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旋流补偿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05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负压旋流补偿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供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负压旋流补偿罐。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经存储、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给用户使用的形式。因此,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层建筑供水的唯一选择。二次供水设施主要为弥补市政管线压力不足,保证居住、生活、工作在高层建筑人群用水而设立的。相比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容易被污染,二次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二次供水系统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其供水方案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案1 市政管网一低位水箱一工频水泵一高位水箱一用户;方案2 市政管网一低位水箱一工频水泵配合气压水罐一用户;方案3 市政管网一低位水箱一变频水泵一用户;方案4 市政管网一无负压(叠压)变频供水设备一用户;方案1是早期二次供水形式,它的优点是系统拥有较多的调节水量,外网停电或停水时可以延时供水,可靠性较高,缺点是水箱设置较多,并且占用了较大的建筑空间,增加建筑物的承重负担,污染环节较多,水质遭受二次污染的机会大大增加。随着城市供电、 供水可靠性的提高,该形式供水从设计到使用目前基本已不采用。方案2属于气压供水,缺点是存在水箱这一污染环节,且气压罐调节水量低,水泵频繁启动,供水压力变化较大,系统安全性较差,现基本不采用。方案3属于变频供水,采用水泵变频技术恒压供水,具有系统压力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污染环节相对于前二个方案少,因此设计和使用上已广泛采用,缺点是能耗偏高。以上三种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不能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尤其对于一些多层建筑,平时市政水压可以满足,只在高峰用水时段水压不足。但为了满足最不利情况下的使用要求,设计上往往都要设置以上三种形式之一的二次供水装置,造成能量的较大浪费。方案4是无负压(管网叠压)变频供水设备,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是继水箱供水、气压供水、变频供水技术后得到广泛应用的第四代供水设备。它具有占用空间少,不产生二次污染,节能(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叠压供水),运行费用低, 安装简便,易于管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无负压(管网叠压)变频供水设备由无负压稳流罐(其上配有真空抑制器)、水泵机组、系统管路阀门、控制系统组成。该设备直接与市政管网相连,全封闭运行,并借助于市政管网压力叠压供水,达到节能目的,并对市政管网不产生任何影响。这一点主要由无负压稳流罐发挥作用。该罐工作原理是市政自来水直接进入罐体,罐内空气通过真空抑制器排出,真空抑制器关闭,这样罐内压力应和市政管网压力相同,并将该压力直接作用到水泵吸入口,水泵在该压力基础继续加压;当瞬间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水量时,真空抑制器打开,空气进入罐内,此时罐内存水,可以对市政来水不足进行补偿,保证设备不间断稳定供水,并且不会形成当用水量大于供水量造成市政管网局部压力下降,甚至出现负压。当用水量小于供水量时,罐内液面上开,将空气通过真空抑制器排空,市政压力又通过该罐作用到水泵上, 继续实现叠压供水。总之,无负压稳流补偿罐是起到抑制负压产生并对短时间来水小于用水进行补偿作用,它连接于市政管网和水泵机组之间。该罐全封闭运行,避免了水箱储水这一开放环节所形成蚊蝇飞虫等小动物钻入水箱,但也失去了水箱对水中杂质(管壁锈蚀脱落物等)的沉淀作用,并将这些杂质直接带给用户,这一缺陷在目前无负压供水设备中普遍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可以利用水的流态和离心作用,去除罐体内管壁锈蚀脱落物等水中杂质,提高供水质量和洁净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包括罐体10,罐体10上设有水位传感器12、真空抑制器13、引入导流管11、出水导引管15以及排污泄水口 16 ;其特征在于,该罐体10下部设有锥形斗体17,罐体10内设有滤网,引入导流管11设在罐体10侧壁靠近锥形斗体17 的位置,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10内,其一端由锥形斗体17下端穿出,排污泄水口 16接设在锥形斗体17下端侧壁。前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中罐体10下部一体成型设有锥形斗体17,该锥形斗体17下端端部一体接设有倒锥形斗体171。前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中引入导流管11设在罐体10侧壁靠近锥形斗体17 的位置,且引入导流管11管口与罐体10侧壁呈相切状连接。前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中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10内,其一端由锥形斗体 17下端端部一体接设的倒锥形斗体(171)下端穿出,另一端端口与锥形斗体17和罐体10 下部一体成型处齐平。前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中滤网为不锈钢滤网,该滤网上端与真空抑制器13 的安装法兰固定连接,下端插设在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10内部的端口处。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的有益效果,其将引入导流管安装在罐体下部侧壁,且呈偏心侧切位置,使水进入罐体时形成旋流,首先是进水沿着罐体周围切线方向形成倾斜向下的流体,即水流旋转着向下推移,当水流达到锥体部位后,转而沿着罐体轴心向上旋转,然后经出水导引管排出到水泵机组,水中的杂污在流体惯性离心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锥体壁面落入罐体下部锥形斗体中,锥形斗体下端端部一体接设有倒锥形斗体,可以防止杂物向上泛起,当杂物在渣斗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手动开启排污阀门,杂物即可在水流作用下由排污泄水口排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0罐体、11引入导流管、12水位传感器、13真空抑制器、15出水引导管、16排污泄水口、17锥形斗体、171倒锥形斗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包括罐体10,罐体10上设有水位传感器12、真空抑制器13、引入导流管11、出水导引管15以及排污泄水口 16 ;其特征在于,该罐体10下部设有锥形斗体17,罐体10内设有滤网,引入导流管11设在罐体10侧壁靠近锥形斗体17的位置,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10内,其一端由锥形斗体17下端穿出,排污泄水口 16接设在锥形斗体17下端侧壁。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中,该罐体10下部一体成型设有锥形斗体17,该锥形斗体17下端端部一体接设有倒锥形斗体171 ;该引入导流管11设在罐体 10侧壁靠近锥形斗体17的位置,且引入导流管11管口与罐体10侧壁呈相切状连接;该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10内,其一端由锥形斗体17下端端部一体接设的倒锥形斗体171下端穿出,另一端端口与锥形斗体17和罐体10下部一体成型处齐平;该滤网为不锈钢滤网, 该滤网上端与真空抑制器13的安装法兰固定连接,下端插设在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10 内部的端口处。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的使用罐体10通过支腿与设备槽钢基础经螺栓连接固定;罐体10上的引入导流管11通过控制阀门与市政自来水引入管连接;出水导引管15与不锈钢加压泵机组吸水母管连接。市政自来水经主进水电动控制阀(该阀在市政停水时、市政管网压力低于保护值时和系统反冲洗排污时自动关闭)、倒流防止器(防止二次加压系统水倒流到市政管网) 由引入导流管11以切线方向进入到本实用新型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的罐体10,进水在罐体内形成强烈的旋转运动,由于杂质和水的密度不同,在水的离心力、水的向心浮力和水的流体曳力的作用下,使得杂质和水受力不同,从而使密度低的清水上升,该清水通过不锈钢滤网后经出水导引管15直接作用到加压泵上,在变频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无负压叠压供水;密度大的杂质积存在锥形斗体17下部的渣斗内。在用水量大于供水量时,真空抑制器13可自动抑制负压,由罐体内储水平衡用水量和供水量之间的差值;在夜间无人用水时段,系统自动打开反冲洗阀门(该反冲洗阀设置在现有的供水泵组系统管上)和设置在排污泄水口上的排污阀,加压后的水逆向流入罐体,自动冲洗滤网和排出锥形斗体17中的杂污物。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较现有的无负压稳流补偿罐供水更加完善,供水的质量以及洁净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进行说明的内容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本实用新型无负压旋流补偿罐的工作原理其将引入导流管安装在罐体下部侧壁,且呈偏心侧切位置,使水进入罐体时形成旋流,首先是进水沿着罐体周围切线方向形成倾斜向下的流体,即水流旋转着向下推移,当水流达到锥体部位后,转而沿着罐体轴心向上旋转,然后经出水导引管排出到水泵机组,水中的杂污在流体惯性离心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锥体壁面落入罐体下部锥形斗体(渣斗)中,锥形斗体下端一体接设的倒锥形斗体,因其上部入口截面积小于底部截面积,可以减小水力对杂物的扰动,同时水的旋流作用本身亦可抑制杂物向上泛起,因此该倒锥形斗体构件可以防止杂物向上泛起,当杂物在渣斗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手动开启排污阀门,杂物即可在水流作用下由排污泄水口排出。其具有一般无负压供水设备所具有的消除负压(罐体上部安装有真空抑制器)、储水补偿、压力传递等功能,另具有其独特结构所形成的水力,达到去除水中杂质的作用,再配合传统的滤网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包括罐体(10),罐体(10)上设有水位传感器(12)、真空抑制器(13)、引入导流管(11)、出水导引管(15)以及排污泄水口 (16);其特征在于,该罐体 (10)下部设有锥形斗体(17),罐体(10)内设有滤网,引入导流管(11)设在罐体(10)侧壁靠近锥形斗体(17)的位置,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10)内,其一端由锥形斗体(17)下端穿出,排污泄水口(16)接设在锥形斗体(17)下端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罐体(10)下部一体成型设有锥形斗体(17),该锥形斗体(17)下端端部一体接设有倒锥形斗体(1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导流管(11)设在在罐体(10)侧壁靠近锥形斗体(17)的位置,且引入导流管(11)管口与罐体(10)侧壁呈相切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导引管(15) 位于罐体(10)内,其一端由锥形斗体(17)下端端部一体接设的倒锥形斗体(171)下端穿出,另一端端口与锥形斗体(17)和罐体(10)下部一体成型处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滤网,该滤网上端与真空抑制器(13)的安装法兰固定连接,下端插设在出水导引管(15)位于罐体 (10)内部的端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负压旋流补偿罐,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水位传感器、真空抑制器、引入导流管、出水导引管以及排污泄水口;其改进之处在于,该罐体下部设有锥形斗体,罐体内设有滤网,引入导流管设在罐体侧壁靠近锥形斗体的位置,出水导引管位于罐体内,其一端由锥形斗体下端穿出,排污泄水口接设在锥形斗体下端侧壁;利用水的流态和离心作用,去除罐体内管壁锈蚀脱落物等水中杂质,提高供水质量和洁净度。
文档编号E03B11/00GK202081456SQ20112010983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
发明者何兵 申请人:天津泛华清源水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