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集水接头和具有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37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式集水接头和具有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式集水接头和具有 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用、特别是民用废水、 污水、雨水的集水排水系统中。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用、特别是民用废水、污水、雨水的集水排水系统中,往往有 多个排水管道同时汇集到一个直径较大的管道中,这些排水管道可能包括 来自于建筑物的管道、也包括来自于污水井盖系统的管道。图l表示传统 集水排水系统的管路敷设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集水排水系统包括
通常为管式构造的集水接头100和支管102,支管102例如是连接至厨房、 卫生间、洗衣机等的支管,其通过地下连接至集水接头。来自于建筑物IOI 的多个支管102的污水、以及来自于污水结构103的污水汇集到该集水接头 IOO中,因此集水接头100也称作集水箱;又因为其设置在室外,因此也称 作室外集水箱。汇集在该集水接头100中的污水再通过排水管104流到主排 水管105中,最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上述集水排水系统中,由于集水接头100的直径有限,设置在其上 的用于连接多个支管102的插口数受到限制,为此,在进入集水接头100之 前,需要通过使用集流接头106将多个支管102汇集在一起,从而减少进入 集水接头100的支管数量。
上述传统的集水排水系统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首先,在施工时需要预 先连接管接头,由于管接头的存在改变了某些支管的敷设角度,可能需要 使某些支管倾斜地进入建筑物的地下,这样就相应地增加了施工时间和施 工难度;由于管接头的存在,阻碍了水的流畅流动,使水的流动性能变差; 维护管理耗费劳动力,难以向管道内插入清扫器具或检査器具;增加了补
充管接头的成本。另外,插入管接头也占用了建筑物101和PVC树脂(聚氯 乙烯)材料制成的集水接头100之间的距离;由于支管的位置不规则,翻 掘时难以分清支管的位置,容易造成支管损坏;而且,如果根据支管插口 数或口径的不同,做成能够连接多个支管的集水接头,则存在需要增加集 水接头品种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和其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集水接 头,其可将排水支管平行配置,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污水的流动 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集水接头,可根据实际施工情 况,在不同方向或不同高度上连接其它的排水管道,提高了适应性。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集水接头,可使包括该管式集水 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容易检查、清扫和疏通。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 水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管式 集水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管座容 纳部,所述管座容纳部从所述接头主体的侧部一体地伸出;以及支管座, 所述支管座容纳在所述管座容纳部中,并具有至少两个支管插口,所述支 管插口平行配置在所述支管座收容部内且都与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连通。 在上述管式集水接头中,在所述支管座面向所述接头主体的一侧、 在各个支管插口之间设有肋。
在上述管式集水接头中,所述支管插口具有不同的内径。 在上述管式集水接头中,所述接头主体侧部还设有侧向延伸的管接 口,所述管接口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管座容纳部的延伸方向相反或者相互垂 直。
在上述管式集水接头中,所述接头主体的下部一体地设有排水管接 口,该排水管接口的管径比该接头主体的管径更小。
在上述管式集水接头中,所述管接口的下部位于所述支管座的下部之 下。
在上述管式集水接头中,至少一部分所述支管插口上设有橡胶环。
在上述管式集水接头中,至少一部分所述支管插口上设有橡胶环和穿 过支管插口内部的滑动接头,而且所述滑动接头通过所述橡胶环可滑动地 连接在所述支管插口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排水集水装置,包括上述管式集 水接头,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接头主体具有上部开口端和下部开口端;第 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一端安装至所述上部开口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立 管的另一端的盖单元;以及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立 管接口 、和至少一个的排水管接口 ,所述立管接口连接在所述下部开口端。
在上述排水集水装置中,还包括管适配器,所述管适配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上部开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管,其中所述第一立管的外径和 上部开口端的内径不同。
在上述排水集水装置中,还包括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的一端设置 在所述下部开口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集水组件的立管接口上。
根据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一种管式集水接头,包括接头主 体,所述接头主体的至少一端开口;支管座,所述支管座从所述接头主体 的侧部一体地伸出并包括至少两个支管插口 ,所述支管插口平行配置在所 述支管座内且分别与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连通。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和集水排水装置,不再需要传统技术中 的管接头(集流接头等),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污水的流动性能,维 护管理方便,降低了施工和维修成本,节省空间。另外,即使在支管插口 数或口径的差异多样化的情况下,也不增加排水组件的品种数。进而,由 于能够对齐支管的高度,因此,翻掘时容易分清配管位置,不会损坏排水 支管,维护性能好。另外,由于能够将排水支管在较高的位置上进行配管, 因此,易于通过下游侧的配管取得下降的坡度。
进一步地,即使支管的室外侧的前端不齐,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 尤其,在具有滑动接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连接大径插口之后连接小径插 口。而且,在接头主体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模具或喷射成形机 小型化,并能够防止逆流。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 描述将变得更清楚。
图l表示传统集水排水系统的管路敷设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A表示包括图2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 分解透视图2B表示图2A所示的排水集水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2C表示图2B的主视图2D表示图2C的右视图2E表示图2C的局部剖视图2F表示图2C的俯视图2G表示沿2C中的线a-a线剖开的剖视图2A,表示包括图2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的分解透视图2B,表示图2A,所示的排水集水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2C'表示图2B,的主视图; 图2D'表示图2C,的右视图; 图2E'表示图2C'的局部剖视图; 图2F'表示图2C'的俯视图2G,表示沿2C,中的线a' -a'线剖开的剖视图2A"表示包括图2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的分解透视图2B"表示图2A"所示的排水集水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2C"表示图2B"的主视图; 图2D"表示图2C"的右视图; 图2E"表示图2C"的局部剖视图; 图2F"表示图2C"的俯视图2G"表示沿2C"中的线a" -a"线剖开的剖视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3A表示图3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接头主体和管座容纳部的立体图3B表示图3A的主视图3C表示图3B的俯视图3D表示图3B的右视图3A,表示包括图3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的第四实施例 的分解透视图3B'表示图3A'所示的排水集水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3C'表示图3B'的主视图3D'表示图3C'的右视图3E'表示图3C'的俯视图3F'表示沿3C'中的线b-b线剖开的剖视图4A表示根据本发明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三实施例的接头主体和
管座容纳部的立体图4B表示图4A的主视图; 图4C表示图4B的俯视图; 图4D表示图4B的右视图4A,表示包括图4A所示接头主体和管座容纳部的集水排水装置的 第五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4B,表示图4A'所示的排水集水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4C,表示图4B'的主视图4D,表示图4C'的右视图4E,表示图4C,的俯视图4F,表示沿4C,中的线c-c线剖开的剖视图5A表示本发明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第四实施例的接头主体和管座
容纳部的立体图5B表示图5A的主视图; 图5C表示图5B的俯视图; 图5D表示图5B的右视图6A表示本发明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五实施例的接头主体和管座
容纳部的立体图6B表示图6A的主视图; 图6C表示图6B的俯视图; 图6D表示图6B的右视图7A表示本发明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第六实施例的接头主体和管座
容纳部的立体图7B表示图7A的主视图; 图7C表示图7B的俯视图; 图7D表示图7B的右视图7A'表示包括图7A所示接头主体和管座容纳部的集水排水装置的 第六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7B'表示图7A'所示的排水集水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7C'表示图7B'的主视图7D'表示图7C'的右视图7E'表示图7C'的局部剖视图7F表示图7C'的俯视图7G,表示沿7C,中的线d-d线剖开的剖视图8A表示本发明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支管座的立体图8B表示图8A的主视图8C表示图8B的左视图8D表示图8B的右视图8E表示图8B的俯视图9A和9B表示本发明的管式集水接头和支管以第一种方式进行组装 的组装图10A和10B表示本发明的管式集水接头和支管以第二种方式进行组 装的组装图11A和11B表示本发明的管式集水接头和支管以第三种方式进行组 装的组装图12表示利用本发明的集水排水装置构造成的一种集水排水系统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限定的诸如详细结构和部件之类的内容将有助于全面 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因此,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精神实质,可以对本 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 示相同的部件名称。
实例一
参见附图2, 8A—8E,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一实施例, 包括接头主体1、管座容纳部2以及支管座3。接头主体1优选呈圆柱 形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优选地,具有包括上部开口端4和下部开口端 5的两个开口端(其中所谓的"上部"和"下部"是相对于接头主体1的 轴线垂直于地面安装时规定的),上部开口端4和下部开口端5可用于连 接其它的管道,特别是上部开口端4可用作检查口和清洁口。管座容纳部 2从接头主体1的侧部一体地伸出,优选垂直于接头主体1的外表面呈放 射状2延伸。在管座容纳部2远离接头主体1的远端部,形成为中间呈正 方体形状、而两侧为弧形形状的结构,该弧形形状和中间的正方体形状相 匹配而且彼此一体形成。
参见8A—8E,支管座3的外部形状和管座容纳部2的远端部开口的内 部形状相匹配,因此可容纳在管座容纳部2中,优选利用粘合剂粘结固定 在管座容纳部2中。支管座3具有至少两个支管插口 6,支管插口 6平行 配置在支管座3收容部内且都与接头主体1的内部连通。各支管插口 6为 从管座容纳部2 —侧的底部向另一侧凸起并贯通该底部表面的短管,各支 管插口之间可具有不同的内径,以连接不同管径的支管,也可以具有相同 的内径,因此可根据各支管的管径大小和分布情况,选择各支管插口6的 内径和分布,比如在图8A—8E所示的支管座中,有1个大内径的支管插 口和3个小内径的支管插口,并且优选地,使小内径的支管插口稍微縮入 支管座内部。优选地,支管座3面向接头主体1的一侧、在各个支管插口 之间设有肋7,肋7可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而且可使来自各支管的污 水在进入接头主体1之前彼此隔开。但是,也可以不设置这种肋。
参照图2A—2G,说明包括第一实施例的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 的第一实施例。图2A表示包括图2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一实施例的集 水排水装置的分解透视图。根据该第一实施例的排水集水装置,包括上 面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立管8以及盖单元。其中,立管8的一端(下端) 安装至接头主体l的上部开口端4,优选采用粘合剂进行粘结固定;立管 8的另一端(上端)安装盖单元。盖单元包括井盖框架9和设置在井盖框 架上的排水井盖IO,优选地,井盖框架9插接在立管8内,并用粘合剂进 行粘结固定。
接头主体1的下部开口端5可以连接至集水组件,该集水组件优选为 多通管接头ll,该多通管接头ll具有至少两个接口,比如可以是三通接 头、四通接头、甚至二通接头等,其中多通管接头11的其中一个具有上 方开口的立管接口 12套接至下部开口端5。而多通接头11的其它至少一 个排水管接口可连接至通往污水处理长等处的主管道。如图2E所示,这 些接口 12在其内壁上设有一圈凹槽,在凹槽内设有密封环13,这样在下 部开口端5插入接口 12内的密封环13的部位,形成双壁管接头,增加了 连接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类似于接口 12 的其它接头也可采用这种设有密封环的双壁管结构。
参照图2A, 一2G',说明包括第一实施例的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 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2A'表示包括图2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 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说明与集水排水装置 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为简化起见,在此省略了对 其进行重复的说明。
该集水排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 立管14,该立管14设置在下部开口端5和多通管接头11的接口 12之间。 该立管14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的需要而定,以实现该集水排水装 置和不同落差的主管道连接。
参照图2A" —2G",说明包括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 排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2A"表示包括图2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 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说明与集水排水 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为简化起见,在此省略 了对其进行重复的说明。
集水排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盖单元和 立管8'的尺寸较小,即其井盖框架9'和立管8'的外径较上部开口端4
的内径小,这样立管8'就不能直接插接在上部开口端4内。为此,提供 一种管适配器15,该管适配器15的一端具有縮小的口径插口 16,而另一 端具有其外径和上部开口端4的内径相匹配的插口 17。连接时,插口 17 插接到上部开口端4内部,而插口 16套接立管8'的一端,从而通过该适 配器15将不同管径的立管8'和上部开口端4连接起来。 实例二
参见附图3和3A—3D,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二实施 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说明与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 对于相同的结构,为简化起见,在此省略了对其进行重复的说明。
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接头主 体1的侧部伸出并与接头主体1的内部连通的管接口 18,管接口 18的延 伸方向与管座容纳部2的延伸方向彼此相反。进一步地,该管接口 18的 轴线和管座容纳部2的中轴线平齐,而且优选为其内部具有密封环的双壁 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使该管式集水接头可以和其它集水排水设备(比 如另一管式集水接头、排水管等)连接,从而组成更复杂的集水排水系统。
图3A' —3F'表示包括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
排水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该排水集水装置,包括图3所示 的管式集水接头、立管8以及盖单元。其中,立管8的一端(下端)安装 至接头主体1的上部开口端4,优选采用粘合剂进行粘结固定;立管8的 另一端(上端)安装盖单元。 实例三
参见附图4A—4D,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三实施例中 的接头主体和管座容纳部,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说明与管式集水接头的第 二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为简化起见,在此省略了对其进 行重复的说明。
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三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从接头主 体1的侧部伸出且与接头主体1的内部连通的管接口 18',管接口 18,
的延伸方向与管座容纳部2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
图4A' —4F'表示包括图4A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管式集水接头的、集 水排水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排水集水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和第 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从管式集水接头的侧部伸出的管接口的延伸方 向在各自的结构中彼此不同。
实例四
参见附图5A—5D,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五实施例中 的接头主体和管座容纳部,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说明与管式集水接头的第 二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为简化起见,在此省略了对其进 行重复的说明。
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五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从接头主 体1的侧部伸出并与接头主体1的内部连通的管接口设置高度不同,在该 实施例中,其中管接口 18"下部位于管座容纳部2的下部之下,如图5B 所示,二者之间存在高度为h的高度差,这样可以防止来自于其它排水设 备的污水倒流到连接该管式集水接头的支管中。
实例五
参见附图6A—6D,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五实施例中 的接头主体和管座容纳部,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说明与管式集水接头的第 三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为简化起见,在此省略了对其进 行重复的说明。
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五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从接头主 体l的侧部伸出的管座容纳部2'的伸出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管座 容纳部2' —侧(左侧或右侧)与接头主体l的外壁平齐地延伸,形成平 齐侧,并且管接口 18'垂直于该平齐侧从接头主体l延伸。而管座容纳部 2'的另一侧(即右侧或左侧)从接头主体l的、与安装管接口 18,的那 一侧相对的一侧斜向延伸,并在远离接头主体1的远端部形成和其它管式 集水接头中的管座容纳部的远端部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使污水 在管座容纳部中的流动更加顺畅。
实例六
参见附图7A—7D,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的第六实施例中
的接头主体和管座容纳部,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说明与管式集水接头的第 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为简化起见,在此省略了对其进 行重复的说明。
管式集水接头的第六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头主体 1的上部开口端4和下部开口端5'的管径不同,即下部开口端5'的管径
小于上部开口端4的管径。这样,可使管式集水接头通过下部管接口 5'
连接至管径较小的立管、或者多通管接头,提高了管式集水接头的适配性, 从而组成更复杂的集水排水系统。可供选择地,该下部开口端可以是上面 所述的管适配器。
图7A' ,7F'表示包括图7A所示管式集水接头的接头主体和管座容 纳部的、集水排水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排水集水装置的第六 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下部开口端的管径不同,在该实施 例中,下部开口端5'的管径小于上部开口端4的管径,且不包括多通管 接头ll。
上面说明了管式集水接头的六种实施例,可根据来自于建筑物的各个 支管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它排水管道的安装情况,有选择地釆用直通式(第 一实施例)、直线式(第二实施例)、垂直式(第三、第五实施例)、下沉 式(第四实施例)和縮口式(第六实施例)管式集水接头,同时,说明了 包括这些管式集水接头的排水集水装置的六种实施例。这样,即使管式集 水接头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比较狭窄,也能够有效进行安装。需要说明的 是,管式集水接头的六种实施例和集水排水装置的六种实施例并不是一一 对应的。
下面参照图9A、 9B、 IOA、 IOB、 11A和11B说明本发明的管式集水接 头和各个支管之间的安装过程,上述附图中虽然是以管式集水接头的第二 种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安装在管 座容纳部2和2'内部的支管座3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上述附图中的 安装方式也适用于其它实施例。
参照图9A和9B,多个排水支管19和19'可端面对齐地插入支管插 口6和6'中,并同时进行利用粘合剂粘结,以牢固地进行固定。
参照图10A和10B,作为对图9A和9B所示安装方式的改进,在小口
径的支管插口 6'上设有橡胶密封环20,相应地,小管径的支管插口 19, 通过橡胶密封环20连接在支管插口 19,上,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采用粘 合剂进行粘结;而对于大口径的支管插口 6,则直接将大管径的排水支管 19插入,并采用粘合剂进行粘结。采用这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即使在排水 支管19和19'端面稍微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连接。
参照图11A和IIB,作为对图10A和10B所示安装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在小口径的支管插口 6'上设有橡胶密封环20和穿过支管插口内部的具 有预定长度的滑动接头21,滑动接头21通过橡胶环20可滑动地连接在所 述支管插口上,排水支管19'可连接在滑动接头20上,并优选地进一步 采用粘合剂进行粘结;而对于大口径的支管插口 6,则直接将大管径的排 水支管19插入,并采用粘合剂进行粘结。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即使在排 水支管19和19'端面具有较大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也能够连接。
图12表示利用本发明的集水排水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构造成的一种 集水排水系统的示意图。排水支管19和19'从地下穿过建筑物22的墙壁 插入到管式集水接头中,以接收来自于建筑物22中的污水、废水等;同 时管式集水接头上部还安装井盖组件,以接收来自于地面的雨水等,这些 污水、废水、雨水等汇集在管式集水接头中之后,再进一步流到主排水管 23,从而流到到污水处理场进行净化处理。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式集水接头和集水排水装置,不再需要传统技术中 的管接头(集流接头等),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污水的流动性能,维 护管理方便,降低了施工和维修成本,节省空间。另外,即使在支管插口 数或口径的差异多样化的情况下,也不增加排水组件的品种数。进而,由 于能够对齐支管的高度,因此,翻掘时容易分清配管位置,不会损坏排水 支管,维护性能好。另外,由于能够将排水支管在较高的位置上进行配管, 因此,易于通过下游侧的配管取得下降的坡度。
进一步地,即使支管的室外侧的前端不齐,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 尤其,在具有滑动接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连接大径插口之后连接小径插 口。而且,在接头主体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模具或喷射成形机 小型化,并能够防止逆流。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管座容纳部和支管座是分开的两种部件,但本
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比如管座容纳部和支管座可一体形成,这样,管式集 水接头就包括接头主体,接头主体的至少一端开口;支管座,支管座从接 头主体的侧部一体地伸出并包括至少两个支管插口 ,支管插口平行配置在 支管座内且分别与接头主体的内部连通。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水排水装置,为便于理解且不至于混淆, 根据其长度、内径、外径、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文中使用了诸如"管道"、
"支管"、"立管"、"主管道"、"支管插口"、"管接头"之类的技术术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这些技术术语都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管", 而不是试图用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进一步地,在基本结构或 功能相同或等同的情况下,对上述技术术语的任何修改或替换,也都将落 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参照典型实施例特别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将会理解,在不偏离由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的情 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式集水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管座容纳部,所述管座容纳部从所述接头主体的侧部一体地伸出;以及支管座,所述支管座容纳在所述管座容纳部中,并具有至少两个支管插口,所述支管插口平行配置在所述支管座收容部内且都与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在所述支管座面向所述 接头主体的一侧、在各个支管插口之间设有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所述支管插口具有不同 的内径。
4、 如权利要求1一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所述接头 主体侧部还设有侧向延伸的排水管接口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所述排水管接口的下部 位于所述支管座的下部之下。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所述排水管接口的延伸 方向和所述管座容纳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所述排水管接口的延伸 方向和所述管座容纳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8、 如权利要求1一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所述接头 主体的下部一体地设有排水管接口 ,该排水管接口的管径比该接头主体的 管径更小。
9、 如权利要求1一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至少一部 分所述支管插口上设有橡胶环。
10、 如权利要求l一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其中至少一 部分所述支管插口上设有橡胶环和穿过支管插口内部的滑动接头,而且所 述滑动接头通过所述橡胶环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支管插口上。
11、 一种排水集水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集水接头,所述管式集水接头的接头主体具 有上部开口端和下部开口端;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一端安装至所述上部开口端; 安装在所述第一立管的另一端的盖单元;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立管接口、和至少一个的 排水管接口,所述立管接口连接在所述下部开口端。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其中还包括管适配器,所 述管适配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上部开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管,其中 所述第一立管的外径和上部开口端的内径不同。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还包括第二立管,所 述第二立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下部开口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集水组件的 立管接口上。
全文摘要
一种管式集水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接头主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管座容纳部,管座容纳部从接头主体的侧部一体地伸出;以及支管座,支管座容纳在管座容纳部中,并具有至少两个支管插口,支管插口平行配置在支管座收容部内且都与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连通。该管式集水接头可将排水支管平行配置,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污水的流动性能并且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不同方向或不同高度上连接其它的排水管道,提高了适应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管式集水接头的集水排水装置。
文档编号E03C1/12GK101096857SQ20061009587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
发明者圆谷昭博, 寺田政之, 日野博 申请人:安隆化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