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6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打桩机,包括桩机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机平台(1)连接有能驱动桩机平台(1)沿水平方向横向或纵向移动的平台移动驱动机构(8),所述的桩机平台(1)上设有具有钻杆打桩装置(7)和/或震动打桩装置的打桩系统,且所述的钻杆打桩装置(7)悬设在桩机平台(1)的一端,所述的震动打桩装置设置在桩机平台(1)的中部,且在桩机平台(1)上设有位于震动打桩装置一侧的下桩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在桩机平台上还设有输灰系统(9)和/或输浆系统(10);所述的输灰系统(9)包括至少一个通过输灰安装架悬设在桩机平台(1)外侧的灰罐(91),且所述的灰罐(91)的出灰口向下设置且朝向桩机平台(1)外侧;所述的输浆系统(10)包括设置在一个通过输浆安装架悬设在桩机平台(1)外侧的砂浆罐(101),且所述的砂浆罐(101)的出浆口向下设置且朝向桩机平台(1)外侧;所述的砂浆罐(101)与灰罐(91)的数量均为一个,且分别设置在桩机平台(1)的同一侧或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动打桩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桩孔(11)一侧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桩机平台(1)上的竖直挂钩架(2),所述的竖直挂钩架(2)一侧设有震动送桩杆(3),且所述的震动送桩杆(3)一端抵靠设置在桩机平台(1)上,另一端通过挂钩机构(4)与竖直挂钩架(2)可拆卸相连,且所述的桩机平台(1)上设有能将震动送桩杆(3)吊装至下桩孔(11)的起吊机构(5);所述的挂钩机构(4)包括由竖直挂钩架(2)上端朝向震动送桩杆(3)一侧弯折而成的挂钩部(41),所述的震动送桩杆(3)靠近竖直挂钩架(2)一侧具有与挂钩部(41)相对应的悬挂钩体(42),且所述的悬挂钩体(42)挂设在挂钩部(41)上;所述的挂钩部(41)包括与竖直挂钩架(2)垂直设置的弯折部(411),所述的弯折部(411)一端连接有与竖直挂钩架(2)平行设置的竖直部(412),且所述的竖直挂钩架(2)、弯折部(411)与竖直部(412)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起吊机构(5)包括具有起动臂的起动机(51),所述的起动臂上设有起吊钩(52),在震动送桩杆(3)上端设有与起吊钩(52)相匹配的吊装孔(53);所述的桩机平台(1)上分别设有位于下桩孔(11)两侧的静压承台(6),所述的静压承台(6)上设有静压驱动器(61),且所述的静压驱动器(61)的输出杆与桩机平台(1)相连;所述的竖直挂钩架(2)侧部与静压承台(6)相连,且所述的竖直挂钩架(2)上端超出静压承台(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移动驱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桩机平台(1)下方且能将桩机平台(1)升起从而带动桩机平台(1)横向移动的横移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桩机平台(1)下方且能将桩机平台(1)升起从而带动桩机平台(1)纵向移动的纵移驱动机构;所述的横移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桩机平台(1)下方且沿桩机平台(1)横向设置的横移底座(81),所述的横移底座(81)与桩机平台(1)之间设有大船顶升机构(82),且所述的大船顶升机构(82)底部设有与横移底座(81)相连的横移行走机构(83);所述的纵移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桩机平台(1)下方且沿桩机平台(1)纵向设置的纵移底座(84),所述的纵移底座(84)与桩机平台(1)之间设有小船顶升机构(85),且所述的大船顶升机构(82)底部设有与纵移底座(84)相连的纵移行走机构(8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打桩装置(7)包括悬设在桩机平台(1)一端的机架(71),所述的机架(71)内设有施工通道,所述的机架(71)上设有位于施工通道内的动力头(72),所述的动力头(72)分别通过万向连接结构与若干沿机架(71)轴向设置的钻杆体(73)相连,在机架(71)两侧分别设有能驱动动力头(72)沿竖直方向升降的链条升降驱动机构,在机架(71)上设有位于两个链条升降驱动机构之间且能使链条升降驱动机构同步工作的联动机构,所述的链条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71)顶部的从动轮(74),所述的机架(71)底部设有主动轮(75),所述的从动轮(74)与主动轮(75)之间绕设有输送链条(76),且所述的输送链条(76)两端分别与动力头(72)相连,且所述的主动轮(75)连接有液压马达(77),机架(71)上设有位于从动轮(74)与主动轮(75)之间的张紧轮(78),且所述的输送链条(76)与张紧轮(78)相连;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钻杆升降驱动机构内的从动轮(74)同心相连的从动伞齿轮(79),两个从动伞齿轮(79)之间设有联动座(791),所述的联动座(791)上穿设有联动轴(792),且所述的联动轴(792)两端分别设有与从动伞齿轮(79)相啮合的联动伞齿轮(79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71至少一侧设有钻杆输送机构(102),且所述的钻杆输送机构(102)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机架(71)外侧的钻杆输送轨道(103),所述的钻杆输送轨道(103)上设有钻杆夹紧机构(104),在钻杆输送轨道(103)上设有能驱动钻杆夹紧机构(104)轴向移动的送杆驱动器(10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头72下端设有灌浆板(3a),所述的灌浆板(3a)上穿设有若干灌浆板接头(4a),所述的灌浆板接头(4a)分别通过周向转动连接结构(5a)与灌浆板(3a)相连,所述的灌浆板接头(4a)下方设有若干与灌浆板接头(4a)一一对应设置的钻杆体(73),所述的钻杆体(73)与灌浆板接头(4a)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7a)相连,且在钻杆体(73)与灌浆板接头(4a)之间设有能使钻杆体(73)与灌浆板接头(4a)周向定位的周向定位结构(8a);所述的螺纹连接结构(7a)包括设置在钻杆体(73)上端且与钻杆体(73)内部相连通的锥形筒体(71a),所述的锥形筒体(71a)端部具有锥形外螺纹(72a),所述的灌浆板接头(4a)下端周向内侧具有与锥形外螺纹(72a)相对应的锥形内螺纹(73a),且所述的锥形外螺纹(72a)与锥形内螺纹(73a)螺纹相连;所述的周向定位结构(8a)包括套设于灌浆板接头(4a)上的拆螺母套(81a),所述的拆螺母套(81a)与灌浆板接头(4a)相互轴向滑动且周向定位,所述的钻杆体(73)上端通过轴向导向结构设有位于钻杆体(73)与锥形筒体(71a)之间的定位套体(82a),且所述的拆螺母套(81a)连接有能驱动拆螺母套(81a)轴向移动从而使拆螺母套(81a)与定位套体(82a)周向定位的拆装定位结构;所述的轴向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钻杆体(73)端部且横截面呈非圆形结构的导向套体(83a),所述的锥形筒体(71a)设置在导向套体(83a)端部,所述的定位套体(82a)套设于导向套体(83a)上且与导向套体(83a)周向定位且轴向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向套体(83a)与定位套体(82a)之间设有能使定位套体(82a)保持向锥形筒体(71a)一端运动趋势的弹性顶压机构;所述的弹性顶压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导向套体(83a)上下两端的环形台阶(84a),所述的定位套体(82a)与位于导向套体(83a)上端的环形台阶(84a)相抵靠,在导向套体(83a)上套设有顶压弹簧(85a),且所述的顶压弹簧(85a)一端与环形台阶(84a)相抵靠,另一端抵靠设置在定位套体(82a)上;所述的拆装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拆螺母套(81a)周向内侧且横截面呈非圆形的内定位圈(86a),所述的灌浆板接头(4a)与定位套体(82a)的横截面均呈与内定位圈(86a)相匹配的非圆形,且所述的拆螺母套(81a)连接有能驱动拆螺母套(81a)轴向滑动从而使拆螺母套(81a)与灌浆板接头(4a)和定位套体(82a)周向定位的拆装驱动结构;所述的拆装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灌浆板(3a)下方且与拆螺母套(81a)相对应的压板(87a),所述的压板(87a)上连接有至少一个与灌浆板(3a)相连的压板驱动器(88a),且在压板驱动器(88a)作用下,所述的压板(87a)带动拆螺母套(81a)轴向移动;所述的动力头(72)分别通过若干万向接头(21a)与灌浆板接头(4a)一一对应且相连,所述的动力头(72)与灌浆板(3a)均设置在一个灌浆连接座(22a)上;所述的周向转动连接结构(5a)包括若干设置在灌浆板(3a)上的安装孔(51a),所述的灌浆板接头(4a)均穿设于安装孔(51a)内,在安装孔(51a)内设有位于灌浆板接头(4a)周向外侧的轴承(52a);所述的灌浆连接座(22a)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架体内侧相抵靠的滚轮(23a),且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能将钻杆体(73)夹紧固定的钻杆固定结构(24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体(73)上设有能防止钻杆体(73)周向转动时出现晃动的钻杆保持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保持架包括若干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拼合式环形圈(1b),相邻两个拼合式环形圈(1b)通过可拆式结构(2b)相连,每一个拼合式环形圈(1b)内均穿设有钻杆体(73),在钻杆体(73)与拼合式环形圈(1b)之间设有由若干弧形内衬体(41b)周向对接而成的环形内衬套(4b),所述的钻杆体(73)与环形内衬套(4b)周向转动相连,所述的环形内衬套(4b)包括套设于钻杆体(73)周向外侧的衬套体(42b),且所述的衬套体(42b)两端分别延伸至拼合式环形圈(1b)端部外侧从而形成与拼合式环形圈(1b)端部相抵靠且位于钻杆体(73)周向外围的延伸套体(43b);所述的拼合式环形圈(1b)由若干弧形体(11b)周向合围而成,所述的弧形体(11b)周向外侧设有连接条(12b),且相邻两个连接条(12b)通过安装螺栓(13b)固定相连;所述的弧形体(11b)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的弧形体(11b)周向均匀分别设置;所述的可拆式结构(2b)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拼合式环形圈(1b)上的连接条(12b)外侧的安装条(21b),每一个弧形体(11b)的端面均与相邻一个弧形体(11b)的端面相互抵靠设置,所述的安装螺栓(13b)贯穿于安装条(21b)且所述的安装条(21b)通过安装螺栓(13b)与连接条(12b)相连;所述的拼合式环形圈(1b)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所述的拼合式环形圈(1b)中任意一个的中心和剩余的拼合式环形圈(1b)中的任意两个且与该拼合式环形圈(1b)不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拼合式环形圈(1b)的中心依次相连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的拼合式环形圈(1b)呈矩形阵列状分布设置;所述的衬套体(42b)与延伸套体(43b)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弧形内衬体(41b)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的弧形内衬体(41b)相互对接从而形成上述的环形内衬套(4b);所述的延伸套体(43b)包括与衬套体(42b)相连的直筒体(431b),所述的直筒体(431b)连接有锥形台体(432b),且所述的锥形台体(432b)与直筒体(431b)相连的一端的直径大小至另一端的直径大小逐渐变小;两个衬套体(42b)中至少一个上设有径向贯穿直筒体(431b)的通孔(433b);所述的直筒体(431b)的外径大小大于衬套体(42b)的外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体(73)呈中空状,且钻杆体(73)一端具有钻头尖锥部(2c),在钻杆体(73)设有钻头尖锥部(2c)的一端周向外侧设有呈螺旋状分布设置的螺旋钻头叶片(3c),所述的螺旋钻头叶片(3c)一端延伸至钻头尖锥部(2c),另一端与径向设置在钻杆体(73)外侧的喷浆座(4c)相连,所述的喷浆座(4c)朝向钻头尖锥部(2c)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与钻杆体(73)内部相连的喷浆孔(41c),且所述的喷浆孔(41c)的孔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所述的喷浆座(4c)内设有沿喷浆座(4c)轴向延伸的连接通道(42c),且所述的连接通道(42c)一端与钻杆体(73)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喷浆孔(41c)相连;所述的螺旋钻头叶片(3c)与喷浆座(4c)设有喷浆孔(41c)的一侧齐平且相连,且所述的喷浆座(4c)的另一侧具有超出螺旋钻头叶片(3c)且位于螺旋钻头叶片(3c)端部的阻挡部(43c),所述的阻挡部(43c)连接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倾斜部(44c),且所述的倾斜部(44c)连接有设置在喷浆座(4c)远离螺旋钻头叶片(3c)一侧的弧形部(45c);所述的喷浆孔(41c)呈长条形,且所述的喷浆孔(41c)包括与连接通道(42c)相连的等径条形孔(411c),所述的等径条形孔(411c)连接有变径条形孔(412c),且所述的变径条形孔(412c)与等径条形孔(411c)相连的一端的直径大小至另一端的直径大小逐渐变大;所述的螺旋钻头叶片(3c)与钻头尖锥部(2c)相连一端的宽度直径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大;所述的螺旋钻头叶片(3c)与喷浆座(4c)均一体成型于钻杆体(73)上;所述的钻杆体(73)具有钻头尖锥部(2c)的一端设有若干位于螺旋钻头叶片(3c)上方的搅拌叶片组,且所述的搅拌叶片组自上向下依次错位设置;每一组搅拌叶片组均包括分别设置在钻杆体(73)两侧均均与钻杆体(73)垂直设置的搅拌叶片(5c),所述的搅拌叶片(5c)分别朝向不同方向倾斜设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