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96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桩位处,将护筒沉入至设定深度;2)在护筒中沉入重锤,重锤外壁与护筒内壁之间的间隙符合下述要求:①能够形成气流通道使空气流通顺畅;②能够使将要填入的水泥拌合物顺利通过间隙落入护筒内底部;3)同步进行填料和重锤夯击操作,即一边通过护筒的上口向护筒中填入水泥拌合物,一边向上提升重锤后使重锤自由下落对水泥拌合物进行夯击;上述水泥拌合物的最大粒径小于重锤外壁与护筒内壁之间的间隙,上述重锤夯击的操作符合下述要求:①重锤向上提升时重锤底端始终不超出护筒的上口;②重锤下落夯击时重锤底端始终不击出护筒底端;以保证重锤始终是在护筒的内部对水泥拌合物进行低落距、小能量夯击;4)重复进行上述步骤3)的同步填料和重锤夯击操作,使桩端下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土体被加固密实,在此过程中重锤底端始终不击出护筒底端;5)通过下述两种标准之一控制密实度:①测量重锤在不填料时的三击贯入度,贯入度测量值满足设计值时停止夯击,贯入度测量值不满足设计值时,继续进行填料夯击直至满足设计值;②根据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计算水泥拌合物的设定填充量,根据设定填充量将全部的水泥拌合物夯实完毕;在此过程中重锤底端始终不击出护筒底端;从而在桩端形成由被夯实的水泥拌合物和被挤密土体形成的桩端载体,实现载体桩的等效计算面积Ae:6)通过下述方法之一进行桩身的施工:①现浇混凝土桩身:在护筒中沉入钢筋笼后浇注桩身混凝土,再提出护筒成桩;②现浇混凝土桩身:在护筒中浇注混凝土后在混凝土中反插钢筋笼,再提出护筒成桩;③预制混凝土桩身:在护筒内植入预制混凝土桩身后提出护筒,将预制混凝土桩身与桩孔壁的空隙用固化剂填满;④预制混凝土桩身:提出护筒后,以桩孔为导向植入预制混凝土桩身,预制混凝土桩身的底部与桩端载体结合;上述水泥拌合物的最大粒径小于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上述护筒沉入的方式包括下述方法之一或者组合:①在护筒内放置重锤,利用重锤的冲击动能对地基土体进行冲切,形成桩孔后向下沉入护筒;②采用柴油锤或者液压锤或者电动锤带动内管夯击护筒,使内管和护筒同步沉入;③采用螺旋钻或旋挖钻或人工挖孔的方式取土成孔后,将护筒沉入到桩孔中;④采用锤击或振动或者静压的方式,将带有预制桩尖或者活瓣桩尖的护筒向下沉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重锤外壁与护筒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4)中,上述水泥拌合物是以水泥和砂或小粒径碎石或上述材料的混合料加水拌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上述使桩端下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土体被加固密实,是指桩端以下深度3~5m,直径2~3m范围内的土体被挤密,并保证施工地面不隆起,邻桩载体不破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中的控制标准①中,上述三击贯入度是指:重锤在不填料时下落夯击后的当次下沉数值即为一击贯入度,连续以相同的落距测量三次为三击贯入度;贯入度测量值满足设计值是指:三击贯入度中的后一次贯入度小于或者等于前一次的贯入度,三击贯入度的总值小于设计值,设计值的取值范围为0~5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中,上述实现载体桩的等效计算面积Ae,Ae值是根据三击贯入度和被加固土层的土性确定的,Ae值的取值范围为1.4~4.5m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中,当上述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值或者全部的水泥拌合物夯实完毕时,重锤底端与护筒底端持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结束后,向护筒内部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的灌注数量,在护筒内部的高度小于2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6)中的方法③和方法④中,上述预制混凝土桩身包括预应力管桩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桩。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6)中的方法③和方法④中,上述植入预制混凝土桩身时采用重锤轻击预制混凝土桩身的顶端,使预制混凝土桩身底端更好的与桩端载体结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