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医疗场所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095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医疗场所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场所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小,原本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地面,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而暴雨过后却又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热岛效应显著。

因此,为了应对突出的城市雨洪问题,努力实现生态城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国家对城市雨洪管理提出了高标准和新要求,业内也涌现出许多新理念和新技术海绵城市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目前,如学校、医院、机场、体育场等城市大型露天公共场所的排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当下雨时,由于地面积水湿滑影响露天场所的正常使用;或遇到暴雨时,会造成公共场所地表径流量大幅提高,市政管网泄洪能力远远不足,容易引发公共场所的局部大量积水,而且雨水浸泡携带地面上的大量生活垃圾与污染物,会堵塞市政管路,或通过市政管网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加重河流水系负荷,甚至引发生态环境破坏;造成雨水资源大量流失,不能充分循环利用。

因此,针对目前医疗等公共场所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快速将渗透到地表浅表层下的雨水收集起来并输送到指定的集水点进而统一的过滤及水质处理的排水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医疗场所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医疗场所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斗1、雨水沉淀井2、过滤弃流装置3、蓄水装置5、雨水处理装置6和雨水利用系统8;其中,所述蓄水装置5经防渗膜包覆后埋设于路面渗透层4下,所述蓄水装置5由砂石层51和若干位于所述砂石层51底部且相互连通的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组成;所述过滤弃流装置3与所述砂石层51连接,并将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上的渗透孔储存于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内,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通过模块连接器53与所述雨水处理装置6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路面渗透层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面层41、下面层42和土工布43。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41的厚度为50-70mm,所述下面层42的厚度为60-80mm。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之间通过所述模块连接器53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装置5底部设置有地基层。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装置5上设置有与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连通的检查井,所述检查井顶口高于路面渗透层4并配装有井盖。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膜包覆于所述蓄水装置5的底部及侧面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底部设有方形雨水储存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处理装置6采用神通地埋式一体化雨水处理/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处理装置6与所述雨水利用系统8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装器7或二次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集雨水收集、净化、储存、调度、用水功能于一身,可快速地将渗透到地表浅表层下的雨水收集起来并输送到指定的集水点进而统一的过滤及水质处理,可有效防止地面积水,保证地面的正常使用;以及为医疗场所提供水质纯度较高的日常用水,同时本实用新型系统蓄存的雨水可以用于地面场所冲刷及消防用水等供水水源,实现了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可有效确保场地不积水,提高医疗场所的排水安全,避免因灾害天气造成的内涝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医疗场所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雨水收集斗,2-雨水沉淀井,3-过滤弃流装置,4-路面渗透层,41-面层,42-下面层,43-土工布,5-蓄水装置,51-砂石层,52-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3-模块连接器,6-雨水处理装置,7-紫外线消毒器,8-雨水利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医疗场所的雨水储存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斗1、雨水沉淀井2、过滤弃流装置3、蓄水装置5、雨水处理装置6和雨水利用系统8;其中,蓄水装置5经防渗膜包覆后埋设于路面渗透层4下,蓄水装置5由砂石层51和若干位于砂石层51底部且相互连通的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组成;过滤弃流装置3与砂石层51连接,并将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上的渗透孔储存于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内,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通过模块连接器53与雨水处理装置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路面渗透层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面层41、下面层42和土工布43;优选地,面层1、下面层2均采用孔隙率为30%的全透型和排水型沥青混凝土铺就而成。且面层41的厚度为50-70mm,下面层42的厚度为60-80mm;优选地,面层41的厚度为60mm,下面层42的厚度为70mm。

该系统的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之间通过模块连接器53相互连通。蓄水装置5底部设置有地基层,地基层厚度为200mm,地基层为黄沙和水泥垫层。蓄水装置5上设置有与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连通的检查井,检查井顶口高于路面渗透层4并配装有井盖。拱形雨水调蓄模块52底部设有方形雨水储存模块,其中,雨水储存模块7由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储存单元并排组成,储存单元材质采用高抗冲改性聚丙烯原料;储存单元的体积为1000-1200mm×900mm×600mm,储存单元的体积的有效储水量为0.2-0.5m3;为提高雨水储存量,雨水储存模块为两层设置,以防止降雨量较大时造成的路面积水、内涝的问题。

进一步地,雨水处理装置6采用神通地埋式一体化雨水处理/回收装置,该地埋式一体机式针对雨水后期处理而开发的雨水深度净化设备,该设备集完整精密过滤、排污、消毒系统为一体,过滤精度高,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整套设备包含:精密过滤系统、泄压系统、消毒系统、补水系统、水表阀门组单元、爬梯等;其雨水处理量为10-30m3/h。

同时为进一步地提高水质,以满足饮用水或医疗用水标准要求,在雨水处理装置6与雨水利用系统8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装器7,对经雨水处理装置6净化处理后的纯净水进行紫外线消毒。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