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升降台的储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3733发布日期:2021-01-05 17:5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升降台的储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带有升降台的储物架。



背景技术:

储物架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多层储物架、折叠式储物架、附着式储物架和自动式储物架等种类,储物架轻巧方便,安装拆卸简单,使用简便,可放于办公室、仓库等多处地方使用,对于物品的整理归纳有很好的作用,现有的一些储物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较多的物件,通常将储物架的整体高度设置得较高,这样一来,位于储物架高处的储物层进行物件的储存或放置时将很不方便,通常需要借助爬梯进行拿取或放置,拿取或存储过程比较麻烦,且攀爬爬梯进行物件的存储和拿取时也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新颖,在减少整体占地面积的同时,有效确保储存量,方便通过升降台对处于高处的物件进行储存及拿取的一种带有升降台的储物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升降台的储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升降台,第二架体为两个并对称固定设于第一架体上端左右两侧,两个第二架体之间形成有通道,通道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底板,底板固定安装于第一架体上端,两个底板之间形成有升降口,第一架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左架体、右架体和后架体,第一架体呈凹字状,第一架体中心于升降口下方设有容纳腔,第一架体前侧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入口,容纳腔内固定安装有升降台,第一架体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储物层,第二架体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储物层。

进一步的,升降台包括底座、支撑板、升降动力装置和支撑立柱,升降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支撑板进行升降,支撑立柱为两个并对称固定设于底座上端左右两侧,支撑板左右侧与相对应一侧的支撑立柱之间均设有滑动机构,底座上端固定设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升降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设于底座上,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同步轴传动连接,同步轴可转动的设于带座轴承上,带座轴承为两个并分别设于同步轴的两端,带座轴承固定安装于底座下端面上,同步轴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主动链轮,支撑立柱上部设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固定设于从动轴上,从动轴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于支撑立柱上部,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绕装有传动链条,支撑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传动链条的一端与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板下端固定连接并构成封闭链,底座上于支撑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可使传动链条穿过的通孔,驱动电机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

进一步的,滑动机构包括滚珠滑块和滑轨,滚珠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滚珠滑块为两个并固定设于支撑板左右两侧,滑轨为两个并分别固定设于两个支撑立柱上,滑轨上端固定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底座上端还固定设有用于罩设传动链条的外罩,外罩上开设有可使连接板穿过的通槽,通槽呈竖向布置。

进一步的,第二架体与远离通道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封板,第二架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封板。

进一步的,两个第二架体的左右两侧之间沿其高度方向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栏杆。

进一步的,第二储物层的高度低于第一储物层的高度,多个第一储物层的高度不一致且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第一储物层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储物层的数量为四个。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升降台的储物架整体结构新颖,通过将第二架体设于第一架体上端,可有效减少该储物架整体的占地面积,同时可确保该储物架整体的储物量;可直接在地面上于第一架体外侧四周对第一储物层进行物件的拿取和储存,通过升降台的设置,可站于升降台上,并控制升降台的升降,从而接近位于高处的第二架体,并对第二储物层进行物件的拿取和储存;通过将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的物件放置于第一架体上最底层的第一储物层内,将体积较小且重量较轻的物件放置于第二架体的第二储物层内,从而方便对不同体积及重量的物件进行分层储存或拿取,特别是将体积较大及重量的物件放置于低处,降低拿取和储存时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升降台的储物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第一架体的俯视图。

图4为升降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中e-e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架体;11-左架体;12-右架体;13-后架体;14-容纳腔;15-入口;16-第一储物层;2-第二架体;21-第二储物层;22-第一封板;23-第二封板;3-升降台;31-底座;311-固定板;312-通孔;32-支撑板;321-连接板;33-升降动力装置;331-驱动电机;332-同步轴;333-带座轴承;334-主动链轮;335-从动链轮;336-从动轴;337-传动链条;338-轴承;34-支撑立柱;35-滑动机构;351-滚珠滑块;352-滑轨;36-操作台;37-控制面板;38-外罩;381-通槽;39-限位块;4-通道;41-底板;42-升降口;43-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升降台3的储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1、第二架体2和升降台3,所述第二架体2为两个并对称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架体2之间形成有通道4,所述通道4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底板41,所述底板4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端,两个所述底板41之间形成有升降口42,所述第一架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左架体11、右架体12和后架体13,所述第一架体1呈凹字状,所述第一架体1中心于所述升降口42下方设有容纳腔14,所述第一架体1前侧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4相连通的入口15,所述容纳腔14内固定安装有所述升降台3,所述第一架体1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储物层16,所述第二架体2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储物层21。

通过将所述第二架体2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端,可有效减少该储物架整体的占地面积,同时可确保该储物架整体的储物量,可直接在地面上于所述第一架体1外侧四周对所述第一储物层16进行物件的拿取和储存,方便通过所述升降台3上升至所述通道4处,从而接近位于高处的所述第二架体2,并对所述第二储物层21进行物件的拿取和储存。

如图4、图5、图6和图9所示,所述升降台3包括底座31、支撑板32、升降动力装置33和支撑立柱34,所述升降动力装置33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32进行升降,所述支撑立柱34为两个并对称固定设于所述底座31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32左右侧与相对应一侧的所述支撑立柱34之间均设有滑动机构35,所述底座31上端固定设有操作台36,所述操作台36上设有控制面板37,可方便通过所述控制面板37控制该升降台3的升降,同时升降时,可用手扶住所操作台36,进一步确保升降时的安全,通过采用此结构,可方便带动所述支撑板32进行升降,当需要拿取所述第二储物层21内储存的物件时,可站于所述支撑板32上,并控制所述升降动力装置33使其带动所述支撑板32上升,便于使人员进到所述通道4内,从而拿取物件,拿取之后,再控制所述支撑板32下降至地面上。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升降动力装置33包括驱动电机331,所述驱动电机331固定安装于固定板311上,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设于所述底座31上,所述驱动电机33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同步轴332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轴332可转动的设于带座轴承333上,所述带座轴承333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同步轴332的两端,所述带座轴承333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31下端面上,所述同步轴332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主动链轮334,所述支撑立柱34上部设有从动链轮335,所述从动链轮335固定设于从动轴336上,所述从动轴336通过轴承338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支撑立柱34上部,所述主动链轮334与所述从动链轮335之间绕装有传动链条337,所述支撑板32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321,所述传动链条33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21上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21下端固定连接并构成封闭链,所述底座31上于所述支撑立柱34的两侧均开设有可使所述传动链条337穿过的通孔312,所述驱动电机331与所述控制面板37电性连,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331为减速电机。

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滑动机构35包括滚珠滑块351和滑轨352,所述滚珠滑块351与所述滑轨352滑动配合,所述滚珠滑块351为两个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32左右两侧,所述滑轨352为两个并分别固定设于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4上,通过采用此结构,可对所述支撑板32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使得所述支撑板32的升降更为顺畅及稳定,确保升降时的安全,所述滑轨352上端固定设有限位块39,通过所述限位块39的设置,可对所述滚珠滑块351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所述滚珠滑块351滑出所述滑轨352。

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31上端还固定设有用于罩设所述传动链条337的外罩38,通过所述外罩38的设置,可避免所述传动链条337直接暴露在外,使得所述升降台3整体更为美观,同时也进一步确保升降时的安全,所述外罩38上开设有可使所述连接板321穿过的通槽381,所述通槽381呈竖向布置。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架体2与远离所述通道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封板22,所述第二架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封板23,由于所述第二架体2的位置较高,通过所述第一封板22及所述第二封板23的设置,可避免从所述第二储物层21储存或拿取物件时不小心使物件从远离所述通道4的一侧或所述第二架体2的左右两侧坠落,确保位于该储物架四周人员的安全。

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第二架体2的左右两侧之间沿其高度方向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栏杆43,通过所述栏杆43的设置,进一步确保拿取所述第二储物层21内的物件时的安全性,避免不小心从所述通道4的前后两侧跌落。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储物层2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储物层16的高度,多个第一储物层16的高度不一致且从上到下依次增大,通过采用此设置,由此可将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的物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最底层的所述第一储物层16内,然后将中等体积及重量的物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位于中上层的所述第一储物层16内,可将体积较小且重量较轻的物件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2的所述第二储物层21内,从而方便对不同体积及重量的物件进行分层储存或拿取,特别是将体积较大及重量的物件放置于低处,降低拿取和储存时的劳动强度。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储物层16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储物层21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升降台3的储物架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当对第一架体1进行物件的储存和拿取时,可直接在地面上于所述第一架体1外侧四周对第一储物层16进行物件的拿取和储存,可将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的物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最底层的所述第一储物层16内,然后将中等体积及重量的物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位于中上层的所述第一储物层16内,当需要对第二架体2进行物件的储存和拿取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架体1的入口15进入到升降台3的支撑板32上,通过控制面板37控制驱动电机331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撑板32上升至所述通道4处,从而接近位于高处的所述第二架体2,可将体积较小且重量较轻的物件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2的第二储物层21内,拿取或存储完成之后,可再站到所述支撑板32上,并通过所述控制面板37,使得所述支撑板32进行下降。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