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594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动的浑浊河流中的浑水河道进行分流的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流动河流的浑浊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黄河、长江、汾河等大的河流,因生态环境与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需要,上述河流中的水基本不能直接使用,如农田的供水使用,工业用水的供水使用等,浑浊的水直接影响到水质利用问题,从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各种方式的清理,非常麻烦并且浪费人力物力, 而且现有浑水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也比较恶劣,由于浑水的水质问题,也直接影响了两岸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直接将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从而可以直接进行使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包括由防洪过滤堤围成的浑水河道,并在所述防洪过滤堤的外侧设置有清水沟,所述浑水河道的水流输出端设置有清水河道,所述清水河道与所述浑水河道连通,并且所述浑水河道和所述清水河道通过翻板阀门坝隔开,所述清水沟与所述清水河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所述清水沟上设置有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所述清水河道包括多个分道,并且每相邻的两个分道均连通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分道之间通过翻板阀门坝和控制闸门隔开,并在每个分道中均设置有淤泥清理口。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还包括浑水渠道,所述浑水河道与所述浑水渠道连通,并且所述浑水河道与所述浑水渠道之间设置有水电站。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所述过滤截水墙为清水砼截水墙。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所述的浑水渠道通过清水暗管与清水河道连通,并在每个清水暗管上均设置有清水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所述的浑水渠道内均设置有清水集水暗池。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所述的浑水渠道上均设置有加孔预制轮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了由防洪过滤堤围成的浑水河道,并在防洪过滤堤的外侧设置有清水沟,浑水河道的水流输出端设置有清水河道,清水河道与浑水河道连通,并且浑水河道和清水河道通过翻板阀门坝隔开,清水沟与清水河道连通;这样,可以将浑水河道水通过防洪过滤堤进行过滤清理后渗透至清水沟中,然后进至清水河道中,并且在需要进行防洪工作时,打开翻板阀门坝进行泄洪,不影响整体结构的防洪效果,同时也更好的进行了过滤清理,过滤清理后的水可直接使用,并在将流动中浑水河道中的水进行及时的清理后,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包括由防洪 过滤堤I围成的浑水河道2,并在防洪过滤堤的外侧设置有清水沟3,浑水河道的水流输出端设置有清水河道4,清水河道与浑水河道连通,并且浑水河道和清水河道通过翻板阀门坝5隔开,清水沟与清水河道连通;这样,可以将浑水河道水通过防洪过滤堤进行过滤清理后渗透至清水沟中,然后进至清水河道中,并且在需要进行防洪工作时,打开翻板阀门坝进行泄洪,不影响整体结构的防洪效果,同时也更好的进行了过滤清理,过滤清理后的水可直接使用,并在将流动中浑水河道中的水进行及时的清理后,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清水沟上设置有控制阀门6,这样,可以更方便的通过控制阀门控制清水沟的水进入至清水河道中;当清水河道中的水位比较高时,可以直接关闭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清水河道包括多个分道7,并且每相邻的两个分道均连通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分道之间通过翻板阀门坝和控制闸门隔开,并在每个分道中均设置有淤泥清理口 8,这样,可以进行多次过滤,通过清水河道的每个分道中水的自然沉淀过滤进行清理,并且在水流底部的淤泥通过淤泥清理口进行清理,有效的直接改变了水质;并且通过上述的翻板阀门坝可以直接控制泄洪问题,如果在水位提高需要进行泄洪工作时,翻板阀门坝可以直接被高水位冲开,从而直接进行了泄洪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还包括浑水渠道9,浑水河道与浑水渠道连通,并且浑水河道与浑水渠道之间设置有水电站10,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能源创造,当然,也可以不采用水电站而是采用闸门的方式,直接控制浑水河道进入浑水渠道中的水。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过滤截水墙为清水砼截水
工回O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浑水渠道通过清水暗管13与清水河道连通,并在每个清水暗管上均设置有清水控制阀14,这样,可以将分沟内过滤后的清水输入至清水河道中。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浑水渠道内均设置有清水集水暗池15。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浑水渠道上均设置有加孔预制砼盖板16,通过加孔预制砼盖板,可以将浑水渠道中的水直接引入地下并进入清水集水暗池,最终进入清水河道中。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将上游河流中的浑水从浑水河道中引入后,可通过上述的技术方式进行过滤,保障了水质,过滤出的清水可直接引至农田、工厂等地方使用;并且在泄洪等工作需要时,也可以通过上述的翻板阀门坝进行泄洪。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之后又设置了清水沟与浑水渠道连通,并在清水沟上设置有阀门,这样,如果清水河道中的水位较高,需要清水沟的水不再流入清水河道中时,可将清水沟内的水直接引流至浑水渠道,有效的保障了清水河 道的水位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在采用了上述的多个翻板阀门坝后,水流变缓,自然沉淀也达到了较好的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在清水河道的分道中采用了用于清理河道淤泥的下车道,在需要清理淤泥时,车可以直接开至下车道中进行淤泥处理。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在冬季河道全部结冰的情况下,堤、渠渗透过滤的清水源源不断的流入,都在河道的冰下流淌,翻板阀门坝旁边一般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控制闸门。本实用新型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在地下水位的处理上,由于采用了翻板阀门坝,水位抬高,两岸的地下水位会抬高,影响农田种植,这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将清水沟挖深的方式既可集流清水,又降低了岸边的地下水位。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防洪过滤堤围成的浑水河道,并在所述防洪过滤堤的外侧设置有清水沟,所述浑水河道的水流输出端设置有清水河道,所述清水河道与所述浑水河道连通,并且所述浑水河道和所述清水河道通过翻板阀门坝隔开,所述清水沟与所述清水河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沟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河道包括多个分道,并且每相邻的两个分道均连通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分道之间通过翻板阀门坝和控制闸门隔开,并在每个分道中均设置有淤泥清理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浑水渠道,所述浑水河道与所述浑水渠道连通,并且所述浑水河道与所述浑水渠道之间设置有水电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截水墙为清水砼截水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浑水渠道通过清水暗管与清水河道连通,并在清水暗管上均设置有清水控制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浑水渠道内均设置有清水集水暗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浑水渠道上均设置有加孔预制砼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动的浑浊河流中的浑水河道进行分流的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直接将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包括由防洪过滤堤围成的浑水河道,并在防洪过滤堤的外侧设置有清水沟,浑水河道的水流输出端设置有清水河道,清水河道与浑水河道连通,并且浑水河道和清水河道通过翻板阀门坝隔开,清水沟与清水河道连通。
文档编号E02B3/02GK202509444SQ20122010492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周华生, 郭冬青 申请人:周华生, 郭冬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