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84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池,及通过导流管与雨水蓄水池连接雨水过滤池,及通过水泵与雨水过滤池连接的雨水收集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易清理、维护;2、利用碎石层和沙子双层雨水初步处理过滤,其效率高、成本低,再利用过滤网和过滤筛网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保证去除雨水中夹杂的杂质、提高雨水纯度;3、利用加压装置控制导流管和雨水收集箱的内部压力,一方面保证雨水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保证雨水能正常排出雨水收集箱。同时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成本低、易推广。
【专利说明】—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水资源的匮乏,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注重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建成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总的来说,雨水利用发展可分为解决生活用水的初级阶段、解决生产用水的中级阶段和解决生态用水的高级阶段,而三个阶段中雨水的收集、储存以及处理技术一直是雨水利用研究的重点。雨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屋顶雨水处理技术、公园绿地渗透雨水处理技术、雨水综合处理技术、雨水深度处理工艺,尤其涉及公园绿地渗透雨水处理技术为当前研究重点。雨水再利用一般用做冲厕、洗车、空调、灌溉和景观用水等方面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节约用水成本),同时对于冲厕、洗车、灌溉等市政与生活杂用的回用水必需符合城市一般用水水质标准(当前普遍不达标),否则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压力。
[0003]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解决现有传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效率低和杂质含量大等问题,提高雨水收集处理效率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0005]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池,及通过导流管与雨水蓄水池连接雨水过滤池,及通过水泵与雨水过滤池连接的雨水收集箱;所述雨水蓄水池从上至下安装过滤层和渗水层;所述导流管上安装第一加压装置;所述雨水过滤池内安装过滤网;所述雨水收集箱上安装第二加压装置和出水喷头;所述雨水蓄水池高度大于雨水过滤池。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内安装过滤筛网,可拆卸。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为碎石层,其厚度为10cm-15cm。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渗水层为沙子,其厚度为15cm_40cm。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滤孔直径小于过滤筛网,且可左右运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易清理、维护;2、利用碎石层和沙子双层雨水初步处理过滤,其效率高、成本低,再利用过滤网和过滤筛网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保证去除雨水中夹杂的杂质、提高雨水纯度;3、利用加压装置控制导流管和雨水收集箱的内部压力,一方面保证雨水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保证雨水能正常排出雨水收集箱。同时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成本低、易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_雨水蓄水池、2-过滤层、3-渗水层、4-第一加压装置、5-雨水过滤池、6-过滤网、7-水泵、8-雨水收集箱、9-第二加压装置、10-出水喷头、11-过滤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池1,及通过导流管与雨水蓄水池I连接雨水过滤池5,及通过水泵7与雨水过滤池5连接的雨水收集箱8 ;雨水蓄水池I从上至下安装过滤层2和渗水层3 ;导流管上安装第一加压装置4 ;雨水过滤池5内安装过滤网6 ;雨水收集箱8上安装第二加压装置9和出水喷头10 ;雨水蓄水池I高度大于雨水过滤池5。
[0015]其中,导流管内安装过的滤筛网11,当导流管中出现堵塞现象时可拆卸进行清洗,同时若为了进一步的的提高雨水处理效率拆卸后不再安装即可;过滤层2为碎石层和渗水层3为沙子,一方面采购成本低、易加工,另一方面对雨水过滤较快效率高及过滤后雨水纯度高;过滤网6可左右运动即震动,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通过工作效率。
实施例
[0016]工作原理:首先雨水经引导进入雨水蓄水池1,过滤层2和渗水层3对雨水进行初级渗滤处理,再由导流管引入雨水过滤池5,过滤筛网11和过滤网6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处理,提高雨水纯度、去除杂质,最后利用水泵7将过滤雨水抽至雨水收集箱8中(根据实际要求雨水收集箱8数量可安装多个)。
[0017]其中,第一加压装置4和第二加压装置9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压力调节,保证雨水处理及喷灌所需的压力,而在实际操作中可依照现场施工要求减少过滤层2或渗水层3(安装一个即可)。
[0018]本系统中雨水蓄水池I高度大于雨水过滤池5,则雨水直接经导流管流入雨水过滤池,无需利用水泵进行过度,节约能源及成本且处理效率高。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蓄水池(I),及通过导流管 与雨水蓄水池(I)连接雨水过滤池(5),及通过水泵(7)与雨水过滤池(5)连接的雨水收集箱(8 );所述雨水蓄水池(I)从上至下安装过滤层(2 )和渗水层(3 );所述导流管上安装第一加压装置(4);所述雨水过滤池(5)内安装过滤网(6);所述雨水收集箱(8)上安装第二加压装置(9 )和出水喷头(10 );所述雨水蓄水池(I)高度大于雨水过滤池(5 )。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内安装过滤筛网(11),可拆卸。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为碎石层,其厚度为10cm-15cm。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3)为沙子,其厚度为15cm_40cm。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6)滤孔直径小于过滤筛网(11),且可左右运动。
【文档编号】E03F5/10GK203947518SQ201420341090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王荣春, 缪春晓, 朱正中 申请人: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