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烹饪器具,且特别涉及一种电饭锅。
【背景技术】
[0002]电饭锅又称作电锅、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来进行烹饪的炊具,其因使用方便而广泛的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在市场上的电饭锅一般包括锅体和盖体,其中盖体可开合的连接在锅体上,在锅体内设有内胆以及与内胆相对应的加热、控制机构,内胆一般设有翻边,在盖体上设有与翻边相对应的且设有环形密封圈的保温盖板,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保温盖板上的环形密封圈刚好抵压在翻边上,以实现保温盖板与内胆之间的密封配合。
[0003]在保温盖板与内胆翻边的配合中,其连接处的密封性与内胆上表面的平整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即内胆翻边上表面越平,其与保温盖板在压紧过程中,环形密封圈的变形也会更均匀,相应的保温盖板与内胆之间的密封性也会更好,因此在设计电饭锅过程中,都要求内胆翻边的上表面要尽量平整。
[0004]为了使得内胆翻边的上表面更加平整,现有技术中,在对电饭锅中的内胆进行定位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让内胆的下端直接搁置在加热组件(发热盘上表面或电磁线盘上方的内胆支架)上进行定位,由于加热组件需要通过螺丝或别的复杂的方式装配到锅体上,故其位置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对内胆进行定位时,很难保证内胆翻边的上表面具有非常高的平整度,即这种电饭锅存在着密封性不好的缺点;另一种是让内胆直接通过内胆翻边定位在电饭锅的中环上,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让内胆翻边的上表面比较平整,但是内胆的下端与加热组件的配合情况(与发热盘的接触情况或与电磁线盘之间的间距情况)很难得到保证,即这种电饭锅存在着加热不均匀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加热均匀且实用性强的电饭锅。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电饭锅,包括锅体以及设于锅体内的内胆和加热组件,所述内胆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翻边,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内胆的下方且与内胆对应设置,所述锅体包括与翻边相对应的中环,所述中环上设有用来支撑所述翻边的支撑件,所述加热组件可沿竖直方向上下浮动,所述内胆放置在锅体内时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翻边,且所述内胆挤压所述加热组件向下移动。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均匀设于中环上的多个支撑脚。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与翻边相对应的环形支撑圈,所述环形支撑圈上设有至少两个相对应的缺口。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饭锅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锅体固定相连,所述加热组件为发热盘,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发热盘的下方,所述发热盘与安装座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发热盘可沿竖直方向上下浮动,且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内胆的下表面相接触。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导向销和套设于导向销上的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与发热盘相连,另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所述导向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发热盘和安装座中的一个上,所述发热盘和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销的另一端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销穿过所述导向孔。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盘上设有与伸缩弹簧相对应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与伸缩弹簧相匹配的定位凸台。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导向销与发热盘相对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导向销设有螺纹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螺纹孔中。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销上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导向销设有螺纹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螺纹孔中时、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定位凸台的相抵。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销穿过所述导向孔的一端的端部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阻止所述导向销从所述导向孔中滑出。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的上下浮动量为2mm-20mm。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中环上设有隔热支撑件,并通过该支撑件来支撑所述翻边,一方面可使得内胆翻边的上表面保持较高的平整度,即保证内胆翻边与保温内盖的连接处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同时,通过采用浮动式加热组件设计,可以保证加热组件(发热盘)与内胆的下表面更紧密的贴合或加热组件(电磁线盘)与内胆的下表面始终保持固定的间距,即实现加热组件能够对内胆进行更均匀、高效的加热或内胆能够更均匀、高效的发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性好、加热均匀且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电饭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电饭锅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电饭锅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内胆放入锅体时发热盘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内胆未放入锅体时发热盘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导向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装配伸缩弹簧时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装配保温罩时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装配导向销时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电饭锅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锅体;200_盖体;1-中环;11_支撑件;111_开口段;12_缺口 ;13_出水孔;2-内胆;21_翻边;22_提耳;3_发热盘;31_安装柱;32_定位凸台;33_螺纹孔;4_保温罩;41-导向孔;5_保温内盖;51_环形密封圈;6_接水盒;7_弹性件;71_导向销;711_限位件;712-定位台阶;713_螺纹段;714_光杆段;72_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图1至图7示意性的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电饭锅,包括锅体100和盖体200,其中锅体100形成有一向上开口的空腔,在该空腔中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内胆2、发热盘3和保温罩4,该锅体100包括位于该空腔开口处的中环1,该内胆2的开口处设有翻边21,该中环1上设有与翻边21相对应的支撑件11,该支撑件11由隔热材料成型而成,且该支撑件11用来支撑内胆2的翻边21。盖体200的下侧设有与内胆2相对应的保温内盖5,保温内盖5的周围设有与内胆2的翻边21相对应的环形密封圈51,当合上盖体200后,环形密封圈51刚好压紧在翻边21上,从而保证保温内盖5与内胆2的连接处达到气密封。
[0034]通过该支撑件11来支撑翻边21,一方面可使得内胆2的翻边21的上表面保持较高的平整度,使得合上盖体200后,保温内盖5上的环形密封圈51的每一个位置都与翻边21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即保证内胆2的翻边21与保温内盖5的连接处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另一方面,采用隔热性材料的支撑件11,可以有效避免支撑件11因为受到翻边21的高温而软化变形等,即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强的使用性。
[0035]该支撑件11为均匀设于中环1上的多个支撑脚,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件11为三个,且三个支撑件11均匀的设于中环1的周围,三个支撑件11均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中环11上,每个支撑件11的上端凸出于中环11上用来支撑内胆2的翻边21,每个支撑件11朝向空腔的一侧与空腔的壁面相持平以保证不会干涉到内胆的取放,通过三个支撑件11可保证将内胆2平稳的支撑在支撑件11上。同时,在内胆2的两侧设有提耳22,相应的,在中环1上设有与提耳22相对应的缺口 12,通过提耳22可方便的将内胆2从锅体100中取出,同时提耳22卡在缺口 12上,可以避免用户在盛饭时,内胆2会发生转动。
[0036]同时,该锅体100上设有接水盒6,该中环1上设有与该接水盒6相连通的出水孔13,该中环1的上表面向该出水孔13的方向偏斜,即出水孔13位于中环1上表面的最低位置处,故可以实现让冷凝水能够顺着出水孔13流入到接水盒6,即保证中环1上不会出现积水,从而使得用户体验更好,同时实用性也会更强。
[0037]在本实施例中,保温罩4即为用来安装发热盘3的安装座,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