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智能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5424阅读:1076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智能窗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智能窗帘。
【背景技术】
[0002]窗帘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起到保护隐私和改善室内光线条件的作用。打开窗帘可以满足采光要求,让人保持精神愉悦;关闭窗帘有助于保护隐私,便于休息。通常,对于家、宾馆等住宿场所,休息或睡觉关闭窗帘,除此之外打开窗帘,通过手动控制窗帘。对于办公室等公共的室内场所,由于室内光线强度明显不如室外,需要开灯关闭窗帘,通常也通过手动控制。现有窗帘的开闭都是通过手动控制,手动控制需要人们自己判断室内室外的光线强度,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根据室外光线和室内光线同时自动调整窗帘开闭的窗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室内、室外光线自动开闭的全自动智能窗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全自动智能窗帘,包括第一窗帘杆、第二窗帘杆、左窗帘与右窗帘、无头拉绳、导向轮与驱动轮,所述第一窗帘杆与第二窗帘杆平行设置,驱动轮设置在第一窗帘杆的右侧,导向轮设置在第一窗帘杆的左侧,所述第一窗帘杆上套设有多个第一挂环,相邻的第一挂环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左窗帘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挂环上,所述第二窗帘杆上套设有多个第二挂环,相邻的第二挂环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右窗帘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挂环上,所述无头拉绳依次穿过驱动轮、第一挂环、导向轮、第二挂环、驱动轮,当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无头拉绳移动,所述无头拉绳上设置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多个第一挂环位于第一挡板与导向轮之间并且第一挡板与位于最右端的第一挂环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多个第二挂环位于第二挡板与驱动轮之间并且第二挡板与位于最左端的第二挂环通过绳索相连,所述驱动轮上连接有用于使驱动轮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连接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转动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上连接有第一光线传感器与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设置在室外,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设置在室内。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单片机上连接有定时器。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挡板套设在第一窗帘杆上。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挡板套设在第二窗帘杆上。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智能窗帘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光线传感器感知室外的光线强度变化,通过第二光线传感器感知室内的光线强度变化,单片机通过比较第一光线传感器测得的光强度值与第二光线传感器测得的光强度值,当早晨室外光照强度大于室内且达到单片机内预设的阈值后,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工作进而使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拉绳顺时针转动,拉绳在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移动,第一挡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一挂环收拢从而使左窗帘打开,第二挡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二挂环收拢从而使右窗帘打开,当室内光线不足而开灯时,室内光线强度大于室外光线强度且达到单片机内预设的阈值后,此时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工作进而使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拉绳逆时针转动,拉绳在逆时针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移动,第一挡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一挂环拉开从而使左窗帘关闭,第二挡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二挂环拉开从而使右窗帘关闭,这样便可以根据室内外的光照强度自动打开或关闭窗帘,无需人们进行手动控制,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智能窗帘的示意图;
[0010]图中标记为:第一窗帘杆1、第二窗帘杆2、左窗帘3、右窗帘4、无头拉绳5、导向轮6、驱动轮7、第一挂环8、第二挂环9、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11、伺服电机12、单片机13、第一光线传感器14、第二光线传感器15、定时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所示,该全自动智能窗帘,包括第一窗帘杆1、第二窗帘杆2、左窗帘3与右窗帘4、无头拉绳5、导向轮6与驱动轮7,所述第一窗帘杆1与第二窗帘杆2平行设置,驱动轮7设置在第一窗帘杆1的右侧,导向轮6设置在第一窗帘杆1的左侧,所述第一窗帘杆1上套设有多个第一挂环8,相邻的第一挂环8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左窗帘3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挂环8上,所述第二窗帘杆2上套设有多个第二挂环9,相邻的第二挂环9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右窗帘4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挂环9上,所述无头拉绳5依次穿过驱动轮7、第一挂环8、导向轮6、第二挂环9、驱动轮7,当驱动轮7转动时带动无头拉绳5移动,所述无头拉绳5上设置有第一挡板10与第二挡板11,所述多个第一挂环8位于第一挡板10与导向轮6之间并且第一挡板10与位于最右端的第一挂环8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多个第二挂环9位于第二挡板11与驱动轮7之间并且第二挡板11与位于最左端的第二挂环9通过绳索相连,所述驱动轮7上连接有用于使驱动轮7转动的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上连接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12转动的单片机13,所述单片机13上连接有第一光线传感器14与第二光线传感器15,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14设置在室外,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15设置在室内。该全自动智能窗帘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光线传感器14感知室外的光线强度变化,通过第二光线传感器15感知室内的光线强度变化,单片机13通过比较第一光线传感器14测得的光强度值与第二光线传感器15测得的光强度值,当早晨室外光照强度大于室内且达到单片机13内预设的阈值后,单片机13控制伺服电机12工作进而使驱动轮7转动,驱动轮7带动拉绳顺时针转动,拉绳在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挡板10与第二挡板11移动,第一挡板10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一挂环8收拢从而使左窗帘3打开,第二挡板11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二挂环9收拢从而使右窗帘4打开,当室内光线不足而开灯时,室内光线强度大于室外光线强度且达到单片机13内预设的阈值后,此时单片机13控制伺服电机12工作进而使驱动轮7转动,驱动轮7带动拉绳逆时针转动,拉绳在逆时针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挡板10与第二挡板11移动,第一挡板10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一挂环8拉开从而使左窗帘3关闭,第二挡板11在移动过程中会将多个第二挂环9拉开从而使右窗帘4关闭,这样便可以根据室内外的光照强度自动打开或关闭窗帘,无需人们进行手动控制,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0013]由于室外光线传感器易受天气影响,比如阴雨天或早晨,此时室内外的光线强度差异较小,这样单片机13并不会控制伺服电机12将窗帘打开,然后白天即使是阴雨天也需要打开窗帘,为此,在单片机13上连接有定时器16,在阴雨天或早晨,即使室内外的光线强度差异较小,定时器16到了设定的时候后会给单片机13发送信号,单片机13接收到该信号后会控制伺服电机12将窗帘打开从而保证窗帘的正常使用。
[0014]为了保证窗帘能够准确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挡板10套设在第一窗帘杆1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挡板11套设在第二窗帘杆2上。这样第一挡板10会沿第一窗帘杆1移动,进而保证了第一挡板10能够将所有的第一挂环8收拢或拉开,第二挡板11会沿第二窗帘杆2移动,进而保证了第二挡板11能够将所有的第二挂环9收拢或拉开。
【主权项】
1.全自动智能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窗帘杆(1)、第二窗帘杆(2)、左窗帘(3)与右窗帘(4)、无头拉绳(5)、导向轮(6)与驱动轮(7),所述第一窗帘杆(1)与第二窗帘杆(2)平行设置,驱动轮(7)设置在第一窗帘杆(1)的右侧,导向轮(6)设置在第一窗帘杆(1)的左侧,所述第一窗帘杆(1)上套设有多个第一挂环(8),相邻的第一挂环(8)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左窗帘(3)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挂环(8)上,所述第二窗帘杆(2)上套设有多个第二挂环(9),相邻的第二挂环(9)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右窗帘(4)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挂环(9)上,所述无头拉绳(5)依次穿过驱动轮(7)、第一挂环(8)、导向轮(6)、第二挂环(9)、驱动轮(7),当驱动轮(7)转动时带动无头拉绳(5)移动,所述无头拉绳(5)上设置有第一挡板(10)与第二挡板(11),所述多个第一挂环(8)位于第一挡板(10)与导向轮(6)之间并且第一挡板(10)与位于最右端的第一挂环(8)通过绳索相连,所述多个第二挂环(9)位于第二挡板(11)与驱动轮(7)之间并且第二挡板(11)与位于最左端的第二挂环(9)通过绳索相连,所述驱动轮(7)上连接有用于使驱动轮(7)转动的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上连接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12)转动的单片机(13),所述单片机(13)上连接有第一光线传感器(14)与第二光线传感器(15),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14)设置在室外,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15)设置在室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3)上连接有定时器(1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智能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套设在第一窗帘杆(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智能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11)套设在第二窗帘杆(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根据室内、室外光线自动开闭的全自动智能窗帘。该全自动智能窗帘包括第一窗帘杆、第二窗帘杆、左窗帘与右窗帘、无头拉绳、导向轮与驱动轮,无头拉绳上设置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驱动轮上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上连接有第一光线传感器与第二光线传感器,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光线传感器感知室外的光线强度变化,通过第二光线传感器感知室内的光线强度变化,单片机通过比较第一光线传感器测得的光强度值与第二光线传感器测得的光强度值进而控制窗帘的开闭,这样便可以根据室内外的光照强度自动打开或关闭窗帘,无需人们进行手动控制,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适合在日常生活用具领域推广应用。
【IPC分类】A47H5/02
【公开号】CN205125872
【申请号】CN201520919976
【发明人】廖丹灵
【申请人】廖丹灵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