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71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式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小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男士专用的小便器主要有挂墙式和座立式,这两种形式的小便器都存在以下缺陷: 当小便之后,难免会有些尿液溅到小便器的外沿上,而小便器的手动或自动冲水装置只能冲 掉小便器内腔的残液,但始终清洁不到外沿,所以小便器一直都是男厕异味的主要根源。一 般家庭虽然有安装小便器的普遍需要,但因为洗手间的空间不够,或者碍于美观而不得不放 弃在洗手间安装小便器,那么男士小便也只能迁就使用坐厕或蹲厕,其结果是水花四溅,异 味满屋。因此,现有的小便器,冲洗后清洁不彻底,给公共或家庭洗手间的卫生清洁带来极 大的困扰。另外,现有小便器的安装往往都是完全凸出于安装面,如墙面之外,这样就大大 占用了设计空间,当安装小便器时,对洗手间的^间尺寸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小便器,结构新颖,清洗方便,使小便器的内腔和外沿 外都能得到彻底的清洁,占用空间小,美观实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 体,其特征在于小便器主体作为内胆,其外部还设有外壳;所述的内胆嵌装在外壳内,二者 之间设有可使内胆绕竖直轴在外壳内转动的旋转机构,以便使内胆的正面可转入外壳内部, 以供冲洗。
在使用状态时,内胆的正面朝外,即正对使用者,使用完毕后,内胆可在外壳内转动, 即内胆的正面转入外壳内部,然后进行冲洗,从而实现将整个内胆完全冲洗干净的目的。
本发明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竖直方向的转动轴,即所述的内胆与外壳 之间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从而实现内胆在外壳内转动的目的,此设计的结构简单,容易实 现。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外壳包括顶面、底面、背面和二侧面,构成半封闭式 结构,所述内胆的下部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在外壳的底面上,内胆的上部也可以通过转动轴 活动安装在外壳的顶面上,也可以直接通过转动轴与墙体连接。本发明使用完毕后,内胆旋 转的角度最好为180度,这样使内胆的背面与正面的位置正好交替一次,使内胆的正面与外 壳的背部正对,能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空间,同时,对内胆进行冲洗时,更加洁净和彻底。
本发明所述的小便器,其安装方式也较现有的小便器新颖实用,除了可以像普通小便器
一样,可直接凸出安装于墙面上以外,还可以将小便器嵌装在墙体内,即将小便器的外壳嵌 装在墙体内,既美观,又大大节省了空间。所述的外壳前端面可以与墙面平齐,也可以凸出 于墙面外。
所述的转动轴与内胆背面的距离可以大于转动轴与外壳前端面的距离,此时,内胆旋转 180度后,其背面则会凸出于外壳之外;反之,所述的转动轴与内胆背面的距离还可以小于 或等于转动轴与外壳前端面的距离,内胆旋转180度后的背面则不会凸出于外壳之外。所以, 在内胆的正面与背面间距一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内胆的深度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设计要求 或墙体的厚度来调整外壳的深度以及转轴在内胆上的位置,就可以决定内胆旋转后的外观效 果。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内胆与外壳下方连接处的转动轴为空心的,该转轴同 时作为连通内胆与下水道的排水管;外壳的底面上还设有排水孔,冲洗过内胆内腔的水流沿 排水管直接流入下水道中,而冲洗过内胆外沿的水流先流入外壳中,然后通过排水孔流入下 水道中。
本发明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为了保证在冲洗内胆时,水流不至于飞溅出来,所述的 外壳底面在小便器正面方向上还设有向上突起的外沿,该外沿与外壳的侧面连为一体,即外 壳底部相当于设有一个浅"容器",由于在冲洗内胆的外沿时,外壳上排水孔的排量有限,冲 洗后的全部水流不能马上流入下水道中,即其中一部分会暂存在外壳底部,浅"容器"的设 计有效防止了水流的飞溅或外溢。
所述的作为小便器内胆的小便器主体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挂墙式小便器类似。
所述外壳的内轮廓最好与内胆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的内胆为前端设有开口的、外表面 设有弧形面的柱状结构,也就是内胆的回转面上设有弧形面,相应地,外壳的内轮廓上具有 内凹的弧形面。这样,即使二者之间的间隙很小也能实现内胆的顺畅转动,从而在冲洗内胆 时,让内胆能与外壳之间尽可能贴近,形成一个近乎密闭的空间,有效防止水流飞溅出来。
本发明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小便器上还可以设有自动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驱 动装置与转动轴连接,自动感应装置是驱动装置的开关装置;常态时,即在非使用状态时, 让小便器内胆的背面外露在外壳的正面缺口处,当感应到有人靠近时,即需要使用时,内胆 因自动感应装置感应到信号而启动驱动装置,使内胆自动转动180度,将其正面转到外壳的 正面缺口处;以供使用,使用完毕后,自动感应装置感应到人离开的信号后再启动驱动装置, 使内胆再旋转180度,再次将其背面外露在外壳的正面缺口处,封闭冲洗内胆后备用,直到 再次感应到有人靠近为止。
此外,为了使小便器更加美观,可以将小便器内胆的背面设计成平面,当设计成平面时,
如果墙体的厚度足够,还可以采用内胆全部嵌装的形式,也就是当内胆的正面完全转入外壳 内部后,内胆背面正好与外壳前端面及墙面平齐,达到隐藏式的效果,大大节省了空间,尤 其适合家庭使用;所述的小便器背面还可以设计成某种特定造型,如花瓶、人物、动物、植 物等,当不使用时,内胆的背面朝向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 .本发明结构新颖,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小便器的传统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小便器具有内胆
和外壳,内胆可以在外壳内旋转,使内胆正面背离外部环境,且使用完毕后可对内胆进 行清洗,净化和美化了环境;
(2) .与现有的小便器只能冲洗内腔的功能相比,本发明的好处还在于能同时清洁内胆正面的
内腔和外沿,达到彻底的清洁效果;
(3) .所述的小便器还可以是自动感应式的,这样使小便器就能在不必要专人清洗的情况下保
持高质量的洁净,这不仅使公共洗手间的卫生环境得到本质改善,也使一般家庭的洗手 间安装小便器变成可能;
(4) .本发明所述的小便器的安装方式也与现有的传统安装方式有所区别,除了可以像普通小
便器一样,可直接凸出安装于墙面上以外,还可以将小便器嵌入安装在墙壁上,根据墙 壁的厚度来确定外壳的深度,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内胆的背面可以根据要求灵活设计, 如设计成平面,效果是其背面与墙面在一个平面上,从而达到整洁美观的目的;还可以 设计成有趣的外形或漂亮的图案,让小便器即变成洗手间的一件装饰品,实用的同时兼 具美化环境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所述小便器的使用状态主视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小便器的使用状态纵向剖视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小便器的冲洗状态纵向剖视图4是发明实施例1小便器去掉外壳顶面后的使用状态俯视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嵌装在墙体内的小便器纵向剖视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小便器的使用状态纵向剖视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小便器的冲洗状态纵向剖视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小便器去掉外壳顶面后的使用状态俯视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嵌装在墙体内的小便器纵向剖视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安装在墙面上的小便器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一如图1 5所示, 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包括作为内胆1的小便器 主体,其外部设有外壳2;内胆1嵌装在外壳2内,小便器通过外壳2嵌装在墙体5上,外 壳2的前端面与墙体5的外表面平齐。外壳2包括顶面21、底面22、背面23和二侧面24、 25,构成半封闭式结构,内胆1的上、下部分别通过竖直的转动轴3活动安装在外壳2的顶 面21和底面22上,以便使内胆1的正面可转入外壳2内部,以供冲洗;转动轴3与驱动装 置相连。转动轴3与内胆l背面的距离a小于转动轴3与外壳2前端面的距离b,此时,内 胆1旋转180度后的背面没有凸出与外壳2之外,即构成完全嵌入的隐藏式结构。外壳2底 面22在小便器正面方向上还设有向上突起的外沿26,该外沿26与外壳2的二侧面24、 25 连为一体,即外壳2底部相当于设有一个浅"容器"。内胆l为前端设有开口的、外表面设有 弧形面的柱状结构在内胆1的回转面上,其背面为竖直的平面,两侧为弧形面,而外壳2 的内轮廓上具有与内胆1上的弧形面相适应的内凹的弧形面,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保证内胆 1能在外壳2内顺畅地转动。内胆1与外壳2的弧形面之间仅留很小的旋转间隙,在冲洗内 胆1时,让内胆l能与外壳2之间在保证相对转动的条件下,形成一个近乎密闭的空间,有 效防止水流飞溅出来。
在使用状态时,内胆1的正面朝外,即正对使用者,使用完毕后,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 3,进而带动内胆1旋转180度,使内胆1的背面与正面的位置正好交替一次,使内胆1的 正面与外壳2的背部正对,并且内胆1完全位于^卜壳2内部,然后进行冲洗。小便器的冲水 装置可设在外壳2内或隐藏在墙体5内,与内胆1的正面相对即可,当内胆1转入外壳2内 部以后,冲水装置对着内胆1的正面喷射清洗。内胆l与外壳2的下方连接处的转动轴3为 空心的,该转轴3同时作为连通内胆1与下水道的排水管;外壳2的底面22上还设有排水 孔4,冲洗过内胆l内腔的水流沿排水管流入下水道中,而冲洗过内胆1外沿的水流先流入 外壳2中,然后通过排水孔4流入下水道中。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二如图6 8所示,与上一个实施例所不同的是,连接内胆l与外 壳2的转动轴3与内胆l背面的距离a大于转动轴3与外壳2前端面的距离b,此时,内胆l 旋转180度后的背面凸出于外壳2之外,形成内胆1部分嵌入外壳2内的结构。内胆l上除 其正面以外的回转面为连续的弧形面,外壳2的6轮廓上具有与内胆1上的弧形面相适应的 内凹的弧形面,内胆1转入外壳2内以后,内胆1背部的弧形面则凸出于外壳2之外。在本
实施例中,外壳2的内轮廓与内胆1的外轮廓相适应,这样,二者之间的间隙很小就能实现
内胆1的顺畅转动,还能在冲洗内胆1时,让内胆1能与外壳2之间在保证相对转动的条件 下尽可能贴近,大大节省了空间的利用。小便器的安装方式与工作过程同实施例l。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三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l所不同的是,内胆1的上、下部分别 通过竖直的转动轴3与墙体5和外壳2的底面22活动连接。小便器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与实 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四如图IO所示,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小便器的外壳2直接 固定安装在墙体5的外表面上,使整个小便器凸出于墙体5之外。小便器的结构和使用过程 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小便器上还可以设有自动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转动轴3连
接,自动感应装置是驱动装置的开关装置;内胆l在非使用状态时其背面外露在外壳2的正
面缺口处;需要使用时内胆1因自动感应装置感应到信号而启动驱动装置,使内胆l自动旋
转180度,将其正面转到外壳2的正面缺口处;使用完毕后,自动感应装置感应到人离开的
信号后再启动驱动装置使内胆1再旋转180度,再次将其背面外露在外壳2的正面缺口处,
封闭冲洗内胆l后备用。小便器内胆1的背面可以设计成平面,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也可
以设计成某种特定造型,如花瓶、人物、动物、植物等,当不使用时,内胆1的背面朝向使 用者,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便器主体作为内胆(1),其外部还设有外壳(2);所述的内胆(1)嵌装在外壳(2)内,二者之间设有可使内胆绕竖直轴在外壳(2)内转动的旋转机构,以便使内胆(1)的正面可转入外壳(2)内部,以供冲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竖直方向的转动轴(3),所述的内胆(1)与外壳(2)之间通过转动轴(3)活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2)包括顶面(21)、 底面(22)、背面(23)和二侧面(24)、 (25),构成半封闭式结构;所述内胆(l)的下部通过转动 轴(3)活动安装在外壳(2)的底面(22)上。 -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l)的上部通过 转动轴(3)活动安装在外壳(2)的顶面(2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l),使用 后旋转角度为180度,旋转后的内胆(1)正面与外壳(2)的背部正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轴(3)与内胆(1) 背面的距离a小于或等于转动轴(3)与外壳(2)前端面的距离b。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轴(3)与内胆(1) 背面的距离大于转动轴(3)与外壳(2)前端面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_,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1)与外壳(2)的 下方连接处的转动轴(3)为空心的,该转动轴(3)同时作为连通内胆(1)与下水道的排水管; 外壳(2)的底面(22)上还设有排水孔(4)。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2)的底面(22) 在小便器正面方向上还设有向上突起的外沿(26),该外沿(26)与外壳(2)的二侧面(24)、 (25) 连为一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便器上设有自动 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转动轴(3)连接,自动感应装置是驱动装置的开关装置; 所述内胆(l)在非使用状态时其背面外露在外壳的正面缺口处;需要使用时内胆(l)因自动 感应装置感应到信号而启动驱动装置,使内胆(1)自动旋转180度,将其正面转到外壳的正 面缺口处;使用完毕后,自动感应装置感应到人'离开的信号后再启动驱动装置使内胆(l) 再旋转180度,再次将其背面外露在外壳的正面缺口处,封闭冲洗内胆(l)后备用。
全文摘要
一种旋转式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小便器主体作为内胆,其外部还设有外壳;所述的内胆嵌装在外壳内,二者之间设有可使内胆绕竖直轴在外壳内转动的旋转机构,以便使内胆的正面可转入外壳内部,以供冲洗。在使用状态时,内胆的正面朝外,即正对使用者,使用完毕后,内胆可在外壳内转动,即内胆的正面转入外壳内部,然后进行冲洗,从而实现将整个内胆完全冲洗干净的目的。本发明结构新颖,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小便器的传统结构,使内胆正面可以背离外部环境,清洗方便,净化和美化了环境。
文档编号E03D13/00GK101105051SQ20071002907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9日
发明者陈梓铭 申请人:广州梓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