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825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吃饭用的碗,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儿童用的碗。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买到的儿童用碗,多数是单层的,传热快,容易烫手,需要等里面的食物冷却至不烫手时才能给儿童食用,一般儿童用食速度比较慢,不等食用完,食物又凉了,儿童食用凉食物容易生病,需要重新加热,比较麻烦。
[0003]儿童的小手抓物品还不是太灵活,直接捧住碗的外轮廓面,容易弄撒里面的食物,造成浪费,还容易弄脏儿童的衣服,很少有人给儿童用碗上安装把手。
[0004]很多家长喜欢给儿童买塑料碗,认为这一种使用方便,摔不碎,其实多数塑料材料里面都含有三聚氰胺等有害成份,溶解在食物汁液里,被儿童食入体内造成潜在的伤害。
[0005]很多家长认定只要是不锈钢的都无毒无害,买不锈钢碗比较好。其实不锈钢的材质也分很多种类,只有一部分不锈钢是适用于餐具的,大部分不锈钢并不适于制造餐具。多数食物中含有酸或碱,不锈钢中含有铬、铅、镉等有毒重金属元素,处理不好的不锈钢,里面的有毒元素容易溶解在食物中,对儿童造成化学伤害。
[0006]一种不烫手、食物冷却慢、使用更方便、没有化学毒害的儿童用碗技术方案亟待推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不烫手、食物冷却慢、使用更方便、没有化学毒害的适于儿童用的碗。
[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一种适于儿童用的碗,包括内层、外壳、保温层和碗托;碗托是圆锥台形壳体,高度较小,靠直径较大的底部放置在台面上;外壳是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下部与碗托固定联接,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内翻边,朝向壳体内部,朝内翻边是水平方向,朝内翻边的边沿轮廓是圆形;内层是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外翻边,朝向壳体外部,朝外翻边是水平方向,外边沿轮廓是圆形,与朝内翻边的圆形的边沿轮廓吻合,两者形成一个接缝,在接缝处焊接;内层与外壳之间有一个夹层空间,里面放置保温材料。
[0010]为了便于儿童抓持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上固定联接有两个环形把手,相对于外壳的轴心线对称布置在两侧。
[0011]以上所述的保温材料,使用没有化学毒素的天然保温材料。
[0012]以上所述的天然保温材料,优先使用质优价廉的棉花,也可以使用麻、羽毛、羊毛等。
[0013]使用了保温材料,一方面内层里面盛的食物的热量不会快速地传导至外壳,不会烫儿童的手,食物冷却的速度也比较慢,不必频繁地重新加热食物,另一方面,在接缝处焊接时,内层有了保温层的支持,并不是处于悬空状态,可以保证朝内翻边和朝外翻边很好地对齐,可以很好地施焊,保证焊接质量。
[0014]为了防止在焊接时焊弧引燃保温材料,在接缝下面、保温材料上方设置有一个圆环,隔开接缝和保温材料。
[0015]国家标准GB9684-88,题目为《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制造食具所用不锈钢的材质要求,本实用新型所用材质符合该标准,内层、外壳、把手和碗托使用马氏体不锈钢,优先选用的钢号是0Crl3、lCrl3、2Crl3和3Crl3。
[0016]以上所述的内层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外翻边,在折弯棱角处不是锐利的棱边,为了防止划伤儿童的嘴唇和手,棱角处设置成圆弧,圆弧的大小在R0.4?1.5毫米之间。
[0017]以上所述的外壳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内翻边,在折弯棱角处不是锐利的棱边,为了防止划伤儿童的嘴唇和手,棱角处设置成圆弧,圆弧的大小在R0.4?1.5毫米之间。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烫手、食物冷却慢、使用更方便、没有化学毒害。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所示:1.内层;11.朝外翻边;2.棉花;3.外壳;31.朝内翻边;4.把手;5.碗托;6.接缝;7.圆环;RA.外壳棱角处的圆弧;RB.内层棱角处的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
[0025]一种适于儿童用的碗,包括内层1、外壳3、保温层2和碗托5 ;碗托5是圆锥台形壳体,高度较小,靠直径较大的底部放置在台面上;外壳3是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下部与碗托5固定联接,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内翻边31,朝向壳体内部,朝内翻边31是水平方向,朝内翻边31的边沿轮廓是圆形;内层I是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外翻边11,朝向壳体外部,朝外翻边11是水平方向,外边沿轮廓是圆形,与朝内翻边31的圆形的边沿轮廓吻合,两者形成接缝6,在接缝6处焊接;内层I与外壳3之间有一个夹层空间,里面放置保温材料2。
[0026]为了便于儿童抓持本实用新型,在外壳3上固定联接有两个环形把手4,相对于外壳3的轴心线对称布置在两侧。
[0027]以上所述的保温材料2,使用没有化学毒素的天然保温材料,CMC(羧甲基纤维素,生物冰袋主要成分),本实施例使用棉花2。
[0028]使用了棉花2,一方面内层I里面盛的食物的热量不会快速地传导至外壳3,不会烫儿童的手,食物冷却的速度也比较慢,不必频繁地重新加热食物,另一方面,在接缝6处焊接时,内层有了棉花2的支持,并不是处于悬空状态,可以保证朝内翻边31和朝外翻边11很好地对齐,可以很好地施焊,保证焊接质量。
[0029]为了防止在焊接时焊弧引燃棉花2,在接缝6下面、棉花2上方设置有一个圆环7,隔开接缝6和棉花2。
[0030]国家标准GB9684-88,题目为《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制造食具所用不锈钢的材质要求,本实施例所用材质符合该标准,内层1、外壳3、把手4和碗托5使用马氏体不锈钢,选用的钢号是OCr 13。
[0031]以上所述的内层I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外翻边11,在折弯棱角处不是锐利的棱边,为了防止划伤儿童的嘴唇和手,棱角处设置成圆弧RB,圆弧RB的大小是Rl毫米。
[0032]以上所述的外壳3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内翻边31,在折弯棱角处不是锐利的棱边,为了防止划伤儿童的嘴唇和手,棱角处设置成圆弧RA,圆弧RA的大小是Rl毫米之间。
[0033]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不烫手、食物冷却慢、使用更方便、没有化学毒害。
【主权项】
1.一种碗,其特征为:包括内层、外壳、保温层和碗托; 碗托是圆锥台形壳体,高度较小,靠直径较大的底部放置在台面上; 外壳是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下部与碗托固定联接,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内翻边,朝向壳体内部,朝内翻边是水平方向; 内层是半球形壳体,开口朝上,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外翻边,朝向壳体外部,朝外翻边是水平方向,与朝内翻边的边沿轮廓形成一个接缝,在接缝处焊接; 内层与外壳之间有一个夹层空间,里面放置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其特征为:在外壳上固定联接有两个环形把手,相对于外壳的轴心线对称布置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其特征为:所述的保温材料是天然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其特征为:在接缝下面、保温材料上方设置有一个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其特征为:内层、外壳、把手和碗托使用马氏体不锈钢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碗,其特征为: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的钢号是0Crl3、lCrl3、2Crl3 和 3Crl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碗,其特征为:所述的天然保温材料是棉花、麻、羽毛或羊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其特征为:所述的内层开口边沿处朝外翻边的折弯棱角处设置成圆弧,圆弧的大小在R0.4?1.5毫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其特征为:所述的外壳开口边沿处朝内翻边的折弯棱角处设置成圆弧,圆弧的大小在R0.4?1.5毫米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包括内层、外壳、保温层和碗托;碗托的底部放置在台面上;外壳下部与碗托固定联接,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内翻边;内层开口边沿处带有朝外翻边,与朝内翻边的边沿轮廓形成一个接缝,在接缝处焊接;内层与外壳之间有一个夹层空间,里面放置保温材料。外壳上固定联接有两个环形把手,相对于外壳的轴心线对称布置在两侧。内层、外壳、把手和碗托使用马氏体不锈钢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烫手、食物冷却慢、使用更方便、没有化学毒害。
【IPC分类】A47G19-02
【公开号】CN204336469
【申请号】CN201420869617
【发明人】朱来余, 吴靓
【申请人】朱来余, 吴靓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