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0305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叶,尤其涉及一种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热量的传递共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统的炸锅(烤箱)在烘烤食物时,对食物的加热主要依靠的是电热管的热辐射,传导和对流基本不起作用,单纯的热辐射使得炸锅(烤箱)烘烤较慢,传热不均,并且热量利用率低,不利于节能,而且加热食品的过程中易造成食物烧焦,成熟度不一。另外,传统的炸锅(烤箱)其内部的高温气体会传导到外部壳体,使得外部温度较高,容易烫伤人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形成冷热风循环且独立地流通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安装于空气热循环炸锅内,其包括罩极电机、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所述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沿所述罩极电机的输出轴的伸出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罩极电机安装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所述散热风叶及所述导热风叶分别置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的外、内层空间;所述散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上,所述导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下。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设置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并且使所述散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上,所述导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下,且使罩极电机同步驱动,从而在所述导热风叶的作用下,使设置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内层空间的电热管产生的热量向下流动,实现热量的传导、对流,从而有效快速且均匀地加热食物,极大地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而在所述散热风叶的作用下,从散热风叶的上方吸入冷空气,使冷空气由上到下流通,并配合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的外层空间,使冷空气沿空气热循环炸锅外层空间从上向下流通,从而对外层空间进行散热,起到将内层空间与外壳隔离的目的,防止热量传导到外壳在烫伤人体,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06]较佳地,所述散热风叶与所述导热风叶之间设有抵顶所述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的分隔轴套;所述分隔轴套可以对所述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进行定位,防止其发生相对移位。
[0007]较佳地,所述散热风叶背向所述分隔轴套的一侧设有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抵顶所述散热风叶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一卡簧可以对所述散热风叶进行定位,防止所述散热风叶发生轴向移位。
[0008]具体地,所述导热风叶背向所述分隔轴套的一侧设有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抵顶所述导热风叶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二卡簧可以对所述导热风叶进行定位,防止所述导热风叶发生轴向移位。
[0009]更具体地,所述输出轴的末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抵顶于所述第二卡簧。所述紧固螺母可以将所述导热风叶及散热风叶压紧,从而使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
[0010]较佳地,所述散热风叶的叶片数量为九叶。
[0011]较佳地,所述导热风叶的叶片数量为八叶。
[0012]较佳地,所述散热风叶的旋转最大外径为115-130mm,风叶高度为8-14mm。
[0013]较佳地,所述导热风叶的旋转最大外径为124-152mm,风叶高度为12_18mm。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安装于空气热循环炸锅上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中散热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中导热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9]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风叶罩极电机I装置100安装于空气热循环炸锅200内,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200具有外层空间201及内层空间202,所述外层空间201的上方设有进气口(图中未示),所述外层空间201的下方设有排气口(图中未示);所述内层空间202设有电热管203,所述电热管203可加热内层空间202内的空气,从而对置于内层空间202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所述双风叶罩极电机I装置100包括罩极电机1、散热风叶2及导热风叶3,所述散热风叶2及导热风叶3沿所述罩极电机I的输出轴11的伸出方向依次固定于所述输出轴11上,且所述罩极电机I安装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200外部的上端,所述散热风叶2及所述导热风叶3分别置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200的外、内层空间202 ;所述导热风叶3位于所述电热管203的上方,所述散热风叶2的风叶方向向上,所述导热风叶3的风叶方向向下。
[0020]再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风叶2与所述导热风叶3之间设有抵顶所述散热风叶2及导热风叶3的分隔轴套4 ;所述分隔轴套4可以对所述散热风叶2及导热风叶3进行定位,防止其发生相对移位。所述散热风叶2背向所述分隔轴套4的一侧设有第一卡簧5,所述第一卡簧5抵顶所述散热风叶2并与所述输出轴11固定。所述第一卡簧5可以对所述散热风叶2进行定位,防止所述散热风叶2发生轴向移位。所述导热风叶3背向所述分隔轴套4的一侧设有第二卡簧6,所述第二卡簧6抵顶所述导热风叶3并与所述输出轴11固定。所述第二卡簧6可以对所述导热风叶3进行定位,防止所述导热风叶3发生轴向移位。所述输出轴11的末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母7,所述紧固螺母7抵顶于所述第二卡簧6。所述紧固螺母7可以将所述导热风叶3及散热风叶2压紧,从而使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11。
[0021]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散热风叶2的叶片数量为九叶。所述导热风叶3的叶片数量为八叶。所述散热风叶2的旋转最大外径为115-130mm,风叶高度为8_14mm。所述导热风叶3的旋转最大外径为124-152_,风叶高度为12-18mm。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散热风叶2和导热风叶3的外圆尺寸及风叶高度,从而满足不同功率,不同负荷的电机,不同的空间设计的机器的实际需要。
[0022]当所述罩极电机I启动时,所述输出轴11转动,带动所述散热风叶2及导热风叶3同步同向转动,在所述散热风叶2的作用下,从空气热循环炸锅200顶部或顶部侧面的进气口吸入冷空气,进入空气热循环炸锅200的外层空间201,冷空气由上至下流通,最后从底部或底部两侧的排风口排出,将从内层泄露及辐射的热量带走。在所述导热风叶3的作用下,经电热管203 (光波管)加热的高温高热空气上升,经过所述导热风叶3的引导下沿侧边快速不间断的做向下循环流通,对空气热循环炸锅200内部的食物持续加热,直至成为美味之熟食。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设置散热风叶2及导热风叶3,并且使所述散热风叶2的风叶方向向上,所述导热风叶3的风叶方向向下,且使罩极电机I同步驱动,从而在所述导热风叶3的作用下,使设置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200内层空间202的电热管203产生的热量向下流动,实现热量的传导、对流,从而有效快速且均匀地加热食物,极大地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而在所述散热风叶2的作用下,从所述散热风叶2的上方吸入冷空气,使冷空气由上到下流通,并配合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200的外层空间201,使冷空气沿空气热循环炸锅200外层空间201从上向下流通,从而对外层空间201进行散热,起到将内层空间202与外壳隔离的目的,防止热量传导到外壳在烫伤人体,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热量利用率高,加热快速均匀,使用安全,实用性强。
[002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安装于空气热循环炸锅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罩极电机、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所述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沿所述罩极电机的输出轴的伸出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罩极电机安装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所述散热风叶及所述导热风叶分别置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的两层空间内;所述散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上,所述导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叶与所述导热风叶之间设有抵顶所述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的分隔轴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叶背向所述分隔轴套的一侧设有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抵顶所述散热风叶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风叶背向所述分隔轴套的一侧设有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抵顶所述导热风叶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末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抵顶于所述第二卡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叶的叶片数量为九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风叶的叶片数量为八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叶的旋转最大外径为115_130mm,风叶高度为8_14m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风叶的旋转最大外径为124_152mm,风叶高度为12_1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安装于空气热循环炸锅内,其包括罩极电机、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所述散热风叶及导热风叶沿所述罩极电机的输出轴的伸出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罩极电机安装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外部,所述散热风叶及所述导热风叶分别置于所述空气热循环炸锅的外、内层空间;所述散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上,所述导热风叶的风叶方向向下。本实用新型双风叶罩极电机装置能形成冷热风循环且独立地流通,结构精简,热量利用率高,加热快速均匀,使用安全,实用性强。
【IPC分类】A47J37/00
【公开号】CN204654661
【申请号】CN201520078979
【发明人】林武洲
【申请人】林武洲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