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及治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9799阅读:1159来源:国知局
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及治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管网或污水管网内有害气体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及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排水管网以收集并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按一个中等城市四百万人居住,市区面积大约在50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地下遍布像蜘蛛网一样的排污管道和雨水管道。总沿米长度在6000公里以上。每天约有300万吨粪便、刷锅水、洗漱水等生活用水排入其中,各大小饭店的剩菜剩饭,通常也是在粉碎成粥状物后,排进雨水管道中,其每天的总量也有几十万吨。由于管网巨大漫长,又没有流动坡度,这些污物流出市外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久而久之,就会使管道内的污物大量沉积,加之管网中阴暗潮湿、温度变化范围小,这些污物被微生物分解、霉变、腐烂、氧化,再加上几十所医院和企业每天几十万吨的各种重度污染物和医用化学污染物进入后参与的化学反应,形成了主要有氨、氨氧化物、氯、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钾脂等等为主体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的形成使管网中无氧气存在,管道内在无氧状态下又混合反应出剧毒气体,多年来众多城市因为地下雨水/污水管网不良气体的存在,发生过无数起毒气伤人、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网上记载的众多事故的新闻报道,专家学者对有毒气体的论述和多所大学对它的危害也有很多文章阐述。居住在城市的人们都会感觉到有一股永远挥之不去、而又躲避不开的气味,那就是从地下排污管道中泛出来、每时每刻都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清淡的腐臭气,夏日季节当你刚从市外回到市内最为明显,社会忽略了它的存在,更忽视了它对人类的隐形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及治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排水管网中存在的有害气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排水管网的主管道的一端的进气口;和

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范围的一端预设位置开有的进气口;和

引力筒,所述引力筒的一端与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范围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引力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

其中,所述出气口高于所述进气口,外界空气能够从所述进气口进入,以实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对流,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内的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排出,从而实现彻底清除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内的有害气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还包括:

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引力筒内,并靠近所述出气口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的分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且每一所述进气口分别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引力筒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进气口的面积总和小于等于多个所述出气口的面积总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引力筒与所述主管道通过引气管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引气管为螺旋式引气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引气管为玻璃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引力筒呈圆柱形直筒状。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范围的一端预设位置开有进气口,进气口处的周围处于开阔状,引力筒与与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范围的另一端连通,也就是说在设定的市政排水管网的一端合适位置开有进气口,在与设定的市政排水管网的一端相对的一端连通引力筒,也可以是对角的一端,也可以是其它的位置,同时,引力筒设置在市区之外的合适位置,由于引力筒上开有出气口,出气口的位置高于进气口的位置,外界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内通过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的温度差会在排水管网的管道内形成内外空气的对流转换,以实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对流,从而使排水管网的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内的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排出,从而实现彻底清除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内的有害气体,另外,由于进气口与出气口对流的产生,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内的空气一直处于高速流动状态,进而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内和引力筒内的空气是新鲜的,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内不会再产生浊气,这样就避免了城市内市政排水管网中的有害气体在城市内散发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内空气的清新,消除了对人体的伤害。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治理方法,包括:

步骤S1,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范围的一端预设位置开有进气口,另一端连通具有出气口的引力筒上;

步骤S2,出气口的高度要高于进气口的高度,保证进气口处开阔,以实现外界空气容易从进气口进入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的管道内,并使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管路内形成对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还包括:

步骤S101,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的支管道上分别开有进气口,且使各个进气口的面积总和小于出气口的面积;

步骤S102,在引力筒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治理方法,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的引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市政排水管网; 11-进气口; 20-引力筒;

21-出气口; 22-安装口; 30-引气管;

地面-40; 50-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1010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范围的一端预设位置开有的进气口;和

引力筒20,所述引力筒的一端与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范围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引力筒2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21;

其中,所述出气口21高于所述进气口11,外界空气能够从所述进气口11进入,以实现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出气口21之间形成对流,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21排出,从而实现彻底清除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有害气体。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范围的一端预设位置开有进气口,进气口处的周围处于开阔状,引力筒与与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范围的另一端连通,也就是说在设定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一端合适位置开有进气口11,在与设定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一端相对的一端连通引力筒20,也可以是对角的一端,也可以是其它的位置,同时,引力筒20设置在市区之外的合适位置,由于引力筒20上开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的位置高于进气口的位置,外界空气从进气口11进入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通过出气口21与进气口11之间的温度差会在排水管网的管道内形成内外空气的对流转换,以实现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出气口21之间形成对流,从而使排水管网的管道内的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排出,从而实现彻底清除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有害气体,另外,由于进气口与出气口对流的产生,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空气一直处于高速流动状态,进而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和引力筒内的空气是新鲜的,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不会再产生浊气,这样就避免了城市内市政排水管网10中的有害气体在城市内散发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内空气的清新,消除了对人体的伤害。

进一步的,市政排水管网1010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还包括:

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引力筒内,并靠近所述出气口处。空气净化装置的设置能够对引力筒内的排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净化,消除了排出的气体对大气的影响。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网的分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1,且每一所述进气口11分别与所述出气口21相连通。更多的进气口11的设置,有利于排水管网10的管道内的对流效应,使进气口11与出气口21之间的管道内的对流效果更好,提高了管道内的空气流动速度。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引力筒2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21。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进气口11的面积总和小于等于多个所述出气口21的面积总和。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管道内产生的对流作用力,避免了出气口21的面积小于进气口11的面积导致的对流作用力的影响。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引力筒20与所述主管道11通过引气管30相连通。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引气管30为螺旋式引气管30。

引气管30的设置加快了进气口11和出气口21之间的管道的空气的对流作用力,提高了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管道与引力筒20内空气流动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引气管30分别为玻璃钢材料制成。

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引力筒20呈圆柱形直筒状,且内部的两端向其中间位置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使引力筒20的内部结构呈沙漏状,使其引力筒20的空气引流速度更高,空气流速更快,同时,引力筒20可以采用钢结构和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制成。

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在引力筒的中部开有安装口22,用于对空气净化装置的安装,在安装完毕之后,再对安装口22进行封堵,保证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地面40以下2米的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一端开有进气口11,与其对角的另一端与引力筒20连接,同时,也可以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分支管道上分别设置进气口11,引力筒20上开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的位置高于进气口11的位置,如使出气口21的面积设计50平方米,使所有进气口11的面积总和不超过50平方米,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管道直径为2米,使引力筒20设置在离市区1公里或更远的位置,同时,在出气口21处设置空气净化装置,这样使管道内的对流面积和速度都有所提升,对进气口11和出气口21之间的管道内空气对流效果更好,使空气从进气口11向出气口21的方向流动,另外,对于预设的排水管网10的管道上的雨水进水口50来说,由于进气口11和出气口21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管道内的空气对流作用力大于雨水进水口50处的外界空气流动速度,使管道内的有害气体不会从雨水进水口50或通气孔处向外散发,当然,对于市区内的整个市政排水管网10,可以采用本防治装置进行分区域进行规划清理,从而达到整个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浊气不再产生,有效地清除了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有害气体,给市民带来清新的空气,为城市创造了干净的空气环境。

综上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防治装置,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范围的一端预设位置开有进气口,进气口处的周围处于开阔状,引力筒与与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范围的另一端连通,也就是说在设定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一端合适位置开有进气口,在与设定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一端相对的一端连通引力筒,也可以是对角的一端,也可以是其它的位置,同时,引力筒设置在市区之外的合适位置,由于引力筒上开有出气口,出气口的位置高于进气口的位置,外界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通过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的温度差会在排水管网的管道内形成内外空气的对流转换,以实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对流,从而使排水管网的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内的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排出,从而实现彻底清除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有害气体,另外,由于进气口与出气口对流的产生,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的空气一直处于高速流动状态,进而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和引力筒内的空气是新鲜的,使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不会再产生浊气,这样就避免了城市内市政排水管网10中的有害气体在城市内散发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内空气的清新,消除了对人体的伤害。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治理方法,包括:

步骤S1,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范围的一端预设位置开有进气口,另一端连通具有出气口的引力筒上;

步骤S2,出气口21的高度要高于进气口11的高度,保证进气口11处开阔,以实现外界空气容易从进气口11进入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管道内,并使进气口11与出气口21之间的管路内形成对流。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还包括:

在步骤S1中还包括:

步骤S101,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的支管道上分别开有进气口11,且使各个进气口11的面积总和小于出气口21的面积;

步骤S102,在引力筒20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更进一步的,在进气口11处的外围挖一段凹槽,凹槽的深度大于进气口11位置的深度,利于进气口11的空气流通,保证进气口11处不会被堵塞。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市政排水管网内有害气体的治理方法,在预设的市政排水管网10内通过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的温度差会在排水管网的管道内形成内外空气的对流转换,以实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对流,从而使排水管网的管道内的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排出,这样就避免了城市内市政排水管网10中的有害气体在城市内散发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内空气的清新,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使人民不受下水道的臭气或毒气的伤害,给市民带来清新的空气,为城市创造了干净的空气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