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漏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432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漏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漏水器,包括直上筒,设置于直上筒的第一直管的外侧的支撑边和直下筒,其特征在于,直下筒包括:用于组合套接于支撑边外侧的漏斗状的连接部;与第一直管相对设置于连接部下方的第二直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通过直下筒的连接部组合套接于直上筒的支撑边的外侧,实现直上筒和直下筒的对接,进而使得第二直管相对设置于第一直管的下方,连接部的外形为漏斗状,组合式漏水器整体结构的外径上大下小,在组合式漏水器安装时,便于楼板预留洞的回填和夯实,能够进一步避免组合式漏水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邻楼层间的渗漏水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式漏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的漏水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漏水器。
【背景技术】
[0002]楼房中广泛使用的排水方式为降板式排水,沉降箱中的积水通过安装于沉降箱底部的漏水器排出。
[0003]现有技术中的漏水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直上筒01、直下筒02,且直上筒01的内壁上设置有上管定位环011,直下筒02的内壁上设置有下管定位环022,直上筒01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边03,直上筒01通过支撑边03对接安装在直下筒02的上端,支撑边03上设有流向直下筒02的内腔的出水孔031,直下筒02整体设有导管04。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在直下筒02外侧整体设置有导管04的结构,使得漏水器整体外径上下一致,在漏水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影响穿越楼板预留洞的回填和夯实,导致出现渗漏水现象。
[0005]综上所述,如何进一步避免漏水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邻楼层间的渗漏水现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漏水器,能够进一步避免组合式漏水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邻楼层间的渗漏水现象。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组合式漏水器,包括直上筒,设置于所述直上筒的第一直管的外侧的支撑边和直下筒,所述直下筒包括:
[0009]用于组合套接于所述支撑边外侧的漏斗状的连接部;
[0010]与所述第一直管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下方的第二直管。
[0011]优选的,上述组合式漏水器中,所述第二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止水圈。
[0012]优选的,上述组合式漏水器中,所述止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管的外壁的中间位置。
[0013]优选的,上述组合式漏水器中,所述支撑边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设置有24个。
[0014]优选的,上述组合式漏水器中,所述出水孔分为六组,规则分布于所述支撑边上。
[0015]优选的,上述组合式漏水器中,所述出水孔的内径为5_8mm。
[0016]优选的,上述组合式漏水器中,所述连接部上端设置有返边。
[0017]优选的,上述组合式漏水器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边上端的保护罩,所述支撑边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保护罩的安装槽。
[0018]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通过直下筒的连接部组合套接于直上筒的支撑边的外侧,实现直上筒和直下筒的对接,进而使得第二直管相对设置于第一直管的下方,连接部的外形为漏斗状,组合式漏水器整体结构的外径上大下小,在组合式漏水器安装时,便于楼板预留洞的回填和夯实,能够进一步避免组合式漏水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邻楼层间的渗漏水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组合式漏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中直下筒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的直上筒的俯视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中直上筒的剖视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安装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中防护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漏水器,能够进一步避免组合式漏水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邻楼层间的渗漏水现象。
[00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请结合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包括直上筒和直下筒。
[0031]直上筒的第一直管1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边12。
[0032]直下筒包括连接部21和第二直管22,第二直管22设置于连接部21的下方,连接部21用于组合套接于支撑边12的外壁上,套接完成后,实现第二直管22与第一直管11的相对设置。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通过直下筒的连接部21组合套接于直上筒的支撑边12的外侧,实现直上筒和直下筒的对接,进而使得第二直管22相对设置于第一直管11的下方,连接部21的外形为漏斗状,组合式漏水器整体结构的外径上大下小,在组合式漏水器安装时,便于楼板预留洞的回填和夯实,能够进一步避免组合式漏水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邻楼层间的渗漏水现象。
[0034]请结合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中直下筒的剖视图。
[0035]为了进一步避免组合式漏水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漏水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组合式漏水器的第二直管22的外壁上设置有止水圈23,优选的,止水圈23设置于第二直管22的外壁的中间位置。
[0036]请结合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的直上筒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中直上筒的剖视图。
[0037]为了避免因沉降箱中长时间积水造成组合式漏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从提高排水速度的角度对组合式漏水器作出改进,具体的在支撑边12的底面设置有24个出水孔13,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增加了出水孔13的数量,优选的,出水孔13分为六组,整体呈环状规则分布于支撑边12上。
[003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组合式漏水器中出水孔13的内径为5_8mm,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增加了孔径,提高了排水速度。
[0039]请结合图6和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安装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中防护罩的俯视图。
[0040]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式漏水器,还包括设置于支撑边12上端的保护罩3,支撑边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保护罩3的安装槽,且连接部21上端设置有返边。
[0041]组合式漏水器安装于沉降箱底部最低点,连接部21上端的返边与沉降箱底部平行或略低于楼板面,组合式漏水器按要求安装后,将保护罩3安装于组合式漏水器上的安装槽,对沉降箱楼板做找平和防水,然后将主立管排污口及排水口封闭,对沉降箱灌水一段时间,检查防水效果。
[00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漏水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漏水器,包括直上筒,设置于所述直上筒的第一直管(11)的外侧的支撑边(12)和直下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筒包括: 用于组合套接于所述支撑边(12 )外侧的漏斗状的连接部(21); 与所述第一直管(11)相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1)下方的第二直管(2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漏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管(22)的外壁上设置有止水圈(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漏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圈(23)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管(22)的外壁的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漏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边(12)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孔(13 ),所述出水孔(13 )设置有24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漏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13)分为六组,规则分布于所述支撑边(12)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漏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13)的内径为5-8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漏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上端设置有返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漏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边(12)上端的保护罩(3),所述支撑边(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保护罩(3)的安装槽。
【文档编号】E03C1/122GK203475535SQ20132048370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黄田瑛 申请人:湖南新科伟业同层排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