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溢油围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291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溢油围栏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溢油围栏结构。



背景技术:

海洋溢油是指大量泄露到海洋里的石油所造成的灾害,石油的密度小于水,油污在海风、海浪和海流的作用下向周围漂移扩散,导致其造成的破坏具有危害程度大、波及范围广、清除困难等特点。一旦扩散侵入海岸线,其造成的破坏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清除。为了尽量将油污在扩散之前将其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抓住油污乳化前的黄金时间尽可能多回收溢油,目前首选的处理措施是围控和回收。溢油围控的主要工具是围油栏,目的是将溢油拦截围控,或者是将溢油导向到敏感程度较低的区域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回收。

传统的溢油围栏结构在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受风浪等因素影响大,会导致油污溢出围栏之外,而且浮力不能调节,在不同盐度的海域的漂浮高度不能调节,导致围挡高度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浮力方便调节、充放气方便、拦截围控效果好的海洋溢油围栏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洋溢油围栏结构,包括一长条状的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由两片长条形的PVC防水布缝合而成,所述气囊本体的底部缝合边通过一裙体连接结构与一裙体可拆卸相连,在裙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配重块,所述气囊本体分隔为若干个单元气囊,在每个单元气囊的囊壁上均设有一充气口和一放气口,在每个充气口内侧设有一充气结构,所述充气口通过连接管与充气管密封相连,所述充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一气泵相连,所述放气口通过连接管与一放气管密封相连,所述放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一密封塞封堵。

所述裙体连接结构包括缝合于每个单元气囊的底部缝合边上的一长条状的柔性卡槽,在柔性卡槽的底端开口内侧分别设有一台阶,在裙体的顶部设有一与柔性卡槽相配合的卡条,所述卡条卡设于所述柔性卡槽内,所述柔性卡槽通过模具冲压一体成型。

所述充气结构包括一固连在充气口内侧的支撑圈,支撑圈的边缘与充气口内侧壁固连,一沿支撑圈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撑片两端分别固连于支撑圈的两侧,在支撑片的中部设有一通槽,在支撑片靠近气囊本体内腔的一侧设有一直径大于支撑圈的橡胶片,在橡胶片的中部设有一与通槽相匹配的插柱,所述插柱从内向外穿过支撑片上的通槽后与一宽度大于通槽宽度的限位片固连,所述充气口、支撑圈与支撑片通过模具冲压一体成型。

所述裙体呈竖向的折叠状。

所述裙体的材质为PVC防水布。

所述配重块呈一球体形状,球体的顶端通过挂钩悬挂于裙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海洋溢油围栏结构,当海面发生溢油事故后,将该溢油围栏抛向海面,形成长条状的隔离带,有效防止溢油的进一步扩散。由于海面上经常会有海风和海浪,设置裙体增加了隔离深度,提高了溢油的隔离效果,配重块保证了围栏浮在海面上的平稳性。当海面起浪的时候,围栏跟着海水一起浮动,呈竖向折叠状的裙体能缓冲一部分海水的冲力,使围栏不会随着海水做大幅度的晃动,防止油污溢到围栏外侧,保证了围栏的隔离效果。向气囊本体内充气时,打开气泵,气流顶开支撑圈上的橡胶片进入气囊本体,实际应用时根据海域的盐度调节气囊本体的充气量,以调节围栏的浮力,保证围栏的围挡高度。充气完毕后,关闭气泵,气囊本体内的压力较大,会使橡胶片贴在橡胶圈上封闭充气口,防止气体跑出。当油污处理完毕后,打开放气管端部的密封塞,放出气囊本体内的气体,而且各部分拆卸方便,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元气囊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充气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支撑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橡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裙体,2、配重块,3、单元气囊,4、充气口,5、放气口,6、充气管,7、气泵,8、放气管,9、密封塞,10、柔性卡槽,11、台阶,12、卡条,13、支撑圈,14、支撑片,15、通槽,16、橡胶片,17、插柱,18、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6中所示,该实施例海洋溢油围栏结构,包括一长条状的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由两片长条形的PVC防水布缝合而成,所述气囊本体的底部缝合边通过一裙体连接结构与一裙体1可拆卸相连,在裙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配重块2,所述气囊本体分隔为若干个单元气囊3,在每个单元气囊3的囊壁上均设有一充气口4和一放气口5,在每个充气口4内侧设有一充气结构,所述充气口4通过连接管与充气管6密封相连,所述充气管6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一气泵7相连,所述放气口5通过连接管与一放气管8密封相连,所述放气管8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一密封塞9封堵。

所述裙体连接结构包括缝合于每个单元气囊3的底部缝合边上的一长条状的柔性卡槽10,在柔性卡槽10的底端开口内侧分别设有一台阶11,在裙体1的顶部设有一与柔性卡槽10相配合的卡条12,所述卡条12卡设于所述柔性卡槽10内,所述柔性卡槽10通过模具冲压一体成型,裙体1与气囊本体的连接和拆卸非常方便。

所述充气结构包括一固连在充气口4内侧的支撑圈13,支撑圈13的边缘与充气口4内侧壁固连,一沿支撑圈13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撑片14两端分别固连于支撑圈13的两侧,在支撑片14的中部设有一通槽15,在支撑片14靠近气囊本体内腔的一侧设有一直径大于支撑圈13的橡胶片16,在橡胶片16的中部设有一与通槽15相匹配的插柱17,所述插柱17从内向外穿过支撑片14上的通槽15后与一宽度大于通槽15宽度的限位片18固连,所述充气口4、支撑圈13与支撑片14通过模具冲压一体成型。

所述裙体1呈竖向的折叠状。

所述裙体1的材质为PVC防水布。

所述配重块呈一球体形状,球体的顶端通过挂钩悬挂于裙体1的底部。

当海面发生溢油事故后,将本实用新型溢油围栏抛向海面,形成长条状的隔离带,有效防止溢油的进一步扩散。由于海面上经常会有海风和海浪,设置裙体增加了隔离深度,提高了溢油的隔离效果,配重块保证了围栏浮在海面上的平稳性。当海面起浪的时候,围栏跟着海水一起浮动,呈竖向折叠状的裙体1能缓冲一部分海水的冲力,使围栏不会随着海水做大幅度的晃动,防止油污溢到围栏外侧,保证了围栏的隔离效果。

向气囊本体内充气时,打开气泵7,气流顶开支撑圈13上的橡胶片16进入气囊本体,实际应用时根据海域的盐度调节气囊本体的充气量,以调节围栏的浮力,保证围栏的围挡高度。充气完毕后,关闭气泵7,气囊本体内的压力较大,会使橡胶片贴在橡胶圈上封闭充气口4,防止气体跑出。当油污处理完毕后,打开放气管8端部的密封塞9,放出气囊本体内的气体,即可将围栏收纳起来。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