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19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便器冲水装置,在大小便完毕后都要用手拉或按冲水开关才能完成冲水过程,不仅操作比较繁琐,而且易导致病菌的交叉传播,如果用力过过轻达不到冲水效果,用力过重还会造成部件损伤缩短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座便器冲水装置都需要手动操作,使用比较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该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简单、冲水方便快捷、可靠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杆、拉杆、连杆、钩杆、支杆和支架,带支点的压杆的一端下设弹簧并装设在座便器的座圈下,连杆的中部铰接在支架上,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压杆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钩杆,钩杆上的钩头与支杆上的卡块相配合,支杆的下端与封水盖相连接。
压杆的支点设置在水箱壁上,支杆上的卡块分上下两块。
支杆为上端封闭的空心管,其侧壁上设置连接卡块的卡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在座垫下压、复位时即可自动完成冲水过程,而且冲水量可控,具有结构简单、冲水方便快捷、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压杆1、拉杆2、连杆3、钩杆4、支杆5和支架6,带支点12的压杆1的一端下设弹簧7并装设在座便器的座圈8下,压杆1的支点12可设置在水箱壁13上,连杆3的中部铰接在支架6上,拉杆2的两端分别与压杆1和连杆3的一端相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钩杆4,钩杆4上的钩头9与支杆5上的卡块10相配合,支杆5上的卡块10分上下两抉。支杆5为上端封闭的空心管,其侧壁上设置连接卡块10的卡孔11,支杆5的下端与封水盖11相连接。当人体坐在座圈8上时,下压压杆1,压杆1通过杠杆原理带动拉杆2、连杆3和钩杆4动作,使钩杆4上的钩头9正好钩住支杆5上的下卡块,人体站立后,压杆1上压力消失,在弹簧7的复位作用下,钩杆4通过卡块10带动支杆5上升,封水盖11打开冲水,小便后的冲水原理相同,压杆1上的压力仅来自上翻座圈8时的压力,钩杆4上的钩头9钩住支杆5上的上卡块,封水盖11打开的幅度较小,控制了出水量。采用上端封闭的空心管设计的支杆5在水箱有水的状态下它有浮力起到定位作用,而水箱没水时,其重量起到及时关闭封水盖11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压杆(1)、拉杆(2)、连杆(3)、钩杆(4)、支杆(5)和支架(6),带支点(12)的压杆(1)的一端下设弹簧(7)并装设在座便器的座圈(8)下,连杆(3)的中部铰接在支架(6)上,拉杆(2)的两端分别与压杆(1)和连杆(3)的一端相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钩杆(4),钩杆(4)上的钩头(9)与支杆(5)上的卡块(10)相配合,支杆(5)的下端与封水盖(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是压杆(1)的支点(12)设置在水箱壁(13)上,支杆(5)上的卡块(10)分上下两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是支杆(5)为上端封闭的空心管,其侧壁上设置连接卡块(10)的卡孔(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包括压杆、拉杆、连杆、钩杆、支杆和支架,带支点的压杆的一端下设弹簧并装设在座便器的座圈下,连杆的中部铰接在支架上,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压杆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钩杆,钩杆上的钩头与支杆上的卡块相配合,支杆的下端与封水盖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座便器冲水装置都需要手动操作,使用比较繁琐的缺陷,通过上述设计,在座垫下压、复位时即可自动完成冲水过程,而且冲水量可控,具有结构简单、冲水方便快捷、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E03D5/00GK2725388SQ200420080108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福环 申请人:陈福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