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4450发布日期:2021-07-30 13:1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



背景技术:

本部分向读者介绍可能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背景技术,相信能够向读者提供有用的背景信息,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理解,本部分的说明是用于上述目的,而并非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研究表明,午间休息是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表现。每日进行有效的午间休息能有效的缓解人体的亚健康状态,提高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提升工作效率。随着现代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休息时间的限制及休息空间的约束,大部分人的午间休息都采用伏案的姿势进行的。午睡的人如果趴在桌子上午睡,会造成压力使手臂发麻,长时间受压会使眼部血液循环不好造成视物不清,使面部有不舒服的感觉,容易形成压痕。午睡趴睡主要是因为桌面过低使颈椎和脊柱形成扭力,并且午睡时间都要在20分钟至30分钟,长时间的扭力对颈椎和脊柱都会有损害,睡觉时胳膊麻木、脸部难受、睡不踏实,睡完后手臂酸痛、两眼模糊、头晕脑涨,既影响身体健康又影响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现有市场上的午睡枕,只是通过在桌面摆放一软体,放在桌子上对脸部起到支撑作用,来缓解人肢体、面部与桌面的硬接触而造成的不适感。目前市面上的多为u形平垫式结构,使用时将其放在桌子上,头部与身体近似于垂直地枕在午睡枕上。由于不同的使用用户身高臂长等存在差异,市面上的午睡枕大多采用记忆棉或者pp棉作为支撑,体积大,不能进行折叠和调节高度,难以一个较为舒适的角度支撑午睡。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高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午睡枕的基座支撑部,在所述基座支撑部上方的枕面支撑部;所述基座支撑部与枕面支撑部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

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用以支撑所述枕面支撑部在所述基座支撑部上的高度并锁定。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在所述基座支撑部或所述枕面支撑部上,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在所述基座支撑部或所述枕面支撑部上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座支撑部和所述面支撑部铰接;

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靠近所述铰接位置;

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还设置有锁定装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上靠近所述铰接位置设置有支撑调节斜坡。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远离所述支撑调节斜坡的一面设置有一定弧度的斜坡。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立柱,所述锁定立柱底部设置有锁定端部,还包括弹性支撑装置,所述弹性支撑装置支撑并所定所述锁定立柱的锁定状态。

可选地,所述锁定立柱的宽度小于所述锁定端部的宽度,所述基座支撑部或所述枕面支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端部相匹配的多个凹陷或通孔;所述弹性支撑部用以保持所述锁定端部在所述凹陷或通孔的其中之一内卡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活动突起,所述基座支撑部或所述枕面支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活动突起相配合的滑动轨道,所述支撑装置沿所述滑动轨道调节位置,用以支撑所述基座支撑部与所述枕面支撑部之间的高度。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活动突起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凸部,所述卡接凸部用以保持所述支撑装置沿所述滑动轨道移动。

可选地,所述基座支撑部或所述枕面支撑部上靠近所述铰接位置设置有支撑斜坡。

可选地,所述枕面支撑部上连接设置有可拆卸的柔性垫枕,柔性垫枕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枕面支撑部上设置的卡接机构卡接。

可选地,所述基座支撑部上活动设置有按钮机构;所述枕面支撑部上设置有卡扣端,所述按钮机构连接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卡扣端相配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随时任意调节支撑所述枕面支撑部在所述基座支撑部上的高度并锁定,保证了午睡枕可以按照最佳舒适的角度调节高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午睡枕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午睡枕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的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的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锁定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锁定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基座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午睡枕的基座支撑部1,在所述基座支撑部上方的枕面支撑部2;所述基座支撑部1与枕面支撑部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用以支撑所述枕面支撑部2在所述基座支撑部1上的高度并锁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展开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随时任意调节支撑所述枕面支撑部2在所述基座支撑部1上的高度并锁定,保证了午睡枕可以按照最佳舒适的角度调节高度。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在所述基座支撑部1上,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在所述基座支撑部活动连接。当然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也可以安装设置在所述枕面支撑部2上。在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往复移动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用以支撑所述枕面支撑部2在所述基座支撑部1上的高度并锁定。如图2a至图5所示,为了方便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折叠收纳,所述基座支撑部1和所述枕面支撑部2铰接;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靠近所述铰接位置;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31包括支撑装置31,所述支撑装置31上还设置有锁定装置33。如图2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枕面支撑部2上连接设置有可拆卸的柔性垫枕4,柔性垫枕4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枕面支撑部2上设置的卡接机构40卡接。如图2a至图2c所示,所述基座支撑部1上设置有按钮机构11;所述按钮机构11在所述下盖32上活动设置,所述枕面支撑部2上设置有卡扣端20,所述按钮机构11连接有锁止机构111,所述锁止机构111与所述卡扣端相配合。所述按钮机构11还包括弹性支撑件112,所述弹性支撑件112用以保持所述锁止机构111与所述卡扣端20卡合锁止。所述弹性支撑件112可选是弹簧。所述基座支撑部1与所述枕面支撑部21盖合,所述锁止机构111与所述卡扣端20卡合锁止;按压所述按钮机构11,所述卡扣端20解除对所述锁止机构111的锁定,所述枕面支撑部2开启。如图2-图6所示,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31上靠近所述铰接位置设置有支撑调节斜坡34。所述支撑装置31远离所述支撑调节斜坡34的一面设置有一定弧度的斜坡35。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锁定装置33包括锁定立柱331,所述锁定立柱331底部设置有锁定端部332,所述锁定立柱331顶部还设置有按钮334还包括弹性支撑装置333,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33支撑并所定所述锁定立柱331的锁定状态。如图8-图10所示,可选地,所述锁定立柱331的宽度小于所述锁定端部332的宽度,所述基座支撑部1或所述枕面支撑部2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端332部相匹配的多个凹陷或通孔132;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33部用以保持所述锁定端部332在所述凹陷132或通孔的其中之一内卡接。在锁定状态,所述锁定端部332在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33的支撑力下所述凹陷132或通孔的其中之一内卡接。在需要调节高度时,通过按压按钮使所述弹性支撑333压缩,使所述锁定端部332脱离所述凹陷132或通孔,解除锁定,此时可以前后推拉所述支撑装置31,以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再松开按钮,使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33复原,在所述弹性支撑装置333的支撑力下所述凹陷132或通孔的其中之一内卡接锁定。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31上设置有多个活动突起311,所述基座支撑部1或所述枕面支撑部3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活动突起相配合的滑动轨道131,所述支撑装置31沿所述滑动轨道131调节位置,用以支撑所述基座支撑部1与所述枕面支撑部2之间的高度。至少一个所述活动突起311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凸部312,所述卡接凸部312用以保持所述支撑装置31沿所述滑动轨道131移动。如图2a-图2c和图9所示,为了有效防止所述活动突起311划伤划破柔性垫枕4,在枕面支撑部1上与所述高度调节支撑锁定装置3相背离的一面还设置有保护盖110.为了配合所述基座支撑部1或所述枕面支撑部2折叠支撑睡眠,所述基座支撑部1或所述枕面支撑部2上靠近所述铰接位置设置有支撑斜坡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斜坡14与所述支撑调节斜坡34的坡角相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午睡枕,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随时任意调节支撑所述枕面支撑部在所述基座支撑部上的高度并锁定,保证了午睡枕可以按照最佳舒适的角度调节高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或者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或矛盾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方面,也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实施例,也不局限于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和/或置换。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方面和/或实施例或者与一个或更多其他方面和/或其实施例结合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