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50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等的井口安全防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油井、气井、水井等的井口遍布在野外的井场中。虽然各井场会设置一些警示标识,但这些裸露的井口对路过的行人或在附近作业的人员来始终是一种安全隐患,很容易导致伤害伤亡事故发生,并且还容易导致井口受损。另外,这类井口目前普遍缺少可靠的防盗防护措施,以致于盗窃部件及盗采原油、天然气等的现象在井场时有发生,一方面给井场管理方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还容易诱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提供一种可靠的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其能够对井口形成坚固、稳定且可靠的安全防盗及防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其包括:地锚式卡栓、防护罩本体、立式螺旋锁、以及卧式螺旋锁,其中,所述防护罩本体具有顶面和侧面;所述地锚式卡栓固定于井口处;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立式螺旋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地锚式卡栓和所述防护罩本体的顶面接合,所述卧式螺旋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罩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接合,并且所述立式螺旋锁与所述卧式螺旋锁在所述防护罩本体内部相交。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的顶面设有顶面锁孔,所述防护罩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设有侧面锁孔。

优选地,所述顶面锁孔和所述侧面锁孔均为半圆孔。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立式螺旋锁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立式螺旋锁和第二立式螺旋锁,所述卧式螺旋锁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卧式螺旋锁和第二卧式螺旋锁。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式螺旋锁与所述第一卧式螺旋锁相交,所述第二立式螺旋锁与所述第二卧式螺旋锁相交。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内部设有扶正器,所述扶正器位于所述卧式螺旋锁的下方,以便引导所述卧式螺旋锁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罩具有第一顶面部分,所述第二防护罩均具有第二顶面部分,在所述第一顶面部分与所述第二顶面部分的交界位置处设置有顶面锁孔。

优选地,在所述防护罩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窗口。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形呈正方体形式或长方体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井口、防止盗窃部件及盗采原油、天然气等行为的发生,从而杜绝安全隐患,并且可以延长井口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还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目前油气田井场中井口安全防盗和防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其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主要包括:地锚式卡栓1、防护罩本体2、以及立式螺旋锁3和卧式螺旋锁4,其中,立式螺旋锁和卧式螺旋锁均为螺旋形构件。

所述防护罩本体2具有顶面和侧面,例如如图1所示的一个平面顶面和四个平面侧面,或者一个平面顶面和曲面侧面(例如圆柱面)(未示出)。所述地锚式卡栓1可固定设置于井口(未示出)处,例如在井口外沿的地面上。在工作状态下,所述防护罩本体2可罩于井口的上方,所述立式螺旋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地锚式卡栓1和所述防护罩本体2的顶面接合,所述卧式螺旋锁4的两端则分别与所述防护罩本体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接合,并且所述立式螺旋锁3与所述卧式螺旋锁4在所述防护罩本体2内部相交,如图1所示。

由于立式螺旋锁3与卧式螺旋锁4均为螺旋形构件,当二者相交时,二者的螺旋结构会彼此扣合,从而使二者之间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例如沿各个方向的平动均被限制,而只能通过其中一者的螺旋运动使二者之间相互脱开。由此,便可以将防护罩本体2牢固、可靠地固定在井口处,从而对井口实现安全防盗和防护。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2的顶面可以设有顶面锁孔6,立式螺旋锁3的上端例如可以通过顶面锁孔6而实现与顶面的接合;所述防护罩本体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则设有侧面锁孔7,卧式螺旋锁4的两端则通过侧面锁孔7而实现与侧面的接合。

优选地,所述顶面锁孔6和所述侧面锁孔7均为半圆孔。半圆孔的优点包括:既便于各螺旋锁穿过并通过相应的螺旋锁的螺旋运动而完成螺旋锁的安装,同时又便于在安装就位后对螺旋锁的末端进行卡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护罩21和第二防护罩22,如图1所示。例如,第一防护罩21和第二防护罩22可以是剖分式的两个部分,优选对称剖分,二者拼合在一起形成防护罩本体2。采用剖分式结构可以方便地将立式螺旋锁3的一端与地锚式卡栓1进行接合固定,随后再将另一端与防护罩本体2的顶面接合固定。

优选地,当防护罩本体2采用剖分式结构时,卧式螺旋锁4的延伸方向可以与防护罩本体的拼合方向一致(垂直于拼合面),也即,卧式螺旋锁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防护罩21的一个侧面及第二防护罩22的一个侧面接合,从而便于将二者保持在拼合状态下。

优选地,所述立式螺旋锁3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立式螺旋锁31和第二 立式螺旋锁32,例如,二者可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井口的两侧。对应地,地锚式卡栓也包括设置在井口两侧的第一地锚式卡栓11和第二地锚式卡栓12。所述卧式螺旋锁4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卧式螺旋锁41和第二卧式螺旋锁42。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式螺旋锁31与所述第一卧式螺旋锁41相交,所述第二立式螺旋锁32与所述第二卧式螺旋锁42相交,例如,两个卧式螺旋锁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分别位于井口的两侧。替代地,两个立式螺旋锁也可以同时与两个卧式螺旋锁相交,例如,两个卧式螺旋锁可以上下重叠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2内部设有扶正器5,所述扶正器5位于所述卧式螺旋锁4的下方,以便引导所述卧式螺旋锁4的安装。优选地,扶正器5可以是水平固定(例如焊接)在防护罩本体2内部的钢板。当防护罩本体2包括第一防护罩21和第二防护罩22时,扶正器也包括分别位于第一防护罩21和第二防护罩22内部的扶正器片段51、53或者52、54,以形成对每一个卧式螺旋锁的有效引导。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罩21具有第一顶面部分,所述第二防护罩22均具有第二顶面部分,在所述第一顶面部分与所述第二顶面部分的交界位置处设置有前述顶面锁孔6。例如,如图1所示,分别用于接合第一防护罩21和第二防护罩22的两个顶面锁孔61和62均设置在前述交界位置处。

特别优选地,当顶面锁孔为半圆孔时,其可以是设置在相应的顶面部分的边缘的半圆形缺口,并在与另一顶面部分的边缘(无缺口的位置)拼合后形成半圆孔。

特别优选地,当设置有两个顶面锁孔61和62时,这两个顶面锁孔可以是分别设置在两个顶面部分的边缘的半圆形缺口,也可以是设置同一个顶面部分的边缘的半圆形缺口。

替代地,前述顶面锁孔也可以不设置在前述交界位置处,而是设置在相应的顶面部分的例如中间位置处,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优选地,在所述防护罩本体2的顶面上还设置有窗口8,以用于观察或执行其它作业任务。窗口8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处,不限于两个顶面部分的交界位置处。但作为优选,窗口8可以设置在两个顶面锁孔61和 62的中间,例如正对井口中央。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2的外形呈正方体形式或长方体形式,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井口、防止盗窃部件及盗采原油、天然气等行为的发生,从而杜绝安全隐患,并且可以延长井口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还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地锚式井口安全防盗防护装置的安装过程可以为:首先将地锚式卡栓11和12相互独立地固定于井口地面;然后将立式螺旋锁31和32安装就位,并拼合第一防护罩21和第二防护罩22以构成完整的防护罩本体;然后将卧式螺旋锁41和42通过一侧的侧面锁孔71和72旋入,在扶正器的引导下前进,并在与立式螺旋锁31和32相交扣合后继续旋入,直至与另一侧的侧面锁孔73和74接合而安装就位。此时便形成坚固、稳定、安全的井口保护装置。其优选的拆卸过程则恰好相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