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面垃圾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154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面垃圾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指不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现有农村小河河面上经常漂浮各种垃圾,这样不打捞容易导致水质的污染,大型打捞船无法在小河河面上航行,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河面垃圾回收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河面垃圾回收设备,包括收集船本体,所述收集船本体两侧设有浮筒,所述收集船本体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辊A,所述收集船本体通过连接板与驱动辊B连接,所述收集船本体通过调节杆与驱动辊C连接,所述驱动辊A、驱动辊B与驱动辊C轴线呈三角形布置,所述驱动辊A、驱动辊B与驱动辊C外侧缠绕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外侧设置有输送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辊B与连接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为气杆或液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叶片与输送带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辊A、驱动辊B、驱动辊C、输送带与输送叶片,这样通过浮筒来实现收集船的漂浮,可以实现在小河河面上漂浮,这样在调节杆的作用下实现驱动辊C的展开,船体在行进过程中驱动辊A、驱动辊B、驱动辊C带动输送带上的输送叶片的输送,将垃圾排入垃圾收集船内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对河面造成污染,环保效果好,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河面垃圾回收设备,包括收集船本体1,所述收集船本体1两侧设有浮筒2,所述收集船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辊A3,所述收集船本体1通过连接板101与驱动辊B4连接,所述收集船本体1通过调节杆6与驱动辊C5连接,其中所述调节杆6为气杆或液压杆。所述驱动辊A3、驱动辊B4与驱动辊C5轴线呈三角形布置,所述驱动辊A3、驱动辊B4与驱动辊C5外侧缠绕有输送带7,其中所述驱动辊B4与连接板101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输送带7外侧设置有输送叶片8,其中所述输送叶片8与输送带7之间为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浮筒2来实现收集船的漂浮,可以实现在小河河面上漂浮,这样在调节杆6的作用下实现驱动辊C5的展开,船体在行进过程中驱动辊A3、驱动辊B4、驱动辊C5带动输送带7上的输送叶片8的输送,将垃圾排入垃圾收集船内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对河面造成污染,环保效果好,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