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及其清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8958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及其清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及其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中水一般是经雨水以及山体中的水流入,而雨水和山体水中常带有灰尘和泥土,经沉淀后在湖泊中形成淤泥,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泊的面积因淤泥增加而减小,蓄水能力减弱,当大雨来临时,淤泥淤积会导致泄流不畅,甚至将会使洪水直接冲击河堤,严重的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一些淤泥中还存在着污染物质,从而引起湖泊水体污染,导致湖泊自净能力下降,水体内的生物存活率降低。目前对于中小型水域,主要的清淤方式是把其中的水抽干,直接在无水的情况下,用挖掘机或清淤机进行清淤工作,工程量既大又繁琐,而且还会使清淤目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工作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方法原始,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河床地深、地形的原因,而无法使用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机械化作业。

还有使用机械臂入水挖除淤泥的方式处理淤泥,但是淤泥会从抓斗中的空隙漏出而沉在水底,导致抓取率低、清淤效果差,清理效率低,也有使用抽吸装置进行抽吸淤泥的方式处理淤泥,但是湖泊内难免存在一些带有棱角的石块等坚硬物质,遇到坚硬物块时就会无法抽取,造成清淤不彻底等问题,或者抽吸装置在抽吸淤泥的同时会将一些坚硬物体一同抽吸,极易造成抽吸管堵塞、破损以及抽吸装置的损坏。上述清淤设备普遍存在能耗高、使用寿命短、工效低、功能单一,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及其清理方法,采用抓取和吸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湖底淤泥的处理,清理方式多样,能根据实际水底的土壤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了硬质物体对清理装置的损坏和堵塞,清理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不同的水体的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探测装置、抓取装置和吸泥装置,探测装置、抓取装置和吸泥装置分别从左往右依次安装在船体的下方,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器、升降绳和卷扬器,探测器通过升降绳缠绕在卷扬器上,抓取装置包括升降杆、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升降杆与第一抓斗连接,第二抓斗位于第一抓斗的内部,吸泥装置包括集泥仓、离心式泥泵、吸泥管、钻头和支撑架,集泥仓位于船体的上方,吸泥管通过离心式泥泵与集泥仓连接,支撑架固定在吸泥管下端的外侧,吸泥管内设有封闭式电机,钻头的一端与封闭式电机连接,钻头的另一端向下穿出吸泥管。通过探测装置来探测湖底的土质情况,然后将探测结果告知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淤方式进行操作和处理,简化工程步骤,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淤泥清理的速度和效率;当湖底为坚硬物质时,利用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进行抓取工作,将坚硬物质从湖底取走,设置两个抓斗,提高抓取效率,当湖底为泥层结构时,启动吸泥装置进行吸泥工作,通过离心式泥泵产生真空,使淤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吸泥管进入到集泥仓,通过支撑架支撑在湖底,保持吸泥装置的稳定工作,通过封闭式电机带动钻头转动,泥土在钻头的扭矩和轴向作用下被切削、破坏,形成松散结构,从而便于吸泥装置的吸取,提高吸泥效率。

进一步,船体上设有控制仓,控制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探测装置、抓取装置和吸泥装置连接。探测装置对湖底进行探测,并将探测到的信息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控制抓取装置或者吸泥装置进行处理。

进一步,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均由固定部和抓取部构成,第一抓斗的固定部与升降杆连接,第二抓斗的固定部与第一抓斗的固定部连接,第二抓斗的抓取部小于第一抓斗的抓取部。第二抓斗用来抓取体积较小的坚硬物质,第一抓斗用来抓取体积较大的坚硬物质,将不同体积大小的物质分别通过不同的抓斗来抓取,避免了抓取不牢的现象,两个抓斗同时抓取,也提高了抓取效率,即使其中一个抓斗出现问题,另一个抓斗仍能继续工作,无需延误清淤工作。

进一步,吸泥管的下端连接有吸泥罩,吸泥罩呈下大上小状,吸泥管的内壁上设有吸铁层,吸铁层上设有至少两对十字型挡架,两对挡架上下交错设置。设置的下大上小的吸泥罩,便于吸取淤泥,扩大淤泥的吸取范围,设置的吸铁层用来吸附泥土中的金属物质,将金属物质从淤泥中分离出来,使进入到集泥仓的淤泥更加纯净,减少后期处理步骤,便于淤泥的二次利用,同时也避免了金属物质随着淤泥进入到吸泥管内损坏、堵塞吸泥管,延长吸泥装置的使用寿命;设置的挡架用来阻挡淤泥中的大块物质,例如石块、塑料等,防止大块物质进入到吸泥管中堵塞吸泥管,也减少淤泥中的杂质,提高淤泥的纯净度。

进一步,钻头上设有粉碎刀片,粉碎刀片对称设置在钻头的外壁上,粉碎刀片设置有至少两对。设置的粉碎刀片用来粉碎湖底的淤泥,将大块的淤泥粉碎成小块的淤泥,使吸泥装置更好地抽吸淤泥,加大抽吸量,提高抽吸效率。

进一步,集泥仓内设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气缸、挤压板和刮泥板,挤压气缸固定在集泥仓的上方,挤压气缸的活塞杆伸入到集泥仓内与挤压板连接,刮泥板分别连接在挤压板的左右两侧,刮泥板的自由端与集泥仓的内壁相接触。设置的挤压装置用来挤压集泥仓内的淤泥,挤压板在挤压气缸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挤压淤泥,减少淤泥的体积,扩大集泥仓的容纳量,同时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便于淤泥的保存,设置的刮泥板在挤压板的带动下沿着集泥仓的内壁上下移动,从而将粘附在集泥仓内壁上的淤泥刮落下来,使集泥仓内的淤泥全部受到挤压脱水处理,提高处理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集泥仓的底部设有进泥口,集泥仓内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均匀设有溢流挡板,溢流口的内侧设有过滤膜。从湖底吸取的淤泥从进泥口进入到集泥仓内,然后在集泥仓内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液体从溢流口流出,使淤泥进行脱水处理,设置的溢流挡板和过滤膜对流出的液体进行过滤,避免泥沙等颗粒物质随着液体流出。

采用如上述的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进行的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清淤准备

组织测量人员对湖泊布局、土质情况、河内淤泥厚度进行探测、测量,并按照25m间距进行绘制断面图和清淤施工设计图,每公里设置一个临时水位尺、水尺零点同河底设计高程一致,水深标尺精确到厘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记录、整理、汇总,实时向清淤船汇报水位和泥底深度;

步骤二、船体的定位

根据清淤施工设计图,工程人员将需要挖掘的坐标发送到控制室内的驾驶人员,驾驶人员启动动力装置将船体行驶到指定位置附近3~5m,然后通过标尺和定位装置进行精确调整,将船体准确移动到指定位置的上方,然后放下固定锚和固定桩进行固定,接着利用超声波探测湖底的具体深度,并将探测到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器内;

步骤三:探测器探测

1)、根据超声波测定的湖底深度,首先启动卷扬器,松开升降绳,将探测器放入到湖底,通过探测器探测该处地面是硬质石块还是软性泥土,并通过探测器中的摄像头对湖底影像进行拍摄,然后将探测到的数字信息和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仓内的工作人员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湖底的地质情况选择启动抓取装置或者吸泥装置;

2)、探测器探测完成后,卷扬器收紧升降绳,将探测器向上提升,直到探测器达到指定位置,卷扬器停止工作;

步骤四、石块的清理

1)、当探测器探测到湖底是石块时,先利用移动装置将抓取装置横向移动到探测点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抓取装置,根据探测到的湖底深度,延长升降杆,将抓斗向下放入水中,利用开合气缸打开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第一抓斗抓取大体积的石块,第二抓斗抓取小体积的石块;

2)、抓取完成后,提升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至船体上,然后翻转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使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位于落石仓的正上方,再利用开合气缸打开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使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内的石块落入到落石仓内,接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探测器探测到该处的石块已全部清理完全;

步骤五、淤泥的清理

当探测器探测到湖底是泥土时,先利用移动装置将吸泥装置横向移动到探测点的正上方,然后启动吸泥装置,根据探测到的湖底深度调节吸泥管的长度,使支撑架埋入到湖底的淤泥内,固定吸泥管,同时启动封闭式电机,转动钻头,使钻头向下挖掘,在垂直方向上破开硬质土壤,便于吸泥管向下钻入到土层中对淤泥进行吸取,然后启动离心式泥泵,使吸泥管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将挖掘所得的泥浆通过吸泥罩沿着吸泥管吸入到集泥仓内;

步骤六、淤泥的脱水处理

1)、淤泥进入到集泥仓内后,在集泥仓内沉淀,沉淀下来的上层清水通过集泥仓上端的溢流口流出;

2)、启动挤压装置,通过挤压气缸带动挤压板向下移动对集泥仓底部的淤泥进行挤压,减小淤泥之间的空隙,使淤泥变得紧密,减小淤泥的体积,扩大集泥仓的容纳面积,同时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使水分从溢流口流出;

3)、挤压板在移动的同时,带动两侧的刮泥板在集泥仓的侧壁上来回刮动,将集泥仓内壁上粘附的淤泥刮落下来,避免集泥仓因粘附的淤泥而减弱收纳量,影响淤泥的沉淀效果,同时也使淤泥能全部排除干净;

4)、待淤泥装满集泥仓后,通过输泥管线将淤泥排出,清空集泥仓,使集泥仓能重新装纳淤泥。

步骤七、船体的转移

当清淤到达指定深度后,停止离心式泥泵,再将吸泥装置收起,将船体移动到下一个指定位置,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六。

进一步,在步骤五中,当采用钻头钻开淤泥时,粉碎刀片与钻头共同旋转,对淤泥进行水平方向的粉碎,使边坡塌陷,将块状的淤泥切碎成颗粒状,以便更好地使吸泥管吸取,防止堵塞。

进一步,在步骤五中,当采用吸泥管吸泥时,通过吸泥管上的观察口观察吸入的泥浆速度,并通过吸泥管内的泥浆检测器检测泥浆浓度,并将检测到的泥浆浓度发送到控制器,若泥浆浓度低于标准值,则提高钻头和粉碎刀片的旋转速度,加大钻头和粉碎刀片的工作力度,将吸泥罩继续下放,若泥浆浓度高于标准值,则降低钻头和粉碎刀片的旋转速度,减小钻头和粉碎刀片的工作力度,将吸泥罩向上提起,防止闷泵。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探测装置来探测湖底的土质情况,然后将探测结果告知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淤方式进行操作和处理,简化工程步骤,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淤泥清理的速度和效率;当湖底为坚硬物质时,利用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进行抓取工作,将坚硬物质从湖底取走,设置两个抓斗,提高抓取效率,当湖底为泥层结构时,启动吸泥装置进行吸泥工作,通过离心式泥泵产生真空,使淤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吸泥管进入到集泥仓,通过支撑架支撑在湖底,保持吸泥装置的稳定工作,通过封闭式电机带动钻头转动,泥土在钻头的扭矩和轴向作用下被切削、破坏,形成松散结构,从而便于吸泥装置的吸取,提高吸泥效率。

本发明采用抓取和吸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湖底淤泥的处理,清理方式多样,能根据实际水底的土壤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了硬质物体对清理装置的损坏和堵塞,清理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不同的水体的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集泥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吸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船体;11、控制仓;2、探测装置;21、探测器;22、升降绳;23、卷扬器;31、升降杆;32、第一抓斗;33、第二抓斗;34、固定部;35、抓取部;4、吸泥装置;41、集泥仓;42、吸泥管;43、钻头;44、支撑架;45、吸泥罩;46、吸铁层;47、挡架;48、粉碎刀片;5、挤压装置;51、挤压气缸;52、挤压板;53、刮泥板;54、进泥口;55、溢流口;56、溢流挡板;57、过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探测装置2、抓取装置和吸泥装置4,探测装置2、抓取装置和吸泥装置4分别从左往右依次安装在船体1的下方,船体1上设有控制仓11,控制仓11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探测装置2、抓取装置和吸泥装置4连接。探测装置2包括探测器21、升降绳22和卷扬器23,探测器21通过升降绳22缠绕在卷扬器23上,探测装置2对湖底进行探测,根据湖底的深度,利用卷扬器23控制升降绳22的工作长度,从而将探测器21放入到湖底中,探测湖底的土质情况,并将探测到的信息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控制抓取装置或者吸泥装置4进行处理。

抓取装置包括升降杆31、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升降杆31与第一抓斗32连接,第二抓斗33位于第一抓斗32的内部,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均由固定部34和抓取部35构成,第一抓斗32的固定部34与升降杆31连接,第二抓斗33的固定部34与第一抓斗32的固定部34连接,第二抓斗33的抓取部35小于第一抓斗32的抓取部35。第二抓斗33用来抓取体积较小的坚硬物质,第一抓斗32用来抓取体积较大的坚硬物质,将不同体积大小的物质分别通过不同的抓斗来抓取,避免了抓取不牢的现象,两个抓斗同时抓取,也提高了抓取效率,即使其中一个抓斗出现问题,另一个抓斗仍能继续工作,无需延误清淤工作。

吸泥装置4包括集泥仓41、离心式泥泵、吸泥管42、钻头43和支撑架44,集泥仓41位于船体1的上方,吸泥管42通过离心式泥泵与集泥仓41连接,支撑架44固定在吸泥管42下端的外侧,吸泥管42内设有封闭式电机,钻头43的一端与封闭式电机连接,钻头43的另一端向下穿出吸泥管42。钻头43上设有粉碎刀片48,粉碎刀片48对称设置在钻头43的外壁上,粉碎刀片48设置有至少两对,设置的粉碎刀片48用来粉碎湖底的淤泥,将大块的淤泥粉碎成小块的淤泥,使吸泥装置4更好地抽吸淤泥,加大抽吸量,提高抽吸效率。

吸泥管42的下端连接有吸泥罩45,吸泥罩45呈下大上小状,吸泥管42的内壁上设有吸铁层46,吸铁层46上设有至少两对十字型挡架47,两对挡架47上下交错设置。设置的下大上小的吸泥罩45,便于吸取淤泥,扩大淤泥的吸取范围,设置的吸铁层46用来吸附泥土中的金属物质,将金属物质从淤泥中分离出来,使进入到集泥仓41的淤泥更加纯净,减少后期处理步骤,便于淤泥的二次利用,同时也避免了金属物质随着淤泥进入到吸泥管42内损坏、堵塞吸泥管42,延长吸泥装置4的使用寿命;设置的挡架47用来阻挡淤泥中的大块物质,例如石块、塑料等,防止大块物质进入到吸泥管42中堵塞吸泥管42,也减少淤泥中的杂质,提高淤泥的纯净度。通过探测装置2来探测湖底的土质情况,然后将探测结果告知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淤方式进行操作和处理,简化工程步骤,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淤泥清理的速度和效率;当湖底为坚硬物质时,利用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进行抓取工作,将坚硬物质从湖底取走,设置两个抓斗,提高抓取效率,当湖底为泥层结构时,启动吸泥装置4进行吸泥工作,通过离心式泥泵产生真空,使淤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吸泥管42进入到集泥仓41,通过支撑架44支撑在湖底,保持吸泥装置4的稳定工作,通过封闭式电机带动钻头43转动,泥土在钻头43的扭矩和轴向作用下被切削、破坏,形成松散结构,从而便于吸泥装置4的吸取,提高吸泥效率。

集泥仓41内设有挤压装置5,挤压装置5包括挤压气缸51、挤压板52和刮泥板53,挤压气缸51固定在集泥仓41的上方,挤压气缸51的活塞杆伸入到集泥仓41内与挤压板52连接,刮泥板53分别连接在挤压板52的左右两侧,刮泥板53的自由端与集泥仓41的内壁相接触。设置的挤压装置5用来挤压集泥仓41内的淤泥,挤压板52在挤压气缸51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挤压淤泥,减少淤泥的体积,扩大集泥仓41的容纳量,同时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便于淤泥的保存,设置的刮泥板53在挤压板52的带动下沿着集泥仓41的内壁上下移动,从而将粘附在集泥仓41内壁上的淤泥刮落下来,使集泥仓41内的淤泥全部受到挤压脱水处理,提高处理质量和效率。集泥仓41的底部设有进泥口54,集泥仓41内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55,溢流口55上均匀设有溢流挡板56,溢流口55的内侧设有过滤膜57。从湖底吸取的淤泥从进泥口54进入到集泥仓41内,然后在集泥仓41内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液体从溢流口55流出,使淤泥进行脱水处理,设置的溢流挡板56和过滤膜57对流出的液体进行过滤,避免泥沙等颗粒物质随着液体流出,避免淤泥重新流出,保证集泥仓41内淤泥的数量。

采用如上述的一种湖泊淤泥的清理装置进行的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清淤准备

组织测量人员对湖泊布局、土质情况、河内淤泥厚度进行探测、测量,并按照25m间距进行绘制断面图和清淤施工设计图,每公里设置一个临时水位尺、水尺零点同河底设计高程一致,水深标尺精确到厘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记录、整理、汇总,实时向清淤船汇报水位和泥底深度。

步骤二、船体1的定位

根据清淤施工设计图,工程人员将需要挖掘的坐标发送到控制室内的驾驶人员,驾驶人员启动动力装置将船体1行驶到指定位置附近3~5m,然后通过标尺和定位装置进行精确调整,将船体1准确移动到指定位置的上方,然后放下固定锚和固定桩进行固定,接着利用超声波探测湖底的具体深度,并将探测到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器内。

步骤三:探测器21探测

1)、根据超声波测定的湖底深度,首先启动卷扬器23,松开升降绳22,将探测器21放入到湖底,通过探测器21探测该处地面是硬质石块还是软性泥土,并通过探测器21中的摄像头对湖底影像进行拍摄,然后将探测到的数字信息和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仓11内的工作人员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湖底的地质情况选择启动抓取装置或者吸泥装置4;

2)、探测器21探测完成后,卷扬器23收紧升降绳22,将探测器21向上提升,直到探测器21达到指定位置,卷扬器23停止工作。

步骤四、石块的清理

1)、当探测器21探测到湖底是石块时,先利用移动装置将抓取装置横向移动到探测点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抓取装置,根据探测到的湖底深度,延长升降杆31,将抓斗向下放入水中,利用开合气缸打开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第一抓斗32抓取大体积的石块,第二抓斗33抓取小体积的石块;

2)、抓取完成后,提升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至船体1上,然后翻转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使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位于落石仓的正上方,再利用开合气缸打开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使第一抓斗32和第二抓斗33内的石块落入到落石仓内,接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探测器21探测到该处的石块已全部清理完全。

步骤五、淤泥的清理

当探测器21探测到湖底是泥土时,先利用移动装置将吸泥装置4横向移动到探测点的正上方,然后启动吸泥装置4,根据探测到的湖底深度调节吸泥管42的长度,使支撑架44埋入到湖底的淤泥内,固定吸泥管42,同时启动封闭式电机,转动钻头43,使钻头43向下挖掘,在垂直方向上破开硬质土壤,便于吸泥管42向下钻入到土层中对淤泥进行吸取,当采用钻头43钻开淤泥时,粉碎刀片48与钻头43共同旋转,对淤泥进行水平方向的粉碎,使边坡塌陷,将块状的淤泥切碎成颗粒状,以便更好地使吸泥管42吸取,防止堵塞,然后启动离心式泥泵,使吸泥管42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将挖掘所得的泥浆通过吸泥罩45沿着吸泥管42吸入到集泥仓41内。

当采用吸泥管42吸泥时,通过吸泥管42上的观察口观察吸入的泥浆速度,并通过吸泥管42内的泥浆检测器检测泥浆浓度,并将检测到的泥浆浓度发送到控制器,若泥浆浓度低于标准值,则提高钻头43和粉碎刀片48的旋转速度,加大钻头43和粉碎刀片48的工作力度,将吸泥罩45继续下放,若泥浆浓度高于标准值,则降低钻头43和粉碎刀片48的旋转速度,减小钻头43和粉碎刀片48的工作力度,将吸泥罩45向上提起,防止闷泵。

步骤六、淤泥的脱水处理

1)、淤泥进入到集泥仓41内后,在集泥仓41内沉淀,沉淀下来的上层清水通过集泥仓41上端的溢流口55流出;

2)、启动挤压装置5,通过挤压气缸51带动挤压板52向下移动对集泥仓41底部的淤泥进行挤压,减小淤泥之间的空隙,使淤泥变得紧密,减小淤泥的体积,扩大集泥仓41的容纳面积,同时将淤泥中的水分挤出,使水分从溢流口55流出;

3)、挤压板52在移动的同时,带动两侧的刮泥板53在集泥仓41的侧壁上来回刮动,将集泥仓41内壁上粘附的淤泥刮落下来,避免集泥仓41因粘附的淤泥而减弱收纳量,影响淤泥的沉淀效果,同时也使淤泥能全部排除干净;

4)、待淤泥装满集泥仓41后,通过输泥管线将淤泥排出,清空集泥仓41,使集泥仓41能重新装纳淤泥。

步骤七、船体1的转移

当清淤到达指定深度后,停止离心式泥泵,再将吸泥装置4收起,将船体1移动到下一个指定位置,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