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防盗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26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防盗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防盗锁,特别是一种可变密码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
目前,随着摩托车的增多,摩托车的被盗事件也时有发生,人们已经开始采取一些防盗措施,大致分为电子防盗报警和机械锁两大形式,前者常常会误报警,而且一旦电路被切断也就失去了报警功用,一般使用后者的较多,而其中的密码式防盗锁因开启方便、不必携带钥匙而普遍为使用者所喜爱,但现有的摩托车密码防盗锁或是不能更改密码或是更改密码比较麻烦,偷盗者还可能通过依靠拨动密码圈时的感觉和听觉而非正常开锁,总之,其结构不尽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可更改密码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包括固定座和锁体两大部分,锁体与其中一固定座固连,另一为安装固定座,锁体包括锁杆、前锁杆座、后锁杆座和位于其间的多挡由变码圈、套在其外的号码圈及定位圈构成的密码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锁杆上有多道与密码圈对应的圆弧凹槽,所述的前锁杆座中空并有一管状尾部,所述的变码圈即套在其上,前锁杆座的尾管在对应变码圈的位置开有小孔,小孔内设置有锁定钢珠,控制锁杆相对前锁杆座的锁定,号码圈、变码圈之间有弹子式离合机构控制它们的离合;所述的弹子式离合机构位于号码圈的小孔内,由弹簧和上、下弹子构成,上、下弹子均呈丁字型,按“头对头”方式设置,变码圈在对应处开有圆弧凹槽以容纳所述上弹子的丁字部,凹槽中心开孔以使上、下弹子可以自由上下活动其中。
所述的二固定座以一螺钉连接固定,且在结合面处的螺钉外周套有一活动防锯套。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固定于摩托车前避震杆上,当锁杆外伸时即将车轮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密码锁技术应用于摩托车锁,使用时不必随身携带钥匙,密码可以随意设定,特殊的弹子式离合机构及对码、变码定位机构可以防止以拨锁感觉和听觉而非正常开锁,故防盗性能好,而防锯套的设置则增强了防撬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之体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包括固定座和锁体,二固定座(15、16)之间以螺钉(18)安装连接,在安装后可以用封盖(17)密封螺孔以防止拆卸;更好地在所述二固定座(15、16)的结合面处的螺钉(18)外周套有一经淬火处理的活动防锯套(19),可以使偷车者在意图锯断连接螺钉(18)时打滑并起保护作用;锁体包括锁杆(1)、前锁杆座(2)、后锁杆座(12)和密码机构;如图1所示,前锁杆座(2)中空并有一管状尾部,后锁杆座(12)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其尾端;在最后装配时固定座(15)分别与前锁杆座(2)、后锁杆座(12)焊接;密码机构即位于前、后锁杆座(2、12)之间,由多档并列(本实施例中为四挡)套在前锁杆座(2)尾管外的密码圈及其定位圈(5)构成;密码圈包括变码圈(3)和套在其外的号码圈(4),其剖面分别呈侧立“凸”“凹”字型,并相互配合,在它们的接合面处有变码定位机构变码圈(3)的花盘上沿圆周均布多个定位凹坑(8),如图3所示,其数目与号码圈(4)外周上数码的数目一致,而号码圈(4)在对应的接合面上开有盲孔,孔内有由弹簧(6)支承的钢珠(7)与所述的凹坑(8)配合,使号码圈(4)相对于变码圈(3)转动时按号码步进,密码圈与定位圈(5)间隔排列,定位圈(5)的定位通过其内圈上的凸起和前锁杆座(2)尾管上的凹槽配合来实现,如图4中所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螺纹连接等,定位圈(5)与号码圈(4)的接合面处有对码定位机构定位圈(5)的侧面沿圆周均布多个定位凹坑(11),如图4所示,其数目与号码圈(4)外周上数码的数目一致,而号码圈(4)在对应的侧面上开有盲孔,孔内有由弹簧(9)支承的钢珠(10)与所述的凹坑(11)配合,使密码圈整体相对前锁杆座(2)尾管转动时按号码步进定位;所述变码定位机构及对码定位机构的定位钢珠(7、10)及其弹簧(6、9)分别为一组或多组,相互错开排列;
密码可以直接刻在号码圈(4)的外周上,也可以再在其外周套一与之固连的塑料号码环圈,如图1所示;密码的位数按需要而定,可以是十进制,也可以是十二进制或其他;锁杆(1)上有多道圆弧凹槽(13),其间距与密码圈的间距一致,尾部有固连一体或活动连接的端座(14)起止位作用并兼作把手,前锁杆座(2)的尾管上开有多个与密码圈对应的小孔,在每个小孔内设置有一个锁定钢珠(24);图1所示中左边第一挡密码圈即处于密码对准时的状态,号码圈(4)与变码圈(3)的离合机构为弹子式,位于号码圈(4)的小孔内,由弹黄(21)和上、下弹子(23、22)构成,并由封盖(20)在号码圈(4)的另一头封口,上、下弹子(23、22)均呈丁字型。按“头对头”方式设置;变码圈(3)在对应处开有圆弧凹槽以容纳所述上弹子(23)的丁字部,凹槽中心开孔以使上、下弹子(23、22)可以自由上下活动其中;如图3所示,当所有密码圈部对准密码时,所有锁定钢珠(24)都正好处于离合机构的上弹子(23)之上,这时只要稍用力推动锁杆(1),其圆弧槽将把锁定钢珠(24)向下压,从而可使锁杆(1)发生纵向移动,完成上锁或开锁动作;在开锁状态,只有当锁定钢珠(24)位于锁杆(1)相邻二圆弧槽之间的凸面时,由于钢珠(24)压迫上弹子(23)使弹簧(21)压缩,这时上、下弹子(23、22)的接合面与号码圈(4)、变码圈(3)的圆周接合面平齐,此时号码圈(4)可以相对于变码圈(3)转动,实现密码的变换;而其他情形下,由于下弹子(22)的销钉作用使号码圈(4)和变码圈(3)连为一体,在开锁对码或上锁乱码时作为一个整体的密码圈一同旋转。
只要有一个密码圈的密码未对准,由于锁定钢珠(24)被卡在锁杆凹槽(13)和前锁杆座(2)的尾管之间,使锁杆(1)锁定不可移动。
为使上述结构得以实现,所述的锁杆圆弧凹槽(13)的深度与前锁杆座(2)尾管的壁厚之和应等于或略大于定位钢珠(24)直径;所述离合机构上弹子(23)的上下活动范围数值与前锁杆座(2)尾管的壁厚之和也应等于或略大于定位钢珠直径。
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可见,其密码机构的结构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各种类型的密码锁,并不局限于摩托车或自行车锁的范畴,也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包括固定座(15、16)和锁体两大部分,锁体与固定座(15)固连,(16)为安装固定座,锁体包括锁杆(1)、前锁杆座(2)、后锁杆座(12)和位于其间的多挡由变码圈(3)、套在其外的号码圈(4)及定位圈(5)构成的密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1)上有多道与密码圈对应的圆弧凹槽(13),所述的前锁杆座(2)中空并有一管状尾部,所述的变码圈(3)即套在其上,尾管在对应变码圈(3)的位置开有小孔,小孔内设置有锁定钢珠(24),控制锁杆(1)相对前锁杆座(2)的锁定,号码圈(4)、变码圈(3)之间有弹子式离合机构控制它们的离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式离合机构位于号码圈(4)的小孔内,由弹簧(21)和上、下弹子(23、22)构成,上、下弹子(23、22)均呈丁字型,按“头对头”方式设置,变码圈(3)在对应处开有圆弧凹槽以容纳所述上弹子(23)的丁字部,凹槽中心开孔以使上、下弹子(23、22)可以自由上下活动其中。
3.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15)分别与前锁杆座(2)、后锁杆座(12)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定位圈(5)的内圈上有凸起和前锁杆座(2)尾管上的凹槽配合连接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码圈(3)和号码圈(4)的剖面分别呈侧立“凸”“凹”字型,并相互配合,在它们的接合面处有变码定位机构变码圈(3)的花盘上沿圆周均布与号码圈(4)外周上数码的数目一致的定位凹坑(8),而号码圈(4)在对应的接合面上开有盲孔,孔内有由弹簧(6)支承的钢珠(7)与所述的凹坑(8)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圈(5)与号码圈(4)的接合面处有对码定位机构定位圈(5)的侧面沿圆周均布有与号码圈(4)外周上数码的数目一致的定位凹坑(11),号码圈(4)则在对应的侧面上开有盲孔,孔内有由弹簧(9)支承的钢珠(10)与所述的凹坑(11)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钢珠(7、10)及其弹簧(6、9)有多组,相互错开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二固定座(15、16)的结合面处的螺钉(18)外周套有一活动防锯套(1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号码圈(4)的外周上套有一刻有号码的环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锁杆座(12)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其前锁杆座(2)的尾端。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包括固定座(15、16)和由锁杆(1)、前锁杆座(2)、后锁杆座(12)、变码圈(3)、号码圈(4)及定位圈(5)组成的锁体两大部分,其特征在于锁杆(1)上有多道与密码圈对应的圆弧凹槽(13),前锁杆座(2)中空并有一管状尾部,并在对应变码圈(3)的位置开有小孔,小孔内设置有锁定钢珠(24),控制锁杆(1)相对前锁杆座(2)的锁定,号码圈(4)、变码圈(3)之间有弹子式离合机构控制它们的离合。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结构可以防止以拨锁感觉和听觉面非正常开锁,防盗性能好。
文档编号E05B37/20GK2281382SQ9620668
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8日
发明者张永飞 申请人:张永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