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的锅盖组件和具有其的压力锅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549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触动组件30既可以实现一键开盖的功能,即只要通过触动按键32,即可将锁舌42脱离连接件41,从而实现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拆卸,又可以通过旋转旋手31实现锅盖10的转动,该触动组件30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0085]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锅盖组件100的按键32与锁舌42的配合关系。
[0086]实施例一
[0087]如图4a和图4b所示,锁舌42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容纳槽52内,按键32在水平方向上可活动以推动锁舌42脱离连接件41。
[0088]参考图4a,容纳槽52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体,锁舌42沿左右方向可活动地设在避让槽52内,当锅盖10安装在锅盖连体件10上时,连接件41的上端穿过固定座50伸入避让槽51内,锁舌42的卡钩421卡在连接件41的卡槽411内,锁舌42与连接件41不能脱离,锅盖10与固定座50相连并在旋手31的转动下可转动。
[0089]当需要对锅盖组件100进行拆盖操作时,沿图4a中箭头所指方向施加对按键32施加作用力,即从左向右对按键32施加作用力,按键32沿箭头所指方向,即向右运动,并推动锁舌42向右运动,锁舌42上的卡钩421从卡槽411内脱离(如图4b所示),连接件41便可从避让槽51内取下,实现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拆卸。
[009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锅的锅盖组件100,通过按键32推动锁舌42活动,即可实现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拆卸,将锅盖10上的连接件41重新插入避让槽51内,锁舌42上的卡钩411复位后卡住卡槽411,即可实现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装配,拆装非常方便,并且该结构的按键32装配方式灵活,可根据压力锅锅盖组件100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款式,满足不同消费者使用需求。
[0091]实施例二
[0092]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按键32a与锁舌42a —体形成。
[0093]也就是说,按键32a为锁舌42a的一部分,对按键32a施加作用力时,即是直接对锁舌42a施加作用力。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锅的锅盖组件100的使用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使用过程类似,因此不再赘述。
[009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锁舌42a与按键32a —体形成,不仅提高了锁舌42a和按键32a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而且成型方便,降低了制备成本。
[0095]实施例三
[0096]如图6a和图6b所示,本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锁舌42b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容纳槽52内,按键32b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
[0097]具体地,锁舌42b上设有抵接柱422,按键32b上设有抵接抵接柱422并推动锁舌42活动的抵接斜面321。
[0098]参考图6a,容纳槽52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体,锁舌42b沿左右方向可活动地设在避让槽52内,锁舌42b的两侧分别设有柱状的抵接柱422。按键32b在上下方向上可活动,按键32b上设有从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抵接斜面321,抵接斜面321设在抵接柱422的上方。
[0099]当锅盖10安装在锅盖连体件10上时,连接件41的上端穿过固定座50伸入避让槽51内,锁舌42b的卡钩421卡在连接件41的卡槽411内,锁舌42b与连接件41不能脱离,锅盖10与固定座50相连并在旋手31的转动下可转动。
[0100]当需要对锅盖组件100进行拆盖操作时,沿图6a中箭头所指方向施加对按键32b施加作用力,即从上向下对按键32b施加作用力,按键32b沿箭头所指方向,即向下运动,按键32b上的抵接斜面321向下运动并逐渐抵接锁舌42b上的抵接柱422。
[0101]由于按键32b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轨迹是固定的,其不能在左右方向上运动,只能上下活动,而锁舌42b则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活动。因此,当按键32b上的抵接斜面321抵接到抵接柱422时,抵接斜面321推动抵接柱422向右运动,锁舌42b上的卡钩421从卡槽411内脱离(如图6b所示),连接件41便可从避让槽51内取下,实现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拆卸。
[010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锅的锅盖组件100,通过将按键32b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可活动的结构,符合消费者向下按动按键32b的使用习惯,使压力锅的使用更符合消费者使用需要。
[010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锅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33,第一复位件33设在固定座50和按键32b之间,第一复位件33的两端分别止抵固定座50和按键32b。具体地,第一复位件33为弹簧。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复位件33,将按键32b按压之后,在第一复位件33的作用下,可将按键32b自动弹回初始位置,便于连接件41与锁舌42b的再次装配。
[0104]实施例四
[0105]如图7a和7b所示,本实施例四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锁舌42c的两侧分别设有枢转轴423,锁舌42c可枢转地设在容纳槽52内,按键32c在上下方向上可活动以推动锁舌42c脱离连接件41。
[0106]具体地,参照图7a所示,按键32c与锁舌42c —体形成为倒L形,其中,锁舌42c构成L形结构的长臂,按键32c构成L形结构的短臂,枢转轴423设在L形结构的长臂和短臂的连接处。
[0107]参考图7a,容纳槽52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体,锁舌42c的两侧分别设有柱状的枢转轴423,锁舌42c的上端通过枢转轴423连接在容纳槽52内,锁舌42c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可摆动。按键32c的右端与锁舌42c的上端相连形成为L形结构,左端在上下方向上可活动。
[0108]当锅盖10安装在锅盖连体件10上时,连接件41的上端穿过固定座50伸入避让槽51内,锁舌42c的卡钩421卡在连接件41的卡槽411内,锁舌42c与连接件41不能脱离,锅盖10与固定座50相连并在旋手31的转动下可转动。
[0109]当需要对锅盖组件100进行拆盖操作时,沿图7a中箭头所指方向施加对按键32c的左端施加作用力,即从上向下对按键32c的左端施加作用力,按键32c的左端沿箭头所指方向,即向下运动,按键32c右端与锁舌42c的上端相连并带动锁舌42c的下端向右摆动,锁舌42c上的卡钩421从卡槽411内脱离(如图7b所示),连接件41便可从避让槽51内取下,实现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拆卸。
[01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锅的锅盖组件100,通过将按键32c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可活动的结构,符合消费者向下按动按键32b的使用习惯,并且按键32c与锁舌42c —体形成,制备更为方便,成本更低。
[0111]根据本发明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的锅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复位件43,第二复位件43设在容纳槽52内,第二复位件42的两端分别止抵容纳槽52的内壁和锁舌42上远离按键32的侧壁。具体地,第二复位件43为弹簧,弹簧的两端止抵在锁舌42的右侧壁与容纳槽52的右侧壁之间。
[0112]第二复位件43在伸长张开状态下,推动锁舌42位于容纳槽52左侧,锁舌42的卡钩421卡在连接件41的卡槽411内。当触动按键32时,按键32推动锁舌42向右移动或者摆动,锁舌42脱离连接件41,第二复位件43被挤压变形。当松开按键32后,锁舌42在第二复位件43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再将连接件41插入避让槽51内时,便可使锁舌42的卡钩421卡在连接件41的卡槽411内,连接件41与锁舌42装配,实现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装配。
[0113]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复位件43,便于连接件41与锁舌42的再次装配,使锅盖10与锅盖连体件20的更容易重复拆装,使用更方便。
[01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锅的锅盖组件在使用时,连接件41的下端与锅盖10相连,连接件41的上端伸入固定座50的避让槽51内,锁舌42的卡钩421卡接在连接件41的卡槽411内,锅盖10卡接在锅盖连体件20上。此时,可以通过转动触动组件30的旋手31,带动锅盖10转动,锅盖10在锅体上锁紧。
[0115]当压力锅使用完成之后,转动触动组件30的旋手31,带动锅盖10转动,锅盖10在锅体上松开。此时,通过按压或者推动按键32,按键32带动锁舌42活动,卡钩421从卡槽411内脱离,连接件41便可从避让槽411内取出,从而实现锅盖10从锅盖连体件20上的脱离。
[0116]当需要再次使用压力锅时,将连接件41的上端伸入避让槽51内,锁舌42的卡钩421卡住卡槽411,即可实现锅盖10在锅盖连体件20上的装配。
[0117]第一锁止件6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锅盖连体件20的结构进行合理调节,只要满足卡扣装置40只有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才能被触动组件30触动解除的要求即可。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锁止件60为设在安装部21的内周壁上且沿安装部21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凸棱,凸棱上设有凹口 61,卡扣装置40位于第一位置时锁舌42活动至凹口61处。
[0118]具体地,第一锁止件60为设在锅盖连体件20的通孔内周壁上的弧形凸棱,弧形凸棱的圆心与通孔的圆心同轴,弧形凸棱的厚度均匀,弧形凸棱的长度可以根据锅盖10在锅体上转动的弧度进行合理调节。凹口 61可以为弧形凸棱上凹缺的一个缺口,也可以是将第一锁止件60分隔成两段弧形凸棱的空缺。
[0119]锅盖10以及卡扣装置40在触动组件30的带动下,沿通孔的周向可以转动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