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力矩限制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0940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力矩限制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挖掘机超负荷的安全装置,特别是一种挖掘机力矩限制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施工作业安全保障要求的提高,其他工程机械,如汽车吊,龙门吊等塔式起重机都有了相对成熟的安全保护设备力矩限制器,但是由于挖掘机本身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一直以来对于挖掘机的力矩保护都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案,国家也并未对挖掘机使用力矩限制器形成一套规范,故目前的挖掘机使用中,特别是结构复杂的挖掘机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施工单位均沿用塔式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使用,而挖掘机的机械臂受力点不像塔式起重机那么单一,故传统的单一力矩限制器对判断挖掘机是否超载不准确、不及时,对挖掘机的机械臂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护,从而导致挖掘机没有受到保护。

现在很多挖掘机都在海边作业,而海边的盐雾比较严重,盐雾对挖掘机的主机造成侵蚀会导致整台挖掘机无法作业,腐蚀严重损坏主机内部元件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并且现有主机布线大都是将电线集束成缆统一通过一个布线孔穿过,如此设置在需要找到单一某一根线的时候麻烦,若干根电线集束成缆容易搅在一团,也不利于平时工作时的分辩,集束成缆的电线还很容易被一起破坏,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挖掘机力矩限制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里判断超载不准确、不及时,主机易被盐雾腐蚀形成安全隐患以及电线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挖掘机力矩限制器系统,包括动臂角度传感器、大臂角度传感器、电源、报警器、力矩限制器、显示器、主机;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大臂角度传感器、电源、力矩限制器、报警器、显示器均与主机相连,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设于动臂上,所述大臂角度传感器、力矩限制器均设于大臂上,所述主机、显示器、电源均设于驾驶室内,所述报警器设于显示器上,通过动臂角度传感器、大臂角度传感器这两个角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出动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幅度,并将测量出来的数据传回主机并显示于显示器,与主机中设定的额定角度作对比,同时结合力矩限制器传回的信号判断动臂受力是否超额定,不仅实时传送角度数据,提高了精确度,又因为配合力矩限制器可以准确、及时的做出是否超载的判断,实时的将挖掘机力臂角度、工作幅度、实时受力等信息反映给挖掘机操作者,使挖掘机的作业能力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安全、高效的被利用,从而有效避免挖掘机及操作者发生安全事故;所述主机包括本体、316L不锈钢层,所述本体包括底板、上盖、连接底板与上盖的侧壁,所述316L不锈钢层覆盖于本体外部,316L不锈钢具有优秀耐腐蚀性,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故覆盖于本体外部的316L不锈钢层可以起到抵抗海边作业时烟雾对主机的侵蚀,保护挖掘机的安全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所述主机的侧壁上设有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力矩限制器信号孔、电源孔、报警器孔、显示器孔,将功能不同的设备的电线分区布线、接入主机内部,方便快捷,线缆管理科学、有条理,使电线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使挖掘机的安全作业得到了保障。

进一步地,挖掘机大臂包括第一大臂、第二大臂,所述第一大臂一端接于挖掘机上,另一端连接第二大臂,所述第二大臂一端连接第一大臂,另一端连接动臂;所述大臂角度传感器设于第一大臂上,所述力矩限制器设于第二大臂上;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包括动臂角度传感器本体、设于动臂角度传感器本体上的动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所述大臂角度传感器包括大臂角度传感器本体、设于大臂角度传感器本体上的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所述力矩限制器包括力矩限制器本体、设于力矩限制器本体上的力矩限制器信号输出端,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力矩限制器信号输出端均朝向驾驶室。动臂角度传感器、大臂角度传感器均与主机相连,主机设于驾驶室内,故设计大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动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均朝向挖掘机驾驶室,线缆可直接将大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动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与主机进行连接,线缆在连接过程中不会发生翻折,对线缆起到了保护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扣板,所述扣板呈矩形,所述扣板四角分设倒圆角结构。扣板有利于方便、快捷地取下上盖,在检修和平时的保养中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扣板四角分设倒圆角结构,保护工作人员不受锐利的尖角伤害。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动臂角度传感器、大臂角度传感器结合力矩限制器传回的信号判断动臂受力是否超额定,不仅实时传送角度数据,提高了精确度,又因为配合力矩限制器可以准确、及时的做出是否超载的判断,实时的将挖掘机力臂角度、工作幅度、实时受力等信息反映给挖掘机操作者,使挖掘机的作业能力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安全、高效的被利用,从而有效避免挖掘机及操作者发生安全事故;覆盖于本体外部的316L不锈钢层可以起到抵抗海边作业时烟雾对主机的侵蚀,保护挖掘机的安全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将功能不同的设备的电线分区布线、接入主机内部,方便快捷,线缆管理科学、有条理,使电线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使挖掘机的安全作业得到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力矩限制器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臂角度传感器、动臂角度传感器、力矩限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动臂角度传感器,1a动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1b动臂角度传感器本体,2大臂角度传感器,2a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2b大臂角度传感器本体,3力矩限制器,3a力矩限制器信号输出端,3b力矩限制器本体,4底板,5上盖,5a扣板,5b倒圆角结构,6侧壁,6a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b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c力矩限制器信号孔,6d电源孔,6e报警器孔,6f显示器孔,7 316L不锈钢层,8第一大臂,9第二大臂,10挖掘机,11动臂,12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挖掘机力矩限制器系统,包括动臂角度传感器1、大臂角度传感器2、电源、报警器、力矩限制器3、显示器、主机。

参见图2,所述大臂包括第一大臂8、第二大臂9,所述第一大臂8一端接于挖掘机10上,另一端连接第二大臂9,所述第二大臂9一端连接第一大臂8,另一端连接动臂11,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1设于动臂11上,所述大臂角度传感器2设于第一大臂8上,所述力矩限制器3设于第二大臂9上,所述主机、显示器、电源均设于驾驶室内,所述报警器设于显示器上。

继续参见图2,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1包括动臂角度传感器本体1b、设于动臂角度传感器本体1b上的动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1a,所述大臂角度传感器2包括大臂角度传感器本体2b、设于大臂角度传感器本体2b上的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2a,所述力矩限制器3包括力矩限制器本体3b、设于力矩限制器本体3b上的力矩限制器信号输出端3a,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1a、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2a、力矩限制器信号输出端3a均朝向驾驶室12,大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2a与第一大臂8所呈夹角α为45°,动臂角度传感器输出端1a与动臂11所呈夹角β为70°,如此安装保证了第一大臂8运动的动作能够被大臂角度传感器2测量,以及保证了动臂11运动的动作能够被动臂角度传感器1测量,测量误差误差小,不需要进行硬件矫正,精度有问题只需在软件上稍作调整、补偿,使用方便。

参见图3,所述主机包括本体、316L不锈钢层7,所述本体包括长方形的底板4、长方形的上盖5、连接底板4与上盖5的侧壁6,所述316L不锈钢层7覆盖于本体外部,参见图4,所述上盖5上设扣板5a,所述扣板5a呈矩形,所述扣板5a四角分设倒圆角结构5b。

参见图3,所述主机的侧壁6上设有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a、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b、力矩限制器信号孔6c、电源孔6d、报警器孔6e、显示器孔6f,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1a通过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a连接主机的输入端,所述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2a通过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b连接主机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电源孔6d连接主机的输入端,所述力矩限制器信号输出端3a通过力矩限制器信号孔6c连接主机的输入端,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通过报警器孔6e连接主机的输出端,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通过显示器孔6f与主机的输出端相连。本实施例里,所述动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a、大臂角度传感器信号孔6b、力矩限制器信号孔6c、电源孔6d、报警器孔6e的直径Φ均为13mm,所述显示器孔6f的直径Φ为10mm。

挖掘机工作时,通过动臂角度传感器、大臂角度传感器这两个角度传感器测量出动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幅度,以及力矩限制器所反馈的信息,传回主机由主机判断是否超负载,当角度传感器所测的动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大于主机内设定的额定角度时,即判断为超过额定负载,报警器将会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若操作者仍继续违规操作,主机会发送自动锁死信号终止挖掘机力臂往危险方向运行,从而保护挖掘机,实时的将挖掘机力臂角度、工作幅度、实时受力等信息反映给挖掘机操作者,使挖掘机的作业能力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安全、高效的被利用,从而有效避免挖掘机及操作者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