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52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装置,特别是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的公共使用的节水器或节水水龙头是将水泡沫化或喷淋式,对自来 水管网的水压要求较高,当自来水管网的压力不足时,泡沫化节水龙头里的 金属絮流网就不能将流出的水泡沫化,喷淋式节水龙头也达不到喷淋的效果, 并且所有水龙头必须是要接入自来水管网的,而且不能随便移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它对进水管管网压力 无要求,并且可离开自来水管网使用,以至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主要由水龙头、水 泵、储水箱和控制电路组成;水泵置于储水箱和水龙头之间,通过水管与水 龙头和储水箱连接,控制电路连接水泵。水泵为电磁泵,电磁泵外周设有减震、吸音套。水龙头上装有可调节高 压喷嘴,构成喷雾式水龙头。水龙头为红外感应水龙头,并连接有红外感应 控制器,红外感应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路。该装置可同时谦容垃圾筒、广告副 设装置和报警装置等。本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通常可作为洗手装置,当人手伸到红外感应水 龙头前时,打开电磁阀的同时启动电磁泵将水泵入红外感应水龙头中,通过 高压喷嘴使水雾化或成水泡状,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该红外感应高效节水器不仅能在自来水管网中使用,而且能在进水管为 常压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进水管网压力无要求,与普通节水龙头相比可 以节约90%的用水其中包含所用的电力消耗,同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脱离自来 水水管管网,并在任何场所任何地点使用,打破了传统水龙头必须要接自来 水管网的缺点,同时将现有水龙头节水器每分钟出水量在6-8升降到每分钟出 水量O. 08-l升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发明的可移动式带红外感应水龙头的供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控制电路图。图中,l一 (可调节)高压喷嘴,2 —感应连接插头,3 —高压管,4一感 应头连接插座,5 —红外线感应控制器,6—控制电路(板),7 —变压器,8 — 浮球阀,9一储水箱,IO —水箱过滤网,ll一电磁泵,12 —红外感应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发明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由红外感应水龙头12、电磁 泵ll、储水箱9、红外感应控制器5和控制电路(板)6组成;电磁泵ll置于储 水箱9和红外感应水龙头之间,(高压)电磁泵通过高压水管3连接红外感应水 龙头12,又过水管与储水箱连接,控制电路连接红外线感应控制器5和高压电 磁泵ll,控制电路连接有变压器7及电源,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C0N1连 接变压器,C0N2连接红外感应控制器,C0N3连接电磁泵。在电磁泵外周可设 有减震、吸音套。红外感应水龙头上连接有可调节高压喷嘴l。此外,该装置 可同时谦容垃圾筒、广告副设装置和报警装置等。当人手伸到红外感应水龙头前时,打开电磁阔的同时启动高压电磁泵将 水泵入红外感应水龙头中使之雾化,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水龙头、水泵、储水箱和控制电路组成;水泵置于储水箱和水龙头之间,通过水管与水龙头和储水箱连接,控制电路连接水泵。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 连接有变压器及电源。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为电 磁泵。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泵外 周设有减震、吸音套。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龙头上 装有可调节高压喷嘴,构成喷雾式水龙头。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龙头 为红外感应水龙头,并连接有红外感应控制器,红外感应控制器连接控制电 路。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 可同时谦容垃圾筒、广告副设装置和报警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可移动式节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水龙头、水泵、储水箱和控制电路组成;水泵置于储水箱和水龙头之间,通过水管与水龙头和储水箱连接,控制电路连接水泵。水龙头上装有可调节高压喷嘴,构成喷雾式水龙头。水龙头为红外感应水龙头,并连接有红外感应控制器,红外感应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路。本发明对进水管网压力无要求,水泡式红外感应水龙头与普通节水龙头相比可以节约90%的用水,将现有水龙头节水器每分钟出水量在6-8升降到每分钟出水量0.08-1升水。同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脱离自来水水管管网,并在任何场所任何地点使用,打破了传统水龙头必须要接自来水管网的缺点。
文档编号E03B11/02GK101260680SQ200810058289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7日
发明者骏 李, 李道光 申请人:骏 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