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04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伊。
技术背景在城巿环卫工作中,需要定期清除巿区下水道中雨水 口,检查井等垃圾和淤泥,近年来尽管已基本甩掉了大勺、竹片和摇 车,釆用吸抽式清淤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率,但在相当程度上仍由人工作业完成。其能耗大,噪音 大,不利于环保。另外,吸抽式除淤,系统封闭性、密闭性要求高, 工作端口受限多,适应性比较差,对于秸秆、石块等尺寸较大的固形 物难以吸抽除去,因而限制了吸抽清淤技术的应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下水 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伊,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吸抽式除淤性能差,能 耗大,适应性差,对于秸秆、石块等尺寸较大的固形物难以吸抽除去 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 铲由伸缩臂、回转臂、液压缸、回转控制传感器、回转盘、平衡体、 控制柜、液压泵站、运载车、液压支腿、柔性连接节、抓子、滑移铰 链、铰链构成。控制柜、液压泵站、回转盘、液压支腿分别安装在运 载车上,回转臂安装在回转盘上,平衡体安装在回转臂上,回转控制 传感器、伸缩臂分别安装在回转臂上,回转臂可在0—180度内转动, 液压缸安装在伸缩臂内,它与柔性连接节相连接,抓子通过铰链安装 在伸缩臂上,抓子的上端通过滑移铰链与柔性连接节相连接。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抓取自如,排放可靠,作业平
稳,冲击小,适应性强,抓取率(0>70%,满足了抓取需要,对秸秆、 石块等尺寸较大的固形物能清除干净。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伊的结构示意图。 l一伸缩臂2—回转臂 3—液压缸 4一回转控制传感器 5—回转盘6—平衡体 7—控制柜 8—液压泵站 9一运载车IO—液压支腿ll一柔性连接节12—抓子 13—滑移铰链 14一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 例,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铲由伸缩臂l、回转臂2、液压缸3、 回转控制传感器4、回转盘5、平衡体6、控制柜7、液压泵站8、运 载车9、液压支腿IO、柔性连接节ll、抓子12、滑移铰链13、铰链 14构成。控制柜7、液压泵站8、回转盘5、液压支腿10分别安装在 运载车9上,回转臂2安装在回转盘5上,平衡体6安装在回转臂2 上,回转控制传感器4、伸缩臂1分别安装在回转臂2上,回转臂2 可在0—180度内转动,液压缸3安装在伸缩臂1内,它与柔性连接 节11相连接,抓子12通过铰链14安装在伸缩臂1上,抓子11的上 端通过滑移铰链13与柔性连接节11相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铲,它由伸缩臂(1)、回转臂(2)、液压缸(3)、回转控制传感器(4)、回转盘(5)、平衡体(6)、控制柜(7)、液压泵站(8)、运载车(9)、液压支腿(10)、柔性连接节(11)、抓子(12)、滑移铰链(13)、铰链(14)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柜(7)、液压泵站(8)、回转盘(5)、液压支腿(10)分别安装在运载车(9)上,回转臂(2)安装在回转盘(5)上,平衡体(6)安装在回转臂(2)上,回转控制传感器(4)、伸缩臂(1)分别安装在回转臂(2)上,回转臂(2)可在0-180度内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伊,其特征 在于液压缸(3)安装在伸缩臂(1)内,它与柔性连接节(ll)相 连接,抓子(12)通过铰链(14)安装在伸缩臂(1)上,抓子(11) 的上端通过滑移铰链(13)与柔性连接节(11)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清淤大抓取率机械铲,它由伸缩臂、回转臂、液压缸、回转控制传感器、回转盘、平衡体、控制柜、液压泵站、运载车、液压支腿、柔性连接节、抓子、滑移铰链、铰链构成。控制柜、液压泵站、回转盘、液压支腿分别安装在运载车上,回转臂安装在回转盘上,回转控制传感器、伸缩臂分别安装在回转臂上,液压缸安装在伸缩臂内,它与柔性连接节相连接,抓子安装在伸缩臂上。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抓取自如,排放可靠,作业平稳,冲击小,适应性强,抓取率ω≥70%,满足了抓取需要,对秸秆、石块等尺寸较大的固形物能清除干净。
文档编号E03F7/00GK201276754SQ20082009115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
发明者牛国玲, 霍艳忠, 顾立志, 龙泽明 申请人:顾立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