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04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流动的浑浊河流中浑水过滤成清水的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流动河流的浑浊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黄河、长江、汾河等大的河流,因生态环境与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需要,上述河流的水基本不能直接使用,如农田的供水使用,工业用水的供水使用等,浑浊的水直接影响到水质利用问题,从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各种方式的清理,非常麻烦并且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直接将流动的浑浊河流中的水进行过滤清理,从而增加了其多功能性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主体内设置有渗透填料,所述第二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还包括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并且所述第一主体位于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还包括第一隔离墙和隔离顶梁,所述隔离顶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墙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顶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体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隔离墙、隔离顶梁和第三主体围成沉淀区,所述第一隔离墙上设置有放空清淤孔。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所述第一主体内还设置有反冲洗管路, 所述反冲洗管路的出水端与渗透填料接触。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还包括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所述第三隔离墙与第一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之间形成沉淀区,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上均设置有流水孔,所述流水孔内安装有清水过滤装置,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墙上设置有放空清淤孔。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所述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的底端通过5仝底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所述第一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渗透填料区、第二渗透填料区和第三渗透填料区;并且水依次流过第一渗透填料区、第二渗透填料区和第三渗透填料区,所述第一渗透填料区内为2 15cm以上砂砾石或石英砂填料;所述第二渗透填料区为O. 5 6cm碎石或圆砾石填料;所述第三渗透填料区为河砂填料。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所述清水过滤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流水孔内。[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主体内设置有渗透填料,第二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这样,可以通过渗透填料和过滤填料进行流动的浑浊河流水的过滤清理,增加了整体过滤防洪堤的多功能性;进而更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包括第一主体I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主体内设置有渗透填料,第二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这样,可以通过渗透填料和过滤填料进行流动的浑浊河流水的过滤清理,增加了整体过滤防洪堤的多功能性;进而更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还包括第三主体3,第三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并且第一主体位于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这样,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流动的浑浊河流水的过滤清理。实施例二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更多设置;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还包括第一隔离墙4和隔离顶梁5,隔离顶梁的一端与第一隔离墙连接在一起,隔离顶梁的另一端与第三主体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隔离墙、隔离顶梁和第三主体围成沉淀区,第一隔离墙上设置有放空清淤孔6,上述的第一隔离墙在本实用新型中为钢筋砼墙;这样可以通过沉淀区进行自然沉淀过滤,设置放空清淤孔后可以在必要条件下通过此孔进行沉淀的淤泥清理。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第一主体内还设置有反冲洗管路7,反冲洗管路的出水端与渗透填料接触;这样,当渗透填料区堵塞不能满足清水流量时,采用反冲洗管路进行高压清水或固结灌浆工艺反压疏通渗迳。实施例三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更多设置;参见图3,首先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放弃了第三主体及其相应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还包括第二隔离墙8和第三隔离墙9,第三隔离墙与第一主体连接在一起,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之间形成沉淀区,并且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上均设置有流水孔,流水孔内安装有清水过滤装置10,并且第二隔离墙上设置有放空清淤孔,上述的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在本实用新型中为钢筋砼墙;这样,可以通过沉淀区进行自然沉淀过滤,并且通过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上的清水过滤装置进行机械清理,达到了更好的清理效果,设置放空清淤孔后可以在必要条件下通过此孔进行沉淀的淤泥清理。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的底端通过砼底板11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第一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渗透填料区12、 第二渗透填料区13和第三渗透填料区14 ;并且水依次流过第一渗透填料区、第二渗透填料区和第三渗透填料区,第一渗透填料区内为2 15cm以上砂砾石或石英砂填料;第二渗透填料区为O. 5 6cm碎石或圆砾石填料;第三渗透填料区为河砂填料;当然,也可以采用中粗(细)人工填料;这样,可以对流动的浑浊河流中的水进行多层过滤,保障了过滤后的水质。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清水过滤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流水孔内,这样,可以更方便的对清水过滤装置进行拆换维修和清洗。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中的实施例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实施方式使用,尤其是实施例三可以应对更恶略的浑水环境进行过滤清理,经多次过滤清理后的水也可直接引至农田、工厂等地方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在清水过滤装置的设计上,本设计人采用的是管状过滤主体的方式,并在管状过滤主体的两端开口处设置有网片,通过网片进行过滤,并在管内设置有粗砂、活性炭、石英砂等过滤结构,并在管状过滤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橡胶圈,这样,可以将整个清水过滤装置更好的放置在流水孔中,防止水流将清水过滤装
置冲掉。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主体内设置有渗透填料,所述第二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并且所述第一主体位于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离墙和隔离顶梁,所述隔离顶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墙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顶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体的顶端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隔离墙、隔离顶梁和第三主体围成沉淀区,所述第一隔离墙上设置有放空清淤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内还设置有反冲洗管路,所述反冲洗管路的出水端与渗透填料接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所述第三隔离墙与第一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之间形成沉淀区,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上均设置有流水孔,所述流水孔内安装有清水过滤装置,并且所述第二隔离墙上设置有放空清淤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墙和第三隔离墙的底端通过砼底板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渗透填料区、第二渗透填料区和第三渗透填料区;并且水依次流过第一渗透填料区、第二渗透填料区和第三渗透填料区,所述第一渗透填料区内为2 15cm以上砂砾石或石英砂填料;所述第二渗透填料区为0. 5 6cm碎石或圆砾石填料;所述第三渗透填料区为河砂填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过滤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流水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河流或湖泊中浑水过滤成清水的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可直接将河流或湖泊中的水进行过滤清理,从而增加了其多功能性;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主体内设置有渗透填料,第二主体内设置有过滤填料。
文档编号C02F1/44GK202465347SQ2012201049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周华生, 郭冬青 申请人:周华生, 郭冬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