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及冲洗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38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及冲洗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并提供一种具有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洗盖板在冲洗的时候前端都有部份冷水,如果说热水源与冲洗盖板之间的距离较远,排冷水的时间将会越长,这样就要增加客户的等待时间,有可能先冲洗到使用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820088828.7公开了一种改良喷嘴结构的洁身器,包括固定座、位于固定座一侧的电控装置、在固定座上设有喷嘴装置,所述的喷嘴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柱形喷嘴头,所述喷嘴头的上端面设有三个喷嘴,所述的喷嘴分别为臀洗喷嘴、妇洗喷嘴及助便喷嘴,所述的喷嘴头斜向下设于固定座中间位置,所述的臀洗喷嘴位于助便喷嘴和妇洗喷嘴的中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820035613.9公开了一种智能马桶用冲洗喷头,喷头的一个立面上设有妇用喷口、通便喷头、臀部清洗喷口,在与上述三个喷口所在立面相对的立面上设有马桶内壁润湿喷口。在妇用喷口、通便喷头、臀部清洗喷口所在立面相对的一面设置一专门用于润湿马桶内壁的喷口,这样马桶使用前内壁处于润湿状态,污垢不易聚积在马桶内壁上,清洗次数减少。上述两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都只设置一个喷头,用于连接热水源的时候,由于喷头的长度较长,而且为了舒适的考虑,喷头的排水速度较慢,带来的不足:当较长时间不使用,喷嘴里的水自然会变成冷水,在下次使用时,就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排冷水,不适于冬天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快速排冷水,达到防冻功能,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同时可用于对马桶内壁进行预湿润,而且具备防飞溅效果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并提供一种具有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包括进水管、预湿润本体,所述的预湿润本体与进水管相通,所述的预湿润本体包括气泡发生组件,用于将经进水管进入预湿润本体的水打散成含气泡的水花。作为优选,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为设置有至少两个打散通孔的打散片,所述的打散片安装在预湿润本体内,经进水管进入预湿润本体的水流流经打散片,形成柱状水花。作为优选,在打散片安装位置至预湿润本体的出水口间的预湿润本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湿润本体出水口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整型通孔的整型片,经气泡发生组件打散后的水花经整型片加速排水。作为优选,所述的整型片上还设置至少一个斜向通孔。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向通孔的开口方向为向整型片四周发散。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向通孔为设置在靠近整型片边沿的位置。作为优选,进水管与预湿润本体的出水口呈夹角设置。作为优选,进水管与预湿润本体的出水口呈垂直设置。一种具有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包括冲洗盖板主体,冲洗盖板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预湿润组件,预湿润组件的进水口与冲洗盖板外的热水源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具有两种效果:1、对马桶内壁进行预湿润,防止脏物粘附在马桶内壁,使得使用后的冲洗工作更加容易有效;2、对马桶内壁的预湿润喷撒可以排走热水源到臀洗喷嘴间的冷水,当使用后欲使用臀洗时,可以马上用上热水源里的热水,不需要先冲洗冷水,然后才能用上热水,极大地方便使用,达到防冻功能,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3、预湿润组件成本低、外观新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本实用新型的预湿润组件包括气泡发生组件把流入的水流打散为水花,并通过吸气孔由气压差吸入更多空气,达到吸气效果,形成气泡水,冲洗到马桶内壁与水封都不会产品水花飞溅。本实用新型的整型片实现了快速排水,同时为达到加大湿润面积,增加两个不同角度的斜向通孔,产生两股朝前喷射的水,可以很好增加湿润面积。试验证明所述的预湿润组件在1.8Bar的冷热水进水压力下流量能达到3L/min,可以非常快速的排出冷水,同时气泡水的效果明显。

图1是预湿润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预湿润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预湿润组件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预湿润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预湿润组件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中:I是进水管,2是预湿润本体,3是筒体,4是打散片,5是吸气孔,6是整型片,7是固定螺母,8是打散通孔,9是整型通孔,10是斜向通孔,图5中的箭头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包括进水管1、预湿润本体2,所述的预湿润本体2与进水管I相通,所述的预湿润本体2包括气泡发生组件,用于将经进水管I进入预湿润本体2的水打散成含气泡的水花。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为设置有至少两个打散通孔8的打散片4,所述的打散片4安装在预湿润本体2内,经进水管I进入预湿润本体2的水流流经打散片4,形成柱状水花。在打散片4安装位置至预湿润本体2的出水口间的预湿润本体2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气孑L 5。所述的预湿润本体2出水口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整型通孔9的整型片6,经气泡发生组件打散后的水花经整型片6加速排水。所述的整型片6上还设置至少一个斜向通孔10。所述的斜向通孔10的开口方向为向整型片6四周发散。所述的斜向通孔10为设置在靠近整型片6边沿的位置。进水管I与预湿润本体2的出水口呈夹角设置。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预湿润组件包括进水管1、预湿润本体2、固定螺母7,所述的固定螺母7将预湿润组件与热水源出水管相连接;固定螺母7通过进水管I上的螺纹进行固定安装。预湿润本体2为下端开有出水口的空腔筒体3,筒体3的上端与进水管I相通,进水管I与预湿润本体2的出水口呈垂直设置。预湿润本体2的筒体3顶端安装有打散片4,筒体3侧壁上位于打散片4下方设置有多个吸气通孔,打散片4上均匀设置多个圆形打散通孔8,打散片4的外轮廓与预湿润本体2的筒体3内轮廓相匹配,打散片4卡装在预湿润本体2的筒体3内壁上。当水流经进水管I流入预湿润本体2后,经过打散片4打散成长条型的水花,排水时产生大气负压,通过本体上面的吸气孔5,达到吸气效果,长条型水花就形成气泡水。预湿润本体2的筒体3上的出水口上安装有整型片6,整型片6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整型通孔9,整型通孔9的面积大于打散通孔8。整型片6上还设置有两个方形斜向通孔10,斜向通孔10设置在整型片6的边沿位置,斜向通孔10位于整型片6上表面的开口靠近整型片6的中心,位于整型片6下表面的开口靠近整型片6的边沿,形成方向朝向整型片6四周发散的结构。预湿润组件安装在冲洗盖板上后,斜向通孔10朝前,对着马桶内壁的前面位置。实现快速排水的同时,也达到加大湿润面积的作用。预湿润组件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水流由进水管I的进水口进入后,进入预湿润本体2,通过打散片4后形成气泡水,然后经由整型片6流出,一部分气泡水从整型通孔9流出,进行排冷水,一部分气泡水从斜向通孔10流出,喷射在马桶内壁上,尽可能大面积地对马桶内壁进行预湿润。本实施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包括冲洗盖板主体,冲洗盖板安装有预湿润组件,预湿润组件的进水口与冲洗盖板外的热水源相连。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预湿润本体,所述的预湿润本体与进水管相通,所述的预湿润本体包括气泡发生组件,用于将经进水管进入预湿润本体的水打散成含气泡的水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为设置有至少两个打散通孔的打散片,所述的打散片安装在预湿润本体内,经进水管进入预湿润本体的水流流经打散片,形成柱状水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打散片安装位置至预湿润本体的出水口间的预湿润本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湿润本体出水口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整型通孔的整型片,经气泡发生组件打散后的水花经整型片加速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型片上还设置至少一个斜向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通孔的开口方向为向整型片四周发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通孔为设置在靠近整型片边沿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预湿润本体的出水口呈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预湿润本体的出水口呈垂直设置。
10.一种具有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包括冲洗盖板主体,其特征在于,冲洗盖板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预湿润组件,预湿润组件的进水口与冲洗盖板外的热水源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包括进水管、预湿润本体,所述的预湿润本体与进水管相通,所述的预湿润本体包括气泡发生组件,用于将经进水管进入预湿润本体的水打散成含气泡的水花。一种具有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包括冲洗盖板主体,冲洗盖板安装有预湿润组件,预湿润组件的进水口与冲洗盖板外的热水源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足快速排冷水,达到防冻功能,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同时可用于对马桶内壁进行预湿润,而且具备防飞溅效果的具有气泡快速排水的预湿润组件,并提供一种具有预湿润组件的冲洗盖板。
文档编号E03D9/08GK203049749SQ20132006509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李国桐, 李肇熹 申请人:李飞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