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94141发布日期:2022-07-01 20:1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总地涉及电加热器具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保温柜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加热装置,以及连通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发生腔和保温空间的蒸汽通道。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以使位于蒸汽发生装置的液态水会转换成水蒸汽,以向保温空间内的食材输送蒸汽。蒸汽发生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蒸汽发生装置中的水可能蒸发完,这样蒸汽发生装置可能处于干烧的状态。如此,可能损坏蒸汽发生装置或者影响保温食材的口感。
3.现今,为了实时检测蒸汽发生装置的干烧状态,在蒸汽发生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以检测蒸汽发生装置顶部的温度及其底部的温度。然后根据蒸汽发生装置顶部的温度和蒸汽发生装置底部的温度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但是,在蒸汽发生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温度传感器,保温柜的零件数量大,成本高。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保温柜包括具有蒸汽发生器、用于保温食物的保温空间、设置于保温空间下侧的加热装置、至少部分地置于保温空间内的温度监测装置,以及连通蒸汽发生腔和保温空间的蒸汽通道,方法包括:
6.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7.通过温度监测装置采集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的温度;
8.在保温柜的吸水阶段,当温度在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或者
9.在保温柜的保温阶段,当温度在保温预设时间段t2的均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
10.根据本发明的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以检测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的温度,即可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及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进而控制保温柜的工作,以避免蒸汽发生装置进一步干烧,无需设置传感器以采集蒸汽发生装置顶部和蒸汽发生装置底部的温度,保温柜的零件数量少,成本低。
11.可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为60℃至90℃。由此,可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
12.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值t2为85℃至100℃。由此,可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
13.可选地,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取值范围为:1min≤t1≤15min,保温预设时间段t2的取值范围为:5min≤t2≤8min。由此,1min≤t1≤15min可以进一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5min≤t2≤8min可以进一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
14.可选地,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的步骤包括:
15.在保温柜的吸水阶段,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当保温空间内的温度在吸水温度预设范围t3内吸水时间段t3时,保温柜处于吸水阶段;和/或
16.在保温阶段,间隔保温间隔时间段t4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17.由此,在吸水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以向保温空间内充入蒸汽,可以提升保温的食材的口感;在保温阶段,间隔保温间隔时间段t4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能够避免保温的食材干燥,影响口感。
18.可选地,吸水温度预设范围t3为50℃至65℃,吸水时间段t3的取值范围为:1min≤t3≤15min,保温间隔时间段t4的取值范围为:10min≤t4≤1.5h。由此,吸水温度预设范围t3为50℃至65℃,吸水时间段t3的取值范围为:1min≤t3≤15min,可以进一步提升保温阶段保温的食材的口感;保温间隔时间段t4的取值范围为:10min≤t4≤1.5h,可以进一步提升保温阶段保温的食材的口感。
19.可选地,方法在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0.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发出干烧提示信息。由此,提醒使用者及时向蒸汽发生装置中加水。
21.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22.在保温柜的吸水阶段,当温度在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中有水;和/或
23.在保温柜的保温阶段,当温度在保温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中有水。
24.由此,可以控制加热装置正常工作,以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6.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判定保温柜的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以及在蒸汽发生装置干烧时控制保温柜的工作,避免蒸汽发生装置进一步干烧,以提高保温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8.本实施方式中,保温柜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加热装置,以及蒸汽通道。加热装置设置在保温空间的下侧。蒸汽发生装置设置有蒸汽发生腔。蒸汽通道包括和蒸汽发生装置的
蒸汽发生腔连通的通道入口,以及和保温空间连通的通道出口。这样,蒸汽通道连通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发生腔和保温柜的保温空间。在保温过程中,蒸汽发生装置内设置有水。在保温时,加热装置用于对蒸汽发生装置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进入保温柜的保温空间内。
29.本实施方式中,保温柜包括控制器、提示模块、加热模块,以及感温模块。控制器用于接收感温模块的数据,以协调控制加热模块和提示模块。感温模块可以是温度监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感温模块至少部分位于保温空间内。感温模块位于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或邻近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这样,感温模块采集的温度更能反映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对保温空间内的温度的影响,进而提高判断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的准确性。本实施方式中,感温模块用于感测保温空间内的温度,以及通道出口处的温度。
30.加热模块用于将电能最终转化为热能,以对锅内食材加热,进而保温米饭。加热模块还包括前述的加热装置。
31.提示模块,用于在正常保温时显示保温时间和保温状态等,当检测到蒸汽发生装置干烧时通过声音及显示提醒信息以提示使用者蒸汽发生装置处于干烧状态。
32.本实施方式中,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33.步骤s101、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34.步骤s102、通过温度监测装置采集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的温度。
35.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通过设置在通道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通道出口处的温度,以为后续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提供依据。
36.优选地,通道出口可以设置在锅口处。由此,可以使用位于锅口处的温度传感器采集通道出口处的温度,无需另外设置传感器以采集通道出口处的温度,减少零件数量,降低保温柜的成本。
3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保温柜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在保温阶段,当保温空间内的温度保持在吸水温度预设范围t3内吸水时间段t3时,保温柜处于吸水阶段)和保温阶段均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向保温空间内充入蒸汽,因此控制器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和保温阶段均需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01包括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s102包括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通过温度监测装置采集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的温度,以为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提供依据。步骤s101包括在保温阶段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步骤s102也包括在保温阶段通过温度监测装置采集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的温度,以为在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提供依据。
38.由此,在吸水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以向保温空间内充入蒸汽,可以提升保温的食材的口感。
39.优选地,吸水温度预设范围t3为50℃至65℃,吸水时间段t3的取值范围为:1min≤t3≤15min。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保温的食材的口感。
40.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吸水预设时间段t1,在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的过程中,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通道出口处的温度,然后确定该温度在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的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t4。由此,能够为后续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提供准确的温度参考值。
41.吸水预设时间段t1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优选地,1min≤t1≤15min。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
42.保温柜具体的保温过程具体包括:
43.步骤s201、启动煮饭功能,开始保温。控制器控制保温柜以开始保温食材,保温柜进入保温阶段,执行步骤s202。
44.步骤s202、感温模块实时采集通道出口处的温度,执行步骤s203。
45.步骤s203、保温柜进入吸水阶段,执行步骤s204。
46.步骤s204、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并开始保温加热计时,执行步骤s205。
47.步骤s205、判断保温加热计时的时间段t5是否大于吸水预设时间段t1,若是,则执行步骤s2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5。
48.步骤s206、控制器确定感温模块采集的温度在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t4,执行步骤s207。
49.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50.步骤s103、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若温度在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
51.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若温度在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中有水。
52.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后,若是蒸汽发生装置能正常产生蒸汽(蒸汽发生装置没有干烧),则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从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进入保温空间,这样在通道出口处的温度受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以及内锅产生的蒸汽共同影响。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可以使通道出口处的温度升高。因此,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后,若是控制器采集的温度在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则表示蒸汽发生装置不能正常产生蒸汽,此时控制器可以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处于干烧的状态。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提示模块发出干烧提示信息。干烧提示信息包括提示声音和显示提醒信息。由此,方便提醒使用者向蒸汽发生装置中加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是在蒸汽发生装置和加热装置可以正常工作,不存在损坏的情况下进行的。
53.第一预设温度值t1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温度值t1为60℃至90℃。由此,可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
54.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后,若是控制器采集的通道出口处的温度在吸水预设时间段t1的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则表示蒸汽发生装置能正常产生蒸汽,此时控制器可以判定蒸汽发生装置中有水,蒸汽发生装置没有干烧。此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正常工作以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由此,可以控制保温柜正常工作,增加安全性。
55.保温柜具体的保温过程在步骤s206后还包括:
56.步骤s207、判断t4≥t1,若否,则执行步骤s208,否则执行步骤s209。
57.步骤s208、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蒸汽发生装置,控制提
示模块发出干烧提示信息。
58.步骤s209、判定蒸汽发生装置中有水,控制加热装置正常工作,以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直至保温阶段结束,执行步骤s210。
59.本实施方式中,保温柜在保温阶段结束后进入保温阶段。如上所述的步骤s101包括在保温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步骤s102也包括在保温阶段采集通道出口处的温度,以为在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提供依据。
60.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温阶段,每间隔保温间隔时间段t4,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以使蒸汽发生装置每间隔保温间隔时间段t4向保温空间充入蒸汽。由此,能够避免保温的食材干燥,影响口感。需要说明的是,保温间隔时间段t4可以从保温柜进入保温阶段开始计时,也可以在进入保温阶段即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在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保温预设时间段t2后开始计时。
61.优选地,保温间隔时间段t4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min≤t4≤1.5h。由此,进一步提高保温食材的口感。
62.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温阶段,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保温预设时间段t2。在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的过程中,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通道出口处的温度t,然后确定该温度在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保温预设时间段t2内的均值t5。由此,能够为后续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提供准确的温度参考值。
63.保温预设时间段t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优选地,保温预设时间段t2可以是5min≤t2≤8min。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
64.保温柜具体的保温过程具体还包括:
65.在步骤s209后待保温阶段结束,食材保温完成。控制器执行步骤s210,以使保温柜进入保温阶段。
66.步骤s210、启动保温柜的保温功能,控制器控制保温柜进入保温阶段,每间隔保温间隔时间段t4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并开始保温加热计时,执行步骤s211。
67.步骤s211、判断保温加热计时的时间段t6是否大于保温预设时间段t2,若是,则执行步骤s212,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11。
68.步骤s212、控制器确定感温模块采集的温度在保温预设时间段t2的均值t5,执行步骤s213。
69.防干烧食品保温柜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03还可以包括:
70.在保温阶段,若温度在保温预设时间段t2的均值小于第二温度预设值t2,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
71.在保温阶段,若温度在保温预设时间段t2的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预设值t2,则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有水。
72.在保温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后,若是控制器采集的温度在保温预设时间段t2的均值小于第二温度预设值t2,则表示蒸汽发生装置不能正常产生蒸汽,此时控制器可以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处于干烧的状态。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提示模块发出干烧提示信息。干烧提示信息包括提示声音和显示提醒信息。由此,方便提醒使用者向蒸汽发生装置中加水。
73.第二温度预设值t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温度预设值t2为85℃至100℃。由此,可以增加控制器在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干烧的准确性。
74.在保温阶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后,若是控制器采集的温度在保温预设时间段t2的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预设值t2,则表示蒸汽发生装置能正常产生蒸汽,此时控制器可以判定蒸汽发生装置中有水,蒸汽发生装置没有干烧。此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正常工作以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直至保温阶段结束。由此,可以控制保温柜正常工作,增加安全性。
75.保温柜的保温过程在步骤s212后还包括:
76.步骤s213、判断t5≥t2,若否,则执行步骤s208,否则执行步骤s214。
77.步骤s214、判定蒸汽发生装置中有水,控制加热装置正常工作,以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直至保温阶段结束。
78.可以理解,在保温阶段,每次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后均执行步骤s211,进而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可以每间隔预设的时间段后,重新确定感温模块采集的温度在该时间段内的均值,进而执行步骤s207,以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
79.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以检测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处的温度,即可在保温阶段的吸水阶段及保温阶段判定蒸汽发生装置是否干烧,进而控制保温柜的工作,以避免蒸汽发生装置进一步干烧,无需设置传感器以采集蒸汽发生装置顶部和蒸汽发生装置底部的温度,保温柜的零件数量少,成本低。
8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81.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