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通风安全门及隐形通风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034发布日期:2020-12-15 08:3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隐形通风安全门及隐形通风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形通风安全门及隐形通风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门是必不可少。现有的门出于安全和美观的考虑,多为木质或者金属结构,并且多为密封结构。由于门体无法实现通风,因此,需要通风的时候,必须将门打开,这样不仅影响私密性,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各种通风门层出不穷。然而现有的通风门大多数是在门体上再开一扇小门或者小窗来实现通风。上述设计虽然可以实现通风的效果,但是难以保证私密性。而且小门或者小窗的面积有限,通风效率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隐形通风件及隐形通风安全门,既可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又可以保证室内的私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隐形通风件,包括:叶片和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设于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所述的叶片由挡片一、倾斜片相连接而成;所述的挡片一的一端与所述的倾斜片相连接,其末端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所述挡片一高于所述的倾斜片的位置;所述的倾斜片一端与所述的挡片一相连接,其末端朝向远离所述挡片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的倾斜片与所述的挡片一相交于连接点一;处于上方的所述倾斜片远离所述挡片一的末端,其位置不高于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连接线的延长线。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片与所述的叶片垂直设置;位于相邻叶片之间的支撑片交错排列。

进一步,所述的挡片一与水平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片的一个末端位于所述的倾斜片处,另一个末端位于所述的挡片一处。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叶片相连接。

进一步,处于上方的叶片的连接点一、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处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处于上方的叶片的连接点一,其位置低于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连接线的延长线。

进一步,所述的隐形通风件还设有挡片二,所述的挡片二与所述倾斜片远离挡片一的一侧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挡片二与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挡片一的宽度大于所述的挡片二。

一种隐形通风安全门,包含上述的隐形通风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通风件,朝向室内一侧的挡片一位置高于倾斜片,同时处于上方的叶片的连接点一,其位置不高于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连接线的延长线,这样即使位于室外的人顺着叶片的倾斜方向朝向室内看,也无法看到室内的情形,保证了室内的私密性。而相邻的叶片之间可形成多条较宽的通道,有利于提高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通风件可以根据门体设计的需要安装在门体合适的位置上制成多种规格的隐形通风安全门,无需开门即可实现通风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还保证了室内的私密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1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1的朝向室内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1的朝向室外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2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3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4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通风件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一种隐形通风安全门朝向室内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一种隐形通风安全门朝向室内一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隐形通风件,如图1-4所示,包括:叶片1和支撑片2,所述的支撑片设于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所述的叶片由挡片一11、倾斜片12相连接而成;所述的挡片一的一端与所述的倾斜片相连接,其末端13朝向室内的一侧,并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挡片一高于所述的倾斜片的位置;所述的倾斜片一端与所述的挡片一相连接,其末端14朝向远离所述挡片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的倾斜片与所述的挡片一相交于连接点一15;处于上方的所述倾斜片远离所述挡片一的末端,其位置不高于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连接线的延长线。所述的支撑片与所述的叶片垂直设置。位于相邻叶片之间的支撑片交错排列。所述的支撑片的一个末端21对应所述的倾斜片的末端设置,另一个末端22对应所述的挡片的末端。所述的支撑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叶片相连接。处于上方的叶片的连接点一、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处于一条直线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片与叶片垂直设置,可以为叶片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稳定叶片之间结构的相对稳定。而相邻叶片之间的支撑片交错排列,可以为从不同的位点为支撑叶片,叶片之间相对的稳定性更佳。支撑片的末端分别对应倾斜片的末端和挡片的末端设置,从上往下看的过程中,支撑片可隐藏在倾斜片之下无法观察到,既可以提高整个通风件的美观性,又可以避免支撑片突出容易划伤别人。而支撑片与叶片焊接在一起,使整个隐形通风件的叶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大大增加了整个通风装置的稳固性,可以叶片的连接点一、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处于一条直线上,在室外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视线均可被挡住,从而无法观察到室内的情形。即使顺着倾斜片的方向,从下往上向室内观察,视线也正好被挡片一的末端挡住,从而无法看到室内的情形。

此外,本实施例中,挡片一朝向室内的末端向上倾斜设置,可减少挡片一对风的阻力,有利于提高通风效果。

实施例2

一种隐形通风件,如图5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特征在于,处于上方的叶片的连接点一,其位置低于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连接线的延长线。

本实施例中,处于上方的叶片的连接点一,其位置低于处于上方的挡片一的末端与处于下方的倾斜片的末端连接线的延长线,对视线的遮挡效果更好,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的私密性。

实施例3

一种隐形通风件,如图6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一与水平方向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挡片一呈水平方向设置,可以使风顺着水平方向吹入室内,可以直接吹向人体,增强凉爽感。

实施例4

一种隐形通风件,如图7-8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的隐形通风件还设有挡片二3,所述的挡片二与所述倾斜片远离挡片一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的挡片二均与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挡片一的宽度大于所述的挡片二。

本实施例中,挡片二朝向室外一侧设置,并且呈水平方向设置,当室外的风吹向室内时,在挡片二的作用下,被分流并且风向转为平行,再顺着倾斜片的方向通过叶片形成的通道,最后再从挡片一的位置吹入室内。同时,由于挡片一和挡片二均水平设置,二者与倾斜片的夹角均为钝角,不会形成急剧的风向转化,即使通过叶片之后,风速也不会明显减弱,可以实现较好的通风效果。挡片二的宽度较窄,风吹入时即可发挥分流作用,又可以缩短通过挡片二的时间。而挡片二的宽度较大,有利于吹出的风保持水平方向,提高人体的凉爽感觉。

实施例5

一种隐形通风安全门,如图9-10所示,含有上述的隐形通风件。隐形通风件可以根据门体的设计要求,安装在门体合适的位置上,例如下方(图9)、上方、中间位置或者边角处,无需开门即可实现通风的效果,同时还保证了室内的私密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通风件具有良好的私密性,为了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整个门体可全部采用该隐形通风件结构进行设计,如图10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