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衣物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5495发布日期:2021-01-05 17:5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衣物挂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钩,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式衣物挂钩。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物挂钩,多是突出于墙体或门体表面之外,挂衣物时较方便,但衣物取下来之后,墙体表面不平整,有碍观瞻或因为不小心碰伤身体;现有的隐藏式挂钩,有一些是将挂钩隐藏于壳体之内,使用时扳动挂钩,这一结构壳体依然突出墙外,做不到真正的隐藏;另外具有反弹功能的挂钩或弹出来挂钩不能定位,影响挂衣功能,或者弹出来的挂钩需要手动定位,操作麻烦,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实用的隐藏式衣物挂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藏式衣物挂钩,包括限位座、复位弹簧、限位钩、伸缩组件及按压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为中空结构,且嵌设于安装体内;所述限位座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内,并且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内侧端连接,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滑道;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外侧端连接,通过所述按压组件按压所述伸缩组件进行伸缩;所述限位钩容置于所述伸缩组件内,所述限位钩的一端与所述按压组件铰接,另一端与限位座上的限位滑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道可对所述按压组件的伸出位和隐藏位进行限位;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座上,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座和所述按压组件抵接。

所述限位滑道包括中间滑道及设置于所述中间滑道两端的隐藏位限位结构和伸出位限位结构,其中伸出位限位结构位于靠近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用于所述按压组件位于伸出位置时的限位;所述隐藏位限位结构位于远离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用于所述按压组件位于隐藏位置时的限位。

所述隐藏位限位结构包括缩回滑道ⅱ、伸出滑道ⅰ及连通滑道ⅰ;

所述缩回滑道ⅱ和所述伸出滑道ⅰ的一端通过连通滑道ⅰ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中间滑道连通;

所述连通滑道ⅰ为向所述按压组件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连通滑道ⅰ的凹陷位置设有回弹限位位置ⅰ;

所述连通滑道ⅰ与所述缩回滑道ⅱ的连接处设有推力限位位置ⅰ,所述连通滑道ⅰ与所述伸出滑道ⅰ的连接处设有推力限位位置ⅱ。

所述缩回滑道ⅱ的初始端与所述中间滑道的后端开口连通;所述伸出滑道ⅰ的末端端口位于所述中间滑道的侧壁上。

所述伸出位限位结构包括缩回滑道ⅰ、伸出滑道ⅱ及连通滑道ⅱ;所述缩回滑道ⅰ和所述伸出滑道ⅱ的一端均与所述中间滑道连通,另一端通过连通滑道ⅱ连通;所述连通滑道ⅱ为向所述限位座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连通滑道ⅱ的凹陷处设有推力限位位置ⅲ;所述连通滑道ⅱ与所述伸出滑道ⅱ的连接处设有回弹限位位置ⅱ,所述连通滑道ⅱ与所述缩回滑道ⅰ的连接处设有回弹限位位置ⅲ。

所述伸出滑道ⅱ的初始端与所述中间滑道的前端开口连通;所述缩回滑道ⅰ的末端端口位于所述中间滑道的侧壁上。

所述限位滑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伸出位限位结构前端的限位钩装配槽,所述限位钩装配槽为喇叭状结构,并且所述限位钩装配槽与所述缩回滑道ⅰ连通。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外套和伸缩筒;所述外套嵌设于安装体内,所述外套的内侧端与所述限位座卡接,所述伸缩筒设置于所述外套内;所述伸缩筒包括由内到外依次滑动配合的多个筒体,相邻两个筒体之间通过止口配合进行轴向限位。

所述外套的内壁设有外套内止口,所述外套内止口用于所述伸缩筒的轴向限位;所述外套的外壁上设有倒刺,所述倒刺用于防止所述外套从所述安装体内脱落。

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压钮,其中连接块嵌设于所述伸缩筒的外侧端部,并且通过止口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通过中心轴与所述限位钩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钮固定连接;所述压钮的直径大于所述伸缩筒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动按钮使挂钩能在隐藏位和伸出位进行切换,并且具有自锁功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用户体验较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式衣物挂钩,平常不使用挂钩时,按动两次按钮,挂钩即实现隐藏,外表面和墙体成一个平面;需要使用挂钩时,再次按动按钮,按钮弹出,可用于挂衣物,此时如果按动按钮,由于该挂钩有自锁功能,按钮不会被按回;当取下衣物,再次按动按钮时,按钮才会被按入隐藏位置,此反弹隐藏式挂钩,解决了传统挂钩不能隐藏,又解决了反弹式挂钩被不小心压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衣物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衣物挂钩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衣物挂钩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滑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滑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滑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衣物挂钩的压回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衣物挂钩的隐藏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为限位座;101为隐藏位限位结构;102为中间滑道;103为伸出位限位结构;2为复位弹簧;3为限位钩;4为中心轴;5为连接块;6为伸缩筒;7为外套;701为按钮容置槽;702为倒刺;703为外套内止口;704为卡槽;8为按压钮;9为安装体;11为推力限位位置ⅰ;12为回弹限位位置ⅰ;13为推力限位位置ⅱ;14为回弹限位位置ⅱ;15为推力限位位置ⅲ;16为回弹限位位置ⅲ;17为限位钩装配槽;18为缩回滑道ⅱ;19为连通滑道ⅰ;191为回弹段ⅰ;192为推动段ⅰ;20为伸出滑道ⅰ;21为缩回滑道ⅰ;22为连通滑道ⅱ;221为推动段ⅱ;222为回弹段ⅱ;23为伸出滑道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衣物挂钩,包括限位座1、复位弹簧2、限位钩3、伸缩组件及按压组件,其中伸缩组件为中空结构,且嵌设于安装体9内,安装体9为墙体或门体;限位座1设置于伸缩组件内,并且与伸缩组件的内侧端连接,限位座1上设有限位滑道;按压组件与伸缩组件的外侧端连接,通过按压组件按压伸缩组件进行伸缩;限位钩3容置于伸缩组件内,限位钩3的一端与按压组件铰接,另一端与限位座1上的限位滑道滑动连接。限位滑道可对按压组件的伸出位和隐藏位进行限位;复位弹簧2套设于限位座1上,并且两端分别与限位座1和按压组件抵接,当限位钩3被释放后,复位弹簧2会推动按压组件运动至被弹出状态。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伸缩组件包括外套7和伸缩筒6,外套7嵌设于安装体9内,外套7的内侧端与限位座1卡接,伸缩筒6设置于外套7内。按压组件包括连接块5和压钮8,其中连接块5嵌设于伸缩筒6的外侧端部,并且通过止口进行轴向限位;连接块5的一端通过中心轴4与限位钩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压钮8螺纹连接,压钮8的直径大于伸缩筒6的直径。

如图2所示,伸缩筒6包括由内到外依次滑动配合的多个筒体,相邻两个筒体之间通过止口配合进行轴向限位。具体地,各筒体的内、外壁分别设有内止口和外止口,并且内止口靠近外侧端口,外止口靠近内侧端口,相邻两个筒体之间通过内止口和外止口配合实现轴向限位。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钩3的一端带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中心轴4与连接块5连接,可以中心轴4为圆心做有限的摆动。限位钩3的另一端带有直钩,直钩可以在限位座1上的限位滑道内滑动。连接块5、伸缩筒6及外套7的相互连接部位采用正六边形结构,以防止连接块5周向转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滑道包括中间滑道102及设置于中间滑道102两端的隐藏位限位结构101和伸出位限位结构103,其中伸出位限位结构103位于靠近按压组件的一端,用于按压组件位于伸出位置时的限位;隐藏位限位结构101位于远离按压组件的一端,用于按压组件位于隐藏位置时的限位。

具体地,如图5所示,隐藏位限位结构101包括缩回滑道ⅱ18、伸出滑道ⅰ20及连通滑道ⅰ19,其中缩回滑道ⅱ18和伸出滑道ⅰ20的一端通过连通滑道ⅰ19连通,另一端均与中间滑道102连通。连通滑道ⅰ19为向按压组件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连通滑道ⅰ19的凹陷位置设有回弹限位位置ⅰ12,回弹限位位置ⅰ12用于限位钩3在回弹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连通滑道ⅰ19与缩回滑道ⅱ18的连接处设有推力限位位置ⅰ11,连通滑道ⅰ19与伸出滑道ⅰ20的连接处设有推力限位位置ⅱ13,推力限位位置ⅰ11和推力限位位置ⅱ13分别位于回弹限位位置ⅰ12的两侧,用于对限位钩3在推动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中间滑道102为直通道,缩回滑道ⅱ18的初始端与中间滑道102的后端开口连通,伸出滑道ⅰ20的末端端口位于与中间滑道102的侧壁上,使限位钩3在被推动过程中,其端部的直钩由中间滑道102顺利进入缩回滑道ⅱ18中,从而实现限位钩3的直钩顺利到达推力限位位置ⅰ11处。其中,初始端和末端是按限位钩3端部直钩的滑动方向定义的。

具体地,如图5所示,伸出位限位结构103包括缩回滑道ⅰ21、伸出滑道ⅱ23及连通滑道ⅱ22,其中缩回滑道ⅰ21和伸出滑道ⅱ23的一端均与中间滑道102连通,另一端通过连通滑道ⅱ22连通,连通滑道ⅱ22为向限位座1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连通滑道ⅱ22的凹陷处设有推力限位位置ⅲ15,推力限位位置ⅲ15用于限位钩3的推动行程的限位。

进一步地,连通滑道ⅱ22与伸出滑道ⅱ23的连接处设有回弹限位位置ⅱ14,连通滑道ⅱ22与缩回滑道ⅰ21的连接处设有回弹限位位置ⅲ16,回弹限位位置ⅱ14和回弹限位位置ⅲ16分别位于推力限位位置ⅲ15的两侧,用于对限位钩3的反弹行程的限位。

进一步地,伸出滑道ⅱ23的初始端与中间滑道102的前端端口连通,缩回滑道ⅰ21的末端端口位于中间滑道102的侧壁上,使限位钩3在反弹行程中,其端部的直钩由中间滑道102顺利进入伸出滑道ⅱ23内,从而使限位钩3的直钩顺利到达回弹限位位置ⅱ14处,实现按钮组件的伸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座1上的限位滑道还包括设置于伸出位限位结构103前端的限位钩装配槽17,限位钩装配槽17为喇叭状结构,并且限位钩装配槽17与缩回滑道ⅰ21连通,限位钩装配槽17的设计方便了限位钩3的初始装配。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隐藏位限位结构101和伸出位限位结构103对称设置于中间滑道102的两端。隐藏位限位结构101中的连通滑道ⅰ19包括回弹段ⅰ191和推动段ⅰ192,其中回弹段ⅰ191位于推力限位位置ⅰ11和回弹限位位置ⅰ12之间,限位钩3通过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沿回弹段ⅰ191滑动至回弹限位位置ⅰ12处。回弹限位位置ⅰ12位于推动段ⅰ192的初始端内,当推动限位钩3时,限位钩3端部的直钩会沿推动段ⅰ192向前滑动,不会进入回弹段ⅰ191内,直至推力限位位置ⅱ13处受限。

同理,如图6所示,伸出位限位结构103中的连通滑道ⅱ22包括回弹段ⅱ222和推动段ⅱ221,其中推动段ⅱ221位于回弹限位位置ⅱ14和推力限位位置ⅲ15之间,限位钩3通过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动段ⅱ221滑动至推力限位位置ⅲ15处受限。推力限位位置ⅲ15位于回弹段ⅱ222的初始端内,当推力消失时,限位钩3的直钩通过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沿回弹段ⅱ222向前滑动,而不会进入推动段ⅱ221内,直至回弹限位位置ⅲ16处受限。

如图7所示,外套7的内壁设有外套内止口703,外套内止口703用于伸缩筒6的轴向限位。外套7的外壁上设有倒刺702,倒刺702用于防止外套7从安装体9内脱落;外套7的前端端面设有按钮容置槽701,压钮8容置于外套7的前端端面设有的按钮容置槽701内;外套7的后侧端设有环形结构的卡槽704,限位座1的端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环形结构的凸台与卡槽704卡接。

本实用新型隐藏式衣物挂钩的安装步骤如下:

使中心轴4穿过连接块5和限位钩3上的通孔,限位钩3能够以中心轴4为中心作小幅摆动,然后将伸缩筒6装入外套7内,再依次将连接块5和限位钩3的整体件、复位弹簧2、依次装入伸缩筒6内,需要克服复位弹簧2的弹力按限位座1,使限位座1的凸起部位与外套7上的卡槽704固定,最后旋转按钮8,使按钮8通过螺纹与连接块5固定牢固。

需要在安装体9上,比如墙体或门板上依据外套7的外径尺寸预先钻孔,孔尺寸和外套7尺寸过盈配合,外套7的外壁上有倒刺702,安装后能防止隐藏式衣物挂钩脱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衣物挂钩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5、图6所示,装配时,由于限位座1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限位钩装配槽17,推动限位座1使限位钩3上的直钩被自然引导至限位钩装配槽17内。继续推动限位座1,使复位弹簧2被压缩,直至限位座1端部的凸起与外套7上的卡槽704固定;部件装配好后,外套7过盈配合在墙体或门板上的安装孔内。

当需要隐藏衣物挂钩时,按压按钮8,限位钩3上的直钩在限位座1上限位滑道的几何图形引导下,即沿缩回滑道ⅰ21、中间滑道102及缩回滑道ⅱ18,自然来到推力限位位置ⅰ11处,此时如图8所示的状态。之后松开按钮8,在复位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钩3上的直钩沿连通滑道ⅰ19的回弹段ⅰ191反向滑动,直至回弹限位位置ⅰ12处,被固定在回弹限位位置ⅰ12处,此时挂衣钩(按钮8)被隐藏,如图9所示的状态。再次推动按钮8,限位钩3的直钩沿连通滑道ⅰ19的推动段ⅰ192向前滑动,直至推力限位位置ⅱ13处受限,不能继续推动。松开按钮8,在复位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钩3反弹,即限位钩3的直钩依次沿伸出滑道ⅰ20、中间滑道102及伸出滑道ⅱ23滑动,直至到达回弹限位位置ⅱ14处受限,此时挂衣钩(按钮8)弹出,可以挂衣物,如图1所示的状态;当挂钩悬挂衣物时,推动按钮8,限位钩3的直钩沿连通滑道ⅱ22的推动段ⅱ221滑动,来到推力限位位置ⅲ15处受限,挂钩不会被长距离压缩,避免了衣物掉落。之后松开按钮8,在复位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钩3的直钩沿连通滑道ⅱ22的回弹段ⅱ222滑动来到回弹限位位置ⅲ16处。本装置装配完成后,因伸缩筒6上的台阶结构限制了限位钩3的回弹行程,使其不会被重新回弹至限位钩装配槽17内。

本实用新型在平常不使用挂钩时,按动两次按钮8,挂钩即实现隐藏,外表面和墙体成一个平面;需要使用挂钩时,再次按动按钮8,按钮8弹出,可用于挂衣物,此时如果按动按钮8,由于该挂钩有自锁功能,按钮8不会被按回;当取下衣物,再次按动按钮8时,按钮8才会被按入隐藏位置,此反弹隐藏式挂钩,解决了传统挂钩不能隐藏,又解决了反弹式挂钩被不小心压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当需要使用挂钩时,轻轻按压,按压钮即弹出;弹出后,按钮可当成衣物挂钩使用,该装置有防止误操作闭合的功能,需要按压两次才能将按钮压回隐藏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动按钮使挂钩能在隐藏位和伸出位进行切换,并且具有自锁功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用户体验较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