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旅行枕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71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睡眠状态。
[0029]6、所述织物层为涤纶面料,柔软、耐磨、易清洗,内部填充聚酯纤维,使本实用新型的柔软度、蓬松度和弹性俱佳,且可整洗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003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31]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32]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断面图。
[0033]附图中所示标号:
[0034]1、头枕;2、颈颏枕;3、弧部;4、便携扣带;5、子带;6、母带;7、摁扣;8、织物层;9、
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36]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多功能旅行枕,主体结构包括头枕I和颈颏枕2,所述头枕I为弹性月牙型扁枕,所述头枕I的两端向内弯折形成与面颊相适应的弧部3,且具有宽大并与面部弧线相适应的弧部3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面部实现全面而均衡的承托,且其前后内弧的曲线能有效的将头部揽入其中,即能显著吸收座椅因颠簸产生的震动,又能阻止头部在颠簸、惯性的作用下的往复晃动,增加舒适性和稳定性。所述颈颏枕2为弹性J型柱枕,所述颈颏枕2的一端与头枕I拱起一侧的中央连接,所述颈颏枕2的另一端与头枕I的两端顺向。其根部为竖直设置的柱形枕,相比现有技术扁平化的U型枕等环形枕体,具有足够的直向延伸,为颈部提供充足的支撑,避免了现有技术旅行枕厚度不足,对颈部支撑乏力的缺陷。且其与头枕I相配合,能够以肩部为支撑点,对颈部、头部实现连贯的承托,使头部与颈脊椎保持为一直线,矫正颈部弯折、肌肉僵紧、颈脊椎扭曲的不良姿势,辅助颈部在松弛状态下保持自然、健康的姿势。同时,所述颈颏枕2的远端呈J型弯曲,使其与下颁曲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勾裹于颏部能够对下颁进行有效的承托和限位。
[0037]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触点立体设计,对比现有技术创新了环形形制的局限,突破了单触点支撑的壁皇,支撑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且功能和使用方法多种:
[0038](I)主要的使用方法为:将实用新型头枕I在上,颈颏枕2在下贴伏于面颈部,要使头枕I环覆于头侧耳上部位,使颈颏枕2的远端勾托于下颁部位,本实用新型即佩戴和固定完成,可以辅助斜靠或仰靠于高背座椅上进行休息。相比现有技术的旅行枕,此种用法能够对头面部、颈部及颏部进行多触点支撑,通过裹抱式的承托方式,自下颁、肩颈到头上部实现连贯一体的支撑和限位,显著增加了有效受力面积,使压力分散均衡,有利于保持头部与颈脊椎的健康姿势,并使颈部肌肉保持自然的松弛状态,对差旅途中疲乏僵疼感觉有显著缓解,且有利于保持颈脊椎的健康。且由于多触点立体贴合头颈部的技术优势,使本实用新型相对头部、颈部、面部的卡合更加稳固:通过头枕I对头部的夹托,以及颈颏枕2对面部及下颁部的勾绕,使本实用新型以拟“爪”的形态更好的“抓”固于头颈部,即便经过途中座椅的颠簸,和颈部的搓动、调姿等情况,也能避免错位、偏移及滑落等问题,使人的休息更加连贯舒适。
[0039](2)还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和功能:
[0040]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竖放于面颊一侧,并使颈颏枕2勾绕于颈部,即可将头略侧偏,使面部贴附依靠于头枕I的弧部3,所述颈颏枕2即可以环绕颈部对颈部施以支撑,同时所述头枕I托起头侧方便使用者以舒适的姿势休息。由于增加了面部的弧形承托,使人在睡眠时更加舒适,且能避免头部的晃动。
[0041]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相内折合,使两端对齐为双层,并将本实用新型环绕于颈部,即可辅助使用者以头部略后仰的姿势休息。由于本实用新型垫于颈部受力区域的部分为双层(头枕I折合的双层部分),大大增加了支撑垫体的厚度,从而显著提高对颈部的支撑力,使颈部经过适度弯度即可被承托可垫起,避免了由于现有旅行枕由于厚度有限支撑薄弱造成的颈部过度弯曲,肌肉/颈椎过度拉神/挤压等问题,保证了休息质量。
[0042]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相内折合,使两端对齐为双层,并将本实用新型垫靠于背后腰间,所述头枕I折合的双层部分,能够更加饱满的填补腰部与座椅之间的空档,并将腰部轻柔的托起,从而缓解腰部肌肉及腰椎的紧张,帮助腰背部处于松弛舒适的状态下。从而缓解差旅途中,由于座椅曲度固定和空间局促,造成的体姿僵直疲倦的感觉。
[0043]为了增加便携性,还包括便携扣带4,所述便携扣带4与一种多功能旅行枕连接。能够方便将本实用新型挂扣于行李箱外、随行包上、以及腰带等随身衣物上,从而既不占用行李箱的有限空间,又方便随身携带,取用十分便捷。
[0044]为了提高便携扣带4的隐匿效果,所述便携扣带4设置于头枕I远离颈颏枕2 —侧的中央位置。当本实用新型无论作为头颈枕还是腰间垫枕使用,所述便携扣带4都不妨碍使用,亦不会对人造成干扰。
[0045]为了保证挂扣结实,所述便携扣带4包括子带5和母带6,所述母带6长于子带5,所述子带5与母带6的不对称设计,使便携扣带4的扣合部与勾挂受力部(一般为便携扣带4闭合后的中央)错开,使受力点拉拽、摩擦远离摁扣7,从而保证扣合的稳固。且母带6和子带5上均设有相匹配的摁扣7。所述摁扣7开合方便抗拉能力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日常携带。
[0046]为了增加亲肤性,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的表面设有毛绒表层。能够增强面部、颈部与本实用新型贴合时的舒适度,有利于辅助使用者快速的放松和进入睡眠状态。
[0047]优选的,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自外侧到内侧依次为织物层8和填充层9,所述织物层8为涤纶织物层8,柔软、耐磨、易清洗,所述填充层9为聚酯纤维填充层9。使本实用新型的柔软度、蓬松度和弹性俱佳,且可整洗便于清洁。
[0048]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多功能旅行枕,主体结构包括头枕I和颈颏枕2,所述头枕I为弹性月牙型扁枕,所述头枕I的两端向内弯折形成与面颊相适应的弧部3,且具有宽大并与面部弧线相适应的弧部3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面部实现全面而均衡的承托,且其前后内弧的曲线能有效的将头部揽入其中,即能显著吸收座椅因颠簸产生的震动,又能阻止头部在颠簸、惯性的作用下的往复晃动,增加舒适性和稳定性。所述颈颏枕2为弹性J型柱枕,所述颈颏枕2的一端与头枕I拱起一侧的中央连接,所述颈颏枕2的另一端与头枕I的两端顺向。其根部为竖直设置的柱形枕,相比现有技术扁平化的U型枕等环形枕体,具有足够的直向延伸,为颈部提供充足的支撑,避免了现有技术旅行枕厚度不足,对颈部支撑乏力的缺陷。且其与头枕I相配合,能够以肩部为支撑点,对颈部、头部实现连贯的承托,使头部与颈脊椎保持为一直线,矫正颈部弯折、肌肉僵紧、颈脊椎扭曲的不良姿势,辅助颈部在松弛状态下保持自然、健康的姿势。同时,所述颈颏枕2的远端呈J型弯曲,使其与下颁曲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勾裹于颏部能够对下颁进行有效的承托和限位。还包括便携扣带4,所述便携扣带4设置于头枕I远离颈颏枕2 —侧的中央位置。能够方便将本实用新型挂扣于行李箱外、随行包上、以及腰带等随身衣物上,从而既不占用行李箱的有限空间,又方便随身携带,取用十分便捷。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自外侧到内侧依次为织物层8和填充层9,所述织物层8为涤纶织物层8,柔软、耐磨、易清洗,所述填充层9为聚酯纤维填充层9。使本实用新型的柔软度、蓬松度和弹性俱佳,且可整洗便于清洁。
[0049]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触点立体设计,对比现有技术创新了环形形制的局限,突破了单触点支撑的壁皇,支撑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且功能和使用方法多种:
[0050](I)主要的使用方法为:将实用新型头枕I在上,颈颏枕2在下贴伏于面颈部,要使头枕I环覆于头侧耳上部位,使颈颏枕2的远端勾托于下颁部位,本实用新型即佩戴和固定完成,可以辅助斜靠或仰靠于高背座椅上进行休息。相比现有技术的旅行枕,此种用法能够对头面部、颈部及颏部进行多触点支撑,通过裹抱式的承托方式,自下颁、肩颈到头上部实现连贯一体的支撑和限位,显著增加了有效受力面积,使压力分散均衡,有利于保持头部与颈脊椎的健康姿势,并使颈部肌肉保持自然的松弛状态,对差旅途中疲乏僵疼感觉有显著缓解,且有利于保持颈脊椎的健康。且由于多触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