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旅行枕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71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立体贴合头颈部的技术优势,使本实用新型相对头部、颈部、面部的卡合更加稳固:通过头枕I对头部的夹托,以及颈颏枕2对面部及下颁部的勾绕,使本实用新型以拟“爪”的形态更好的“抓”固于头颈部,即便经过途中座椅的颠簸,和颈部的搓动、调姿等情况,也能避免错位、偏移及滑落等问题,使人的休息更加连贯舒适。
[0051](2)还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和功能:
[0052]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竖放于面颊一侧,并使颈颏枕2勾绕于颈部,即可将头略侧偏,使面部贴附依靠于头枕I的弧部3,所述颈颏枕2即可以环绕颈部对颈部施以支撑,同时所述头枕I托起头侧方便使用者以舒适的姿势休息。由于增加了面部的弧形承托,使人在睡眠时更加舒适,且能避免头部的晃动。
[0053]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相内折合,使两端对齐为双层,并将本实用新型环绕于颈部,即可辅助使用者以头部略后仰的姿势休息。由于本实用新型垫于颈部受力区域的部分为双层(头枕I折合的双层部分),大大增加了支撑垫体的厚度,从而显著提高对颈部的支撑力,使颈部经过适度弯度即可被承托可垫起,避免了由于现有旅行枕由于厚度有限支撑薄弱造成的颈部过度弯曲,肌肉/颈椎过度拉神/挤压等问题,保证了休息质量。
[0054]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相内折合,使两端对齐为双层,并将本实用新型垫靠于背后腰间,所述头枕I折合的双层部分,能够更加饱满的填补腰部与座椅之间的空档,并将腰部轻柔的托起,从而缓解腰部肌肉及腰椎的紧张,帮助腰背部处于松弛舒适的状态下。从而缓解差旅途中,由于座椅曲度固定和空间局促,造成的体姿僵直疲倦的感觉。
[0055]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多功能旅行枕,主体结构包括头枕I和颈颏枕2,所述头枕I为弹性月牙型扁枕,所述头枕I的两端向内弯折形成与面颊相适应的弧部3,且具有宽大并与面部弧线相适应的弧部3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面部实现全面而均衡的承托,且其前后内弧的曲线能有效的将头部揽入其中,即能显著吸收座椅因颠簸产生的震动,又能阻止头部在颠簸、惯性的作用下的往复晃动,增加舒适性和稳定性。所述颈颏枕2为弹性J型柱枕,所述颈颏枕2的一端与头枕I拱起一侧的中央连接,所述颈颏枕2的另一端与头枕I的两端顺向。其根部为竖直设置的柱形枕,相比现有技术扁平化的U型枕等环形枕体,具有足够的直向延伸,为颈部提供充足的支撑,避免了现有技术旅行枕厚度不足,对颈部支撑乏力的缺陷。且其与头枕I相配合,能够以肩部为支撑点,对颈部、头部实现连贯的承托,使头部与颈脊椎保持为一直线,矫正颈部弯折、肌肉僵紧、颈脊椎扭曲的不良姿势,辅助颈部在松弛状态下保持自然、健康的姿势。同时,所述颈颏枕2的远端呈J型弯曲,使其与下颁曲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勾裹于颏部能够对下颁进行有效的承托和限位。还包括便携扣带4,所述便携扣带4包括子带5和母带6,所述母带6长于子带5,所述子带5与母带6的不对称设计,使便携扣带4的扣合部与勾挂受力部(一般为便携扣带4闭合后的中央)错开,使受力点拉拽、摩擦远离摁扣7,从而保证扣合的稳固。且母带6和子带5上均设有相匹配的摁扣7。所述摁扣7开合方便抗拉能力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日常携带。所述便携扣带4能够方便将本实用新型挂扣于行李箱外、随行包上、以及腰带等随身衣物上,从而既不占用行李箱的有限空间,又方便随身携带,取用十分便捷。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的表面设有毛绒表层。能够增强面部、颈部与本实用新型贴合时的舒适度,有利于辅助使用者快速的放松和进入睡眠状态。且自外侧到内侧依次为织物层8和填充层9,所述织物层8为竹纤维织物层8,柔软、亲肤、抗菌防异味、易清洗,所述填充层9为慢回弹记忆棉填充层9。使本实用新型的触感更加细致软腻,且慢回弹的特性一方面有助于头颈的凹陷限位,另一方面也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承托更加柔和均衡,且对震动的吸收效果更佳。
[0056]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触点立体设计,对比现有技术创新了环形形制的局限,突破了单触点支撑的壁皇,支撑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且功能和使用方法多种:
[0057](I)主要的使用方法为:将实用新型头枕I在上,颈颏枕2在下贴伏于面颈部,要使头枕I环覆于头侧耳上部位,使颈颏枕2的远端勾托于下颁部位,本实用新型即佩戴和固定完成,可以辅助斜靠或仰靠于高背座椅上进行休息。相比现有技术的旅行枕,此种用法能够对头面部、颈部及颏部进行多触点支撑,通过裹抱式的承托方式,自下颁、肩颈到头上部实现连贯一体的支撑和限位,显著增加了有效受力面积,使压力分散均衡,有利于保持头部与颈脊椎的健康姿势,并使颈部肌肉保持自然的松弛状态,对差旅途中疲乏僵疼感觉有显著缓解,且有利于保持颈脊椎的健康。且由于多触点立体贴合头颈部的技术优势,使本实用新型相对头部、颈部、面部的卡合更加稳固:通过头枕I对头部的夹托,以及颈颏枕2对面部及下颁部的勾绕,使本实用新型以拟“爪”的形态更好的“抓”固于头颈部,即便经过途中座椅的颠簸,和颈部的搓动、调姿等情况,也能避免错位、偏移及滑落等问题,使人的休息更加连贯舒适。
[0058](2)还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和功能:
[0059]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竖放于面颊一侧,并使颈颏枕2勾绕于颈部,即可将头略侧偏,使面部贴附依靠于头枕I的弧部3,所述颈颏枕2即可以环绕颈部对颈部施以支撑,同时所述头枕I托起头侧方便使用者以舒适的姿势休息。由于增加了面部的弧形承托,使人在睡眠时更加舒适,且能避免头部的晃动。
[0060]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相内折合,使两端对齐为双层,并将本实用新型环绕于颈部,即可辅助使用者以头部略后仰的姿势休息。由于本实用新型垫于颈部受力区域的部分为双层(头枕I折合的双层部分),大大增加了支撑垫体的厚度,从而显著提高对颈部的支撑力,使颈部经过适度弯度即可被承托可垫起,避免了由于现有旅行枕由于厚度有限支撑薄弱造成的颈部过度弯曲,肌肉/颈椎过度拉神/挤压等问题,保证了休息质量。
[0061]将本实用新型的头枕I相内折合,使两端对齐为双层,并将本实用新型垫靠于背后腰间,所述头枕I折合的双层部分,能够更加饱满的填补腰部与座椅之间的空档,并将腰部轻柔的托起,从而缓解腰部肌肉及腰椎的紧张,帮助腰背部处于松弛舒适的状态下。从而缓解差旅途中,由于座椅曲度固定和空间局促,造成的体姿僵直疲倦的感觉。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旅行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I)和颈颏枕(2),所述头枕(I)为弹性月牙型扁枕,所述头枕(I)的两端向内弯折形成与面颊相适应的弧部(3),所述颈颏枕(2)为弹性J型柱枕,所述颈颏枕(2)的一端与头枕(I)拱起一侧的中央连接,所述颈颏枕(2)的另一端与头枕(I)的两端顺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携扣带(4),所述便携扣带(4)与一种多功能旅行枕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扣带(4)设置于头枕(I)远离颈颏枕(2) —侧的中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扣带(4)包括子带(5)和母带(6),所述母带(6)长于子带(5),且母带(6)和子带(5)上均设有相匹配的摁扣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的表面设有毛绒表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多功能旅行枕自外侧到内侧依次为织物层(8)和填充层(9),所述织物层(8)为涤纶织物层(8),所述填充层(9)为聚酯纤维填充层(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旅行枕,主要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包括头枕和颈颏枕,所述头枕为弹性月牙型扁枕,所述头枕的两端向内弯折形成与面颊相适应的弧部,所述颈颏枕为弹性J型柱枕,所述颈颏枕的一端与头枕拱起一侧的中央连接,所述颈颏枕的另一端与头枕的两端顺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形制新颖独特,采用了多触点立体设计,能够对脑后、颈部、颏部同时起到有力的支撑和有效的限位,让头部保持直立的自然健康姿态,缓解差旅途中的疲乏僵痛,保持健康状态。
【IPC分类】A47C16-00
【公开号】CN204580586
【申请号】CN201520291812
【发明人】李华君
【申请人】李华君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