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盖及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6322发布日期:2022-09-27 22:2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壶盖及壶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储水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壶盖及壶具。


背景技术:

2.壶具作为普通的储水器具,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其中,茶壶的使用给爱好喝茶的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打开茶壶出水口倒水时,部分产品存在出水口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且打开出水口的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开结构设计简单,打开操作方便的壶盖和壶具。
4.针对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壶盖,用于盖合于壶体上,壶盖包括:壶盖主体,所述壶盖主体上设置有出水口;阀杆组件,所述阀杆组件包括封堵部,所述封堵部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壶盖主体上,以能够打开或封堵所述出水口;茶滤,所述茶滤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封堵部。本实用新型的壶盖能够通过阀杆组件的移动带动封堵部打开和封堵出水口,设计结构简单且易于用户操作。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壶盖还包括驱动开关,所述驱动开关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壶盖主体上,所述驱动开关的枢转轴设置于所述壶盖主体的一侧所述阀杆组件还包括阀杆,所述封堵部固定于所述阀杆的轴向底端,所述阀杆的轴向顶端与所述驱动开关抵接,所述驱动开关能够驱动所述阀杆带动所述封堵部打开所述出水口,所述壶盖主体设置有供所述阀杆穿过的阀杆通孔,所述阀杆通孔贯穿所述壶盖主体的轴向两端设置,所述阀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阀杆通孔。通过按压驱动开关可推动阀杆随驱动开关向下移动,阀杆可推动封堵部脱离并打开出水口位于壶盖主体内侧的一端,同时可打开出水口位于壶盖主体外侧的一端,则可进行倒水。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阀杆的外周壁设置有沿所述壶盖的轴向延伸的阀杆导向部,所述阀杆通孔设置有与所述阀杆导向部匹配的通孔导向部,所述阀杆导向部和所述通孔导向部中的一者为导向凸筋,另一者为导向凹槽。导向凸筋和导向凹槽能够相互卡合,便于阀杆安装于阀杆通孔中,且能够防止阀杆在阀杆通孔内发生旋转,加强阀杆组件的稳定性,并且便于将茶滤安装于封堵部上。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阀杆组件还包括阀杆固定帽和弹性件,所述阀杆的轴向顶端从所述阀杆通孔向外突出,所述阀杆固定帽设置于所述阀杆的轴向顶端,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阀杆的外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阀杆固定帽和所述壶盖主体之间。弹性件在阀杆向下运动时受到挤压,撤去按压部的压力时,弹簧可推动阀杆组件向上移动打开出水口位于壶盖主体内部的一端,同时推动驱动开关恢复原位,封堵出水口位于壶盖主体外侧的一端。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封堵部包括筒状侧壁和顶壁,所述顶壁设置于所述筒状侧壁的顶端,所述顶壁能够与所述壶盖主体贴合以封堵所述出水口,所述筒状侧壁设置有卡接突筋,所述茶滤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突筋匹配的茶滤卡接部,在所述卡接突筋和所述茶滤卡接部卡合时,所述茶滤卡接在所述封堵部上。顶壁可用于封堵出水口,茶滤可通过卡接突筋和茶滤卡接部的卡合与封堵部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卡接突筋设置于所述筒状侧壁的外壁上,且所述卡接突筋包括沿所述筒状侧壁的周向延伸的导向筋和沿所述筒状侧壁的轴向延伸的止挡筋,所述茶滤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导向筋的朝向所述顶壁的一侧。茶滤卡接部与所述导向筋相互卡接,以连接茶滤和封堵部。导向筋可为茶滤卡接部的旋转提供导向作用,止挡筋可对茶滤卡接部起到止挡和定位作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阀杆组件还包括弹性突筋,所述筒状侧壁设置有侧壁通孔,所述弹性突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壁通孔的孔壁且沿所述筒状侧壁的周向延伸,所述弹性突筋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从所述弹性突筋的外壁沿所述筒状侧壁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茶滤上还设置有沿筒状侧壁的径向向下延伸的茶滤卡筋,所述茶滤卡筋卡设于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导向筋之间。茶滤卡筋设置于卡接凸起和所述导向筋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茶滤回转与筒状侧壁脱离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顶壁的外径大于所述筒状侧壁的外径,在所述顶壁和所述筒状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台阶。限位台阶能够实现茶滤套设于筒状侧壁外周,并使茶滤抵靠于限位台阶,起到限位作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驱动开关包括出水口封堵和按压部,所述出水口封堵和所述按压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枢转轴的两侧,且所述出水口封堵靠近所述枢转轴设置,所述出水口封堵能够盖合在所述出水口的顶端,所述驱动开关设置为:在所述按压部绕所述枢转轴向下摆动时,所述壶体内腔通过所述出水口与外界连通。通过按压驱动开关的按压部,按压部向下移动,出水口封堵向上移动,打开出水口位于壶盖主体外侧的一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壶盖还包括感温探头和控制线路板,所述感温探头从所述封堵部的轴向底端向外突出,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壶盖主体的上方且所述控制线路板和感温探头之间通过导电线路电连接,所述阀杆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电线路的导线通道,所述导线通道贯穿所述阀杆的轴向顶端设置,所述感温探头外罩设有保护罩。感温探头和控制线路板能够用于探测壶体内部的温度,帮助用户实时掌握壶体内的液体温度,导线通道能够为导线线路提供容纳空间并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保护罩能够防止感温探头受到损伤。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壶盖还包括显温组件和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用于为所述显温组件、所述控制线路板提供电能,所述显温组件和所述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电池组件和显温组件以及控制线路板可实现显温功能。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壶盖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壶盖主体上,所述顶盖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显温组件和所述电池组件的顶盖容纳腔,所述显温组件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覆盖在所述顶盖容纳腔的顶端。顶盖可对下部的显温组件等电子组件具有保护作用,防止杂物等进入电子组件中,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封堵部和所述壶盖主体之间设置有排水口密封
圈,所述阀杆和所述阀杆通孔之间设置有阀杆密封圈。排水口密封圈可防止水从出水口流出,提高封堵部的封堵效果,阀杆密封圈可对阀杆和阀杆通孔之间具有密封作用,防止水等进入壶盖内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壶具,包括壶体以及如前所述的壶盖,所述壶体具有开口,所述壶盖能够盖合在所述开口。
附图说明
19.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2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壶具的立体结构图。
21.图2为图1中的壶具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22.图3为图1中的壶盖的壶盖主体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图。
23.图4为图1中的壶盖的壶盖主体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图。
24.图5为图1中的壶盖的阀杆和封堵部的立体结构图。
25.图6为图1中的壶盖的驱动开关的立体结构图。
26.图7为图1中的壶盖的茶滤的立体结构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显温组件;
ꢀꢀꢀꢀꢀꢀꢀꢀꢀꢀ
2、电池组件;
29.4、轴座;
30.100、壶盖主体;
ꢀꢀꢀꢀꢀꢀꢀꢀ
101、出水口;
31.110、阀杆通孔;
ꢀꢀꢀꢀꢀꢀꢀꢀ
111、通孔导向部;
32.200、阀杆组件;
ꢀꢀꢀꢀꢀꢀꢀꢀ
210、封堵部;
33.211、顶壁;
ꢀꢀꢀꢀꢀꢀꢀꢀꢀꢀꢀꢀ
212、筒状侧壁;
34.213、卡接突筋;
ꢀꢀꢀꢀꢀꢀꢀꢀ
214、弹性突筋;
35.215、卡接凸起;
ꢀꢀꢀꢀꢀꢀꢀꢀ
216、侧壁通孔;
36.220、阀杆;
ꢀꢀꢀꢀꢀꢀꢀꢀꢀꢀꢀꢀ
221、阀杆导向部;
37.229、限位台阶;
ꢀꢀꢀꢀꢀꢀꢀꢀ
230、阀杆固定帽;
38.240、排水口密封圈;
ꢀꢀꢀꢀ
250、阀杆密封圈;
39.2131、止挡筋;
ꢀꢀꢀꢀꢀꢀꢀꢀꢀ
2132、导向筋;
40.300、驱动开关;
ꢀꢀꢀꢀꢀꢀꢀꢀ
310、出水口封堵;
41.320、按压部;
ꢀꢀꢀꢀꢀꢀꢀꢀꢀꢀ
330、枢转轴;
42.400、感温探头;
ꢀꢀꢀꢀꢀꢀꢀꢀ
410、保护罩;
43.500、弹性件;
ꢀꢀꢀꢀꢀꢀꢀꢀꢀꢀ
600、茶滤;
44.610、茶滤卡接部;
ꢀꢀꢀꢀꢀꢀ
620、茶滤卡筋;
45.700、顶盖;
ꢀꢀꢀꢀꢀꢀꢀꢀꢀꢀꢀꢀ
710、开关安装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4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不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
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4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壶盖以及具有该壶盖的壶具,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壶盖及壶具的具体结构。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
48.本公开提供一种壶具,壶具可以包括壶体和能够盖合在壶体开口处的壶盖。可选地,本公开提供的壶具可以用于泡制茶水,例如但不限于,壶具带有茶滤600,提高了壶具使用的便捷性。
4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壶盖,如图2-5所示,壶盖包括:壶盖主体100,壶盖主体100上设置有出水口101;壶盖还包括阀杆组件200,阀杆组件200包括封堵部210,封堵部210活动地设置于壶盖主体100上,以能够打开或封堵出水口101;为了放置茶叶等泡饮材料,壶盖还包括茶滤600,茶滤600可拆卸地连接于封堵部210。封堵部210可随着阀杆组件200在壶盖轴向方向的运动而与出水口101贴合封堵和分离,当封堵部210与出水口101分离时,出水口101形成的流水通道打开,可倾斜壶体倒水。本实用新型的壶盖设计结构简单,且易于用户操作打开出水口101,尤其适合喜欢使用壶具泡水喝的用户。作为示例,茶滤中可以放置茶叶、大枣、枸杞、姜片或其他花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选择,在此不做赘述。
50.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阀杆组件200包括阀杆220,封堵部210固定于阀杆220的轴向底端。
51.作为示例,阀杆220可以长杆形状,能够沿着壶盖主体100的轴向延伸且能够沿壶盖主体100的轴向上下移动,以带动封堵部210上下移动选择性地封堵在出水口101位置处。
52.为了在壶盖主体100上安装阀杆220,在壶盖主体100上设置有供阀杆220穿过的阀杆通孔110,阀杆通孔110贯穿壶盖主体100的轴向两端设置,阀杆220可滑动地设置于阀杆通孔110。具体地,阀杆通孔110形成于壶盖主体100的中部,且阀杆通孔110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管状的阀杆通孔110,阀杆220贴合阀杆通孔110设置,能够提高阀杆220在阀杆通孔110内的稳定性,防止阀杆220晃动,影响封堵部210对出水口101的密封效果。可以理解的是,阀杆通孔110和阀杆220匹配,一方面,阀杆220可以在阀杆通孔110内顺利滑动,另一方面,避免阀杆220在阀杆通孔110内晃动,从而提高了阀杆组件200的精度。
53.为了提供阀杆220沿轴向向下滑动的驱动力以打开出水口101,壶盖还包括驱动开关300,驱动开关300可枢转地连接于壶盖主体100上,驱动开关300的枢转轴330设置于壶盖主体100的一侧,阀杆220的轴向顶端与驱动开关300抵接。
54.作为示例,驱动开关300设置于壶盖主体100的上方,并沿着壶盖主体100的径向方向延伸,驱动开关300包括出水口封堵310和按压部320,出水口封堵310能够覆盖在出水口101的上端,避免杂尘落入到该出水口101中,改善了壶具的卫生状况。
55.具体地,出水口封堵310和按压部320分别设置在枢转轴330的两侧,使得驱动开关300能够绕枢转轴330摆动。在初始状态下,出水口封堵310保持覆盖在出水口101的上端,以在按压按压部320时,出水口封堵310能够远离出水口101的上端,从而使出水口101与外界导通。
56.进一步地,为了在按压按压部320时,封堵部210打开出水口101的下端,枢转轴330靠近出水口封堵310一侧设置,阀杆220设置于按压部320和枢转轴330之间。
57.具体地,阀杆220的轴向顶端抵接在该驱动开关300上,在按压按压部320时,在驱
动开关300的作用下,阀杆220下移并带动封堵部210远离出水口101的下端,从而使得出水口101能够与壶体的内腔连通。
58.如此,通过设置驱动开关300方便驱动阀杆220移动,以打开出水口101的下端,同步地,驱动开关300绕枢转轴330摆动,使得出水口封堵310打开出水口101的上端,从而使得壶具内腔经出水口101与外界连通,此时方便壶具内的液体倾倒。
59.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壶盖主体100的一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轴座4,驱动开关300上设置有枢转轴330,通过将枢转轴330可枢转地设置于轴座4中,可使驱动开关300与壶盖主体100可枢转连接。
60.更为具体地,在壶盖主体100的边缘设置有沿径向开口的开关安装缺口710,开关安装缺口710和轴座4分别设置于阀杆通孔110的两侧,且开关安装缺口710、轴座4以及阀杆通孔110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使驱动开关300的两端部分别从壶盖主体100的两侧伸出,按压部320和出水口封堵310分别位于驱动开关300的两端部。
61.作为示例,出水口封堵310位于靠近前述的轴座4一侧,按压部320位于远离前述的轴座4的一侧,驱动开关300与轴座4形成杠杆机构,通过按压按压部320,使得驱动开关300绕枢转轴330枢转,按压部320向下运动并带动阀杆220向下运动,以打开出水口101的底端,出水口封堵310同时向上运动以远离出水口101的顶端,从而实现在按压部320绕枢转轴330向下摆动时,壶体内腔通过出水口101与外界连通,此时方便壶体内的液体倾倒出。
62.在初始状态下,出水口封堵310封堵于出水口101的位于壶盖主体100外部的一端;当向下按压按压部320,阀杆220向下移动,连同封堵部210的顶壁211向下移动使出水口101的位于壶盖主体100内侧的一端与顶壁211脱离打开,同时,出水口封堵310向上移动与出水口101脱离,则出水口101位于壶盖主体100外侧的一端被打开,通过倾斜壶具,则水从出水口101流出。
63.作为示例,按压部320具有比出水口封堵310更大的位移,以便于轻松省力地打开出水口封堵310,但不以此为限。
64.为了能够使阀杆220复位,继续参照图2,阀杆组件200还包括阀杆固定帽230和弹性件500,阀杆220的轴向顶端从阀杆通孔110向外突出,阀杆固定帽230设置于阀杆220的轴向顶端,弹性件500套设于阀杆220的外周,弹性件500的两端分别抵顶在阀杆固定帽230和壶盖主体100之间。
65.在初始状态下,弹性件500为阀杆固定帽230提供沿壶盖轴向向上的推力,以使阀杆220的轴向顶端抵顶在驱动开关300上。外界作用力按压上述按压部320时,阀杆固定帽230受到向下的挤压而带动阀杆220下移,此时弹性件500被进一步挤压。在撤去作用于按压部320上的外力时,弹性件500将阀杆220向上顶起,从而使阀杆220复位,在该弹性件500的作用下,驱动开关300复位。
66.作为示例,阀杆固定帽230可以为具有中间通孔的筒状结构,中间通孔位于筒底壁上,阀杆220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固定帽卡槽,阀杆220的顶端穿过中间通孔且中间通孔卡设于固定帽卡槽中,以实现阀杆固定帽230与阀杆220的卡接。
67.弹性件500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筒底壁和壶盖主体100上,当按压按压部320时,阀杆220向下移动压缩弹簧,当松开按压部320时,弹簧可向上推动阀杆220向上移动,并同时抵顶驱动开关300复位。
68.为了进一步地加强阀杆220在阀杆通孔110中稳定性,阀杆220的外周壁设置有沿壶盖的轴向延伸的阀杆导向部221,阀杆通孔110设置有与阀杆导向部221匹配的通孔导向部111,阀杆导向部221和通孔导向部111中的一者为导向凸筋,另一者为导向凹槽。
69.当安装阀杆220时,可将阀杆220沿轴向自上而下插入阀杆通孔110中,此时,导向凸筋与导向凹槽匹配,导向凸筋卡设于导向凹槽内,能够为阀杆220安装提供导向作用,并且导向凸筋和导向凹槽的配合能够防止阀杆220在阀杆通孔110内转动,一方面,有利于阀杆22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将茶滤600安装到封堵部210上(下文详述)。
70.作为示例,封堵部210可以与阀杆220的轴向底端一体形成,方便整体拿放,且便于工艺生产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不以此为限。
71.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封堵部210包括筒状侧壁212和顶壁211,顶壁211设置于筒状侧壁212的顶端,顶壁211能够与壶盖主体100贴合以封堵出水口101的位于壶盖主体100内侧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顶壁211可以呈盘状,且固定于该阀杆220的轴向底端。筒状侧壁212从顶壁211的底端朝向背离阀杆220的方向轴向延伸。如此设置,封堵部210包括筒状侧壁212和顶壁211,使得封堵部210具有更好地结构强度,不易变形,以能稳定地贴合在出水口101处,提高了壶盖使用的可靠性。
72.除此,通过设置筒状侧壁212,更便于安装茶滤600。具体地,筒状侧壁212设置有卡接突筋213,茶滤600设置有与卡接突筋213匹配的茶滤卡接部610,在卡接突筋213和茶滤卡接部610卡合时,茶滤600卡接在封堵部210上。
73.更为具体地,卡接突筋213设置于筒状侧壁212的外壁上,且卡接突筋213包括沿筒状侧壁212的周向延伸的导向筋2132和沿筒状侧壁212的轴向延伸的止挡筋2131,茶滤卡接部610设置于导向筋2132的朝向顶壁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茶滤卡接部610可以沿茶滤600的周向延伸,以大致形成为“一”字型结构,在茶滤卡接部610与卡接突筋213卡合时,茶滤卡接部610设置于导向筋2132的朝向顶壁的一侧。
74.作为示例,导向筋2132和止挡筋2131可以相互连接,形成l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筋2132与茶滤卡接部610配合实现茶滤600和封堵部210的卡合连接。通过设置止挡筋2131,提高茶滤600的安装效率,使茶滤卡接部610能够快速准确地安装到位。
75.作为示例,茶滤600为筒状结构,茶滤卡接部610设置于茶滤600的内壁上,茶滤卡接部610可设置为由茶滤600的内壁突出设置。
76.为了防止茶滤600回转与封堵部210意外脱离连接,如图5所示,阀杆组件200还包括弹性突筋214,筒状侧壁212设置有侧壁通孔216,弹性突筋,214的一端连接于侧壁通孔216的孔壁且沿筒状侧壁212的周向延伸,弹性突筋214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215,卡接凸起215从弹性突筋214的外壁沿筒状侧壁212的径向向外延伸,茶滤600上还有沿筒状侧壁212的径向向下延伸的茶滤卡筋620,茶滤卡筋620卡设于卡接凸起215和导向筋2132之间。
77.作为示例,茶滤卡筋620与茶滤卡接部610可连接形成l形,但不以此为限。
78.具体地,当旋转茶滤600时,茶滤卡筋620可在周向上对位于卡接凸起215和导向筋2132,茶滤卡筋620在经过卡接凸起215时,茶滤卡接部610可挤压卡接凸起215以使弹性突筋214变形,当茶滤卡筋620完全转过卡接凸起215时,卡接凸起215由于弹性而复位,卡接凸起215可抵靠于茶滤卡筋620的周向一端,茶滤卡筋620的周向另一端则与导向筋2132抵靠,使茶滤卡筋620卡设于卡接凸起215和导向筋2132之间,能够有效防止茶滤600回转。
79.本实施例中,侧壁通孔216可以为矩形通孔,弹性突筋214连接在侧壁通孔216的远离卡接突筋213的一侧的孔壁上,但不以此为限,弹性突筋214还可以连接在侧壁通孔216的其他孔壁上。
80.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茶滤600的安装效率,如图5所示,顶壁211的外径大于筒状侧壁212的外径,在顶壁211和筒状侧壁212之间设置有限位台阶229,茶滤600的顶端开口可以限位在该限位台阶229处。
81.当安装茶滤600时,可将茶滤600先套设于筒状侧壁212的外周,茶滤600的筒壁上端可抵靠于限位台阶229上,限位台阶229能够方便用户套接茶滤600并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安装茶滤600,提高茶滤600的安装效率。
82.在套接茶滤600之后,此时,茶滤卡接部610的轴向下边缘至少在轴向上高于导向筋2132的轴向上边缘,再旋转茶滤600,使茶滤卡接部610旋转至导向筋2132的上方,茶滤卡接部610的周向的一端抵靠于止挡筋2131上,停止旋转,完成茶滤600和封堵部210的连接。
83.另外,在安装茶滤600的过程中,前述的导向凸筋和导向凹槽的结构组合能够防止阀杆组件200在安装茶滤600的过程中发生旋转,以提供阀杆组件200的稳定性。
84.本实用新型的杯盖还具有测温和显温功能,如图2所示,壶盖还包括感温探头400和控制线路板,感温探头400从封堵部210的轴向底端向外突出,控制线路板设置于壶盖主体100的上方且控制线路板和感温探头400之间通过导电线路电连接,阀杆220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电线路的导线通道,导线通道贯穿阀杆220的轴向顶端设置。
85.具体地,导线通道形成于阀杆220的中部并沿阀杆220的轴向延伸,导线可设置于导线通道中,在阀杆220的轴向顶端的口部可设置固定胶,以固定导电线路。同时,导电线路位于阀杆220的内部,也对导电线路有保护作用,防止导电线路受到腐蚀或者与水等杂物接触,损坏导线。
86.另外,在驱动开关300上的与阀杆220的连接处也设置有通孔,导线在经过阀杆220内部伸出后可经过该通孔与控制线路板连接。前述的导向凸筋和导向凹槽的结构组合能够防止阀杆组件200相对于壶盖主体100发生旋转,也可避免导电线路旋转缠绕发生断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壶盖的使用安全性。
87.为了保护感温探头400,在感温探头400外罩设有保护罩410。具体地,感温探头400与保护罩410的内壁接触,保护罩410从封堵部210的轴向底端向外突出。为了防止水汽等进入阀杆220的内部,保护罩410与阀杆220的轴向底端密封连接。
88.如图1-2所示,壶盖还包括显温组件1和电池组件2,电池组件2用于为显温组件1、控制线路板以及电池组件2提供电能,显温组件1和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电池组件2可以为蓄电池。显温组件1可以为显示屏。
89.本实用新型的壶盖还包括顶盖700,顶盖700盖合于壶盖主体100上,顶盖700设置有用于容纳显温组件1和电池组件2的顶盖容纳腔,显温组件1覆盖在顶盖容纳腔的顶端。作为示例,顶盖700和壶盖主体100可螺纹连接或者卡接。
90.为了加强壶盖的密封性,在封堵部210和壶盖主体100之间设置有排水口密封圈240,具体地,排水口密封圈240套设于壶盖主体100的轴向底端,在封堵部210封堵出水口101的底端时,排水口密封圈240贴合于封堵部210的边缘。阀杆220和阀杆通孔110之间设置有阀杆密封圈250。
91.本实用新型的壶具还包括壶体,壶体具有开口,壶盖能够盖合在开口上。
92.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壶盖和具有该壶盖的壶具,壶盖上设置有出水口101以及封堵出水口101的封堵部210,封堵部210连接于阀杆组件200上,通过驱动开关300可控制阀杆组件200打开和关闭出水口101,本实用新型的壶盖还包括茶滤600,本实用新型的壶盖和壶具结构简单,易于用户操作打开出水口,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93.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94.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95.以上参考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旨在是可以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体现的示例。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所公开的概念的代表性基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