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锁体的圆柱型残疾人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16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锁体的圆柱型残疾人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疾人用锁。
传统锁具的设计,是以握把来达到开启门的目的,然而此种设计对手部健全的使用者而言,尚无困扰产生,而对以轮椅代步的残疾人士而言,即有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失去手掌的残障人士,更无法达到旋动握把的目的,因此业者乃发展出一种残疾人士专用的专用残疾锁,其是以长把手的设计,仅须将长把手下压,即可开启锁具,而达到开启门的目的,并配合内部所装设高强度强力弹簧的设计,使长把手在受强力旋转后,能快速的回复其原来位置,故对残疾人士而言,此锁具可达到无障碍的目的,因此,目前在公共场所中,大部分的锁具均以残疾锁为主。
但是,此种锁具大多装设于公共场所中,因使用的人不特定,出入的人员较多,且因长把手的力臂较长,在旋转长把手时,会因力矩而形成较大的旋压力,在长期频繁的操作下,使内部锁体易于损坏,因此,为能提供较具实用性的残疾锁,业者乃设计出多种型式的残疾锁,其中圆柱型残疾锁即为其中一种,而圆柱型残疾锁的设计可区分为二部分,其一为内部的传动构件组,其二为与门板固定的定位构件组。
而本创作者即曾提出如附件一所示的申请案号第八六二0一四七八号《圆柱型残障锁锁体之改良》,配合参看图6所示,该锁体由牵缩器41、内转轴43、外转轴44、锁栓42、内把手45及外把手46等组成传动构件组40,而由容室51、内套座52、外套座53、内套环55及外套环56组成定位构件组50,其中内套环55与外套环56得与门板固设一体,其主要结构是定位构件组50的容室51、内套座52、外套座53外设置一定位壳座54,定位壳座54的端面541适当处形成穿槽542,而于容室51两侧适当处各延伸具穿孔513的突片512,于内套座52对应处形成穿孔521,于外套座53对应处形成螺孔531,并于外套环56的对应处形成定位槽561,当定位螺栓60穿过各孔而锁固于螺孔531处时,并使定位螺栓60的端部突出而位于外套环56的定位槽561处。
此一实施例的结构组合,是将牵缩器41、弹簧411等构件置入容室51中,再将内套座52、内转轴43、锁掣片431、容室51、锁心传动杆441、锁心442、外转轴44、外套座53、等一一置入定位壳座54内,待定位后,即将定位壳座54的卡掣片543弯折,而卡掣于外套座53凸环圈的外端面,而呈稳固的夹掣状态,此时定位壳座54的穿槽542、内套座52的穿孔521、容室51的穿孔513及外套座53的螺孔531均呈对应的状态,而后可将外套环56先插掣于门板处,使补强柱562插掣定位于门板的固定孔处,而后将外套座53与外套环56配合锁固一体,再将定位螺栓60穿过穿孔521、穿孔513而锁固于螺孔531处,并使定位螺栓60的端部突出于外套环56,而卡掣于外套环56的定位槽561处,之后将内套环55组设于门板内侧,并将固定螺栓70穿过门板,而锁固于补强柱562的螺孔内,藉此设计,即将大部分的传动构件组40固定于定位构件组50内,之后再将内、外装饰盖、内把手45及外把手46一一组装,而组成残障锁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锁体的圆柱型残疾人用锁,该锁体由牵缩器、内转轴、外转轴、锁栓、内把手及外把手等组成传动构件组,并由内套座、外套座、内套环及外套环组成定位构件组,其主要是以内套座及外套座构成定位构件组的主体,而能完全的取代习用残疾锁的容室、内套座、外套座及定位壳体等复杂的结构,形成一种精简的结合结构,而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且,其便于组装而能缩减工时及提高产量,又,外套座的切槽面上设置刻度,而可在组装时能对准中心线,并且,外套环中套设补强板而可增强锁体强度,再者,其精简的结构设计,更具组装的固结定位效果,而非常适于产业界加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锁体的圆柱型残疾人用锁,它是由牵缩器、内转轴、外转轴、锁栓、内把手及外把手组成传动构件组,并由内套座、外套座、内套环及外套环组成定位构件组,其特征在于定位构件组的内套座的内凸环侧端上下延伸出抵掣凸块,内凸环另侧端形成中空的凸杆,凸杆周面顶底端设置相对的切槽,而在切槽末端的内凸环上设置穿孔,穿孔贯穿出抵掣凸块;外套座结构,其中空的管体周面设置螺纹部,螺纹部顶底端设置相对的切槽,管体内周面上形成环绕的内凸部,管体侧端接续形成扩大环圈,扩大环圈对应于切槽位置设置夹槽,夹槽根缘处设置贯穿的螺孔,扩大环圈在管体的内凸部一侧形成深环槽,深环槽周面顶端适当弧缘处形成挡块,弧形的挡块朝向深环槽处凹设一适当弧长的弧槽,扩大环圈内侧偏旁上下设置相对的卡掣槽,定位板的顶底端可插入卡掣槽中;一环圈状的补强板可容置于外套环侧端,该补强板顶底端缘延伸出外凸部,外凸部中设置穿孔,定位柱穿入穿孔且根缘处可强行铆合固结于补强板的穿孔。
所述外套座的切槽面上可具设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降低成本,易于组装及增加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内部整体构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外套座立体局部剖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以传动构件组为主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以定位构件组为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6是习用残疾锁内部整体构件分解图。
图中10、传动构件组11、牵缩器 111、弹簧 112、方槽12、锁栓 13、内转轴 131、锁掣片14、外转轴141、凸环圈 15、锁心传动杆 151、套筒 152、翼片153、锁块 154、锁心 16、内把手 17、外把手20、定位构件组21、内套座 211、内凸环212、削槽213、抵掣凸块 214、穿孔 215、凸杆 216、切槽22、外套座221、管体 222、螺纹部223、切槽224、内凸部 23、扩大环圈 231、夹槽 232、螺孔233、深环槽 234、弧槽 235、挡块 236、卡掣槽237、定位板 238、凸柱 239、削槽 24、内套环241、套孔 242、凸部 243、穿孔 244、装饰盖25、外套环251、套孔 252、凸部 253、穿孔254、装饰盖 26、补强板 261、外凸部263、内凸部27、抵靠板271、凸部 272、孔28、紧固套281、内螺纹部 30、定位柱 301、螺孔 31、定位螺栓32、固定螺栓 33、门孔 40、传动构件组 41、牵缩器411、弹簧 42、锁栓 43、内转轴 431、锁掣片44、外转轴441、锁心传动杆 442、锁心45、内把手46、外把手 50、定位构件组 51、容室512、突片 513、穿孔 52、内套座 521、穿孔53、外套座531、螺孔 54、定位壳座 541、端面542、穿槽 543、卡掣片55、内套环 56、外套环561、定位槽 562、补强柱60、定位螺栓 70、固定螺栓请参看
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残疾锁是由传动构件组10及定位构件组20所组成,配合参看图2所示,其中,传动构件组10包括牵缩器11、内转轴13、外转轴14及锁栓12所构成,牵缩器11是设置于定位构件组20的外套座22中,而在外套座22的扩大环圈23内侧上下设置相对的卡掣槽236,定位板237顶底端可插入其中,且弹簧111可套设于定位板237一侧所形成的凸柱238,藉由弹簧111的装设,可加诸于牵缩器11往锁栓12方向的力量,牵缩器11前端形成未贯通的方槽112,方槽112处即供锁栓12卡掣定位而呈连动状态,另于牵缩器11的两侧各配合设置内转轴13及外转轴14,内转轴13内设有锁掣片131,外转轴14内设有锁心传动杆15及锁心154;而在内转轴13外侧配合设置内把手16,外转轴14外侧配合设置外把手17,藉由把手的旋动,即可以带动转轴,而令牵缩器作动,以同时带动锁栓作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以内套座21及外套座22为主体,且配合内套环24及外套环25组成定位构件组20,而能达到减少零件的制造成本,及组装方便增加强度的目的,其中,内套座21的内凸环211端缘形成一削槽212,内凸环211侧端上下延伸出抵掣凸块213,内凸环211另侧端形成中空的凸杆215,凸杆215周面顶底端设置相对的切槽216,而在切槽216末端的内凸环211上设置穿孔214,穿孔214是由抵掣凸块213贯穿而出。
配合参看图3所示的外套座22结构,其中空的管体221周面设置螺纹部222,该螺纹部222顶底端设置相对的切槽223,该切槽223面上可具设刻划,而在管体221内周面上形成环绕的内凸部224,又,管体221侧端接续形成扩大环圈23,该扩大环圈23对应于切槽223位置设置夹槽231,夹槽231根缘处设置螺孔232贯穿,而位于切槽223面上,扩大环圈23在管体221的内凸部224一侧形成深环槽233,深环槽233周面顶端适当弧缘处形成挡块235,弧形的挡块235朝向深环槽233处凹设一适当弧长的弧槽234,又,承前所述的扩大环圈23内侧上下设置相对的卡掣槽236,而认定位板237的顶底端可插入其中加以定位。
配合参看图2、图3所示,其中,抵靠板27顶底端形成凸部271,凸部271中具设孔272,抵靠板27可置入外套座22中,其凸部271可插掣于夹槽231,而孔272则与螺孔232形成相对;牵缩器11设置于外套座22中,且内套座21与外套座22的组合,以内套座21的抵掣凸块213插入外套座22的夹槽231,而令穿孔214相对于夹槽231根缘的螺孔232。
如图2所示的内套环24是呈环状型态,其可容置于装饰盖244内部,中空的内套环24的套孔241可供内把手16的端部穿入,套孔241顶底端形成凸部242,邻近凸部242处设置穿孔243,内套环24套设在内套座21上,可使凸部242穿设卡掣于切槽216中,而外套环25也为环状型态,其容置于外侧的装饰盖254中,且其中空的套孔251顶底端亦形成凸部252,并在邻近凸部252处形成穿孔253。
一环圈状的补强板26可容置于外套环25侧端,其顶底端缘延伸出外凸部261,定位柱30插设于外凸部261的孔中形成铆固,而在补强板26内缘的顶底端处则形成内凸部263,定位柱30可由外套环25的穿孔253中穿设而出。
锁心传动杆15的套筒151端缘弯折成翼片152,弹簧、小滑块、阶级圆柱及锁块153可置设于套筒151中。
本实施例在组设时,可配合参看图2、图4及图5所示,其中,锁心传动杆15置设于外转轴14中,可将外转轴14、抵靠板27、定位板237、弹簧111及牵缩器11等构件置入外套座22中,而锁掣片131设置于内转轴13中,且内转轴13及扭力弹簧、扣环置入内套座21中,可将内套座21与外套座22对合插设,使内套座21的抵掣凸块213插入外套座22的夹槽231,而呈稳固卡掣状态,此时,内套座21的穿孔214、抵靠板27的孔272及外套座22的螺孔232形成对应,而可以非常方便的将定位螺栓31穿入穿孔214穿过孔272并锁固于外套座22的螺孔232中加以紧固形成锁体结构。
配合参看图2、图5所示,其中,外套座22与内套座21结合后,紧固套28的内螺纹部281可螺设于外套座22的螺纹部222上,且依门板的厚薄规格加以调整,而当紧固套28的旋转时,外套座22的切槽223面上所设置的刻划即为最佳参考值,而当调整出适当的螺设刻划后,可将锁体插入门孔33,此时,紧固套28螺设于外套座22上的适当距离,紧固套28侧即可以贴抵于门孔33周缘,再将外套环25、补强板26的定位柱30由外侧插入门孔33,再以固定螺栓32穿过内套环24的穿孔243,并且锁入定位柱30的螺孔301中加以锁固,之后,即可将外把手17、锁心154及装饰盖254的组合套设于外露于门板外侧的锁体结构,而内侧则由内把手16及装饰盖244的组合套设于门板内侧的锁体上组成残疾锁结构。
而由上述结构特征的描述及组装的实施例说明,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如下特点1、精简组装零件,而能达到降低成本及组装方便的功效,其中,本创作的定位构件组20,主要是以内套座21及外套座22为主体,并配合内套环24及外套环25所组成,该内套座21及外套座22可完全的取代习用残疾锁的容室51、内套座52、外套座53及定位壳体54结构,而能有效的精简结合结构,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易于对合组装的优点,而适于产业界加以利用。
2、内套座21及外套座22的组合,藉由抵掣凸块213稳固的插设于外套座22的夹槽231中,且经由定位螺栓31的穿设锁固,而形成更佳的固结强度,以避免因为零组件过多的锁合,在实际使用上易造成松动的缺失。
3、藉由补强板26及定位柱30的设计,而能有效的增加锁体外侧部位的固结强度,并且,内套环24的凸部242插入内套座21的切槽216,且外套环25的凸部252插入外套座22的切槽223中,亦能有效的增加外侧夹持的紧固力量,以避免旋转残疾锁的扭力造成内、外套环24、25的松动。
4、外套座22的切槽223中所设置的刻度尺,对于组装人员即形成一种极佳的参考度量,而可以目视的方式,来决定门板中设置锁体的中心位置,因此,而更适用于现场的装设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锁体的圆柱型残疾人用锁,它是由牵缩器、内转轴、外转轴、锁栓、内把手及外把手组成传动构件组,并由内套座、外套座、内套环及外套环组成定位构件组,其特征在于定位构件组的内套座的内凸环侧端上下延伸出抵掣凸块,内凸环另侧端形成中空的凸杆,凸杆周面顶底端设置相对的切槽,而在切槽末端的内凸环上设置穿孔,穿孔贯穿出抵掣凸块;外套座结构,其中空的管体周面设置螺纹部,螺纹部顶底端设置相对的切槽,管体内周面上形成环绕的内凸部,管体侧端接续形成扩大环圈,扩大环圈对应于切槽位置设置夹槽,夹槽根缘处设置贯穿的螺孔,扩大环圈在管体的内凸部一侧形成深环槽,深环槽周面顶端适当弧缘处形成挡块,弧形的挡块朝向深环槽处凹设一适当弧长的弧槽,扩大环圈内侧偏旁上下设置相对的卡掣槽,定位板的顶底端可插入卡掣槽中;一环圈状的补强板可容置于外套环侧端,该补强板顶底端缘延伸出外凸部,外凸部中设置穿孔,定位柱穿入穿孔且根缘处可强行铆合固结于补强板的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锁体的圆柱型残疾人用锁,其特征是所述外套座的切槽面上可具设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疾人用锁。它主要是定位构件组的内套座的内凸环侧端上下延伸出抵掣凸块,内凸环另侧端形成中空的凸杆。外套座结构,其中空的管体周面设置螺纹部,螺纹部顶底端设置相对的切槽,管体内周面上形成环绕的内凸部,管体侧端接续形成扩大环圈,一环圈状的补强板可容置于外套环侧端。从而,能降低成本,易于组装及增加强度。
文档编号E05B31/00GK2379563SQ9921722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7日
发明者沈木林 申请人:沈木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