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240阅读:1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强调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 放”并加以利用。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有效的储水面积越来越少,尤其是以水泥为主的不透水路面更是阻止了降水向土壤渗透,造成了城市水汛期水处理困难,在非汛期的时候也因为有效的土壤接触面积很少,土壤锁水能力的有限,而造成用水紧张,甚至是旱灾,现有的蓄水一般是以水库、和湖泊为主,但地面资源有限难以储存大量的水,湖面很容易就满溢或者干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解决了城市地面资源有限排水、锁水、蓄水能力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城市内的湖泊和环湖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所述湖泊和蓄水池之间连通设置有补水流道,所述补水流道在湖泊的侧壁的接口处设置有由水泥浇筑而成的进水口,所述补水流道包括以进水口为起点的由石子铺成的过滤铺道,所述补水流道在湖泊的侧壁上的接口和蓄水池的侧壁上的接口分别在设置在湖泊和蓄水池深度的一半以上的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在汛期的时候,湖泊的降水接触面积较大,并且其周边的水均会聚集到湖泊内,于此同时湖泊内的水会通过补水流道进入到环湖设置的地下蓄水池内,从而缓解湖泊的蓄水压力,在旱季,湖泊水位下降的时候,蓄水池内的水会重新补入湖泊内,保持湖泊水资源充足,在旱季干旱比较严重的时候,蓄水池的水位逐渐低于接口,此时蓄水池不再向湖泊供水,由于蓄水池处于地下,受阳光和气流的作用很小,不易蒸发,可以保证城市用水充足;在湖水进入蓄水池的时候,由于有过滤铺道对湖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的防止湖内的杂物和鱼类等生物进入蓄水池,并且由于湖泊的侧壁长期处在水浸润的环境变得较软,以水泥浇筑进水口可以防止进水口塌陷。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水池包括拼接组合而成的雨水蓄水模块和包裹在雨水蓄水模块外层的具有渗水功能的土工布。

采用上述结构,雨水蓄水模块为现有技术,其蓄水容量达到了其所占体积的95%,并且承重力很大,足以承受多辆货车的重量,在蓄水的同时很好的避免因地下蓄水占用空间而导致的塌陷的状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补水流道上设置有过滤井,所述补水流道还包括设置在过滤井与蓄水池之间的蓄水管道以及连通至城市排水管道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连通至过滤井的侧壁。

采用上述结构,过滤铺道起到第一道过滤的作用,将大部分的杂物尤其是体积较大的杂物阻隔在过滤铺道表面,而水中的小颗粒携带物则通过石子之间的间隙进入补水流道,颗粒物由于自身的重量会处于水流的中下方,并且水的流速在管道中是自中部向边缘逐渐递减,而水流在经过过滤井的时候由于流量截面增大,水流经过滤的井的时候流速会骤减,因此,颗粒物在随水流经过滤井的时候会呈现为下沉状态,从而将颗粒物收集在淤积桶内,从而使得流入分流管和蓄水管道的水含杂质较少,而过滤井内的颗粒物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清理即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水管道在过滤井上的开口低于补水流道在过滤井上的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在降雨量较少的时候,雨水储存在湖泊和蓄水池内,在降雨量很大的时候,湖泊的水有满溢的趋势,就会从分流管流至城市排水管道,以防止满溢。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井的井底设置有与过滤井的井壁间隙配合的淤积桶。

采用上述结构,淤积桶可以更方便的对过滤井内的淤积物进行处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淤积桶上设置有拉耳,所述过滤井的井口上设置有将淤积桶拉至地面的提拉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淤积桶需要定期的进行清理,以保证淤积桶的洁净程度,提拉机构可以更方便的将淤积桶提出过滤井,便于清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提拉架构包括设置在地面的立架,所述井口上设置有固定在立架上的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有拉动淤积桶上升的绳索,所述立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横杆受控于电机。

采用上述结构,为了延长淤积桶的清理周期,淤积桶的容积一般设置的较大,这种情况下,人力手动提桶较为困难,设置以电机为动力的提拉机构可以更方便的处理进行提桶和清理处理工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电机的轴上设置有蜗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与蜗杆配合的涡轮。

采用上述结构,一般的电机都是没有自锁能力的,也就是说在电机电压不稳的时候,瞬时甚至某段时间内电机的功率不足以提供淤积桶拉动的力的时候,提桶就可能出现掉落的情况,采用涡轮蜗杆机构则给电机提供了自锁能力,保证在脱力的情况下,淤积桶也不会掉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井的在地面的井口设置有防止杂物进入过滤井的顶盖。

采用上述结构,顶盖可以防止杂物自井口进入过滤井。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水口设置有防止石子漏出的挡罩,所述挡罩设置为半球状。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进水口的接触面积更大,也防止进水口被塌陷的淤泥或其他杂物堵住或遮盖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湖水和地下水相互补偿,充分达到蓄水、排水、防潮、抗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湖泊;2、补水流道;3、过滤井;4、分流管;5、蓄水池;6、蓄水管道;8、进水口;11、挡罩;21、过滤铺道;31、淤积桶;32、拉耳;33、顶盖;51、雨水蓄水模块;52、土工布;71、立架;72、横杆;73、电机;74、涡轮;75、蜗杆;76、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城市内的湖泊和环湖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湖泊和蓄水池之间连通设置有补水流道,补水流道在湖泊的侧壁的接口处设置有由水泥浇筑而成的进水口,补水流道包括过滤铺道、蓄水管道和分流管。过滤铺道以进水口为起点的并铺满石子,蓄水管道连接在过滤井与蓄水池之间,分流管连通过滤井与城市排水管道。

蓄水管道在过滤井上的开口低于补水流道在过滤井上的开口;补水流道在湖泊的侧壁上的接口和蓄水池的侧壁上的接口分别在设置在湖泊和蓄水池深度的一半以上的位置。

在汛期的时候,湖泊的降水接触面积较大,并且其周边的水均会聚集到湖泊内,于此同时湖泊内的水会通过补水流道进入到环湖设置的地下蓄水池内,从而缓解湖泊的蓄水压力,在旱季,湖泊水位下降的时候,蓄水池内的水会重新补入湖泊内,保持湖泊水资源充足,在旱季干旱比较严重的时候,蓄水池的水位逐渐低于接口,此时蓄水池不再向湖泊供水,由于蓄水池处于地下,受阳光和气流的作用很小,不易蒸发,可以保证城市用水充足。

为了防止石子漏出,进水口设置有挡罩,挡罩设置为半球状。挡罩可以使得进水口的接触面积更大,也防止进水口被塌陷的淤泥或其他杂物堵住或遮盖住。

蓄水池5包括拼接组合而成的雨水蓄水模块51和包裹在雨水蓄水模块51外层的具有渗水功能的土工布52,很好的避免因地下蓄水占用空间而导致的塌陷的状况,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储水;并且渗水的土工布52可以和地下的土壤进行水交换,在汛期的时候增加了排水效率。

为了便于清理过滤井3内的水,过滤井3的井底设置有与过滤井3的井壁间隙配合的淤积桶31,淤积桶31上设置有拉耳32,并在过滤井3的井口上设置有将淤积桶31拉至地面的提拉机构,提拉架构包括设置在地面的立架71,井口上设置有固定在立架71上的横杆72,横杆72上固定有拉动淤积桶31上升的绳索76,立架71上设置有电机73,横杆72受控于电机73,电机73的轴上设置有蜗杆75,横杆72上设置有与蜗杆75配合的涡轮74。

为了防止杂物从井口进入过滤井3,在滤井的在地面的井口设置有防止杂物进入过滤井3的顶盖3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