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用式管形锁锁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30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用式管形锁锁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部件,特别是一种双用式管形锁锁闩。
习用的由外套组、锁闩组、连接板机构及握把等元件组成的双用管形锁锁闩,其连接板机构系由可相互卡合的上、下连接板及中间包容的变位板组合而成。上、下连接板板体上分别设有前后曲柄通孔、前后支承螺母通孔;下连接板两侧凸设有定距边,于定距边开设有变位板槽;变位板上开设有曲柄变位孔及支承螺母变位孔,并在其侧部突设定位翼,藉由定位翼沿下连接板的变位板槽移行,使管形锁具具有两种装置距离。
这种习用结构的双用管形锁锁闩,不仅结构较为复杂,且在调节时多有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双用式管形锁锁闩。
本实用新型包括锁闩筒、组合板、拉板、设置于前、后组合板之间与拉板贴接的连接板及滑动置于前、后组合板之间的延长板;锁闩筒包括锁舌及套设在锁舌上的面板;组合板包括结合在锁闩筒底部的前、后组合板,其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动作孔;拉板一端设有与锁舌连接的连接端,拉板的另一端设有上、下带动齿及凸设于表面的数凸块;连动板设有上、下带动齿;延长板设有与前、后组合板上定位孔及动作孔相对应的定位孔及动作孔。
其中连动板设有允许锁具支持杆通过的缺槽。
延长板上动作孔为非正圆孔,其内侧边设有与带动板接触以形成带动板旋转角度的卡边。
前组合板设有定位缺槽;延长板上凸设可卡在前组合板定位缺槽内的凸块。
延长板上设有支持连动板的底支持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锁闩筒、组合板、拉板、设置于前、后组合板之间与拉板贴接的连接板及滑动置于前、后组合板之间的延长板;组合板包括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第二定位孔及动作孔的前、后组合板;拉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及上、下带动齿和凸设于表面的数凸块;连动板设有上、下带动齿;延长板设有与前、后组合板上定位孔及动作孔相对应的定位孔及动作孔。当本实用新型形成较小使用尺寸且结合于锁具上使用时,锁具的两支持杆系分别通过前、后组合板的第一定位孔及延长板上定位孔,且使锁具的带动板通过前、后组合板及延长板的动作孔,带动板两端边压接连动板一端的上、下带动齿,连动板卡置于拉板的数定位块之间。当锁具的带动板转动时,带动板以其一端边压迫连动板,并经连动板压迫拉板,以拉板的钩状连接端拉动锁舌后退,使锁舌缩入锁闩筒内。当本实用新型形成较大使用尺寸且结合于锁具上使用时,取下连动板,且将延长板朝远离锁闩筒方向拉移,锁具的两支持杆系分别通过前、后组合板的第二定位孔及延长板的定位孔,且使锁具的带动板通过前、后组合板的动作孔及延长板上动作孔,由带动板两端边直接压接拉板的上、下带动齿,再以拉板的钩状连接端拉动锁舌后退,使锁舌缩入锁闩筒内,即锁具即可由把手转动,由带动板旋转压迫拉板,再由拉板引拉锁舌作缩入动作。即本实用新型可藉由连动板及延长板,以形成两种使用尺寸,且当使用尺寸变大时,系将取下连动板,并令延长板朝远离锁闩筒方向移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调整方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形成最小使用尺寸)。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带动板转动时)。
图5、为图2中A-A剖视图(形成最大使用尺寸)。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锁闩筒1、组合板2、拉板3、连动板4及延长板5。
锁闩筒1包括锁舌11、防盗杆12及套设在锁舌11及防盗杆12上的面板13。组合板2包括前组合板2a及后组合板2b;该前、后组合板2a、2b可以被结合在锁闩筒1底部,且可互相结合,用以保护置于其间的拉板3、连动板4及延长板5。前、后组合板2a、2b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两个第一定位孔21、一个第二定位孔22及供锁具6带动板62通过的动作孔23。前组合板2a设有定位缺槽24。
拉板3一端设有可以拉动锁舌11后退的钩状连接端31,其另一端设有上、下带动齿32a、32b,于上、下带动齿32a、32b端平面凸数个设凸块33。
连动板4可置于拉板3的数个凸块33之间,亦可自数个凸块33中取出,其两端分别设有与锁具6带动板62压接的上、下带动齿41a、41b及允许锁具6支持杆63通过缺槽42。
延长板5设有允许锁具6两支持杆63之一通过的定位孔51及锁具6带动板62通过的动作孔52,动作孔52为非正圆孔,其内侧边设有与带动板62接触以形成带动板62旋转角度的卡边53;延长板5上凸设可卡在前组合板2a定位缺槽24内的凸块54及支持连动板4的底支持板55。延长板5置于前、后组合板2a、2b之间,主要用于当锁闩以较大尺寸使用时,使延长板5可以朝远离锁闩筒1方向外拉,令其上定位孔51允许锁具6两支持杆63之一通过,使锁具6被保持在一定位置并可转动把手61。
如图2、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形成较小使用尺寸且结合于锁具6上使用时,锁具6的两支持杆63系分别通过连动板4的缺槽42与前、后组合板2a、2b的第二定位孔22吻合,的第一定位孔21及延长板5上定位孔51,且使锁具6的带动板62通过前、后组合板2a、2b的动作孔23及延长板5上动作孔52,带动板62两端边压接连动板4一端的上、下带动齿41a、41b,连动板4则被卡置在拉板3的数个凸块33之间。
如图4所示,当锁具6的带动板62转动时,带动板62以其一端边压迫连动板4上、下带动齿41a、41b其中之一,且由连动板4间接压迫拉板3,以拉板3的钩状连接端31拉动锁舌11后退,使锁舌11缩入锁闩筒1内。
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形成较大使用尺寸且结合于锁具6上使用时,取下连动板4,且将延长板5朝远离锁闩筒1方向拉移,锁具6的两支持杆63系分别通过前、后组合板2a、2b的第二定位孔22及延长板5的定位孔51,且使锁具6的带动板62通过前、后组合板2a、2b的动作孔23及延长板5上动作孔52,由带动板62两端边直接压接拉板3的上、下带动齿32a、32b,再以拉板3的钩状连接端31拉动锁舌11后退,使锁舌11缩入锁闩筒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藉由连动板4及延长板5,以形成两种使用尺寸,且当使用尺寸变大时,系将取下连动板4,并令延长板5朝远离锁闩筒1方向移动,使其具有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特性。
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主要精神及特征的前堤下,以其他不同的形式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双用式管形锁锁闩,它包括锁闩筒、组合板及拉板;锁闩筒包括锁舌及套设在锁舌上的面板;组合板包括结合在锁闩筒底部的前组合板、后组合板;拉板一端设有与锁舌连接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后组合板之间设有与拉板贴接的连动板及滑动置于前、后组合板之间的延长板;前、后组合板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动作孔;拉板的另一端设有上、下带动齿及凸设于表面的数凸块;连动板设有上、下带动齿;延长板设有与前、后组合板上定位孔及动作孔相对应的定位孔及动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用式管形锁锁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动板设有允许锁具支持杆通过的缺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用式管形锁锁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长板上动作孔为非正圆孔,其内侧边设有与带动板接触以形成带动板旋转角度的卡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用式管形锁锁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组合板设有定位缺槽;延长板上凸设可卡在前组合板定位缺槽内的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用式管形锁锁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长板上设有支持连动板的底支持板。
专利摘要一种双用式管形锁锁闩。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锁具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锁闩筒、组合板、拉板、设置于前、后组合板之间与拉板贴接的连接板及滑动置于前、后组合板之间的延长板;组合板包括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第二定位孔及动作孔的前、后组合板;拉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及上、下带动齿和凸设于表面的数凸块;连动板设有上、下带动齿;延长板设有与前、后组合板上定位孔及动作孔相对应的定位孔及动作孔。
文档编号E05B63/06GK2396156SQ9924849
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5日
发明者黄昭铭 申请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