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吸尘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447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空气从出风口 14流出,从而可流向蒸汽发生器,以对蒸汽发生器进行对流散热,使蒸汽发生器外壁温度低于安全温度。
[00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壳体底壁16可向下延伸出隔板组件6,隔板组件6构成蜗壳形状,其中涡流风道由隔板组件6、壳体底壁16与底座2之间共同限定出。具体地,壳体I的底部敞开,隔板组件6设在壳体的底壁16上且位于风机的下方,底座2用于封闭壳体I的底部,隔板组件6设在壳体底壁16和底座2之间。隔板组件6可以包括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彼此间隔设置,空气在多个隔板之间流动,从而可以阻挡空气流动产生的噪音。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涡流风道可以包括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隔板组件6可以包括第一隔板61和第二隔板62,第一隔板61包括平直段614和弧形段615,弧形段615环绕开口 15的一部分设置且与开口 15之间限定出宽度逐渐减小的流道612,第二隔板62与第一隔板61的平直段614之间限定出平直腔611,平直腔611与流道612连通且共同构成第一涡流风道616。
[0046]由此,空气从进气口4流向平直腔611,平直腔611内的宽度基本相同,之后空气从平直腔611流向流道612,流道61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宽度逐渐减小,弧形段615和开口 15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空气沿弧形段615的内侧壁流动并逐渐流向散热风轮的进气端处的开口 15,由此,第一涡流风道616可具有集流和提供圆周环量的作用,空气在第一涡流风道616内产生渐缩的流动,从而使得散热空气更符合流动规律,优化空气的流动性能。
[0047]可选地,第一隔板61的弧形段615和平直段614可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进一步地,弧形段615可形成对数螺旋线形状,弧形段615和与开口 15之间限定出对数螺旋线形流道612,空气在流道612内产生渐缩流动,从而可进一步地便于空气的流动。在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弧形段615呈对数螺旋线形,开口 15可为圆形形状,开口 15的圆心和弧形段615的中心可以是重合的,以使得弧形段615和开口 15之间限定出宽度逐渐减小的流道612。
[0048]需要说明的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平直腔611和流道612可以共同构成对数螺旋线形状,即第一涡流风道616呈对数螺旋线形状,以使得空气在第一涡流风道616产生渐缩流动。
[0049]可选地,隔板组件6还可以包括第三隔板63和第四隔板64,第四隔板64与第三隔板63之间限定出第二涡流风道631,第二涡流风道631形成为曲线形风道。由此,空气从进气口4进入,并可流向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且空气在第二涡流风道631内可沿曲线流动,第二涡流风道631的出气端与开口 15连通,通过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均可引导空气流向开口 15处。
[005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三隔板63通过隔舌7连接至第一隔板61的邻近开口 15的一端,隔舌7延伸至开口 15边缘以将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间隔开。由此,通过隔舌7不仅可以避免第一涡流风道616的空气流向第二涡流风道631,且可以避免第二涡流风道631的空气流向第一涡流风道616,以减小多股气流流动的冲击,同时可使得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的空气在隔舌隔舌7聚集并流向开口 15,以降低气流的冲击损失。
[0051 ]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隔板组件6还可以包括环绕开口 15—部分的第五隔板65,第五隔板65连接在第二隔板62和第四隔板64的邻近开口 15的端部之间。由此,通过第五隔板65可限定空气的流动,使得空气沿环绕开口 15的方向流动,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空气的流动性能。
[0052]进一步地,第二隔板62和第四隔板64的远离开口15的端部相连。如图3所示,即第一涡流风道616的进口端和第二涡流风道631的进口端相邻设置,空气从进气口 3流向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时,从而在第二隔板62和第四隔板64的远离开口 15的端部自然分开而分别流向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
[00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涡流风道流入开口15的方向不同。例如,如图3所示,涡流风道可以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涡流风道616和第二涡流风道631,其中空气在第一涡流风道616内可沿逆时针方向流入开口 15,空气在第二涡流风道631内可沿顺时针方向流向开口 15,从而降低气流的冲击损失。
[00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底壁16与底座2之间还可以限定出空腔5,进气口 4与空腔5的位置对应,其中涡流风道与空腔5连通,由此,空气从进气口 4流向空腔5,并从空腔5流向涡流风道,由此,通过空腔5可形成共振腔体结构,从而具有一定的共振消音效果。进一步地,在进气口 4处还可以设有消音材料,从而可进一步地降低噪音。
[0055]可选地,蒸汽吸尘器100的控制主板3可设在空腔5内以使从进气口4进入的气体先经过控制主板3。结合图1和图3所示,控制主板3设在空腔5内且与进气口 4位置对应,控制主板3的热量散发在空腔5内,空气从进气口4流向空腔5内,然后流向涡流风道,从而可以将空腔5内的热量带走,以实现对控制主板3的散热,从而不需要增加散热风扇或单独设计散热通道,从而可以节约成本。
[0056]进一步地,空腔5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大于控制主板3的相应尺寸,例如,空腔5的长度尺寸大于控制主板3的长度尺寸,空腔5的深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均与控制主板3的厚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相同。由此,不但有利于对控制主板3的设置,同时有利于空气在空腔5内的流动且增加空气和控制主板3的接触面积,方便空气在空腔5内与控制主板3进行热交换,提高控制主板3的散热效果。
[005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吸尘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5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 壳体,所述壳体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壳体侧壁上具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底壁与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多条涡流风道,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多条涡流风道均流体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电机和连接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下端的散热风轮,所述壳体底壁上具有与所述散热风轮的进气端连通的开口,其中所述多条涡流风道分别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涡流风道被构造成将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散热风轮以对所述电机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壳体底壁向下延伸出隔板组件,其中所述涡流风道由所述隔板组件、所述壳体底壁与所述底座之间共同限定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风道包括第一涡流风道和第二涡流风道,所述隔板组件包括: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平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环绕所述开口的一部分设置且与所述开口之间限定出宽度逐渐减小的流道; 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平直段之间限定出平直腔,所述平直腔与所述流道连通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涡流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 第三隔板; 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限定出第二涡流风道,所述第二涡流风道形成为曲线形风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通过隔舌连接至所述第一隔板的邻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隔舌延伸至所述开口边缘以将所述第一涡流风道和所述第二涡流风道间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绕所述开口一部分的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的邻近所述开口的端部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的远离所述开口的端部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涡流风道流入所述开口的方向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壁与所述底座之间还限定出空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空腔的位置对应,其中所述涡流风道与所述空腔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吸尘器的控制主板设在所述空腔内以使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先经过所述控制主板。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的至少一个尺寸大于所述控制主板的相应尺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吸尘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进气口;壳体,壳体设在底座上且壳体侧壁上具有出气口,壳体底壁与底座之间限定出多条涡流风道,进气口与多条涡流风道均流体连通;风机,风机设在壳体内且包括电机和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下端的散热风轮,壳体底壁上具有与散热风轮的进气端连通的开口,其中多条涡流风道分别与开口连通,涡流风道被构造成将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引导至散热风轮以对电机进行散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吸尘器,空气在多个涡流风道内渐缩流动,同时可产生多股带环量的气流进入散热风轮,使得散热空气更符合流动规律,优化散热空气的流动性。
【IPC分类】A47L9/00, A47L7/06
【公开号】CN205359358
【申请号】CN201521064403
【发明人】明乐乐, 张辉, 张冀喆, 徐前, 邓雁青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