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填充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9252发布日期:2020-12-04 14:4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填充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管填充的枕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的枕头一般包括枕套和设置在枕套内部的填充物,填充物填充物一般采用棉花,蚕丝,荞麦,记忆棉等材料,不易清洗,容易滋生微生物,影响卫生健康。

现有的技术可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1098328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枕头中空填充物,中空填充物为壳体,中空填充物设有至少一个空气容纳腔,空气容纳腔两端分别设有通孔,通孔面积小于空气容纳腔的截面面积;中空填充物为球形壳体,球形壳体上设有两个关于球形壳体中心面镜像对称的通孔;中空填充物为椭圆球形壳体,椭圆球形壳体上设有两个关于椭圆球形壳体中心面镜像对称的通孔,通孔设于椭圆球形壳体长轴的两端;中空填充物为截面成椭圆形的长扁圆形壳体,长扁圆形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的通孔;中空填充物上位于空气容纳腔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凸起;中空填充物壳体采用弹性材料。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作为中空填充物的壳体需要有一定弹性,因此强度偏软并且为中空设置,壳体受力后容易被压扁而难以回弹,长时间使用容易使中空填充物壳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回复性好,不易变形的软管填充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软管填充的枕头,包括枕套和设置在所述枕套内部的软管,所述软管包括椭球形壳体,所述椭球形壳体的长轴两端开设有两个关于所述椭球形壳体中心点中心对称的第一通孔,所述椭球形壳体内部设置有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关于所述支撑壳体中心点中心对称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软管填充到枕套中,软管能够清洗,不易滋生微生物,椭球形壳体有很好的流动性,可以更贴合头部曲线,并且触感更好,支撑壳体的存在能够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椭球形壳体受力后被压扁难以回弹,增加椭球形壳体的回复性,使软管能够长时间使用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椭球形壳体内侧壁靠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椭球形壳体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壳体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能够避免因支撑壳体转动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轴线垂直而影响整个软管的透气性和弹性,使软管的透气性和弹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椭球形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轴线,所述支撑壳体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环形凸起所围成的圆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可以对支撑壳体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撑壳体过于靠近椭球形壳体而影响支撑作用,能提高支撑壳体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椭球形壳体变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凸起远离所述椭球形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横截面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椭球形壳体受到压力时,环形板的弧形设置能够使环形凸起能够在按压下易于弯折,避免环形凸起影响椭球形壳体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呈长方形两层设置,所述枕套一端开设有填充开口,所述枕套靠近所述填充开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填充拉链,所述枕套靠近所述填充开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漏斗形布片,所述漏斗形布片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所述枕套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枕套的一端逐渐增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软管为球形,不易填充,通过漏斗形布片经填充开口填充枕头,从而使软管的填充过程更简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漏斗形布片远离所述枕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枕套一面对应所述母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子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结束后,可以拉上填充拉链,将漏斗形布片折叠到枕套一面,并通过子扣和母扣扣合,使漏斗形布片能够固定在枕套一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一侧固定连接有筒状布片,所述筒状布片沿所述枕套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筒状布片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筒状布片靠近第一开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拉开第一拉链,通过第一开口将填充物填充进筒状布片中,填充后的筒状布片可以实现支撑颈椎的作用,筒状布片和枕套可以分开填充,以适应头部和脖颈部的不同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远离所述漏斗形布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枕套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拉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枕头高度时,可以将第二拉链拉开,将软管拿出或放入合适的数量,而不必使用漏斗形布片,可以使操作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内一面固定连接有袋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袋体中放置药草、香薰等功能性填充物,从而将软管和功能性填充物分隔开,使功能性填充物的定期更换和软管的清洗能够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袋体一端开设有袋口,所述袋体和所述枕套在靠近所述袋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能够将袋口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的贴合,使袋体的开合更为方便,同时也避免填充物漏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用时,将软管填充进枕头中,软管为弹性材料制成,易于清洗,软管的椭球形壳体结构可以使它的流动性和弹性更好,更贴合头部曲线,从而让使用者的舒适度更高,支撑壳体的设置能够让软管具有更好地回复性,可以长时间使用不易变形;

2.同时支撑壳体开设的第二通孔能够提高弹性,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限位杆和环形凸起能够对支撑壳体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支撑壳体的支撑作用,环形板的作用能够使环形凸起易于弯折,能够提高椭球形壳体的弹性;

3.枕套的漏斗形布片能够使软管的填充更简易,第二开口可以用于少量的增添软管,以调整枕头高度,筒状布片的设置可以支撑脖颈部,适应头部和脖颈部的不同高度,另外,袋体的设置可以用于填充一些功能性填充物,并把更能行填充物和软管分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突出椭球形壳体和支撑壳体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突出软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突出枕套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突出袋体的剖面图。

图中,1、软管;11、椭球形壳体;111、第一通孔;112、环形凸起;113、环形板;114、限位杆;12、支撑壳体;121、第二通孔;2、枕套;21、填充开口;22、填充拉链;23、漏斗形布片;231、母扣;24、公扣;25、筒状布片;251、第一开口;252、第一拉链;26、第二开口;261、第二拉链;27、袋体;271、袋口;272、尼龙钩带;28、尼龙绒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软管1填充的枕头,包括枕套2和设置在枕套2内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软管1,软管1包括椭球形壳体11,椭球形壳体11上在长轴的两端开设有两个关于椭球形壳体11中心点中心对称的第一通孔111。椭球形壳体11内部设置有支撑壳体12,支撑壳体12呈球形设置,支撑壳体12上开设有两个关于支撑壳体12中心点中心对称的第二通孔121,支撑壳体12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111的直径。使用时,可以将软管1填充到枕套2中,实现枕头的功能,软管1能够清洗,不易滋生微生物能够保证卫生,椭球形壳体11能够使软管1有很好的流动性,可以更贴合头部曲线,并且没有棱角,触感更好,支撑壳体12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使椭球形壳体11受力后回复性更好,长时间使用不易变形。

参照图2和图3,椭球形壳体11内侧壁靠近两个第一通孔111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4,限位杆114远离椭球形壳体11的一端均与支撑壳体12靠近第二通孔121的位置固定连接,限位杆114由靠近椭球形壳体11的一端向靠近支撑壳体12的方向设置。限位杆114可以避免因支撑壳体转动使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中轴线垂直而影响整个软管1的透气性和弹性,使中空填充物1的透气性和弹性更好。

参照图2和图3,椭球形壳体1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凸起112,环形凸起112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通孔111的中轴线,支撑壳体12的最大横截面积等于环形凸起112所围成的圆形面积,环形凸起112远离椭球形壳体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13,环形板113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使用时,环形凸起112可以对支撑壳体12起到限位作用,使支撑壳体12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椭球形壳体11变形,在椭球形壳体11受到压力时,环形板113的弧形设置能够使环形凸起112能够在按压下易于弯折,避免环形凸起112影响椭球形壳体11的弹性。

参照图4,枕套2呈长方形设置,枕套2一端开设有填充开口21,枕套2靠近填充开口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填充拉链22,枕套2靠近填充开口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漏斗形布片23,漏斗形布片23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枕套2的一端向远离枕套2的一端逐渐增加,漏斗形布片23远离枕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扣231,枕套2一面对应母扣23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子扣,当将漏斗形布片23折叠在枕套2一面时,子扣和母扣231能够扣合。使用时,可以拉开填充拉链22,通过漏斗形布片23将软管1通过填充开口21倒入枕套2两层之间,从而填充枕头,漏斗形布片23能够使填充过程更简易,当填充完毕时,可以拉上填充拉链22,将漏斗形布片23折叠到枕套2一面,并通过子扣和母扣231扣合固定。

参照图4,枕套2一侧固定连接有筒状布片25,筒状布片25沿枕套2长度方向设置,筒状布片25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251,筒状布片25靠近第一开口25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链252。使用时,可以拉开第一拉链252,通过第一开口251将填充物填充进筒状布片25中,填充后的筒状布片25可以实现支撑颈椎的作用,筒状布片25和枕套2可以分开填充,以适应头部和脖颈部的不同高度。

参照图4,枕套2远离漏斗形布片2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开口26,枕套2靠近第二开口2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拉链261。当需要调节枕头高度时,可以将第二拉链261拉开,将软管1拿出或放入合适的数量,而不必使用漏斗形布片23,可以使操作更便捷。

参照图5,枕套2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袋体27,袋体27一端开设有袋口271,袋体27靠近袋口271的位置固定有尼龙钩带272,枕套2对应尼龙钩带27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尼龙绒带28。袋体27中可用于放置药草、香薰等功能性填充物。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软管1填充进枕套2中,实现枕头的功能,软管1为弹性材料制成,易于清洗,软管1的椭球形壳体11结构可以使它的弹性和流动性更好,以便贴合头部曲线,从而让使用者的舒适度更高,支撑壳体12的设置能够让软管1具有更好地回复性,可以长时间使用不易变形;

同时支撑壳体12开设的第二通孔121能够提高弹性,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环形凸起112和限位杆114能够对支撑壳体12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支撑壳体12的支撑作用,环形板113的作用能够使环形凸起112易于弯折,能够提高椭球形壳体11的弹性;

枕套2的漏斗形布片23能够使软管1的填充更简易,第二开口26可以用于少量的增添软管1,以调整枕头高度,筒状布片25的设置可以支撑脖颈部,适应头部和脖颈部的不同高度,另外,袋体27的设置可以用于填充一些功能性填充物,并把更能行填充物和软管1分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