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交通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11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跨河交通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河交通坝,适用于山区小型河沟或河流的交通通行。



背景技术:

随着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目前大部分水电站逐步向高海拔的峡谷地区延伸,这些地区往往山高谷深,附近河沟或小型河流较多,总体而言工程建设的场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工程上经常利用这些河沟进行沟水处理(通常修建挡水建筑和泄水建筑物)来布置施工渣场或其它施工辅助设施,由此这些人工场地附近需新建临时交通以满足工程交通或当地居民通行需要。目前的工程建设中针对这些小型河沟或河流,一般先考虑利用原有河沟上的当地桥梁,但可能存在绕路或桥梁承载满足不了过车或通行要求的情况;如果新修一般采用混凝土和钢结构桥,这种桥梁对桥址地形地质条件要求高、施工复杂、施工时间长、投资造价高、工程技术难度或风险较大,特别是临时性的过河交通就更不经济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廉、施工快速的跨河交通坝,以满足山区小型河沟或河流的交通通行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跨河交通坝,包括坝基、坝体,坝基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有网状透水骨架,网状透水骨架包括网状笼体和填装于笼体内的块石,网状透水骨架的背水一侧设置有土工布,土工布通过网状透水骨架固定设置于坝基侧面,坝基和坝体的连接处布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连通坝基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进一步的是:网状透水骨架采用钢丝笼,相邻两件钢丝笼之间通过钢丝绳绑扎连接。

进一步的是:土工布设于网状透水骨架的笼体内。

进一步的是:网状透水骨架为长方体型,网状透水骨架的背水一侧和底侧均布置有土工布,在坝基的纵向截面上,网状透水骨架呈阶梯状布置。

进一步的是:排水管道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管道垂直于坝基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是:坝体顶面设置有泥结碎石土路面。

进一步的是:坝体顶面两侧设置有挡块。

上述跨河交通坝的施工步骤为:

A、在枯水期将坝基填筑到水面以上;

B、在坝基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网状透水骨架,同时布置土工布;

C、在坝基上铺设排水管道;

D、坝体及路面施工;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坝体顶面两侧布置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海拔峡谷地区的工程建设中交通工程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纽带,能够经济快速的施工是整个工程尽快完建的主要保证之一。该跨河交通坝采用施工弃渣堆筑,能够就地取材大大降低投资成本,且施工简单方便快捷;坝体下部设置有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安装快捷使用方便,且能够连通上下游水流保证了跨河交通坝不被水流漫顶;跨河交通坝上下游坝脚处(即坝基上下游两侧)码放有网状透水骨架,既能透水又能反滤保护,避免坝基渗透破坏引起坝基沉降破坏上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和路面;跨河交通坝坝顶根据实际通行需要设置宽度,并可采用泥结碎石土路面,其结构上基本满足工程通行需要,且在路面两侧可设置有挡块,能够更好地保证通行安全。总体而言,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施工简单快速且适应地形地质条件强的用于小型河沟或河流的跨河交通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跨河交通坝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水管道的剖面大样图;

图3是挡块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单个网状透水骨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坝基、2-坝体、3-网状透水骨架、4-土工布、5-排水管道、6-泥结碎石土路面、7-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水流方向。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坝基1、坝体2,坝基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有网状透水骨架3,网状透水骨架3包括网状笼体和填装于笼体内的块石,网状透水骨架3的背水一侧设置有土工布4,土工布4通过网状透水骨架3固定设置于坝基1侧面,坝基1和坝体2的连接处布置有排水管道5,排水管道5连通坝基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其中,网状透水骨架3优选采用钢丝笼,相邻两件钢丝笼之间通过钢丝绳绑扎连接,可使结构更稳定。

土工布4优选设于网状透水骨架3的笼体内,安装实施更方便。

如图1、图4所示,优选地,网状透水骨架3为长方体型,网状透水骨架3的背水一侧和底侧均布置有土工布4,在坝基1的纵向截面上,网状透水骨架3呈阶梯状布置。采用该方式,网状透水骨架3整体结构稳定,同时土工布4可将坝基1侧面充分覆盖。

优选地,排水管道5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管道5垂直于坝基1宽度方向设置,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如图2所示,排水管道5优选为圆形管道,其断面为圆形。

坝体2顶面即为路面,可采用各种路面结构,优选采用泥结碎石土路面6,即坝体2顶面设置有泥结碎石土路面6。其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在结构上能基本满足工程通行需要。

如图1、图3所示,坝体2顶面两侧设置有挡块7,挡块7优选为混凝土挡块,在通行方向上间隔设置。设置挡块能够更好地保证通行安全。

上述跨河交通坝的施工步骤为:

A、在枯水期将坝基1填筑到水面以上;

B、在坝基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网状透水骨架3,同时布置土工布4;

C、在坝基1上铺设排水管道5;

D、坝体2及路面施工;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坝体2顶面两侧布置挡块7。

施工过程中,在坝基1填筑完后,需对坝基1进行一定的碾压,再用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铺设在碾压后的坝基1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的管径大小和行数根据设计标准下所跨河沟流量通过水力学计算定。在坝体2填筑过程中,坝体2需分层碾压密实,坝顶宽度根据实际交通需要设置宽度。坝基1和坝体2可采用施工弃渣堆筑,能够就地取材大大降低投资成本,且施工简单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