不锈钢轴套及防锈可调式门轴,经久耐用不易下垂、变形;主电磁锁19和副电磁锁24均采用采用自侦测式电磁锁,使用寿命达万次,仅开门瞬间耗电,功率小;主锁控板17和副锁控板22均采用16路锁控板,自带锁控及状态侦测功能,支持16路锁控输出和16路柜门状态异常检测,主锁控板17和副锁控板22串接控制,实现开门异常侦测和柜门未正常关闭的状态侦测;触摸屏幕12采用4.3寸电容式高清触控屏,快捷易用,免除系统导入时耗费精力的使用培训。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触屏式智能储物柜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可抗腐蚀、耐高温、不易生锈、焊缝不开裂;主柜门18和副柜门23自带的不锈钢轴套及防锈可调式门轴,经久耐用不易下垂、变形。

2、主电磁锁19和副电磁锁24的使用寿命达万次,仅开门瞬间耗电,功率小。

3、主锁控板17和副锁控板22支持16路锁控输出和16路柜门状态异常检测,主锁控板17和副锁控板22的串接控制实现开门异常侦测和柜门未正常关闭的状态侦测。

4、触摸屏幕12快捷易用,操作过程无需培训,节省了培训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