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544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



背景技术:

输水工程中,当明渠扩散段扩散角超出一定范围后,侧壁将发生边界层分离;扩散水流与边界的分离会产生强烈的漩涡运动与大尺度侧壁回流,扩散段水流在漩涡的扰动下,或不能扩散(主流居中,两侧回流),或使主流横向偏移(主流偏一侧,另一侧回流),造成扩散段下游主流不稳定,回流强烈、恶劣的流态影响工程正常运行。因此输水明渠扩散段的水力设计受规范限制,扩散角不能大于10o,只能通过加长扩散段来满足。许多输水明渠或隧洞出口的过渡段受地形地质条件及下游过流条件限制,常常不得不采用短扩散段长度、平面大扩散角的衔接形式。因此,寻求安全可靠的控导措施是急需解决的重要工程问题。现有的方法是在扩散段内加设导流墩、消涡板、底坎等装置改善扩散段水流流速分布,消除大面积的回流区。但不能解决边界层分离问题,其体型大对扩散段水流干扰较大,破坏了水流连续性,引起较大的附加阻力,并且在导流墩后部、侧部还会产生新的强烈漩涡。专利技术CN 203222785 U,一种用于前池整流的Y 型导流墩虽然体型有所减小,但仍不能解决导流墩后部产生新的强烈漩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由输水明渠前段或隧洞出口、输水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鱼嘴型均流装置流线型前端、鱼嘴型均流装置流线型尾端、鱼嘴型均流装置内侧直线边、鱼嘴型均流装置外侧外挑弧线边组成,所述鱼嘴型均流装置由左右两部分对称组成,呈八字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鱼嘴型均流装置内侧直线边位置,按规范要求,与来流方向夹角(即扩散角)小于10o,保障鱼嘴型均流装置内侧不发生边界层分离、不产生漩涡。

进一步的,所述鱼嘴型均流装置固定设置在输水明渠前段或隧洞出口与突扩段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流线体型、可按规范要求布设,巧妙地设置了过流鱼嘴,该装置布设后,可以很好地解输水明渠或隧洞出口的过渡段突扩造成的侧壁边界层分离、产生强烈漩涡运动、大尺度侧壁回流等一系列问题,且装置侧部、后部均不会形成新的强烈漩涡。

附图说明

图1是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效果示意图;

图2是该装置(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三角形导流墩效果示意图;

图4是现有专利技术Y型导流墩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由输水明渠前段或隧洞出口1、输水明渠突扩段2、鱼嘴型均流装置3、鱼嘴型均流装置流线型前端31、鱼嘴型均流装置流线型尾端32、鱼嘴型均流装置内侧直线边33、鱼嘴型均流装置外侧外挑弧线边34组成。所述鱼嘴型均流装置由左右两部分对称组成,呈八字形设置,鱼嘴型均流装置内侧直线边位置,按规范要求,与来流方向夹角(即扩散角)小于10o,保障鱼嘴型均流装置内侧不发生边界层分离、不产生漩涡。鱼嘴型均流装置固定设置在输水明渠前段或隧洞出口与突扩段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明渠突扩段鱼嘴型均流装置使用时,输水明渠前段或隧洞出口来流进入突扩段遇到鱼嘴型均流装置,被鱼嘴型均流装置外侧外挑弧线边导向突扩段侧壁,保障侧壁不发生边界层分离、产生强烈的漩涡;通过鱼嘴的水流保障鱼嘴型均流装置内侧不发生边界层分离、不产生漩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