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破壳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5753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坚果破壳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是一种坚果破壳工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山核桃破壳工具,功能单一,只能用于山核桃的破壳、剥壳,而无法作为其它工具使用,如专利公开号“CN202458023U”,名称:一种核桃脱壳器,包括卡座和脱壳扳手,卡座包括手柄一和与手柄一端连接的悬伸片一、悬伸片二以及悬伸片三,其中悬伸片三的长度最长,悬伸片一的长度最短;悬伸片二设在悬伸片一与悬伸片三之间,所述的悬伸片一、悬伸片二以及悬伸片三相互平行,悬伸片一与悬伸片二间的空隙小于悬伸片二与悬伸片三间的空隙;所述的脱壳扳手包括手柄二和与手柄二相连接的破壳刀,破壳刀下方设有一个大扳口,大扳口的下方设有一个小扳口,所述的大扳口的上端设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尖嘴,所述小扳口的上端设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尖嘴,小扳口的下端向下斜伸。其不足之处就是功能单一,其仅仅用作山核桃的破壳、剥壳,无法用作他用。
[0003]现本人所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公开号为CN203914662U,专利名称“坚果通用破壳工具”,包括剥壳扳手和托架,其特征是:所述剥壳扳手包括主铰臂和副铰臂,主铰臂的头部设有至少一处剥壳扳口,副铰臂的头部与主铰臂靠近头部一端铰接,主铰臂的尾部与副铰臂的尾部相互之间的内侧均设有若干相对设置的破壳半卡口,主铰臂的尾部与副铰臂的尾部各组相对设置的破壳半卡口构成若干破壳口。该专利产品系本人在研发初期产品,并且初期产品在使用中,使用效果较差,制作相对简易,没有考虑到具体使用时的便捷性,另外主铰臂和副铰臂为不可拆卸结构,在具体使用时,握感较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坚果破壳工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一种坚果破壳工具,包括破壳扳手,所述破壳扳手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主铰臂和副铰臂,主铰臂的头部设有至少一处剥壳扳口,副铰臂的头部与主铰臂靠近头部一端铰接,主铰臂的中部与副铰臂的中部相互之间的内侧均设有破壳半卡口,且所述破壳半卡口的边沿呈波浪状起伏结构,主铰臂的中部与副铰臂的中部相对设置的破壳半卡口构成破壳口,该破壳口包括小颗粒破壳段和大颗粒破壳段。
[0006]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主铰臂的头部的下侧部设有铰接孔,且所述铰接孔中部呈圆形孔,圆形孔两侧设有与圆形孔相通的腰孔,所述副铰臂的头部链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中部为与圆形孔匹配的轴段部,其一端与所述副铰臂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铰接孔匹配的扣接端,副铰臂的头部通过连接销铰接于主铰臂的头部的下侧部一侧。
[0007]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副铰臂的头部一端侧面向外弯折后贴接于主铰臂的头部的下侧部一侧。
[0008]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剥壳扳口包括大扳口、小扳口。
[0009]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主铰臂的头部剥壳扳口下侧设有开瓶扳口。
[0010]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主铰臂的头部设有破壳刀。
[0011]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破壳刀设置于所述剥壳扳口的上侧沿上。
[0012]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主铰臂头部后端的外侧、副铰臂头部后端的外侧均包覆有塑料柄。
[0013]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主铰臂的尾端与副铰臂的尾端之间设有开口。
[0014]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小颗粒破壳段的上下间距逐步增大,且其较大间距端呈大跨度间距与大颗粒破壳段连贯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新颖,制作和使用方便,主铰臂的中部与副铰臂的中部相互之间构成的破壳口包括小颗粒破壳段和大颗粒破壳段,小颗粒破壳段可用于松子类坚果的破壳,大颗粒破壳段可用于大核桃类坚果的破壳,其前端的破壳刀可用于山核桃、夏威夷果等坚果的破壳,主铰臂的头部剥壳扳口配合托架可用于山核桃对半破壳后的剥壳,以便使用者取食山核桃肉;而开瓶扳口的设置则可用于开启啤酒瓶盖。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坚果破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坚果破壳工具使用状态图。
[0018]图3是坚果破壳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坚果破壳工具,包括破壳扳手,所述破壳扳手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主铰臂1和副铰臂2,主铰臂1的头部12设有至少一处剥壳扳口 12b,副铰臂2的头部21与主铰臂1靠近头部12 —端铰接,主铰臂1的中部与副铰臂2的中部相互之间的内侧均设有破壳半卡口 C,且所述破壳半卡口 C的边沿呈波浪状起伏结构,主铰臂1的中部与副铰臂2的中部相对设置的破壳半卡口 2构成破壳口,该破壳口包括小颗粒破壳段A和大颗粒破壳段B。小颗粒破壳段A可用于松子类坚果的破壳,大颗粒破壳段B可用于大核桃类坚果的破壳,破壳半卡口 C边沿的波浪状起伏结构,则有利于松子类坚果的破壳或大核桃类坚果的夹持破壳;在主铰臂1与副铰臂2呈开启状态时,将松子或大核桃置入置于小颗粒破壳段A或大颗粒破壳段B中,然后合起主铰臂1与副铰臂2并按压松子或大核桃,通过破半壳卡口 C内设有波浪状起伏结构挤压松子或大核桃,达到破壳取果肉的目的。
[0020]主铰臂1的头部12的下侧部设有铰接孔11,且所述铰接孔11中部呈圆形孔11b,圆形孔lib两侧设有与圆形孔lib相通的腰孔11a,所述副铰臂2的头部21链接有连接销4,所述连接销4的中部为与圆形孔lib匹配的轴段部4b,其一端与所述副铰臂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铰接孔4匹配的扣接端4a,副铰臂2的头部21通过连接销4铰接于主铰臂1的头部12的下侧部一侧。副铰臂2的头部21 —端侧面向外弯折后贴接于主铰臂1的头部12的下侧部一侧,即副铰臂2的头部21 —端呈弯折状22。
[0021]所述剥壳扳口 12b包括大扳口、小扳口。大扳口、小扳口配合托架上的大小卡口,适用于扳去山核桃的硬壳,即将呈半颗粒的山核桃置于托架的大卡口或小卡口内,而大扳口配合托架用于扳大面积的硬壳,小扳口配合托架扳小面积的硬壳。主铰臂1的头部12剥壳扳口 12b —侧设有用于卸除啤酒瓶盖的开瓶扳口 12a,主铰臂1的头部12设有破壳刀12c。具体使用时间破壳刀12c插入山核桃、夏威夷果等坚果的缝隙内,以破壳刀12c为支点,扳动主铰臂2即可完成山核桃、夏威夷果等坚果的对半破壳。所述破壳刀12c设置于所述剥壳扳口 12b的上侧沿上。主铰臂1头部12后端的外侧、副铰臂2头部21后端的外侧均包覆有塑料柄3。主铰臂1的尾端与副铰臂2的尾端之间设有开口 D,该开口 D设置的目的则是为了便于操作主铰臂1与副铰臂2绕着铰接点开合。小颗粒破壳段A的较大间距端与大颗粒破壳段B呈连贯连接,小颗粒破壳段A的上下间距逐步增大,其目的在于可以用于不同大小的小坚果的破壳。
[0022]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坚果破壳工具,包括破壳扳手,其特征是:所述破壳扳手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主铰臂和副铰臂,主铰臂的头部设有至少一处剥壳扳口,副铰臂的头部与主铰臂靠近头部一端铰接,主铰臂的中部与副铰臂的中部相互之间的内侧均设有破壳半卡口,且所述破壳半卡口的边沿呈波浪状起伏结构,主铰臂的中部与副铰臂的中部相对设置的破壳半卡口构成破壳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破壳口包括小颗粒破壳段和大颗粒破壳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主铰臂的头部的下侧部设有铰接孔,且所述铰接孔中部呈圆形孔,圆形孔两侧设有与圆形孔相通的腰孔,所述副铰臂的头部链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中部为与圆形孔匹配的轴段部,其一端与所述副铰臂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铰接孔匹配的扣接端,副铰臂的头部通过连接销铰接于主铰臂的头部的下侧部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副铰臂的头部一端侧面向外弯折后贴接于主铰臂的头部的下侧部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剥壳扳口包括大扳口、小扳口,主铰臂的头部剥壳扳口下侧设有开瓶扳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主铰臂的头部设有破壳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破壳刀设置于所述剥壳扳口的上侧沿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主铰臂头部后端的外侧、副铰臂头部后端的外侧均包覆有塑料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主铰臂的尾端与副铰臂的尾端之间设有开口。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破壳工具,其特征是:小颗粒破壳段的上下间距逐步增大,且其较大间距端呈大跨度间距与大颗粒破壳段连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破壳工具,包括破壳扳手,所述破壳扳手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主铰臂和副铰臂,主铰臂的头部设有至少一处剥壳扳口,副铰臂的头部与主铰臂靠近头部一端铰接,主铰臂的中部与副铰臂的中部相互之间的内侧均设有破壳半卡口,且所述破壳半卡口的边沿呈波浪状起伏结构,主铰臂的中部与副铰臂的中部相对设置的破壳半卡口构成破壳口,该破壳口包括小颗粒破壳段和大颗粒破壳段。
【IPC分类】A47J43/26
【公开号】CN204995299
【申请号】CN201520433978
【发明人】蔡松美
【申请人】蔡松美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