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的陶瓷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5146发布日期:2020-12-25 08:0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的陶瓷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的陶瓷杯。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和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和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陶瓷用品,陶瓷杯是经常使用的生活器具。目前,常见的具有保温隔热的陶瓷杯的杯盖一般是直接放置在杯子的杯口上的,固定效果不好,若不慎碰撞时,杯盖很容易就会掉落,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的陶瓷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的陶瓷杯,包括陶瓷杯本体、把手、杯盖、提手、保温隔热层、卡槽和固定机构,所述陶瓷杯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陶瓷杯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杯盖,所述杯盖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陶瓷杯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陶瓷杯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对称设置在陶瓷杯本体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壳体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贯穿卡槽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壳体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通过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壳体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通口,所述螺纹块的顶部依次贯穿通口和套管且延伸至套管的内部,所述螺纹块远离陶瓷杯本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套管远离陶瓷杯本体一侧且对应卡块的位置开设有活动口,所述卡块远离螺纹块的一侧贯穿活动口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套管远离陶瓷杯本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靠近螺纹块的一端贯穿套管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伸缩杆与螺纹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远离陶瓷杯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且对应第一锥齿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壳体远离陶瓷杯本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靠近陶瓷杯本体的一端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从动转轴表面且对应第三锥齿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主动转轴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优选的,所述套管与卡槽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块的表面与套管的内壁之间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陶瓷杯本体、把手、杯盖、提手、保温隔热层、卡槽和固定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了固定效果好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杯盖从陶瓷杯本体上掉落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杯盖摔坏,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通过设置保温隔热层,有效提高了陶瓷杯本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陶瓷杯本体、2把手、3杯盖、4提手、5保温隔热层、6卡槽、7固定机构、701壳体、702套管、703第一轴承座、704螺纹杆、705螺纹块、706通口、707卡块、708活动口、709伸缩杆、710第一锥齿轮、711第二轴承座、712从动转轴、713第二锥齿轮、714主动转轴、715第三锥齿轮、716第四锥齿轮、717旋转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具有保温隔热的陶瓷杯,包括陶瓷杯本体1、把手2、杯盖3、提手4、保温隔热层5、卡槽6和固定机构7,陶瓷杯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陶瓷杯本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杯盖3,杯盖3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提手4,陶瓷杯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6,陶瓷杯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7。

固定机构7包括两个壳体701,两个壳体701对称设置在陶瓷杯本体1左右两侧的顶部,壳体701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套管702,套管702的顶部贯穿卡槽6且延伸至其内部,套管702与卡槽6之间活动连接,壳体701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703,两个第一轴承座703之间通过螺纹杆704活动连接,螺纹杆70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05,壳体701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通口706,螺纹块705的顶部依次贯穿通口706和套管702且延伸至套管702的内部,螺纹块705的表面与套管702的内壁之间相互接触,螺纹块705远离陶瓷杯本体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707,套管702远离陶瓷杯本体1一侧且对应卡块707的位置开设有活动口708,卡块707远离螺纹块705的一侧贯穿活动口708且延伸至其内部,套管702远离陶瓷杯本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09,伸缩杆709靠近螺纹块705的一端贯穿套管702且延伸至其内部,伸缩杆709与螺纹块705之间固定连接,螺纹杆704表面远离陶瓷杯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10,壳体701内壁底部且对应第一锥齿轮71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711,第二轴承座7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转轴712,从动转轴7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13,第一锥齿轮710与第二锥齿轮713之间相互啮合,壳体701远离陶瓷杯本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主动转轴714,主动转轴714靠近陶瓷杯本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701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715,从动转轴712表面且对应第三锥齿轮71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716,第三锥齿轮715与第四锥齿轮716之间相互啮合,主动转轴714远离第三锥齿轮7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717。

使用时,将杯盖3与陶瓷杯本体1卡接,然后正向转动旋转把手717,从而带动主动转轴714和第三锥齿轮715旋转,从而由第三锥齿轮715依次带动第四锥齿轮716、从动转轴712和第二锥齿轮713旋转,从而由第二锥齿轮713依次带动第一锥齿轮710和螺纹杆704旋转,从而使得螺纹块705带动卡块707向远离陶瓷杯本体1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卡块707与卡槽6卡接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