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的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674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的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腐蚀性地区土壤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在一些含有中强腐蚀性离子的土壤结构中建设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对其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必然存在很大的腐蚀危害;现有工程中通常采用大开挖现浇板式高标号基础设计,并在其外部涂刷高性能防腐涂料的措施,具体操作为:对于桩式基础采用玻璃钢模板与基础一体浇筑或采用“防腐布袋桩”浇筑,对地处中等腐蚀性地区桩式基础在基础外露部分采用涂刷HCPE防腐涂料。以上措施在施工中费时费工、工程综合造价高,现场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有效期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装置,操作简便,防护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的专用装置,包括若干个注浆导管,若干个所述注浆导管均匀布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导管的轴向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导管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导管侧壁设有导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四周侧壁和周边的土体中灌注聚乙烯浆液,利用了聚乙烯材质具有防水性、防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渗透性能;当浆液渗入钢筋混凝土基础侧、钢筋混凝土基础底的粗粒土会产生充填胶结效应,使其保护层强度显著提高,有效的起到腐蚀性溶液与基础防腐隔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方法的操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的专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对掏挖桩基础在判定地下水位变幅高度后,对临水部位的钢筋混凝土基础1与桩基础接触的基础坑壁土体间,均匀设置工程聚乙烯注浆导管2,通过聚乙烯注浆导管2将聚乙烯保护液注入混凝土表面分布均匀,实现在土体中对掏挖桩钢筋混凝土外壁均匀喷涂一定厚度的聚乙烯防护保护层,对混凝土基础进行长久性保护的目的。

其中聚乙烯注浆导管2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之间设有间隙,使得两者的土体中也含有聚乙烯保护液,产生充填胶结效应,使其保护层强度显著提高,有效的起到腐蚀性溶液与基础防腐隔绝效果。

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初凝时,把聚乙烯浆液均匀的注入混凝土基础坑壁土壤层中,通过浆液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将防腐胶凝材料在基础与土颗粒中的水分、空气排出后占据其位置,将原来松散的土粒、裂隙、空洞在基础坑壁与混凝土基础之间胶结为整体,形成强度大、压缩性低、防水性能高的“结石保护层”,从而达到土壤中较强腐蚀性离子与混凝土间隔离目的。

如图2和3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基础防护的专用装置,包括若干个注浆导管2,若干个所述注浆导管2均匀布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的四周;通过注浆导管2向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的四周灌注聚乙烯浆液。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基础1的四周灌注聚乙烯浆液的深度,注浆导管2的轴向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的轴向平行;注浆导管2侧壁设有导流孔21。

聚乙烯浆液的注入用来提高机理来自于桩端和桩侧的固化、充填胶结和加筋三种效应。当浆液渗入桩底沉渣及桩侧泥皮后会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而产生固化效果,提高了强度,降低了沉降量;当浆液渗入桩侧、桩底的粗粒土会产生充填胶结效应,使其保护层强度显著提高,有效的起到腐蚀性溶液与基础防腐隔绝效果。为输电线路在地处中强腐蚀性土壤地区线路基础新型防腐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先河。

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法,通过±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同地区已建成的敦煌至哈密同塔双回路750kV送电线路、酒泉至安西双回750kV送电线路、哈密至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和在建的酒泉至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等多条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经验的全面分析,确定采用采用后注浆灌注桩(PPG)基础处理技术在地处中、强腐蚀性土壤环境中混凝土基础防腐处理技术研究,该技术在国内属首次应用具有在腐蚀性地质环境中的工民建筑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完全可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不同化学离子腐蚀强度情况下,基础的防腐后注浆范围指标、和基础选型变化规律,为设计人员提供设计依据,也为盐渍土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基础防腐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该施工技术成功解决地处盐渍土地区输电线路混凝土基础腐蚀性处理工艺质量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具有节约资金、防腐处理操作方便、快捷便利、施工安全风险低、通用性强、保证技术性能指标,外表美观效果显著、技术可靠度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填补国内输电线路盐渍土混凝土基础防腐处理的技术空白,该技术能广泛应用于工民建领域基础防护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